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 专项讲义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 专项讲义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 专项讲义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 专项讲义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 专项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专项讲义

01考点解读

描绘诗词画面,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考纲》对古诗文阅读提出

了要求:感知古诗文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

情趣。古诗词画面描写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等综合欣赏

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有创意地表达,因而这类题一直受到命题者

的青睐。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对诗词的理解又需要整体把握,因而,

考生在答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简单翻译、缺少生动、另起炉灶、表达平乏。

02考查方式

描绘诗词画面题目形式通常有:

1.XX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描绘xx句所展现的画面。

3.诗歌中xx句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4.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03技巧点拨

古诗词描写画面题,要学会从所描写的景色入手,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

品味,并融入情感、生动描述,这样就能扣住题目、准确答题。下面以《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画面描写。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题目。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

绘。

具体答题可按照以下三步:

第一步:找全景物,抓住特征。

第1页共11页

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变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为内容,表现夜行

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情真、景真,笔调轻快。下片的景物还有:稀星、远山、

曲径、小溪等。

第二步:合理想像,融入情感。

读诗,还要借助想像将诗句中所描绘画面全部展现出来,也就是既要有诗句

中所提到的景物,也要写出通过合理想象的景物,当然这种想象一定要忠实于原

诗的内容和情感。从下片还能想像到其中应该有乌云、月光、田野以及人的活动,

这些在描述时都要显示。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又是讲究意境追求景与情的完美结合,因而在描写

画面时一定要把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融入其中。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

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

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

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整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重表现的是作者因

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

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词中还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词人的闲

适心情。描写时就要努力把这种意境表达出来。

第三步:生动描述,形象表达。

这首词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仿佛身临其境。为使描述

更符合诗的意境,可以借助修辞等手法来,这当然要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的需

要。对于这首词,可借助拟人把景色写得更加活泼轻快,还可借助设问来表达词

人的心情。

综上所述,整理表述:乌云骤起,月光偷偷地躲了起来,天边只剩下几颗

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词人知道骤雨将至,

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记得过去有个茅店,就在那土地庙树丛旁边,可以避雨,可

是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忙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说来也巧,茅店就出现在他

的眼前。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

04ii^WJ

第2页共11页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3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②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③,微躯④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

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堂上:一作"梁上"。③

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问题】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

"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

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解答此类试题,要在反复阅读诗歌、把握诗句大意的基

础上,根据诗中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意思是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

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颈联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一家人短暂的安定和祥和状态。"画

纸为棋局",信手而为,表现的是生活的片刻悠闲;“敲针作钓钩”表现的是小儿的聪明伶俐。

上下句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抒发的正是饱受离乱之苦的诗人得到片刻的安宁的

欣喜和满足之情。据此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门前大树的余荫下,老伴和孩子正在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情。走近一看,老伴在纸上画

着棋局,小儿子在埋头敲着钢针,想必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去江边钓鱼。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3页共11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诗】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①,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②。

【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

岭。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

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问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安军》首联的画面。

【答案】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

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解析】本题考查意境描绘。

根据《南安军》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可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

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

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

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样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金山,地名。②西兴:地名。③梓

(fu):小筏子。④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问题】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答案】月光照进松林,林间斑驳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动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犹

第4页共11页

如白雪纷纷扬扬。

【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意思是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

涌,犹如积雪崩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流畅、通顺的语言描绘

即可。

示例:皎洁的月光映照松林,林间光影斑驳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拂满面,浪花奔涌犹如纷

纷白雪。

四、在"品经典"环节,你们小组准备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参加品诗分享会。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问题】上图是小俊读诗后画的一幅画,请你从诗中选一联为画题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这联诗的画面。

所选诗句:____________

描绘画面:____________

【答案】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风在嘶吼,吹的两岸的叶子瑟瑟发抖,不禁发出

了凄凉的悲鸣;清冷的月光挥洒在江面上,照出一叶小舟,孤独的随波摇荡。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画面。

由这幅画中的河流、月亮、小船,可知与"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关联最紧密。这两句诗

第5页共11页

的意思是: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描绘画面,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修饰、想象,要富有文采。如:两岸风吹树动,

枝叶沙沙作响,似乎发出哀鸣声,让人顿感秋意萧瑟;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如水,映

照江畔一叶随波摇荡的孤舟。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05优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60字以内)

2.同样写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写景抒情方面有

何不同?

【答案】L示例:水面刚与湖岸齐平,波光荡漾。层层白云同水波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

很低。2.①《春望》中“城春草木深”写出春天,城内草木丛生。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

木丛生,人烟稀少来村托国家残破。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草刚露出,但仅能遮没马蹄,写出了早春之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

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阅

连成一片",抓住早春景物的特点,再加上自己恰当、合理的想象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湖水刚刚开始上涨,与湖岸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

浮云很低。

2.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鉴赏。

“城春草木深〃借景抒情,写出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

地,林木苍在。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的早

春时节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

第6页共11页

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

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4.这首诗加线的句子运用白描的写作方法,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3.凄凉悲伤(意思对即可)4.破败荒凉(意思对即可)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

依据“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可知,从军时间之长;依据“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

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可知,这表明亲人都逝去了;依据“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可知,这描绘了家的破败景象;依据"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可知,这表明亲人离散;依据“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可知,

这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据此,可概括为:凄凉、悲伤。

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句意可知,这描绘了一个走到家

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

环绕着井台。诗人由远及近地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据

此,可概括为:破败荒凉。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丰城王少府①

杨炯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禹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第7页共11页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②

【注释】①少府:官名,唐代为县尉的通称。诗中的"左尉"即指王少府。②"行看"二句:

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初,牛、斗二宿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气,上彻于天。

尚书张华派人寻找,果然在丰城掘出龙泉、太阿二剑。

5.“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展现了哪两幅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6.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5.树掩离亭、水浸沙滩;凄清、萧索。6.①表达对王少府才能的肯定和对其

得不到重用的不平之气。王少府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很是屈才。②表达了对王少府的依

依不舍之情。想象王少府在旅途中遥望东关,感觉东关离自己越来越远。③化用典故,表

达了对王少府一展才华、获得重用的祝愿。

【解析】5.本题考查诗歌画面和意境。

"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描绘了送别时的所见之景:亭子隐映在高大的树木之中,沟里的

水漫上了沙滩。诗句描绘了树掩离亭、水浸沙滩的景色,营造了凄清、萧索的氛围,为抒发

依依不舍之情做铺垫。

6.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

"左尉才何屈"意思是:王少府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很是屈才;句中的"何",是"多么”的意

思,表达了对王少府得不到重用的不平之气。“东关望渐赊"意思是:遥望东关,感觉东关离

自己越来越远,表达了对王少府前途的担忧和依依不舍之情。"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中“牛斗”即宝剑之气,诗歌中“宝剑〃常指施展抱负之意,本诗句化用典故,表达祝愿王少府

能够一展才华、获得重用的美好愿望。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第8页共11页

7.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颍《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

画面。

【答案】7.B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

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解析】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诗歌意境。

本题中,两首诗都借"云"这一意象营造了悠闲、幽静、优美的意境。

A."黄鹤一去不复饭,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

在天上飘飘荡荡,"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另外此联中"空"与首

联中的“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与本题中的

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表现出白云

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该选项的诗句与

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最接近;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

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

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

卒的荒凉境遇,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是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

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

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

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故选Bo

8.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

示例: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草堂在朦胧云雾中,若隐若现,远远

第9页共11页

望去,仿佛白云和草堂主人各占了草堂的一半。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洪。

昔日长城战①,咸②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①长城战:长城堡之战。开元二年,吐蕃侵扰临沈,被唐军击败,双方死伤甚

众。②咸:都。③足:充塞。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将士在行军途中牵马饮水渡过大河时水寒风厉的情形。

B.颈联诗人回忆了唐军在长城堡的一场胜仗及赞美唐军意气风发的情状。

C.本诗并没有直接写将士在战场厮杀的场景,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战争遗迹来渲染

战争。

D.全诗弥漫着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思想。

10.这首诗的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答案】9.B10.尾联描绘了一幅黄尘漫漫、野草丛生、白骨累累的画面。体现了战

争的残酷。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B."赞美唐军意气风发"错误,应为众人赞美唐军意气风发。

故选Bo

10.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作用。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

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跳这一带,

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描绘了一

幅黄尘漫漫、野草丛生、白骨累累的画面。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

刻地揭示出来,具有震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