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淑浦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期末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干冰升华C.醋的酿造D.铁钉生锈
2.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煤油作燃料B,石墨作铅笔芯C.铝作导线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
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
B.CI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给液体加热
4.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cP
子,则该反应()
反应前反应后
A.是分解反应B.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有新单质生成D.参加化学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1:3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A^-16S-I—Lc
B十硫
B.元素名称|32-066D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6.工业食盐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NaNOz),则亚硝酸钠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B.+2价C.+3价D.一1价
7.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倒入澄清石灰水C.闻气体的气味D.插入燃着的木条
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
化见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
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
A.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B.x=5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10.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
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C.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11.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
B.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12.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7”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A.铜、氧化铜、氢氧化铜B.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C.过氧化氢、水、氢气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
1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当成MnOz加入KCK)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B.t2时刻,。2开始产生
C.ti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2B.HeC.0D.2Fe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
不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钵后迅速分解催化剂
D铜片在氧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氧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编号):
A.二氧化碳B.活性炭C.天然气D.石墨E.稀有气体.
(1)目前我市正在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是;
(2)常用于冰箱除臭的是;
(3)可作致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17.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僧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不利影响,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现象和结论是。
(3)生活中通过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
18.A—F是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一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F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
(2)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3)B、D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19.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图中A、B、C、D属于种元素的粒子;
(2)D中x=;
(3)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0.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
属于原子的是.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3)能与⑦形成AB?型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若用AC组合制取氧气,仪器①中的药品名称是。
(3)若用BC组合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当观察到时,说明氧气已经收满。
22.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澧
石
清
藻
石
溶
灰
液
水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A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所制得的两种气体都可以用法收集.
(3)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
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4)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C中,实验现象是,说明.
(5)小明将某气体通入D中,他可能探究的问题是.
2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
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过程中,D处点燃的目的是.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2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KCIO3
化的数据见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回收二氧化镒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012t3
固体质量/g28.023.218.418.4
(1)共制得氧气______g.
(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测定矿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2g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剩余固体
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己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请计算:
稀盐酸的质量g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3)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蜡烛燃烧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醋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煤油作燃料,是利用了煤油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
质,故选项正确。
B、石墨作笔芯,是利用了石墨很软和颜色为黑色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
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铝作导线,是利用了铝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
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
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体现出来.
3.【答案】ABD
【解析】解:A、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而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选项正确。
B、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把试管横放,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要用向上排空气法,试管口应向上,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不相对应,故选项
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成45度角,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ABD。
A、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
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由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反向前后向后
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C错误;
D、据上图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1:2,故D错误。
故选:Bo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分子个数确
定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己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5.【答案】D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为原子序数是16;B为元素名称硫;C为
元素符号S;D为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6,
故选: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可得:(+l)+x+(—2)x2=0,则x=+3价。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
正确解答此类题.
7.【答案】D
【解析】解:A、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
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氢气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
氧气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C、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
气体能燃烧,则是氢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区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
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
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8.【答案】C
【解析】解:A、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32g—4g):(24g-4g)=7:5,说法正确;
B、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克,是
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即x=5,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丙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为:乙-甲+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
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据此分析.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
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才能燃烧,故A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B不正确。
C、白雾是液体的小液滴,白烟是固体的小液滴,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说法正确。
所以选D。
A、运用铁丝燃烧的条件解答.
B、运用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
C、运用白烟和白雾的实质解答.
D、运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解答.
准确掌握铁、硫、白磷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注意比较区分;掌握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色的实质.
10.【答案】A
【解析】解: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故A正确;
B、着火点是煤的本身的属性,不会改变,用木材引燃煤,不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故B错误:
C、有的化学反应不燃烧也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物质只有具有可燃性才能与氧气反应时会燃烧,例如二氧化碳就不和氧气反应时燃烧,故D错误。
故选:Ao
A、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解答;
B、根据着火点是煤的本身的属性,不会改变进行解答;
C、根据有的化学反应不燃烧也放出热量进行解答;
D、根据物质只有具有可燃性才能与氧气反应时会燃烧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燃烧的本质特征以及着火点是物质的本身的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
正确的判断.
11.【答案】D
【解析】解:A.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是硫原子,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正确。
B.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正确。
C.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正确。
D.该微粒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故选:D(.
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来分析;
B、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C、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及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的方法的理解与
掌握,并能应用于解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解:A、铜能与氧气一步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能一步
反应生成铜,故错误;
B、氧化钙能与是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高温一步
反应生成氧化钙,正确;
C、过氧化氢能一步分解生成水,水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吧,二氧化碳能与水一步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直接生成一氧化碳,错误;
故选:Bo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
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等知识以及观察图示的能力,并从图示中提取信息的
能力。根据高镒酸钾受热生成镭酸钾、二氧化锌和氧气,二氧化锌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b物质的质量少,贝此是高钛酸钾,a是氯酸钾。c物质在氯酸钾分解时开始产生,
在氯酸钾分解完全时达到最大,因此c为氯酸钾分解时产生的氯化钾,而不是氧气,因为在0时刻高镒酸钾
开始分解,就有氧气生成,A、B项错误;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二氧化铳,随着高锌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铳
的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故D错误,C正确。
故选:Co
14.【答案】B
【解析】解:A、&表示一个氮分子,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故A错误;
B、He表示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还能表示氨气;故B正确;
C、0表示一个氧原子,或氧元素,故C错误;
D、2Fe表示由2个铁原子,故D错误.
故选:Bo
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
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难度较小.
15.【答案】D
【解析】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空气和氧气中氧气浓度不同,则说明反应
物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故A正确;
B、碳在常温下很稳定,但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则说明反应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故B正确;
C、双氧水在常温下很难分解,而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则说明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故C正确;
D、铜片在氧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氧气中较易燃烧,铜片和铜粉都属于铜,只是表面积不同,则说明反应
物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空气和氧气中氧气浓度不同进行分析;
B、根据碳在常温下很稳定,但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双氧水在常温下很难分解,而在二氧化钵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进行分析;
D、根据铜片在氧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氧气中较易燃烧,铜片和铜粉都属于铜,只是表面积不同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因素,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己有的知识
进行。
16.【答案】CBAD
【解析】解:
(1)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故填:C.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冰箱除臭,故填:B.
(3)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A.
(4)石墨容易导电,可以作电极.故填:D.
答案:(1)C;(2)B;(3)A;(4)D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石墨具有
导电性,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7.【答案】(1)蒸储;
(2)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煮沸;
(4)用淘米的水浇花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水的性质,知道水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熟知水的净化过程,难度较
易。
【解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储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储;故
填:蒸储;
(2)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泡沫多的是
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4)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等,故填:用淘米的水浇花等。
18.【答案】甲烷电-CQ-CuH()分子的构成不同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的名称是甲烷。
(2)E是氢气,F是铜,E转化为F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uO=「u+。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
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
(1)甲烷;
1)——('n-);
(3)分子的构成不同。
A—F是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B、D是由相同
元素组成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C是水;F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则F是铜;水通电生成
氢气、氧气,氢气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贝吨是氢气;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
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答案】三8BMgCl2
【解析】解:
(1)A、B、C、D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故填:三;
(2)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18-2-8=8;
(3)A、B、C、D四种粒子中,B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
离子,不具备稳定结构;
(4)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镁离子,C是氯离子,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
答案:(1)3;(2)8;(3)B;(4)MgCl2;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属于稳定结构解答;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
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4)根据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镁离子,C是氯离子解答.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答案】②③;⑤;③;①②④⑥⑦⑧;③④⑤;⑤
【解析】解:(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
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③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子;⑤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⑤为阳离子;
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③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③是阴离子;
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属于原子的有:①②④⑥⑦⑧;
(2)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在③④⑤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
⑶⑦的质子数是17,是氯元素其化合价为-1价,所以能与⑦形成AB2型化合物的元素其化合价应该是+2价,
分析示意图可知⑤镁元素的化合价常为+2价
,可以形成MgCL
答案:
⑴②③;⑤;③;①②④⑥⑦⑧;
(2)③④⑤;
⑶⑤・
(1)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
同;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子;当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2)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
(3)根据)⑦的质子数是17,是氯元素其化合价为-1价,所以能与⑦形成AB2型化合物的元素其化合价应该
是+2价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结构示意图.会读懂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解题
的关键;
21.【答案】分液漏斗锥形瓶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T"氯化钾+氧气防止水倒流,试管炸裂氧气不
加热
易溶于水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解析】解:(1)由图可得仪器①是分液漏斗,仪器②锥形瓶,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2)A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A中盛放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
(3)B中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因此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锌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
二氧化钵
达式为氯酸钾T氯化钾+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试管炸裂,故答案为:氯酸钾
加热
二氧化钵
T氯化钾+氧气;防止水倒流,试管炸裂;
加热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故
答案为:氧气不易溶于水;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锌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MnO2
22.【答案】长颈漏斗CaCO3+2HC1=CaCl2+H20+C02T2H2O2^^2H2O+02T向上排空气不
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该气体是否
为二氧化碳
【解析】解:(1)根据装置图可以看出,①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由A装置知,实验室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以及双氧水在二氧化铳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
取氧气,两种气体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Mn()2
故答案为:CaCO3+2HC1=CaCl2+C02T+H20;2H2O22H2O+02V向上排空气;
(3)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
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常
用二氧化碳做灭火剂,故答案为: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E,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
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澄清石灰水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所以他可能探究的问题是:该
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石灰石与稀盐酸,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反应型;二氧化碳常用作灭
火剂,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
及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氧气的制取装置的选用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正确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的
解题能力.
23.【答案】CO+CuO2Cu+C02;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ac;为了排尽装置内的
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
【解析】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是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B中的反应是CO+CuO-CU+CO2,
故填:CO+CuO&Cu+CC)2;
(2),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点燃能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故填: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3)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正确;
b.C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故质量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世说新语第二节读后感
- 会计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六篇
- 乱世佳人观后感五篇
- bfr训练课件教学课件
- 航空航天用1100MPa MJ螺纹大六角头螺栓 征求意见稿
- 星期词汇课件教学课件
- 格斗术课件教学课件
- 庆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监测试卷
- 铁路工务课件教学课件
- 水母手工课件教学课件
- 一汽大众MMOG LE与物流管理要求达成
- GB/T 25217.1-2010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1部分: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 广西三新系统八大员员继续教育考试100分答案
- GB 30255-2019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深度解读强基计划-被强基计划课件
- 第五章肺孢子菌病课件
- 魏晋南北朝服饰课件
-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附答案)
- 可可脂巧克力课件
- 交通连四方 杭州交通的发展课件
- 梨树栽培技术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