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等高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60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等高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60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等高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60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等高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6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节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球地图部分的重点学问,是最常见的高考图。驾驭等高线的数值、弯曲、疏密、闭合,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四个重点。先熟识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的基本特点等高线特点: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②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样。③是闭合的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悬崖。④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⑤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数值判(地形)类型】等高线图中常见地形部位的判读:等高线图中的地形部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自己画图)。山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盆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鞍部可以看作组合:两侧为谷,两侧为脊)悬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合五种常见基本地形1.平原:海拔在200米2.丘陵:丘陵是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起伏的高地。海拔大约在200m~500m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3.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4.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等高线中间稀疏,边缘密集)5.盆地:海拔没有肯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6.海岸线:0米扩展一:典型的等高线地貌(结合常见的地图册)洪积扇:等高线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梯田(边缘密集,中间稀疏)黄土塬(顶部平坦,边缘密集)喀斯特峰林:山多陡峭孤峰,山峰等高线密集且平滑,等高线稀疏处数值小。5.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一侧陡,一侧缓,缓坡为迎风坡。6.火山锥:等高线闭合,有规律的环状,上密下疏。突出特点为中心海拔突然降低。扩展二:海洋地形海底地貌按洋底起伏的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地形有: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长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水深200米以内);特点: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长的部分(坡度大)岛弧: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地带,分布于大陆坡的前缘(弧形分布)海沟: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板块消亡边界。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深度大,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海岭(大洋中脊):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较为活跃。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可直观显示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剖面线主要用来表示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而在等高线图的绘制中,一般水平比例尺是采纳原图的比例尺(保持不变);主要通过变更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留意:坡度大小是固定的,垂直比例尺扩大只是视觉上坡度陡缓更明显而已,对实际坡度无法影响!剖面图的考察学问一般不会要求学生画剖面图,考察的内容主要集中学生会结合区域分析推断剖面图,通过区域特别剖面图分析出该区域所在位置。2.依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重点)其基本的思路是:视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的高度是否相同;可粗略地视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样,如穿过谷地或山脊等特别地形区时等值线的递变规律不同。3.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视察地图册)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等的剖面图。熟识运用。等高线的计算及运用:(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1.悬崖高度的计算(1)估算悬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悬崖或随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蝴蝶法求悬崖高度(2)悬崖的肯定高度a.悬崖崖顶的肯定高度:H大≤H顶<H大+d。图中崖顶的肯定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b.悬崖崖底的肯定高度:H小-d<H底≤H小。图中崖底的肯定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随意两点之间有连续的变更的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3.坡度的大小的比较(1)在同幅图,只要看等高线的疏密来推断。(2)不同图中推断坡度陡缓(重难点)4.推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严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5.判别两点间可否通视①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形坡,不行通视。②由视察点向目标点划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如山脊、山顶、房屋等)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不能。但要留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要求是仰视还是俯视,留意陡坡下方旁边的地点可能不能通视。小技巧:在凸坡和凹坡考察中通常是借助等高线的分布推理是否能够通视,在操作中应将其转化为立体图,依据等高线比较密集就画得比较陡,比较稀疏就画得比较平缓,从而观测可得。(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规律(1)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①气温: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②降水:迎风坡降水量多(从山麓到山顶由少到多再到少),背风坡降水量少(由山顶向山麓渐渐递减);山谷和山地阳坡和阴坡的区分干热河谷,焚风效应及意义山谷和山地阳坡和阴坡的区分干热河谷,焚风效应及意义冻土消融、植被生长(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①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②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流水侵蚀作用剧烈,悬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出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3)等高线与生产活动①选点水库建设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地区或凹地、小盆地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腹地广袤;②以城市为依托;③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散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占地广,要有平坦开阔,利用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着陆;航空港骚扰性较大,与城市应有肯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气象站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相宜、空气清爽的地方举例:上海港的区位优势有哪些?黄浦江和长江为港口建设供应了足够的航行、停岸空间,淡水资源丰富。(2)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利于筑港。(3)依托上海市巨大的人、财、物优势。(4)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为上海港的发展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②选线马路、铁路途一般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