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字描述型
考二.图表型
试
题三.趣味游戏型
型四.实验流程西
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
关键点要反复读,读得它"原形毕露,真相大白"。
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
解件,
题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步
3、准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
骤
与隐含条件相结合,使用合理的方法准确推断。
4、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
推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
性质,
断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
至顺利解题。
题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
破口,
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
解案。
题
方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实行,先得出
法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
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有的
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
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物质的特征颜色
物质用途
R物鬲的特征组成
突。典型反应条K
破
口E物质的典型性质
EI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
E1元素物质之晨
物质俗名
实战训练
一.文字描述型
1.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能与水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的是()
A.浓硫酸B.氧化钙C.氢氧化钠D.碳酸钙
2.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一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
是()
A.若甲、乙是化合物,则丙、丁也一定是化合物
B.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甲为硫酸,则丙、丁中一定有盐
D.若丙为水,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3.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见证我国载人航天技术
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神舟号”系列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脱,其化学式为
点燃
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
A.N2OB.N2O4C.NOD.NO2
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04、KC1和C11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
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1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
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03,可能含有CuS04和KC1
B.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04
C.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04和C11SO4,可能含有KC1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0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1
222
5.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Cu\Ba\K\Cl\NO3一、CO3\
SO?--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A.可能含有C「B.可能含有K+
C.一定含有SO42一和CO32-D.可能含有N。/
6.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4g,可能含木炭粉、氯化钠、氧化铁、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杂
质。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反应生成0.9g水。下列判
断不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可能不含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氯化钠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8g
D.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钢、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少量
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
硝酸,固体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向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粉末中
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A.硫酸钠、碳酸钙B.氯化铁、氯化钠
C.碳酸钙、氯化钢D,氯化钠、硫酸钠
二.图表型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
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一”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
间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为蓝色溶液,则甲、乙中一定有CuO
B.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丙为水,则甲、乙中一定有氢气
C.若甲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酸
9.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奥运五环“破冰”而出,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
再一次展现出了中国的文化深韵。下列图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A、
B、C、D、E分别是CuO、Na2co3、H2s。4、CuSO、Ba(OH)2中的一种。
其中A为黑色的固体。
(1)写出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o
(2)C为一种盐,俗称。
(3)E的化学式为,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甲〜戊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甲是目前世界
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乙属于盐,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
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f”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Fe+Cu(NO3)2—Fe(NO3)2+Cu
B.乙和丙的反应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物质戊可以是硫酸铜
D.丙和丁的反应有H20生成
1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
B是一种黑色固体,C是一种酸,E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不一定是CuS04
B.反应④中,正负极两侧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2
C.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其中B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③的微观实质是:Fe+Cu2+=Fe2++Cu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指示方向的物质为生成物。其中A是黑色固体
氧化物,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是紫红色金属单质,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最轻
的气体(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名称为0
(2)写出一个E-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D的用途(写出一条即可)。
(4)为防止E—B,可采取的方法是。(任写一条)
13.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图
中各物质(除石蕊溶液外)的类别均不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能是碳酸钠
B.Z与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
C.X和丫可能是NaOH和Ba(NO3)2
D.Mg与H2s04发生置换反应
14.A、B、C、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纯净物。A俗称火碱;浓B能使蔗糖炭化;C
为单质:C与E的反应称为“现代的湿法冶金的先驱”。它们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
表示两物质间会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
B.A与B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C与E的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D.若D与B反应生成E,则D一定为氧化物
15.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纯净物,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
连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盐E
A.物质B+A、B+D两两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
B.由题意推测,物质A+D也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
C.物质A+B、B+C两两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不同
D.物质A+E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
16.含钙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一”表示能一步实现的转化方向(部分生成物已略去),甲、
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为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12+2H2O
C.丙一定是C02
D.“CaC12fCa”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单质
17.如图所示是部分含钙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只能是CaC12
B.反应①的条件是高温
C.反应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反应③在溶液中进行时,溶液的pH减小
18.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
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
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B一定是碱
C.D一定属于酸
D.E、F属于同类别的物质
三.趣味游戏型
19.“停课不停学”期间小明在家里玩“纸牌接龙”游戏,规则是:出一张牌后,下一张牌
上所提示的物质要与先出的那张牌上所提示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先出甲牌后,手
①②③④
上还有A,B,C,D四张牌。出牌顺序:甲TTTT;为符合游戏
规则,小明先出甲牌后,其余四张牌的出牌顺序有两种方式,两种方式中,第③次出牌
的都是()
20.填字游戏是一种经典的益智类游戏,如图是根据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编制的填字游戏。B
知所有涉及反应中,C均为反应物,D是一种常见的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分别属于物质类别中的盐和碱
B.D一定是硫酸铜溶液
C.所涉及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A是人体胃液里的主要成分,常用除铁锈
21.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某学习小组利用花瓣归纳了一些物质相互反应关系。每片花瓣
表示一种物质,且相邻花瓣代表的两物质能相互反应。已知A〜F六种物质分别是铁粉、
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且A物质是
黑色的,B物质是监色的,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C物质的俗名是熟石灰
B.A和B之间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E物质可以用来生产肥皂
D.B和F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2.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
氧气、水、氧化钙、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
质。”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数字4代表物质的俗称是o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
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
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o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0
23.游园活动中有一个“化学幸运大转盘”游戏。转盘外圈的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
氧化钙、碳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相邻的外圈物质能发生反应,其中C是单质,D和
E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G的物质类别不同于外圈的五种物质,当G的指针转到的物质
能与其发生反应时即中幸运大奖。
(1)E的俗称是。
(2)足量C与一定量D溶液反应,足够长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o
(3)A和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赫赫同学转动G的指针指向了B,中了幸运大奖(G和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24.某初三学生在学校操场上锻炼身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如下。A〜G分
别是木炭、氧化铜、氢氧化钙、稀盐酸、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物质,它们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反应,且图中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
的反应),A是常见的溶剂,B通常为气体,C、D之间反应可用于炼铜,F、G溶液都呈
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2)G-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D-E反应的明显现象是。
25.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Zn、HC1、KOH、CuSCH和CaCO3五名“队员”
组成,比赛中,由Zn“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
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
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
式:。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或补钙剂)。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
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
(写一种即可)
四.实验流程型
2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钢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适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无气泡冒出,固体全部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A;
步骤二:向蓝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试剂甲,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
液B,再向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滤液C;
步骤三:继续实验,确定了白色固体的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步骤一可确定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钾、氢氧化钠和氯化领
B.步骤二中加入的试剂甲为硝酸钢溶液
C.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Cu2+、Ba2+.Na+、H+
D.步骤三中只需取少量原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即可
2+2
27.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Mg2+、Na+、H\C\\0H\CO3\
SO42一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
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
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卡
2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03、Na2SO4>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溶液
日爸标加雷号的水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步骤H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H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so4,一定没有Na2cO3
B.步骤H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K2so4、Na2c03
C.步骤m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Ba(OH)2、Na2so4、K2so4、Na2cO3
D.步骤HI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0H)2、Na2c03,一定没有Na2so4、
K2s04
29.有一包固体混合物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BaSCU、NaCkCuO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探究其成分,现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③涉及2个复分解反应
B.混合物一定不存在BaSO4、Na2s04
C.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CaC03
D.溶液E中一定存在NaCl、NaOH
3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2c03、CuSCU、Ca(NO3)2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成,某小组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钢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③在所得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以下对白色固体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Na2c03B.一定含有NaCl
C.可能含有CuS04D.可能含有Ca(NO3)2
31.一瓶不纯的K2c0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03、Ca(NO3)2、KC1、C11CI2、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储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0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03,
沉淀部分溶解。
(3)另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12溶液,充分
反应后生成1.97g臼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03
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11CI2、Na2cO3
C.杂质中肯定含有KC1、Na2co3,可能含有KNO3
D.杂质中肯定含有KC1,可能含有Na2cO3
3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Na2co3、Na2so4、NaCl、C11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
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0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CuS04和NaCl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s04和CuS04,可能含有NaCl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03和Na2so4,一定不含C11SO4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0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33.现有A〜F六瓶新配制却忘记贴标签的溶液,分别为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10%氢氧化钠溶液和10%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
呈中性。)为明确溶液成分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呈蓝色,则F为溶液(填化学式)。
(2)从剩余五瓶无色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
一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A为
(填化学式),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10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献溶液,再分别
加入10%的稀硫酸98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
液仍为红色。则B为(填化学式)溶液。这两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相同的,
即。
34.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节贝、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
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为确
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固体X溶于水所得溶液呈(填“酸”“中”或“碱”)性。
(2)操作丫的名称是。
(3)固体X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
3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03、Na2so4、CuS04、NaCkBa(OH)2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f医色溶迹)
L恒邈壹加入足露,盐酸
A.由步骤I,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和NaCl两种物质
B.步骤H中沉淀全部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Na2c03、Na2so4、NaCl、Ba(OH)
2
C.步骤II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
D.步骤H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so4,一定没有Na2c03
36.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的各一种。小雪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雪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成功鉴别了这两种无色溶液,她所选的试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嘉兴南湖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眼科专家眼中的现代眼科技术发展分析
- 科技助力中医馆实现办公自动化与管理升级
- 2025年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科技创新助力减少糖尿病人群并发足病的风险案例分享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光伏电站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手册
- 2021年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水文流量测验
- 合作共赢商务合作PPT模板(基础教育)
- 铝的阳极氧化和着色
- 信用社(银行)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 模板拉杆加固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