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_第1页
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_第2页
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_第3页
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_第4页
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有机化学烯烃的反应第三章单烯烃重点:单烯烃的结构、命名(包括顺反命名)、化学性质和诱导效应及其应用、单烯烃的制备。难点: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及其应用,诱导效应及其应用。

第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章单烯烃单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开链烃,烯烃双键通过SP2杂化轨道成键,通式:CnH2n。

第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烯烃的结构

1.烯键的形成

第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π键的特点:π键没有对称轴,不能自由旋转;π键不能自主成键,只能与σ共存;π键不如σ键稳定,容易破裂,故容易发生化学反应;π键的键能为264.4kJ/mol,比σ键的键345.6kJ/mol小;C=C双键的键长0.134nm比C-C单键的键长0.154nm更短。第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一、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除了碳干异构外,还有双键的位置异构以及由双键引起的顺反异构。所以,烯烃的异构现象比烷烃多。第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构成双键的任何一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团要不相同.第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烯基当烯烃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叫做烯基.表3-1烯基的名称———————————————————————————————————

烯基中文名英文名

第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烯烃的系统命名1、选主链(含双键的最长碳链);2、编号(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3、标明双键的位置(放在烯烃的前面);2,4-二甲基-2-己烯

第1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时为顺式,在两侧时为反式。5、Z、E命名法:两个大基团在同侧时为(Z)构型,在两侧时为(E)构型。6、常见基团的顺序规则:(1)几种原子的顺序

I>Br>Cl>S>P>O>N>C>D>H(2)几种常见的烷基的顺序

第1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4—甲基—3—庚烯写出其构型并命名。(Z)--4—甲基—3—庚烯

(E)--4—甲基—3—庚烯第1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命名或写出构造式

命名:(E)--1--氯—1—溴—2—碘—4—甲基—1—己烯第1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Z)--3—甲基—4—乙基—5--异丙基—3—辛烯第1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但顺反异构体有点差异:沸点:顺式>反式与分子的极性有关。熔点:反式>顺式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第1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烯烃的化学性质一.亲电加成反应加成反应:在反应中π键断开,双键所连的两碳原子和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形成两个σ键,这种反应称为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由于烯烃双键的形状及其电子云分布特点,烯烃容易给出电子,容易被缺电子的物种进攻,这些缺电子的物种如正离子、易被极化的双原子分子如Xδ+-Xδ-和路易斯酸等都是亲电试剂,亲电试剂与能给电子的烯烃双键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第1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亲电加成

1.与酸的加成:

(1)与卤化氢的加成:a、卤化氢活泼性次序:HI>HB>HCl

b、不对称烯烃加成:遵守马氏规则;即氢原子加在含氢较多的碳上,卤原子加在含氢较少的碳上。80%第1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亲电加成

凡反应中键的形成或断裂,有两种以上取向而有一主要产物生成者称为区位选择性。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是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的区位选择性规则。例:第1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亲电加成

(2)与硫酸的加成:(3)与有机酸的加成:

不对称烯烃与硫酸加成也遵守马氏规则。第1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亲电加成2、与卤素的加成: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烯烃加成时,溴的颜色会消失,实验室里常用这个反应来鉴别烯烃。(2)卤素活性:氟>氯>溴>碘氟与烯烃反应太激烈,会使碳链断裂;碘与烯烃难以反应。(3)与ICl,IBr的加成(混合试剂):

(4)与卤素和水的反应:

第2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亲电加成3、与乙硼烷的反应:乙硼烷:第2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由基加成反应当有过氧化物(H2O2,ROOR)存在时,不对称烯烃与氢溴酸加成的反应取向刚好是反马氏规则的。

此反应不是亲电加成反应而是自由基加成反应.第2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由基加成反应反应机理:

1、链引发:第2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由基加成反应2.链增长:第2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自由基加成反应注意:不对称烯烃与氢溴酸加成的反应取向刚好是反马氏规则的。但对HCl,HI加成反应的取向没有影响。为什么?原因:H-CI键的解离能比H-Br键的大,产生自由基比较困难,而H-I键虽然解离能小,较易产生I.,但I.的活泼性差,难与烯烃迅速加成,容易自相结合成碘分子(I2).第2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催化氢化(或称催化加氢)反应和氢化热1.催化加氢:在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化合物与氢分子发生的反应称为催化氢化.常用催化剂:Pt,Pd,瑞尼Ni等。第2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催化氢化(或称催化加氢)反应和氢化热一般认同的机理:烯烃和氢气被吸附在分散得很细的金属的巨大表面时,使氢分子的H-H共价键削弱,氢几乎以原子状态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同时,烯烃中的л键也被削弱,从而大大降低了氢化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氢原子与烯烃双键的碳原子结合生成烷烃,氢是在烯烃被吸附的一侧加成,即顺式加成.催化剂表面对烷烃的吸附能力小于烯烃,烷烃一旦生成,就从催化剂表面解吸出来.(异相催化)

第2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催化氢化(或称催化加氢)反应和氢化热2.氢化热及烯烃的稳定性氢化反应是放热反应,1mol不饱和化合物氢化时放出的热量称为氢化热.

每个双键的氢化热约125kJ/mol。氢化热的大小可以得知烯烃的稳定性。氢化热越小,稳定性越大。例:顺—2—丁烯氢化热:119.7kJ/mol

反—2—丁烯氢化热:115.5kJ/mol;

1—丁烯氢化热:126.8kJ∕mol。第2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催化氢化(或称催化加氢)反应和氢化热故反式烯烃稳定性大于顺式;顺式稳定性大于1-丁烯。

第2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催化氢化(或称催化加氢)反应和氢化热4、应用:汽油品质的改进,把汽油中的烯烃氢化为烷烃;改进油脂的性质,将液态的油脂变为固态的脂肪,便于运输和储存。第3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氧化反应1、KMnO4或OsO4氧化:中性或碱性介质

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高锰酸钾可以将烯烃氧化成邻二醇,自己被还原成二氧化锰,呈现棕褐色,可用来检验烯烃。生成的邻二醇可能被继续氧化,得率低。如用四氧化锇代替,收率提高,生成顺式产物,但是毒性较大,且昂贵。第3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氧化反应酸性介质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可以将烯烃氧化成羧酸、酮和二氧化碳,自己被还原成二价锰离子,紫色消失,可用来检验烯烃。根据生成物的结构可以推断烯烃的。第3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氧化反应例题:

原烯烃的结构为:

第3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氧化反应

2、臭氧化反应:

(1)常用还原剂:第3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氧化反应

(2)还原水解产物

(3)应用

因为臭氧化还原水解是定量进行,且选择性强,故常用来推断烯烃的结构。推断其构造式:

第3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氧化反应3.催化氧化第3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聚合反应

烯烃在一定的条件下л键断裂,分子间一个接一个地互相加合,成为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第3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a-氢的自由基卤代反应第3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a-氢的自由基卤代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可以用下面的结果来解释:

伯氢

烯丙氢

乙烯氢乙烯氢难以反应,烯丙氢容易反应,其它氢处于中间状态,原因是离解能不同。第3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a-氢的自由基卤代反应不同的C—H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大小顺序是:

烯丙H﹤叔C--H﹤仲C--H﹤伯C--H﹤乙烯H故反应活性大小顺序是:烯丙H﹥叔C--H﹥仲C--H﹥伯C--H﹥乙烯H第4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诱导效应1、定义:

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按取代基团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方向而偏移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δδδ+δδ+δ+δ-第4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诱导效应2、特征:

诱导效应的特征是沿着碳链传递,并随碳链的增长迅速减弱或消失。

通过静电诱导而影响到分子的其他部分,没有外界电场的影响也存在。第4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诱导效应3、表示形式:一般用I来表示诱导效应。-I相当于吸电子效应,+I相当于供电子效应,饱和的C—H键的诱导效应规定为零。Y→CC—HC→X

+I

I=0

-I

δ+δ-

δ+δ-第4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诱导效应4、具有-I效应原子和原子团的相对强度:同族元素:—F﹥—Cl﹥—Br﹥—I从上到下依次减小同周期元素:—F﹥—OR﹥—NHR从左到右依次增强不同杂化态:

第4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节诱导效应5、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相对强度是:例:CH3-CH=CH2分子中的甲基与π键相连,由于电负性Csp3<Csp2,所以甲基具有

+I效应使π键上的电子云发生偏移。

δ+

δ-

第4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六节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氏规则一.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1、烯烃与溴加成:实验证明,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受极性介质影响。

δ+δ-δ+δ-CH2==CH2Br—Br

反应是一步完成的呢还是二步完成的?例:

通过实验发现是二步完成的。否则就不会发生上面反应;且溴是在第一步先加,氯后加。如果溶液中还有其它阴离子,反应产物中也会出现。第4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节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氏规则

烯烃与溴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可能为:烯烃与各种酸的加成反应历程:第4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节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氏规则关于这个历程要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①Br2是异裂,故是离子型加成。因为是Br+先进攻,所以是亲电成。②

为什么是Br+先进攻C负离子?因为Br+不如Br-稳定。③溴鎓离子,是反应的中间体,因为Br+是缺电子而双键极化。④Br-是从溴鎓离子反面进攻的(从立体效应考虑)。从反面进攻更有利于Br-接近中心C原子。⑤

出现ClCH2CH2Br产物,是因为体系中Cl-和Br-两种负离子竞争反应的结果。⑥烯烃和其它试剂加成和上面历程相似,但中间体不是溴鎓离子而是碳正离子。⑦对R1CH=CHR2型烯,“X-总和加到靠近链端的双键C原子上”。第4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节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氏规则通式表示: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有两种历程)第4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节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氏规则二、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的解释和碳正离子稳定性:1、诱导效应解释例:以丙烯为例:

甲基碳原子:SP³杂化,双键碳原子:SP²杂化;

SP³电负性<SP²杂化态,故甲基表现为向双键供电子。第5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用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与跟σ-л超共轭效应的多少有关。

C—Hσ-P共轭效应9个;C—Hσ-P共轭效应6个;

C—Hσ-P共轭效应3个;C—Hσ-P共轭效应无。

σ-π超共轭:C-Hσ电子可离域到π键或碳正离子的空轨道上分散正电荷。

第5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用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根据物理学上的规律,一个带电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所带电荷的分布情况,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故有:>>>利用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可以解释马氏规则的结果。第5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用活泼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