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7600字(论文)】_第1页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7600字(论文)】_第2页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7600字(论文)】_第3页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7600字(论文)】_第4页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7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良好性格培养的意义摘要音乐教育在小学的培养是儿童形成良好品性的最佳时期。通过音乐上的欣与鉴别,技能的教育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参加等手段的实施都能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从小就开始培养乐观自信、坚韧不拔、善于学习、积极面对活、沟通与合作等优秀品质。良好的性格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话题,由此可见小学的音乐教育的培养也是小学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儿童性格培养目录一、引言 1二、音乐教育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1(一)什么是性格 1(二)音乐教育与儿童性格培养的关系 1(三)音乐教育对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意义 2三小学音乐课程情况调查报告 3(一)调查问卷类型与回收统计情况 3(二)学校开课情况 4(三)教材使用情况 4(四)学生兴趣调查情况 5四、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途径 6(一)选择合适的,演唱、演奏、欣赏音乐作品 6(二)通过演唱、器乐演奏活动 6(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7(四)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8五结论 8参考文献 9一、引言一个人的心理缺陷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性格缺陷,性格缺陷对一个人会产生很多危害,因此,我们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抓住儿童期这个性格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对其进行好的引导。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有助于儿童性格的健康成长呢?能不能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性格成长呢?本着这样一种想法,笔者进行了学习和探索。事实证明,用音乐培养儿童健康良好的性格是有理论根据和施行的可能性的。只要教师恰当发挥音乐艺术的感染力,通过音乐培养儿童良好性格是可行的。优秀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对儿童性格的成长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二、音乐教育与儿童性格的关系(一)什么是性格人的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对性格问题的界定可以理解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组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孙志梅.音乐欣赏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02):孙志梅.音乐欣赏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02)1.对现实态度的特征。积极的一面表现为热爱集体、遵守纪律、正直、勇敢、同情心、勤劳、认真共俭、自信、自尊等等;消极的一面表现为自私自利、狡猾、虚伪、冷酷、孤僻、懒惰、疏忽、浪费、自负、自卑等等。2.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反映、快慢、持续性、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3.性格的意志特征。积极的一面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勇敢、沉着等;消极的一方面表现为盲目性、依赖性、软弱、冲动等。4.性格的认知特征。如感知倾向、思维倾向和想象倾向的不同等等。倾向于积极一面被称之为健全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倾向于消极一面称之为不健全、有待完善的性格特征。(二)音乐教育与儿童性格培养的关系1.对自我的态度音乐感受是人的精神性享受的感觉,是主体在对象中直观自身,发现自我,肯定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因此音乐教育事实上是主体通过音乐对象对自己的情绪产生体验和评价的过程。人们从他自己的欲望、兴趣等价值尺度出发把握音乐,享受其审美价值,在这种听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复杂。音乐教育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中发现自我情感的丰富。逐渐形成关注内心感受,向往精神愉悦和情感追求,这样,学生逐步就容易形成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性格。2.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学习音乐需要有对自己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特别是音乐演奏技能的训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例如,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就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音乐活动在有意无意间培养了儿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力。音乐活动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必然有助于对自然、社会、艺术的理解,这种理解在自由的、不受强制的音乐实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性格的发展。儿童自觉不自觉地把音乐的秩序向生活和学习秩序方面迁移和延伸,将会促使他们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个性方向发展张明光,李强.音乐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02)。张明光,李强.音乐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02)3.对劳动、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集体是冶炼学生性格的熔炉,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环境。音乐课采用集体形式,能体现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的合作,它需要友爱互助、齐心协力、相互尊重。音乐游戏、器乐合奏、集体舞、合唱等都是群体艺术,也是音乐实践活动,其配合意识以及平等观念,对于每位参与者都必须具备的。这种集体化活动过程,不仅使队员领略了音乐艺术的美丽,提高了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了他们热爱集体和团队协作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进而就会把这些意识泛化到将来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理解他人的行动中。朝气蓬勃、雄壮有力、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的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包含了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优秀作品,以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寓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审美情趣,还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客观世界,使他们的精神不断得到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三)音乐教育对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使小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的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通过学唱和演唱积极健康的歌曲,增强中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形成勤劳、勇敢、坚毅、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还要通过音乐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这些道德品质的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形成的。儿童音乐的教育性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表述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般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和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我的好妈妈》是一首曲调优美和谐、歌词浅显易懂的儿童歌曲,儿童在感受、演唱、表演这首歌曲的一系列音乐活动中,形象化地体验到了成人劳动的辛苦,他们会在妈妈下班后发自内心地唱一句:“妈妈,妈妈,快坐下。从这样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音乐的教育作用能够在儿童的内心情感上引起波动,它比枯燥的说教更形象、更具体,也更具有说服力和持久,这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儿童的性格就随道德感的发展发生改变齐易,张文川著.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齐易,张文川著.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三小学音乐课程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问卷类型与回收统计情况问卷一:音乐教师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教师学历、学位程度、职称、工作业绩等基本情况,工作心态、教学过程与方法、职业发展、科研能力进行调查。问卷二: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对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外活动进行调查,对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三:课业调查问卷,主要针对音乐学习态度、课程建议和意见、支持现状等进行调查。问卷四:其他任课教师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其他科目教师对音乐课程的看法、班主任态度等进行调查。问卷一:颁发给四所小学音乐教师。问卷调查二:从四所中学随机抽取各100人,支付100份,问卷调查三:从四所中学分别随机抽取各50人发放50份。问卷四:中学发放50份。该问卷的统计,问卷一:充分回收,回收率100%,有效率达100%,问卷二:400份问卷,有效回收397,率99.25%,问卷三:支付200份,有效回收195,效率97.5%,问卷四:全部回收,有效率达100%。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总结了一些现象,基于分析的结果,现场访问教育局,学校,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相关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二)学校开课情况在学校的课堂调查中,四所学校开设了音乐课。职业性质的高级中学,音乐课程设置为音乐类专业的学生音乐课的组合。其他小学音乐课程,以文化课程为主,主要原因是:1、内部和外部的活动取消了音乐课,占15%左右;2、变成一个自学课程或其他课程临时占用,占65%左右;3、音乐教师因个人原因,占约5%;4、其他原因,占15%左右。课程关闭现象很少被忽视。通过对学校课堂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音乐课程的启动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因素影响了音乐课程的顺利进行。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绩效的盲目追求,将有限的时间为音乐课程文化学习,学校行政命令的方式变化。此外,教师个体,教师音乐类职业,临近期末考试或其他检查音乐课程往往成为其他文化主体,短时间或完成教学进度,或是用来加强和巩固文化知识,以应付考试。从学生问卷反映学生的音乐课程封闭,80%的学生认为职业音乐不会给他们带来成绩的提高,10%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音乐课程占领,获得更多的文化课程学习时间,10%的学生认为不重要,保持一个中立的观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面试可以管理职业现象的暧昧态度,那就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种态度客观上也促进了音乐课程占用的现象发生。音乐教师在面对这样的过程往往采取折中的态度,有的是在学校的压力下只能默默让出,有的不想打破传统的惯例。在素质教育和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三)教材使用情况据调查,四所学校都能够使用统一的教材,音乐教师可以使用教师的图书和音像材料来辅助教学。但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往往对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改变教学顺序,或选择其他内容作为补充材料充实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四所学校不使用校本教材。其中,音乐类专业教材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专业水准和音乐高考的难度,是标准的选择。基本乐理与视唱练教材,学校指定教材,有些学生会自己购买一些其他材料辅助学习。其他声乐、器乐专业教材,按老师指定为主。灵活性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或地方统一音乐职业小学教材的缺乏,大多数音乐教师了解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情况,它是学校推荐,自由选择的水平。这种现象导致了教材的层次、内容的宽度和深度的差异,以及教材理论的问题。(四)学生兴趣调查情况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音乐课则必须是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在任何情况下,教学过程的设置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讨论音乐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调查了学生兴趣,四所中学学生,着眼于学生的音乐艺术的兴趣,所有种类的音乐,对音乐的兴趣程度。学生对音乐这门艺术种类的兴趣和音乐课的兴趣显示如下: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音乐艺术爱好是很深的,许多学生认为音乐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与人接触,不自觉地谈论音乐相关的主题。也会选择听音乐来获得身心愉悦。然而,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显然不尽人意,出现了许多“不喜欢”,“无所谓”的态度,接受调查的学生喜欢音乐课占50%的比例比,这是典型的“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局面。原本是青春,美丽的歌曲,充满期待和愿望,但当坐在音乐教室,他们是沮丧,提不起精神。通过采访得知其中的原因,部分学生选择音乐专业学习是为了降低高考的压力,期望以捷径考入理想的大学,学习目的不是为了掌握音乐知识、日后从事音乐事业,而是“考大学容易”。普通小学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80%的学生认为,音乐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很多过时的歌曲,音乐不理解。此外,还有10%的学生因为老师讲课枯燥而不喜欢音乐课。10%的学生认为学习音乐课耽误学习文化课。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小学学生音乐课程的位置是重要的,但现实是严峻的,如何来解决,学生和课程的矛盾是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值得每一个小学音乐教育者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动力来实现良好的小学音乐课堂。四、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途径(一)选择合适的,演唱、演奏、欣赏音乐作品首先,选择音乐要结合儿童接受和欣赏音乐的心理。六到十二岁的儿童,正是人的童年时期,在音乐能力方面,他们辨别音高、快节奏的能力逐渐增强,对于乐曲的调式调性的变化较为敏感;对于相对复杂的节拍节奏也能产生良好的反应;良好的机械记忆力有助于记忆曲调,他们心里和生理的逐步发育完善为音乐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选择合适的音乐内容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笔者所选择的音乐作品篇幅小,音乐形象具体生动。例如,拉拉钩使儿童体会到友爱的快乐。其次,要选择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积极向上的歌词为特点的优秀音乐作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还能直接震撼学生的心灵,直至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产生影响,并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如《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激昂向上,催人奋进;《歌唱祖国》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引导学生尊敬老师,懂得是老师洒下辛勤汗水,才使他们茁壮成长;《劳动最光荣》培养学生勤劳的性格特征。再次,针对个别学生孤独、自私、脆弱的性格弱点因材施教。如让情绪极不稳定的儿童多听一些平和的轻音乐可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笔者采用天地之间的歌、海鸥、鹰等体现乐观活泼情绪的作品;调动那些情绪低落的儿童,使他们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还依据儿童不同时段的性格表现选择音乐。如疲惫时欣赏《春江花月夜》、情绪低落时欣赏《喜洋洋》、《步步高》、《花好月圆》;缺乏信心时欣赏《梁祝》、《蓝色多瑙河》等乐曲。(二)通过演唱、器乐演奏活动首先是歌曲,歌曲演唱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在音乐演唱活动中,想象始终是伴随其中的。在对歌曲的理解和歌唱体验中,人的情感、领悟与表达融合在一起,使内心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和变化,音乐演唱能够提升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在演唱中,音乐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记忆,如宽广的节奏、舒展的旋律,往往使人联想起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海;而紧凑、活跃的旋律,往往使人联想起奔跑、飞跃、欢腾等情景。审美联想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的信息与以往审美经验中的信息往复交流,创造出一种加入主体情感成分的艺术形象创造过程。要在歌唱中让学生表现出丰富的情绪和情感,在演唱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作品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和充实。((祖国颂})、《祖国,慈祥的母亲》、《走进新时代》等作品以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激越的情绪、宏伟的气势,抒发了学生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雄壮激烈昂的《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抗敌歌》、等作品,则以凝练的歌词、鲜明的形象、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性格特质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其次,器乐艺术技能教育能够培养受教者对音乐的多方面的兴趣,调动受教者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受教者自我尊重、自我表现,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创造出值得别人赞扬的东西的愿望。持久地器乐学习,可极大程度地培养儿童自制性、坚韧性等性格的意志特征。在器乐教学中,我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局限,一般选择一、二种乐器作为学习的开始,每个学生人手一件。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技法,种类越多,教师的教学越困难,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也越少,学习兴趣就会减弱甚至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例如我校进行了竖笛、打击乐进课堂,效果就较为显著。在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带给了孩子们一种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他们地座位安排在学习好地同学旁边,让他们能更多地听到、看到正确的演奏。课后还可以采用一帮一的办法,由学生互教、互学,或由老师给予个别辅导。但这些课后补课活动不能太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甚至感到厌烦。重要的是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他们相信在集体的帮助下也会得到进步的。(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音乐活动是音乐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把感受音乐不同动作表演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以音乐促进动作发展,以动作促进音乐领会力发展的目的。与音乐和谐一致的动作能帮助儿童用他的身体和运动知觉去感受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性质和节奏的感知;另一方面,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又促使儿童的动作变得协调、敏捷而优美,富于韵律感。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是音乐游戏和音乐比赛,包括律动、歌咏比赛、合唱队及各种乐队的组织、训练与演出等许多不同的形式王德胜主编.美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王德胜主编.美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音乐本身的美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兴趣也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这最初的兴趣也许就奠定了日后音乐志趣的基础。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进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对音乐感兴趣的基础上儿童才会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作用,更容易接受音乐教育的影响。(四)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音乐教育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步形成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充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