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巩固:1、发展实质是什么?2、什么是新事物?3、什么是旧事物?4、区分新旧事物标准是什么?1/311,发展实质:2,新事物:3,旧事物:4,判断标准:

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重点)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事物。违反事物发展必定趋势,最终走向灭亡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含有远大前途2/31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31世界第一辆汽车4/31我国第一辆汽车5/31通用电动车VOLT6/31比亚迪电动车e67/31通用EN-V电动概念车“骄”、“妙”、“笑”8/31你对电动汽车发展前景怎么看?9/31一、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波折1、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事物。旧事物:违反事物发展必定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事物。(1)新、旧事物含义为什么?10/31结合汽车发展史和书本提醒说明为何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电动汽车优势?传统汽车不足?提醒:能够从以下两方面思索:11/31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因而新事物含有旧事物无可比拟优越性。

第二,旧事物违反事物发展必定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电动汽车零排放,不污染环境;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率高,符合国家可连续发展战略等等。。。在这些方面,传统汽车无法于此相媲美。传统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环境污染大;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维修成本较高等。。。(2)为何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电动汽车无污染、使用可再生能源符合汽车发展趋势,反应社会进步要求;轻便、安全;纯电动乘用车,国家最高补6万,越来越多人考虑电动汽车。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规律。思索:新事物是不是完全抛弃旧事物?(克服、汲取、增添)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定趋势,反应了社会进步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12/311、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原因)一、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波折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和辽阔发展前途。因而新事物含有旧事物无可比拟优越性(根本原因)(新事物从本身原因看)

第二,旧事物违反事物发展必定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旧事物从本身原因看)

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定趋势,反应了社会进步要求,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必定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从社会历史领域看)

13/31

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电动汽车也主动参加到汽车领域竞争。不过当前电动汽车也存在着缺点。技术瓶颈主要在电池上。现在国内用得最多是锂电池,缺点一是成本很高,差不多一辆用电池成本和原来同级别传统汽车成本差不多了;二是电量不能满足当代汽车使用要求,就是续航里程短,而且充电是很麻烦事,假如快充必须要有专用充电站,不过现在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所以,电动汽车,从出现到现在一直饱受争议,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认识到电动汽车优越性,持着不接收、不赞成态度。

电动汽车面临困境14/31成本高、续航短、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动汽车有什么缺点?

从出现到现在一直饱受争议,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认识到电动汽车优越性,持着不接收、不赞成态度。

人们对它持什么态度?

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过程,新事物不可防止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总是顽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3)为何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经历波折过程15/3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波折性统一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上升,道路是波折、迂回,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波折性统一。方法论:①.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划书)②.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停克服前进道路上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划书)16/3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17/31

事物运动改变,总是先从微小、不显著改变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到达显著、根本性质改变。事物发展展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不一样状态(1)什么是量变?(2)什么是质变?二、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18/31量变:指事物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是一 种渐进、不显著改变。1、量变、质变含义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改变,是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个质态飞跃,是一个根 本、显著改变(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是统一物分解、平衡和静止破坏等)(二)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19/31量变质变含义特征展现状态事物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根本性质改变渐进、不显著改变根本、显著改变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统一物分解、平衡和静止破坏二者根本区分在于:事物根本性质是否改变。假如没有变,那么就是量变;假如变了,就是质变。二、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20/31以下改变属于质变是(

):A.冷水变成热水B.食物发霉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D.鸡蛋变成小鸡E.朝核六方会谈有缓解迹象F.河堤瓦解BDF21/31①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事物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③质变又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循环往复,不停前进。②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事物量变到达一定程度时,又必定会引发质变。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重点)量变

质变新量变新质变22/31①主动做好量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事物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事物量变到达一定程度时,必定会引发质变。事物是不停经过“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反对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③控制量变,做事情要注意分寸,坚持适度标准。23/31误区探究:1、量变是不是必定引发质变?2、事物发展最终是经过质变实现,但质变等于发展吗?3、只有数量增减才能引发质变量变只有到达一定范围和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发展总是经过质变实现,不过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前进、上升质变才是发展,倒退质变不是发展。量变两种形式(能够起质变):A、事物在数量、大小、程度和规模等方面发生改变。B、组成事物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改变。24/31体会名言与哲理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5、田忌赛马6、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发展观点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相统一量变与质变关系抓住时机,促成质变量变与质变关系,组成事物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改变引发质变。25/311)要重视量积累不可急于求成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来。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7、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26/31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飞跃和发展。不可优柔寡断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27/313)、要坚持适度标准

注意分寸,把握火候。适可而止,物极必反

“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防卫过当28/3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质变又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事物发展就是这么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如此循环,不停前进。

①要主动做好量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③要坚持适度标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29/31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发展含有普遍性内容前进性和波折性统一量变和质变统一要求要求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长又做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困难(1)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