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语文周测试题_第1页
(试题)语文周测试题_第2页
(试题)语文周测试题_第3页
(试题)语文周测试题_第4页
(试题)语文周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语文周测试题第十周周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王珂世人常把墓碑文当作墓志铭。

其实二者是有区分的,我们可以从墓碑和墓志的演化来了解它们的区分。

墓碑的运用是在东汉以后。

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

一是直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记时。

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

碑上有洞,叫穿,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

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直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有严格的规定。

依据郑玄的说明,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绳索下葬,诸侯两个木碑、四根绳索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碑,只能用手挽着绳索下葬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与后世的墓碑,作用明显不同。

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树碑立传的传统有关。

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蔡邕《铭论》),由于金铜材质较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

我们今日发觉的东汉初期的墓碑,如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都是有穿的石质墓碑。

而墓志是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的。

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葬志、圹志等。

西汉中后期,世家大族建立祠堂、家庙,广立碑铭,刻石记其祖先功德,为的是团结族人,增加宗族的凝合力。

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其实是为了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合力。

曹操立法的威历,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旧依据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这就是墓志。

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

南北朝时期,墓志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

我们看到的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墓志就是南朝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这个墓志是方形石质,但是还没有盖,加盖的墓志是洛阳发觉的北魏正始二年的《寇臻墓志》。

这一时期墓志基本定型,为后世所效仿。

禁止立碑的政策至隋唐之时,已基本解禁。

但是相较于碑,墓志的运用却更加频繁。

由于直立在墓地前的墓碑,会因战乱灾难人事变迁等缘由被损毁,而伴同棺椁埋在一起的墓志,则一般不会被毁坏,它的许久保存性更强,因此,虽然禁碑之令有所松动,但墓志因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保存并传承下去了。

再说墓碑文与墓志铭。

墓碑文包括序和铭。

序主要叙述死者的姓氏、籍贯、世系以及生平事迹等;铭在序之后,以韵文的形式来对死者进行树碑立传。

而墓志上的文字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

墓志上的文字虽由墓碑文发展而来,但二者是有区分的。

黄金明在《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探讨》中说得很具体:

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更留意铭颂德勋,墓志虽也记德铭勋,又很留意记事。

碑文于序中更见辞彩,墓志于铭中更显文丽,故古代文章选集如《艺文类聚》碑文主要选其序,墓志则多选其铭。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2日)1.下列各项中,对墓志与墓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墓碑起于东汉,它继承了秦汉以及先秦刻石纪念、歌颂功德的传统,立墓碑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进行纪念和歌颂。

B.墓碑采纳石质材料且有穿,这是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而且石材是廉价易得、不易损坏的材料。

C.墓志是埋在坟墓中的墓碑。

因其埋在地下,一般不会被毁坏,许久保存性更强,墓志的别称有埋铭、葬志、圹志等。

D.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主要是社会缘由。

曹操为了减弱世家大族的凝合力,禁止立碑,于是人们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墓碑与东汉之前的碑功用不同。

依据史料记载,东汉之前碑主要用于测量日影记时、拴祭祀的牲口以及承载棺椁下葬。

B.西汉中后期,为团结族人,增加宗族凝合力,世家大族纷纷建立祠堂、宗庙,立碑纪念先祖功德,一时立碑之风盛行。

C.墓志铭和墓碑文有渊源关系。

墓志上志的内容和功用类似于墓碑文中的序,墓志上的铭也源于墓碑上的铭文。

D.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和墓志都留意树碑立传,但后者更重记事;就文采来说,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华丽。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之前,用来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规制有严格的规定,身份低于诸侯而高于一般士的大夫,其规制可能是两个木碑,两根绳索。

B.最初的墓志因仿照墓碑而制,所以是直立在墓内的,顶部也无盖;后世的墓志顶部加盖,形制基本定型,并且都转为平放在墓中。

C.墓志包含许多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可以依据墓志,了解墓主的时代、身份,甚至社会背景和文化风俗,墓志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D.东汉初期的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南朝宋的《刘怀民墓志》,北魏的《寇臻墓志》都很留意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郝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

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苹、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

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

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

此国耻也。

‛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用田父‛,十年不出。

德宗立,崔秸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予、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

改詹事,听致仕。

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世高其节。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

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

吾曹异日当交二都之间矣。

‛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路州幕府。

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徒。

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视察使。

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山且山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

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出为鄂岳视察使。

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其子宥主后务,偃蹇,母死京师不发丧,欲固其权。

士美知之,使府属过其境,宥出迎,因以母讣告之,即为办装,宥惶遽上道。

改河南尹,捡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

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皆武臣,私厨月费米六千石、羊千首、酒数十斛,潞人田甚。

士美至,悉去之,出禀钱市物..自给。

又卢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饷牙兵,士美曰:

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亦罢之。

讨王承宗也,遣大将王献督万人为前锋,献恣横逗挠,士美即斩以徇,下令曰:

敢后者斩!‛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宪宗喜曰:

固知士美能办吾事。

‛承宗大震惧。

亡几,会诏班师,然威震两河。

以疾召拜工部尚书。

后拴校刑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

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

生平与人交,已然诺,以是名重于世。

(节选自《新唐书郝士美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九龄、李邕数.称之数:

多次B.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不回:

正直c.未冠.为阳翟丞冠:

帽子D.出禀钱市物..自给市物:

购物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B.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c.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D.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郗士美少年聪慧,被人赞扬。

他12岁时,就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

他的父亲郗纯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许他。

B.郗士美才能突出,深受领导重视。

他起先为官的时候,担当阳翟丞;先后在李抱真、王虔休、李元等人手下任职,不管在谁的手下,都深受信任。

c.郗士美为民着想,一改前任积习。

他在担当昭义节度使以后,废除了每月花费繁多、使百姓困乏的私厨制度。

D.郗士美号令严明,功勋卓著。

他在讨伐判军王承宗的战斗中,先是斩首逗留不前的前锋王献,然后亲自击鼓,大败叛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

(5分)(2)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躲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8.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最终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祀明月,感慨人生的两句是:

,。

(3)庄子在《逍遥游》中赞扬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乙乙选考题用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留意: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假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瓷瓷瓶薛长登家中有一个珍宝,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

珍宝是一个瓷瓶。

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知他医院催着交钱。

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焦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当是真品。

顾林说。

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始终为之傲慢的东西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

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高校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

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便利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

他说,不肯定卖。

不妨。

去欣赏欣赏。

你不卖也不妨。

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

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

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

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

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

你相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

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须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

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有过一面之缘。

你准备卖多少?330万,他说。

老教授深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叮嘱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异地问。

卖了瓷瓶。

他照实说。

也罢。

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

重症病房花钱多。

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

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

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应当能。

顾林劝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

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

顾林说。

他会相识我?不行能啊,这个瓷瓶的主子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

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生疏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伴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爱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

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

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情愿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

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

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

这些年我们始终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

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

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逆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特别犀利。

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当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愿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微环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

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肯定卖。

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6分)(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8分)四、好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寅初:

风雨人生一百年马寅初十几岁时,维新之风吹到家乡。

他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

1901年秋,20岁的马寅初以优异成果考入天津北洋高校矿冶系。

1906年秋,他入美国耶鲁高校矿冶系学习,后入哥伦比亚高校改学经济学专业。

当时,留美的中国学生获得学位的窍门‛是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识的有关中国问题。

马寅初在哥伦比亚高校做博士论文时,却把纽约市财政‛作为题目。

他对纽约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后,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此文还被哥伦比亚高校选为教材。

马寅初回国后,应邀到北京高校担当经济学教授。

30年头前期,他又担当南京中心高校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为了显示礼贤下士‛,蒋介石请马寅初担当立法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事实上就是南京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参加经济政策的制定。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马寅初始终在寻求救国良策。

抗战初期,马寅初满怀救国激情在重庆参加整顿经济。

然而,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

马寅初见此怒不行遏,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

此论一出,各界轰动。

他还在演讲中直斥蒋介石:

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可以说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但是照我看,只能说是家族英雄。

因为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危害国家民族啊!‛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相识到自己的强国志向不行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面对民族的灾难,马寅初起先关注共产党。

1939年,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听到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让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

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变更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

后来,他回忆说:

在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

‛马寅初的言行,使蒋介石愤怒万分。

1940年12月,马寅初被强令外出考察‛,事实上是先后被送往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的集中营关押。

马寅初被捕引起了各界愤慨,共产党人也组织力气进行营救。

1944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在各界一片指责之声,蒋介石被迫复原马寅初的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古稀的马寅初焕发了青春。

1951年,他被任命为北京高校校长,一上任就立刻提倡北大老师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

对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他也进行了深化思索。

1953年,新中国首次人口普查发觉全国已有6亿人,增长率又达每年2.2%。

马寅初忧心忡忡地认为这将会影响工业化‛,应当实行安排生育。

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

1957年,他把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后来,这篇提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就是闻名的《新人口论》。

对于限制人口的主见,周恩来曾表示赞成。

毛泽东起先也认为有可取之处。

然而翌年,国内起先搞大跃进‛,人多是大好事等错误观念一度泛滥。

在康生、陈伯达的煽动下,从1958年到1959年,全国各大报刊掀起了批判马寅初的风潮,《新人口论》被说成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

好心的人劝他公开认个错,但马寅初坚决地说:

为了坚持真理,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文革‛期间,周恩来起草的爱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得到毛泽东批准,这使他免遭劫难。

1972年,马寅初患直肠癌后,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1982年5月,马寅初安详长逝时,距他的百年诞辰只差一个月零十四天。

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经验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风风雨雨一百年。

(摘自徐焰《红色记忆:

70位名人的故事》)相关链接:

①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康生、陈伯达主动主见把马寅初划为右派‛。

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自告奋勇,仗义执言。

周恩来明确指出:

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有正义感,是爱国的,他是我国闻名的经济学家,国内外都有影响,不能划为右派‛。

(摘自《马寅初力主安排生育遭批判》)②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实行安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摘自1982年《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马寅初一生不断追求新思想。

他十几岁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6年留学美国;抗战时期又起先接近共产党。

B.马寅初特别鄙视中国留学生做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把纽约市财政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并以实际调查为基础完成论文。

C.193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与马寅初建立亲密联系。

他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民族的希望;他被捕后,又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

D.中共十二大把安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此时距马寅初首次提出安排生育近三十年,历史证明马寅初在人口问题上眼光是长远的。

E.马寅初利用自己的学识,主动建言献策。

他的闻名的《新人口论》,先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之后又作为提案提交给人大会议。

(2)在不同历史时期,周恩来对马寅初有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3)抗战时期,马寅初为什么起先关注共产党?请结合材料,简述其缘由。

(6分)(4)在当今社会,马寅初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结果却是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假如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假如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逼,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呼唤恶魔,_________。

A.自作自受玩火自焚作茧自缚B.玩火自焚自作自受作茧自缚C.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玩火自焚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作自受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更,人们期盼2015年被看做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B.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幻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