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四十七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广西南宁四十七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广西南宁四十七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广西南宁四十七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广西南宁四十七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四十七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请把你选中的序号写入表格中.) 1.1838年,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这里提到对中国“危害甚巨”的是() A.工业品 B.鸦片 C.枪炮 D.船舰2.《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厦门、福州、天津、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D.广州、厦门、天津、北京、上海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4.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因为() A.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都从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5.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义和团运动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6.19世纪70年代,直接入侵新疆的阿古柏,背后得到了哪两个列强的支持() A.法国、德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俄国 D.美国、俄国7.“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所以保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塞防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8.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请问,正式在新疆设行省始于什么时候() A.1871年 B.1875年 C.1884年 D.1885年10.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11.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2.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9分,第14题8分,共17分) 1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如图是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最终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材料三清政府赔钱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什么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是哪个条款? (2)材料二提到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当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个条款? (3)材料三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哪一个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个条约分别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三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这些钱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 (2)材料二中英国、法国等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列举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一个即可)除此之外,请再说出一例近代由清政府官员领导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在这些民族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5.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60年代,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两次主要的侵略战争?列强发动这两次战争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使中国面临了巨大灾难,请举出两例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中国百姓抗击侵略的史实。 (4)在近代中国侵略与抗争的历史中你能得到怎么样的启示? 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四十七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请把你选中的序号写入表格中.) 1.1838年,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这里提到对中国“危害甚巨”的是() A.工业品 B.鸦片 C.枪炮 D.船舰【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的危害.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38年,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可知是鸦片的危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正常的经济贸易无法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就开始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因而林则徐在给道光帝指出鸦片的危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林则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2.《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厦门、福州、天津、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D.广州、厦门、天津、北京、上海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知识点.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解答】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南京条约》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条约.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解答】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4.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因为() A.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都从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扩大了侵略权益. 【解答】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急切向外开辟市场、原料产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打开了中国大门,取得许多侵略权益.英法美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才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两次战争都是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由于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区别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 5.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义和团运动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解答】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中.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指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太平天国运动. 6.19世纪70年代,直接入侵新疆的阿古柏,背后得到了哪两个列强的支持() A.法国、德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俄国 D.美国、俄国【考点】边疆危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背后支持阿古柏的列强.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解答】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已经控制印度英国想以新疆为跳板来侵入中国内地,与新疆接壤的俄国更是虎视眈眈,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支持阿古柏,因此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所以他们都承认阿古柏政权.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7.“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所以保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塞防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防塞防之争. 【解答】1865年,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1871年沙俄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西北边防出现严重危机.在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派认为新疆是荒凉之地对国家无用,收复新疆会造成财政上的巨大亏空;塞防派认为“海防”、“塞防”同等重要,题文中的话是塞防派左宗棠驳斥海防派的话,强调了西北塞防的重要.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海防塞防之争. 8.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解答】题文中的诗赞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丰功伟绩.依据所学可知,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阿古柏.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请问,正式在新疆设行省始于什么时候() A.1871年 B.1875年 C.1884年 D.1885年【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新疆设行省时间. 【解答】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古称西域,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故选C. 【点评】建议学生重点识记新疆设行省的背景、时间及影响. 10.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及三大条约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95年”可判断是甲午战争,这副对联讽刺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近代史上的三大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选C. 【点评】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1.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解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都有巨额赔款,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 故选B. 【点评】注意将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12.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 【解答】“《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因此ACD的场景都是在当时出现的,而B的场景不符合史实. 故选B. 【点评】熟记《辛丑条约》的内容.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9分,第14题8分,共17分) 1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如图是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最终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材料三清政府赔钱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什么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是哪个条款? (2)材料二提到的《马关条约》,该条约当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个条款? (3)材料三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哪一个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个条约分别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1)本题考查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影响. 【解答】(1)依据材料一图片可知,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有关.《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使我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依据材料二“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投资办厂. (3)依据材料三“清政府赔钱4.5亿两,…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可知与《辛丑条约》有关.《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清政府保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列强提出这一苛刻条件的目的是要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的民族民主运动,以实现其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罪恶企图.而清政府竟然答应了这一无理的条款,这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4)据所学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2)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3)《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材料一《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材料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评】识记近代史上列强的侵华战争和迫使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三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这些钱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 (2)材料二中英国、法国等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列举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一个即可)除此之外,请再说出一例近代由清政府官员领导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在这些民族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审清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2)本题主要考查黄海大战及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近代由清政府官员领导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及民族英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3)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可知,落后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落后就要挨打. 【解答】(1)据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为旧历甲午年,因此该战争被称作“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担任护航任务,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为国捐躯.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 (2)据材料二“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可知,材料二中英国、法国等集体观摩的一场“殊死搏斗”是黄海大战.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近代由清政府官员领导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很多,如关天培抗英.在这些民族英雄身上所具有的英勇无畏、爱国等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据材料三“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这些钱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可知,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故答案为: (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黄海大战;邓世昌;关天培抗英;英勇无畏、爱国. (3)腐朽的封建制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5.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