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
号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X—XXXX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ransformerneutralpointgroundingcontroldevice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XXXXX—201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T/CECXXXXX-201X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并作为该装置的设计、制
造、试验和使用的依据。
本标准以中性点配置隔离刀闸为例进行说明,中性点配置断路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9361—201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22386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的通用格式
DL/T478—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6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667—1999,IEC60870-5-103:1997,IDT)
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61850,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压器中性点transformerneutralpoint
采用星形连接的变压器三相绕组的连接公共点。
3.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transformerneutralpointgroundingcontroldevice
一种以保持零序网络稳定为目标的具备自动投入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功能的装置。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1
T/CECXXXXX-201X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10℃~+55℃;
b)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4.1.2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4.1.3基准试验大气条件
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20℃±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4.1.4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贮存、运输环境条件如下:
a)装置在运输中允许的环境温度-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装置在贮存中允许的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1.5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条件如下:
a)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
b)不允许有超过DL/T478-2013中7.4规定的电磁干扰存在;
c)场地应符合GB/T9361-2011中B类安全要求的规定;
d)使用地点不应出现超过GB/T11287-200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
e)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镀覆及涂覆
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f)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2011中4.4的要求。
4.1.6特殊环境
当超出4.1.1~4.1.5要求的环境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安装地点环境明显超过4.1.1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时,优先选用的环境温度范围规定如下:
a)特别寒冷地区:-25℃~+55℃;
b)特别炎热地区:-10℃~+70℃。
4.2额定电气参数
4.2.1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参数要求如下:
a)额定电压:220V、110V;
b)允许偏差:-20%~+15%;
c)纹波系数:不大于5%;
d)开入电压:弱电开入24V,强电开入220V或110V。
4.2.2交流回路
交流回路参数要求如下:
a)交流电流额定值IN:1A、5A;
3
b)交流电压额定值UN:100/V、100V。
c)频率额定值fN:50Hz。
2
T/CECXXXXX-201X
4.3交流回路准确度
装置中测量元件的准确度和变差要求应满足DL/T478-2013中4.3的规定。
4.4开关量输入和输出
对开关量输入和输出的要求应符合DL/T478-2013中4.5的规定。
4.5过载能力
装置过载能力要求应符合DL/T478-2013中4.6的规定。
4.6功率消耗
装置各回路的功率消耗应符合DL/T478-2013中4.7的规定。
4.7通信接口
4.7.1对时接口
对时接口要求如下:
a)采用光纤IRIG-B码对时方式时,宜采用ST接口,也可采用LC接口;
b)采用电IRIG-B码对时方式时,采用直流B码,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4.7.2打印接口
打印接口要求如下:
a)应具备RS-232接口能力;
b)宜具备网络打印接口。
4.7.3以太网电接口
以太网电接口如下:
a)传输介质:五类及以上屏蔽双绞线;
b)接口类型:RJ-45电接口。
4.8电磁兼容要求
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8的规定。
4.9绝缘要求
装置的绝缘配合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9的规定。
4.10机械要求
机械要求如下:
a)装置的结构、外观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1的规定;
b)装置外壳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2的规定;
c)装置接地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3的规定;
d)装置机械振动、冲击和碰撞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4的规定。
4.11连续通电
装置的连续通电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11的规定。
4.12安全要求
装置的安全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第6章的规定。
3
T/CECXXXXX-201X
4.13耐湿热性能
装置的温湿度环境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7.3的规定。
4.14直流电源影响
装置的直流电源影响应符合DL/T478-2013中7.5的规定。
4.15装置的主要功能
4.15.1当变压器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跳闸,导致站内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变化时,装置应能自动投入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刀闸。
4.15.2当满足4.15.1的条件时,装置只允许动作一次,在相应的充电条件满足后才能允许下一次动
作。
4.15.3装置宜设置功能投退软、硬压板,采用“与”逻辑,以适应不同运行要求。
4.15.4装置宜设置高压侧和中压侧母线运行方式软、硬压板,采用“与”逻辑,以适应不同运行方式。
4.15.5装置宜设置变压器检修软、硬压板,采用“或”逻辑,以适应不同运行方式。
4.15.6装置应具备零序过压闭锁功能,防止中性点接地刀闸合于系统接地故障,引起变压器中性点弧
光过电压。
4.15.7装置应接入变压器高(中)压侧断路器、高(中)压侧母联断路器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的辅助
触点。
4.15.8装置动作失败,应发相应的告警信号并放电。
4.15.9装置应提供中文显示界面和中文菜单。
4.15.10装置应配有硬、软件监视功能,自动监视硬、软件工作状态。对发现的异常、故障,自动采取
告警、自复位、闭锁重要控制回路等措施并记录发现的异常故障信息。
4.15.11装置的动作指示信号,在直流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能重新显示。
4.15.12装置应具有记录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
a)装置应能可靠记录动作的相关信息,如动作时输入的模拟量信息和开关量、输出开关量、动作
元件、动作时间等,并具有存储不少于8次故障录波数据的功能;
b)装置记录的故障录波数据应按GB/T22386规定的格式输出。
4.15.13装置的各种重要记录信息,包括动作事件信息及事故录波在失去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不应丢失。
4.15.14装置应配置能与自动化系统通信的接口。通信接口的通信数据格式应遵循统一的规约,采用
DL/T667或DL/T860系列标准通信协议。制造商应声明所采用的通信协议、通信介质类型、用于通信
的设备。
4.15.15装置时钟和对时功能:
a)装置应配置硬件时钟电路,当装置失电时,时钟电路应能正常工作;
b)装置既可采用IRIG-B码对时,也可采用IEC61588或SNTP对时。
4.15.16装置应用于智能变电站时,应具备SV输入和GOOSE输入、输出功能。
4.16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4.16.1电压定值:允许误差不大于2.5%或者不大于1V。
4.16.2电流定值:允许误差不大于2.5%或者不大于0.04In。
4.16.3时间定值:允许误差不大于1%或者不大于40ms。
4.16.4时钟精度:IRIG-B码对时误差不应大于1ms。对时信号消失,采用装置自身时钟,24h误差不
大于5s。
4
T/CECXXXXX-201X
4.16.5时间顺序记录(SOE)分辨率不大于2ms。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在4.1.1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5.1.2被试装置和测试仪表必须良好接地。
5.1.3除另有规定外,周围环境应符合4.1.5规定的要求。
5.2测量元件准确度和变差检查
用继电保护测试装置测量元件的准确度和变差,应符合4.3中的规定,具体方法由企业的产品标准
规定。
5.3温度试验
5.3.1最高运行温度试验
按DL/T478-2013中7.3.3的规定进行。
5.3.2最低运行温度试验
按DL/T478-2013中7.3.4的规定进行。
5.3.3温度贮存试验
按DL/T478-2013中7.3.5、7.3.6的规定进行。试验后,零部件的材料不应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
通电操作应正常。
5.3.4交变温度试验
按DL/T478-2013中7.3.7的规定进行。
5.4耐湿热性能试验
根据4.13中的要求,按照DL/T478—2013中7.3.8、7.3.9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耐湿热性能
试验。
5.5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根据4.8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4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5.6直流电源影响试验
根据4.14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5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直流电源影响试验。
5.7机械性能试验
根据4.10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6、7.14、7.15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机械性能
试验。
5.8绝缘试验和绝缘测量
根据4.9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7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绝缘试验和绝缘测量。
5.9过载能力试验
5
T/CECXXXXX-201X
根据4.5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11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过载能力试验。装置经
受过载试验后应无绝缘损坏,其性能应符合4.9、4.10中的规定。
5.10功率消耗试验
根据4.6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12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功率消耗试验。
5.11连续通电试验
根据4.11中的要求,按DL/T478—2013中7.13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连续通电试验。
5.12安全要求试验
根据4.12中的要求,按照DL/T478—2013中7.16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安全要求试验。
5.13装置功能试验
根据4.15的要求,用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或电力仿真系统进行装置的功能整组试验。装置动作过程
中,检查相应的触点输出情况,动作完成后,检查动作报文、录波数据和动作信号灯的正确性。装置功
能整组设置方案以及功能模拟试验项目由产品厂商标准规定。
6检验规则
按照DL/T478—2013中7.2规定的检验规则执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按照DL/T478—2013中第8章的规定执行。
8其它
8.1产品出厂随行文件
随同装置一起供应的应有:
a)装箱清单;
b)装箱文件、资料清单及文件资料;
c)装置的电气原理图或接线图;
d)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e)按备品清单或合同规定提供的备品备件(如元器件、易损件、测试插件、接线座、预制导线等)、
安装附件、专用工具等。
8.2质量保证期限
在用户遵守本标准及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运输、贮存规则的条件下,装置自出厂之日起两年内或安
装运行之日起一年内(按先到期),如装置和配套件发生非人为损坏,制造商应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6
T/CECXXXXX-201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典型主接线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动作条件及动作过程
A.1两台变压器运行方式
两台变压器运行方式下的典型主接线示意如图A.1所示,以110kV电压等级为例,对变压器中性
点接地控制装置的动作条件及动作过程进行说明,220kV电压等级逻辑类似。
220kV
#2B
#1B
5QS35kVII母
35kVI母6QS
2QF3QF
1QS2QS
3QS4QS
1QF110kV
图A.1两台变压器运行主接线示意图
正常运行时充电条件:
a)2QF、3QF在合位;
b)1QF在合位或者“中侧单母”硬压板投入;
c)5QS在合位、6QS在分位或“无接地刀闸位置接入”控制字投入。
动作条件及动作过程:
(1)“无接地刀闸位置接入”控制字退出时
a)充电完成情况下,#1B的断路器2QF跳开,经合闸延时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6QS。
b)充电完成情况下,“中侧单母”硬压板退出时,中侧母线联络开关1QF跳开,经合闸延时
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6QS。
7
T/CECXXXXX-201X
c)充电完成情况下,#2B的断路器3QF跳开,不出口,且装置放电。
(2)“无接地刀闸位置接入”控制字投入时
a)充电完成情况下,#1B的断路器2QF跳开,经合闸延时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6QS。
b)充电完成情况下,#2B的断路器3QF跳开,经合闸延时合#1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5QS。
c)充电完成情况下,“中侧单母”硬压板退出时,中侧母线联络开关1QF跳开,经合闸延时
合非动作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刀闸(如#1B动作则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6QS;如#2B
动作则合#1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5QS)。
A.2三台变压器运行方式
三台变压器运行方式下的主接线示意如图A.2所示,三台变压器运行工况下,中性点接地刀闸位置
要求全部接入。以110kV电压等级为例,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的动作条件及动作过程进行说
明,220kV电压等级逻辑类似。
220kV
#3B
#1B#2B
35kVⅡ母35kVⅢ母
35kVⅠ母7QS8QS9QS
2QF3QF4QF
1QS2QS3QS4QS5QS6QS
1QF110kV
图A.2三台变压器运行主接线示意图
正常运行时充电条件:
a)2QF、3QF、4QF在合位;
b)1QF在合位或者“中侧单母”硬压板投入或者“中压侧分列”硬压板投入;
c)7QS、8QS、9QS有一个或者两个在合位。
动作条件及动作过程:
(1)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位置处于合位:
以7QS在合位,8QS、9QS在分位为例。
7
T/CECXXXXX-201X
a)充电完成情况下,#1B的断路器2QF跳闸,经合闸延时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8QS或
#3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9QS。经延时判断8QS或9QS是否合闸成功,若未合成功,则全
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8QS与#3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9QS。
b)充电完成情况下,“中侧单母”硬压板退出时,中侧母线联络开关1QF跳开,为了确保#1B
变不在的有源系统具有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经合闸延时全合#2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8QS
与#3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9QS。
c)充电完成情况下,#2B的断路器3QF跳闸或者#3B的断路器4QF跳闸,不出口。一台变
开关跳开后,变为两台变处理;两台非接地变开关跳开后,装置放电。
(2)两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处于合位:
以7QS、8QS在合位,9QS在分位,1QS、4QS在合位,2QS、3QS在分位为例:
a)充电完成情况下,“中侧单母”硬压板退出且“中侧分列”硬压板退出时,中侧母线联络
开关1QF跳开,经合闸延时合#3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9QS。
b)充电完成情况下,#1B的断路器2QF跳闸,经合闸延时合#3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9QS。
c)充电完成情况下,#2B的断路器3QF跳闸,经合闸延时合#3B变中性点接地刀闸9QS。
d)充电完成情况下,#3B的断路器4QF跳闸,不出口,变为两台变运行方式处理,三台变
运行逻辑放电。
7
目录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技术要求...........................................................................2
5试验方法...........................................................................5
6检验...............................................................................5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5
8其它...............................................................................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主接线下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动作条件及动作过程....................11
I
T/CECXXXXX-201X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并作为该装置的设计、制
造、试验和使用的依据。
本标准以中性点配置隔离刀闸为例进行说明,中性点配置断路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9361—201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22386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的通用格式
DL/T478—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6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667—1999,IEC60870-5-103:1997,IDT)
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61850,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压器中性点transformerneutralpoint
采用星形连接的变压器三相绕组的连接公共点。
3.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控制装置transformerneutralpointgroundingcontroldevice
一种以保持零序网络稳定为目标的具备自动投入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功能的装置。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1
T/CECXXXXX-201X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10℃~+55℃;
b)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4.1.2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4.1.3基准试验大气条件
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20℃±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4.1.4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贮存、运输环境条件如下:
a)装置在运输中允许的环境温度-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装置在贮存中允许的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1.5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条件如下:
a)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
b)不允许有超过DL/T478-2013中7.4规定的电磁干扰存在;
c)场地应符合GB/T9361-2011中B类安全要求的规定;
d)使用地点不应出现超过GB/T11287-200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
e)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镀覆及涂覆
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f)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2011中4.4的要求。
4.1.6特殊环境
当超出4.1.1~4.1.5要求的环境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安装地点环境明显超过4.1.1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时,优先选用的环境温度范围规定如下:
a)特别寒冷地区:-25℃~+55℃;
b)特别炎热地区:-10℃~+70℃。
4.2额定电气参数
4.2.1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参数要求如下:
a)额定电压:220V、110V;
b)允许偏差:-20%~+15%;
c)纹波系数:不大于5%;
d)开入电压:弱电开入24V,强电开入220V或110V。
4.2.2交流回路
交流回路参数要求如下:
a)交流电流额定值IN:1A、5A;
3
b)交流电压额定值UN:100/V、100V。
c)频率额定值fN:50Hz。
2
T/CECXXXXX-201X
4.3交流回路准确度
装置中测量元件的准确度和变差要求应满足DL/T478-2013中4.3的规定。
4.4开关量输入和输出
对开关量输入和输出的要求应符合DL/T478-2013中4.5的规定。
4.5过载能力
装置过载能力要求应符合DL/T478-2013中4.6的规定。
4.6功率消耗
装置各回路的功率消耗应符合DL/T478-2013中4.7的规定。
4.7通信接口
4.7.1对时接口
对时接口要求如下:
a)采用光纤IRIG-B码对时方式时,宜采用ST接口,也可采用LC接口;
b)采用电IRIG-B码对时方式时,采用直流B码,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4.7.2打印接口
打印接口要求如下:
a)应具备RS-232接口能力;
b)宜具备网络打印接口。
4.7.3以太网电接口
以太网电接口如下:
a)传输介质:五类及以上屏蔽双绞线;
b)接口类型:RJ-45电接口。
4.8电磁兼容要求
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8的规定。
4.9绝缘要求
装置的绝缘配合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9的规定。
4.10机械要求
机械要求如下:
a)装置的结构、外观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1的规定;
b)装置外壳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2的规定;
c)装置接地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3的规定;
d)装置机械振动、冲击和碰撞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10.4的规定。
4.11连续通电
装置的连续通电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4.11的规定。
4.12安全要求
装置的安全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第6章的规定。
3
T/CECXXXXX-201X
4.13耐湿热性能
装置的温湿度环境性能应符合DL/T478-2013中7.3的规定。
4.14直流电源影响
装置的直流电源影响应符合DL/T478-2013中7.5的规定。
4.15装置的主要功能
4.15.1当变压器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跳闸,导致站内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变化时,装置应能自动投入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刀闸。
4.15.2当满足4.15.1的条件时,装置只允许动作一次,在相应的充电条件满足后才能允许下一次动
作。
4.15.3装置宜设置功能投退软、硬压板,采用“与”逻辑,以适应不同运行要求。
4.15.4装置宜设置高压侧和中压侧母线运行方式软、硬压板,采用“与”逻辑,以适应不同运行方式。
4.15.5装置宜设置变压器检修软、硬压板,采用“或”逻辑,以适应不同运行方式。
4.15.6装置应具备零序过压闭锁功能,防止中性点接地刀闸合于系统接地故障,引起变压器中性点弧
光过电压。
4.15.7装置应接入变压器高(中)压侧断路器、高(中)压侧母联断路器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的辅助
触点。
4.15.8装置动作失败,应发相应的告警信号并放电。
4.15.9装置应提供中文显示界面和中文菜单。
4.15.10装置应配有硬、软件监视功能,自动监视硬、软件工作状态。对发现的异常、故障,自动采取
告警、自复位、闭锁重要控制回路等措施并记录发现的异常故障信息。
4.15.11装置的动作指示信号,在直流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能重新显示。
4.15.12装置应具有记录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
a)装置应能可靠记录动作的相关信息,如动作时输入的模拟量信息和开关量、输出开关量、动作
元件、动作时间等,并具有存储不少于8次故障录波数据的功能;
b)装置记录的故障录波数据应按GB/T22386规定的格式输出。
4.15.13装置的各种重要记录信息,包括动作事件信息及事故录波在失去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不应丢失。
4.15.14装置应配置能与自动化系统通信的接口。通信接口的通信数据格式应遵循统一的规约,采用
DL/T667或DL/T860系列标准通信协议。制造商应声明所采用的通信协议、通信介质类型、用于通信
的设备。
4.15.15装置时钟和对时功能:
a)装置应配置硬件时钟电路,当装置失电时,时钟电路应能正常工作;
b)装置既可采用IRIG-B码对时,也可采用IEC61588或SNTP对时。
4.15.16装置应用于智能变电站时,应具备SV输入和GOOSE输入、输出功能。
4.16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4.16.1电压定值:允许误差不大于2.5%或者不大于1V。
4.16.2电流定值:允许误差不大于2.5%或者不大于0.04In。
4.16.3时间定值:允许误差不大于1%或者不大于40ms。
4.16.4时钟精度:IRIG-B码对时误差不应大于1ms。对时信号消失,采用装置自身时钟,24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运输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劳动合同中英对照
- 2025学校游泳池承包合同范文
- 2025双因素理论在医院合同制护士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 2025器械配置买卖合同书
- 跨领域学习的心态调整与兴趣培养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承揽合同与绿色施工技术培训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船员劳务合同(远洋航行专项)3篇
- 工业安全安全生产托管服务合同范本解析考核试卷
- 个人劳务合同协议书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4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食品与食品》课件
- 读书分享会《白夜行》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化学纤维的鉴别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性探讨研究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