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1.本文概述《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究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州府园林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影响。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岭南地区的州府园林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将对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州府园林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园林的兴起、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分析其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关联。随后,通过对具体园林的考察和分析,探讨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和审美特点,揭示其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文章还将深入探讨岭南州府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岭南地域文化等,揭示其作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对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其在促进地方经济、提升城市形象、丰富民众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当今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通过对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还能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2.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历史演变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岭南地区(主要指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经历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岭南州府园林也经历了重要的历史演变。唐代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在岭南地区,州府园林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唐代的园林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模拟和利用,园林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借景”的设计理念。唐代园林中常见的是大型的人工湖和山体,以及亭台楼阁的点缀,体现了唐代人们对于自然和谐与人文精神的追求。进入宋代,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岭南州府园林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宋代园林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与细腻,园林设计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文化内涵的融入。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水系等元素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园林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宋代园林中还常见以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装饰的园林小品,反映了宋代文人雅士的文化品味和生活情趣。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从唐代的自然山水模拟到宋代的精致细腻转变的特点。这一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变化。园林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平台。3.岭南州府园林的类型与特点岭南州府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类型和鲜明的特点。从规模上看,岭南园林通常较小,多与住宅结合为一体,形成宅院形式。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园林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岭南园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这种颜色和材质能够有效降低夏季的炎热感,营造出阴凉清淡的氛围。同时,岭南园林的建筑形式轻盈、通透且朴实,注重通风和采光,以适应岭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在园林设计上,岭南园林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通过巧妙的景观布置和视线引导,园林设计师们能够将自然景色与人造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园林空间。岭南园林还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它不仅吸收了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设计元素,还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例如,在一些岭南园林中可以看到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巴洛克的柱头以及铸铁花架等具有西方特色的元素。岭南园林的代表包括广东四大名园:佛山的梁园、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山房。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精巧的景观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是岭南园林艺术的瑰宝。4.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唐宋时期,岭南地区的州府园林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致的结合,它们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性,深深地影响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园林作为公共休闲场所,为民众提供了娱乐和放松的空间。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之余,人们可以在园林中漫步、游玩,欣赏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能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园林也是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唐宋时期,许多重要的社交活动都在园林中举行,如文人雅集、诗歌唱和、宴会庆典等。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园林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是在园林中诞生的。园林还与当地的经济活动紧密相连。许多州府园林都是当地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园林的建设与维护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岭南地区的州府园林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们不仅是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致的结合,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和社交的场所,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5.园林遗址的考古与保护园林遗址的考古工作是揭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在唐宋时期,岭南地区的州府园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独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趣味。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能够重建园林的原始面貌,了解其布局、构造和使用的材料等。保护工作则旨在确保这些遗址得以妥善保存,供未来的研究和公众教育使用。这需要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包括对遗址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复,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同时,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在实际操作中,园林遗址的考古与保护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园林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等,共同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努力。6.结论经过对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岭南园林在唐宋时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大,更在艺术风格和造园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岭南园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融入了当地文化和审美趣味。园林中的建筑、植被、水系等元素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生活空间,不仅满足了居住的需要,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吟诗作画、交流思想的场所。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的繁荣,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多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园林艺术的典范。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加注重对这些园林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园林艺术。参考资料: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岭南园林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本文将对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成因、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阐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形成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岭南地区气候湿润,植物繁茂,为园林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岭南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受到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使得岭南园林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经济发展也是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岭南地区商业繁荣,人们注重生活品质,对园林的建筑、布局、装饰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岭南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岭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随着中原移民的迁入,中原园林文化也开始在岭南地区传播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岭南园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成为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并列的三大园林流派之一。岭南园林文化特色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道家思想。道家强调自然之美,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岭南园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岭南园林在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都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岭南园林也吸收了西方园林的某些元素,如喷泉、雕塑等,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布局灵活多变:岭南园林在布局上注重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它不拘泥于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而是根据地形、地貌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安排,使整个园林显得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建筑与山水相融:岭南园林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环境,将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园中的建筑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或与山石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山水有情”的意境。植物种类繁多:岭南地区气候适宜,植物资源丰富。岭南园林中植物种类繁多,配置得当。园中常见乔木、灌木、花卉、藤本等各类植物,它们相互搭配,形成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寓意深远:岭南园林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非常注重景物的寓意。园中的山石、水池、亭台、花木等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寓意。例如,假山常常寓意着“高山流水”,水池则寓意着“聚财纳福”。中西合璧: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岭南园林在某些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园林的元素。例如,在园林建筑中采用西式装饰风格,或者在植物配置方面引入西方观赏植物等。这种中西合璧的风格为岭南园林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在当代社会中,岭南园林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岭南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岭南园林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中都充分考虑到岭南园林的特点,将传统园林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城市设计中,使城市更具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岭南园林还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分支之一,岭南园林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通过对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成因、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等的分析,阐述了其主要的特色和典型特征。岭南园林以其布局灵活多变、建筑与山水相融、植物种类繁多、寓意深远及中西合璧等特点而独具魅力。在当代社会中,岭南园林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为城市规划建设增添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以及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作为一个独特的园林流派,岭南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岭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岭南,即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为唐宋时期的词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岭南地区山水秀丽,气候温暖湿润,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岭南词的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岭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如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就有对岭南山水的美妙描绘。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成为了岭南词的一大特色。岭南地区历史上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也在岭南词中得到了体现。例如,一些岭南词人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方式,使得岭南词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唐宋时期,岭南地区经历了从相对封闭到逐渐开放的历史变迁。这种变迁也在岭南词中得到了反映。早期的岭南词多表现为清新自然、抒情婉约的风格;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岭南词逐渐吸收了更多的外来文化和元素,形成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风格。在唐宋岭南词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词人及其作品。如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这些词人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岭南词的最高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岭南词的重要资料。唐宋岭南词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通过对唐宋岭南词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展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不断丰富,相信我们对唐宋岭南词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也是园林艺术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园林散文,以其深邃的思想、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工艺,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旨在探讨唐宋园林散文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园林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文人墨客们的精神寄托和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唐宋园林散文也因此应运而生,成为了表达文人情感、展示社会风貌和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唐宋园林散文在描写园林时,注重写意与写实的融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草堂记》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草堂的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和自然环境,同时也以写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融合的手法使得园林散文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园林的美。唐宋园林散文在描写园林时,常常将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如宋代文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这种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使得园林散文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唐宋园林散文在描写园林时,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宋代文人朱熹的《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哲学思想的表达,使得园林散文更加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唐宋园林散文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些散文通过对园林的描绘,表达了文人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艺术水平。同时,这些散文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宋园林散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以其深邃的思想、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工艺,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通过对这些散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和文学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现代园林设计和文化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岭南园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广府园林,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其他著名园林还有番禺宝墨园、顺德岭南和园、东莞粤晖园、顺德粤剧大观园、顺德白莲公园、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州市文化馆等。以岭南园林为特色的酒家有北园酒家、泮溪酒家和南园酒家,并称广州三大园林酒家。岭南园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广府园林。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又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广州的著名园林,据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记载:在城东有“东皋别业”,城西有“西畴”,“昌华苑”,“显德园”、“花坞”、“华林园”,城南有“望春园”、“芳华苑”、“南园”、“斐园”,城北有“芳春园”(又名“甘泉苑”)。这些园林除“东皋别业”、“斐园”、“南园”为明代所建外,其余皆为南汉时园林,历时既久,遗迹渺不可寻。倒是“昌华苑”或为今昌华大街,而“东皋别业”旧址当为今东皋大道无疑。屈氏曾详记该园的规模,有冈有湖,湖中有楼,沿湖榕堤竹坞,步步萦回。有船四艘,可供游赏。如此广阔的园林,则今东皋大道及其东西两边的街道,应是都属园内。清代,经过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经济秩序基本稳定,生产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陆续开始了园林建设。私家园林亦日趋成熟,基本上形成了北京、江南、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珠三角很多致仕的官员和文人雅士回乡后都建造私家园林,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闲暇时邀约一帮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如清晖园原为明代状元黄士俊的府邸,后再由清代大良进士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家族陆续建成。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所建,他曾任刑部主事、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所以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之美誉。可园的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他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在可园时,常邀张维屏、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居廉、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画派的策源地之一。梁园的主人、富绅家庭出身的梁蔼如官至内阁中书,同时也是清代岭南的书画名家,文采出众。梁蔼如不仅擅画,而且对石头更是情有独钟,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听松园的主人是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曾任湖北黄梅县知县、江西南康府知府。张维屏常在园中的松心草堂内读书吟咏,接待宾友,成为岭南诗人雅集之处,松心草堂上刻有篆书“听松”与“松心草堂”的石匾,是著名学者陈澧手笔。张维屏病逝后,听松园逐渐衰落,听松园旧址今仅保存张维屏所书的“听松园”石额和一棵古榕树,石额今存于广州培英中学校园内。杏林庄位于广州花地镇东大街内,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园主邓大林是清道光进士,曾在山东任知县,是一位诗人、画家,善于配炼丹药。杏林庄园林虽小,但幽深雅洁,不设藩垣,奇石林立,内有竹亭烟雨、通津晓渡、蕉林夜月、荷池赏月、板桥风柳、隔岸钟声、桂径通潮、梅窗咏雪八景。后来主人还建了藏春阁,结成杏林庄诗社,吸引诗人雅士集咏,集成《杏林题咏》二卷。六松园又名东园,是著名的十三行行商潘振承的次子潘有为所建。他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六松园是1770年潘有为赴京上任前为父亲修建的颐养天年的园林。康园是康有为的祖父康赞修置办的产业,曾经中举,并做过连州训导的康赞修,看中花地旖旎的风光,买下北起平民东街,南至友伦里、东至芳村百货商店一带约百亩田地,名叫康地。当时康园附近有听松园、伍家花园,文人雅士经常到此游览。康园是私家园林中面积最大的,现在仅存小蓬仙馆,康有为6~7岁和13岁两段时间曾在小蓬仙馆读书。1885年秋,28岁的康有为又在康园读书,闲暇时“买舟与梁小山游花埭、泮塘”。1887年再次回到康地,并在那里完成《人类公理》一书,这次他住在伍家花园。广州的园林至清代而极盛。其时广州物阜民丰,豪家贵显争建园林,开创了近代羊城园林盛况。这些园林的建设大多首选在水边,特别是流经羊城的珠江河段。其次则是荔枝湾一带的河汊地区,目的仍是近水。再次是背山而建,这是少数。计珠江北岸自西起,有马芝轩的“得月楼”,濒临白鹅潭,楼高百尺,楼下古木萧森,江波浩渺,赏月最宜。跟着是位于今仁济路南端附近的“风满楼”,是广东名画家叶梦龙所建,楼中藏有书画碑帖甚多。与之相邻的是叶应暘的“伫月楼”,同样面对珠江,它的特点是楼里对悬着两面大洋镜,楼外的浩渺江波、天光云影可以坐览无遗。往东,位于今海珠南路南端附近,则有退休官员谢有仁的“得珠楼”。到了太平沙一带,园林更为集中。在回龙路附近有富商孔广陶的“岳雪楼”,孔好藏书,有三十三万卷书堂。在今回龙路东边有诗人李长荣的“柳堂”,因为门前种有垂柳数十株而得名。所谓“江边有柳,柳边有堂,堂上有阁,远眺得月台,近枕袖海楼”。过来是诗人许祥光的“袖海楼”,此楼是当时一奇,因为它占地只有二百平方米以内,建成三层楼阁,主人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楼房各部分通过楼梯回环变换,以窗格屏风分隔出不同房室环境,使人全然不觉其浅窄,备见巧思。书法家何绍基曾来游览,形容为“一行人似穿珠蚁,百转梯如媚壑虬”。“袖海楼”旁则为太平通津街口富商孔昭鋆的“烟浒楼”,今南堤二马路36号即其原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为海员俱乐部。此楼据说风景绝美,有“四面帘栊三面水”之胜。旁边即为张耀杓的“露波楼”,楼中也设大镜,满壁图书,而俯临珠江,“帆樯沙鸟,出没于镜光帘影之间”。张维屏诗所谓“连云第宅太平沙”,足证这一带园林第宅集中的盛况。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被称为“行商庭园”,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写下“中国式”庭园风格在欧洲传播(东园西传)最辉煌的篇章。当时来广州贸易的外商只能按官方规定在十三行的商馆内活动,每星期假期允许到有关系的行商的公馆别墅里放假休闲一天。当时行商在城郊区筑园修馆,盛极一时,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泰和行商颜亮洲在今下九路以北筑磊园,天宝行商梁经国在海珠区黄埔村筑家宅,或有亭台山水之胜,或有富贵堂皇之美,都是当时城中著名的杰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旧花地仍是园林星罗棋布之地,大小园林至少有30多处,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留芳、醉观、纫香、群芳、新长春、翠林、余香圃、合记等八大名园。随着十三行退出历史舞台,行商园林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包括八大名园在内的花地园林或毁于战火,或遭受侵占。现存的岭南名园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能再现当年的辉煌。岭南庭院布局大致有下面四种:(1)建筑绕庭;(2)前庭后院;(3)书斋侧庭;(4)前宅后庭。建筑绕庭即建筑物沿园的四周布置,并以建筑物及廊、墙形成一个围合空间的布局方法。它的特点是在极为有限的面积内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致造成局促、拥挤的局面。如东莞的可园。前庭后院或前庭后宅是岭南另一种常见的庭园布局方式,庭园中的住宅,大都设在后院小区,自成一体。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但没有实墙相隔,而是又分又连。庭园区与住宅区的间隔,或用洞门花墙,或用廊亭小院,或用花木池水。庭园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较为疏朗开阔。住宅采用合院形式,布局密集,但比较灵活和自由。实例有顺德清晖园。书斋是岭南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它通常与住宅、庭园结合在一起。大多数书斋设在住宅旁,书斋与宅院一墙之隔,用门洞相连接。书斋庭园的形状、大小、尺寸灵活多变,庭园空间通透迂回,多采用敞庭、拜庭、连廊、通花墙等开敞的建筑或小品。书斋庭园中布置水景假山,种花植木,自然风趣比较浓厚。前宅后庭或前宅旁庭的布局方式前面为多进传统天井院落式的宅居,后面或宅旁才是庭园。以宅为主的民居多用中轴对称的方法,并且大型宅居可以有多条轴线,穿过严谨对称的重重院落,在一些民居的后部或一侧,常常会意想不到地出现一个自由布局的小型庭园。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从类型上看,有碉楼、船厅、廊桥等,碉楼源于碉堡,如可园邀山阁、清晖园留芬阁;舫除了江南园林似的石舫外,还有岭南的舫,如宝墨园的紫洞艇,更有与众不同的船厅,把客厅与楼结合,略带船意,多为千金小姐用,故俗称小姐楼,如清晖园和余荫山房是也。亭的做法用回廊、围墙围合的,或用角梁与枋穿插的或西欧式。桥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廊结合成为廊顶石拱桥,如余荫山房为典型。就组合方式看,用“高墙冷巷”把建筑院落进行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就单体形态看,多高柱础,宽檐廊,厚实墙,青瓦顶,压瓦砖,翘正脊,花玻窗,砖雕窗,灰塑门;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岭南园林庭院的建筑与院落在采光上采用虚实荫翳的设计,利用布局上的曲折调节光的明暗过渡,近处的"障景"与远处平远高亮的景观形成了对比与映衬,明暗错落丰富了景观的层次感,延展了园林在视觉上的空间感,借助这种方式,让游赏者产生扑朔迷离,真幻相生的空间感知。如果说北方皇家园林是一望无际的山山水水,感觉是没有特定的环境空间限定,而江南园林是筑有自己的天地,以隐的思想为主导,那么岭南庭院则反映了园主人既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扩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岭南庭园的空间特征是内收型和扩散型的结合。岭南宅园的园内空间也是属于围合封闭的内收型,但在景观组织上,特别是在视线组织上,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空间的扩散感。岭南园林通过借助园外景色,把园外景色组织到园内来,从而形成了园内空间的丰富层次。这种手法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临界面交融法:岭南园林选址大多在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造园时在宅园与外界交界处,利用环境景观最好的面向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岭南园林常用的手法就是借用水面,水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平坦开阔,视野宽广。而且还将厅堂作为界面,在园内可观赏园外风光,而园外观看园林建筑,因造型之优美更显出园林的魅力。第二种是景观视点抬高法:利用楼阁或假山抬高视线,当登上楼阁或假山时,不仅园内空间景色一览无余,而且能望到园外的溪流、池湖、田野,还有远处的峦群山峰,庭园高处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有海阔天空之感,园林构成十分丰富,取得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效果。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之境。而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将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如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清晖园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清晖园的文物有李兆洛、李文田、何绍基等大家的书法。可园收藏有可园创建人张敬修以及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居巢、居廉的艺术作品。余荫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和乾隆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宝墨园艺林苑内的霍宗杰、赵少昂、杨善深三馆荟萃了大量古今名家书画,雅集馆内收藏了190幅反映200多年前广州民间生活的通草画。用“四季繁花,雨带风光”八字概括,棕榈科植物是岭南园林常用的植物,尤其葵树;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余荫山房遍植桂花,在园路两旁围栏摆满各种兰花,此外园中种植白山茶花、腊梅花、酸杨桃、洋紫荆、南洋杉。可园滋树台是种植兰蕙的地方,以季节分,春有春兰、夏有蕙兰,秋有建兰,冬有墨兰。在18~19世纪初期,当时来广州贸易的外商只能按官方规定在十三行的商馆内活动,每星期假期允许到有关系的行商的公馆别墅里放假休闲一天。当时行商在城郊区筑园修馆,盛极一时。当时,外商们经常到行商庭院聚首,中外画家对园林精心描绘,并向全世界发行风景“外销画”,让岭南园林漂洋出海,声名远播。在马戛尔尼率领的英使团来到广州前不久的1742~1744年间,英国建筑家钱伯斯曾两次来到广州考察庭园建筑。钱伯斯将中国建筑设计风格带到了欧洲,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西方建筑“中国风格”的发展。钱伯斯在其经典著作《东方园艺》中言:对于中国园林艺术,欧洲人“只能像对太阳那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他本人就在其自行设计、位于伦敦郊区的“丘园”里,建了一座高高的中国塔。这种审美趣味显然形成了一种社会建筑风尚,像英国作家艾迪生、诗人蒲柏等都建造了中国式花园。德国萨克森公国的统治者就曾在德累斯顿附近的易北河畔盖了一座皮尔尼茨宫,其中的“水宫”就是按中国建筑的风格建造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也在其波茨坦的“无忧宫”旁盖了一座“中国茶亭”,成为这个皇家园林里醒目的一景。17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园林热在法国风靡,到18世纪仅巴黎就有20多处中国式风景园林,凡尔赛宫的各种家具和工艺品也多半来自中国。据记载,张德彝出访瑞典,在瑞典太后宫中的中国式房屋中“恍如归帆故里”,四壁悬草书楹贴,器皿陈设皆运自广东……欧洲模仿中国情调的时尚持续了近百年,这一时期正是十三行时期。顺德清晖园为岭南四大园林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风格以雅致古朴著称。此园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面积为二万二千多平方。清晖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馈交互融合。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番禺南村镇,清代同治六年(1867)兴建,距今130多年。全园建筑面积只有近二千平方米,为四大名园中最小巧玲珑的,并因它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而著称,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可园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在3亩的土地上,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山水桥榭,亭楼馈,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广州荔枝湾是历史上园林汇聚之地,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几任国主,他们在城里城外大修宫苑,荔枝湾一带也不例外。这一座名为“昌华苑”的离宫遍种荔枝,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南汉国主就与妃嫔在此坐着画舫游玩,品尝荔枝,美其名曰“红云宴”。不过宋兵一到城外,末代国主一把火烧了昌华苑,“红云”遍地的御苑就此灰飞烟灭,只在“昌华大街”等地名里留下了蛛丝马迹。清代时期,荔枝湾“红云十里”的水乡风光吸引了许多富豪过来“买地置业”,修起了一个个清丽雅致的园林,像“听松园”“杏林庄”“海山仙馆”之类,尤以海山仙馆最为知名。这座“红蕖万柄,风廊烟溆,迤逦十余里”的私家园林极尽奢华,主人潘仕成是晚清年间广东最富有的盐商。海山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采购合同的货物描述、数量和质量标准2篇
- 个人与个人之间2024年度房屋装修合同2篇
- 学校转让合同案例
- 绍兴水上乐园租赁合同
- 钢结构工程脚手架安装分包合同
- 专项会计问题解决合同(精简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涉及高科技企业
- 2025年度汽车报废回收合同模板2篇
- 二手商铺租赁协议:商家与房东权益保障样本版B版
- 2025年微信小程序功能更新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四川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物业公司服务质量保证合同条款
-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讲义)-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 豪迈CutRite V9板材优化软件学习教材
- 临床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学课件三叉神经痛3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鹧鸪山隧道瓦斯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 HG∕T 2058.1-2016 搪玻璃温度计套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泌尿科一科一品汇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