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0年1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0年1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0年1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0年1月自考00654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采访写作年月真题

0065420101

1、【单选题】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

机动记者

特派记者

A:

地方记者

B:

特约记者

C:

答D:案:A

解析:机动记者:任务不固定,往往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直接受编辑部派遣和调动的

记者。

2、【单选题】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

信息完整

比较复杂

A:

有稳定性

B:

有待证实

C:

答D:案:D

解析:新闻线索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片段性.新闻线索通常比较简略,完整性差.它

一般没有过程,没有细节,只是一个片断或一鳞半爪.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从新闻要素

来看,更是残缺不全,如有时间地点,却确定不了人物、原因等.这就需要记者进一步去发现,

了解全部新闻事实.2、梗概性.新闻线索所提供的信息是十分粗糙的,只是事实的大概,并

不具体.所以仅有新闻线索还是无法写出打动人心的新闻来,更具体的内容要靠深入采访才

能得到,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要靠深入挖掘才能把握.3、不确定性.新闻线索不确定性的特

点的含义是:真假未定、价值未定.价值未定是指,通过对新闻线索进一步的了解,会出现

多种情况.有的线索很有价值,可以深入采访写出重头报道;有的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写成

一般消息;有的暂不显示新闻价值,须待进一步发展后再作报道;还有的与实际情况相差

很大,甚至完全相反,可能发不了报道.新闻线索不确定性的特点告诉我们,对待新闻线索要

积极主动,决不轻易放过,同时更应该认真仔细,决不可轻信上当。

3、【单选题】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

设计提问的问题

接近采访对象

A:

联系采访人

B:

拟好采访提纲

C:

D:

答案:B

解析: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接近采访对象。

4、【单选题】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少讲多听

见机行事

A:

善于提问

B:

启发诱导

C:

答D:案:C

解析:访问中最重要的是善于提问。

5、【单选题】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

事前观察

同步观察

A:

事后观察

B:

现场观察

C:

答D:案:B

解析:同步观察,就是在事物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这样,事物所变动

的一切,都在记者的视野之中。

6、【单选题】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

采风

考绩

A:

游记

B:

探访

C:

答D:案:D

解析: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探访。

7、【单选题】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梁发

黄远生

A:

邵飘萍

B:

王韬

C:

D:

答案:A

解析: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梁发。

8、【单选题】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

情况积累

信息源积累

A:

思想积累

B:

知识性资料积累

C:

答D:案:A

解析: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情况积累。

9、【单选题】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

易地采访

巡回采访

A:

交叉采访

B:

实地采访

C:

答D:案:B

解析: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旅行采访,其特点是流动性大,每到一地,一般停留时间

很短,通常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主题的报道。

10、【单选题】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

个别和一般

局部和整体

A:

领导和群众

B:

个体和整体

C:

答D:案:C

解析: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领导和群众。

11、【单选题】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新鲜性

接近性

A:

重要性

B:

显著性

C:

D:

答案:D

解析: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显著性。

12、【单选题】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

提问方式属于

闭合式提问

激发式提问

A:

开放式提问

B:

诱导式提问

C:

答D:案:C

解析:开放式提问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

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分析]该题把握概念即可。

13、【单选题】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

上下结合

点面结合

A:

纵横结合

B:

正反结合

C:

答D:案:B

解析:点面结合:这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技法。它包括多种含义: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

遍、局部和整体。采访中的点面结合,就是说记者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遍

事实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及其意义。

14、【单选题】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实际工作

具体生活

A:

主观感受

B:

客观事实

C:

答D:案:D

解析: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客观事实。

15、【单选题】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

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A:

新闻材料越多越好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B: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

C:

答D:案:A

解析: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16、【单选题】“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

开篇点题法

形象导入法

A:

先声夺人法

B:

清音有余法

C:

答D:案:A

解析:“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属于开篇点题法。

17、【单选题】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

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

速写

访问记

A:

巡礼

B:

侧记

C:

答D:案:C

解析:巡礼——是一种观光记,参观记,也称“见闻”。对记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出的感

想,一般采用鸟橄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或单位,具有现场感、动态

感和亲切感的特点。

18、【单选题】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

闻等,属于

采访札记

采访杂记

A:

记者随想

B:

记者调查

C:

答D:案:A

解析:采访札记:是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

新闻边缘体裁。其题材范围较小,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其主要作用有:阐明

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是非和提醒注意等。

19、【单选题】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

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

A:

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

B:

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

C:

答D:案:B

解析: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通讯写作仿照古文

的历史。

20、【单选题】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

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

A:

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

B:

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

C:

答D:案:B

解析: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

21、【单选题】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

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

A:

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

B:

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

C:

答D:案:C

解析: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

式。

22、【单选题】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

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周恩来

梁启超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D:

答案:C

解析: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

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毛泽东。

23、【单选题】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

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调查报告

情况反映

A:

调查汇报

B:

工作研究

C:

答D:案:D

解析:工作研究,是指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

技术,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减轻劳

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用新的工作方法来代替现行的方法,并制定该工作所需的标准时

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体效益。

24、【单选题】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

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

A:

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

B:

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

C:

答D:案:D

解析: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电头。

25、【单选题】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硬新闻

简讯

A:

软新闻

B:

纯新闻

C:

答D:案:B

解析: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简讯。

26、【多选题】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

社会活动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职业敏感性

C:

文字功底和口才

D:

答E:案:ABDE

解析: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敏感性、文字功底

和口才。

27、【多选题】长时间以来,媒体报道海外华人关注北京奥运会,这种新闻选择包含了新闻

价值要素的

时间性

重要性

A:

显著性

B:

趣味性

C:

接近性

D:

答E:案:ABCDE

解析:长时间以来,媒体报道海外华人关注北京奥运会,这种新闻选择包含了新闻价值要

素的:时间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

28、【多选题】访问活动的类型包括

因事件访问

因人物访问

A:

因经验访问

B:

因问题访问

C:

因争论访问

D:

答E:案:ABCDE

解析:访问活动的类型包括: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

论访问。

29、【多选题】下列属于新闻特写的有

场景特写

旅游特写

A:

巡礼特写

B:

人物特写

C:

D:

事件特写

答E:案:ABDE

解析: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最精彩、最有意义、最感人的横断面,进行形象化的、

富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真实细节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30、【问答题】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记者新闻敏感的触发,是原有信息与新获得的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的产物。培养新

闻敏感要围绕这个基本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1)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2)要

懂得新闻价值。(3)接触实际、注重实践。(4)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

31、【问答题】简述现场观察的方法。

答案:(1)观察的位置和时机。(2)概览与细察相结合。(3)比较中观察,观察

中比较。(4)边看边想边感受。

32、【问答题】写作人物通讯怎样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鲜明地再现人物形象?

答案:(1)用人物的行动再现人物形象,(2)用人物的语言再现人物形象;(3)

写好有关事件、环境,再现人物形象;(4)抓住个性化的细节,再现人物形象。

33、【问答题】你居住的城市要举行一场重要的体育赛事,你作为记者前往现场采访报道,

请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列出你的采访要点。

答案:(1)赛事的名称及背景;(2)参赛队名称及主要运动员姓名;(3)运动类

型和级别;(4)比赛时间、地点;(5)比赛结果;(6)比赛过程:局势的转折

点、取胜的关键策略、出人意料的变化、比赛的重要情节;(7)表现突出的队员;

(8)得分与失误的细节;(9)对比赛过程中其他情况的描述;(10)参赛队或运动

员的相关背景和外部因素;(11)天气、环境和观众的情况;(12)运动员的伤病情

况及后果;(13)有关赛事的相关统计数据;(14)各界对赛事的评论。

34、【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大学生深夜被劫,农民工出手相助河南

义士被刺成重伤昨日,××总医院心胸外科一病室内,29岁的河南汉子陈建星静静地躺在

病床上,仍处于失血性休克中。前晚,他为救一名遭抢劫的大学生,与3名歹徒展开殊死搏

斗,被刺成重伤。李某某是××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前晚9点多,他

从广埠屯回学校,在校门口被3个男青年抓住。3人用砖块击打他的头部,将他按倒在人行道

上,要他交出身上钱物。李某某拿出自己的小灵通和140元现金后,对方仍在他的腰部左侧

刺了一刀。正在这时,马路对面传来一声断喝:“你们干什么?”打他的两名青年冲向马路

对面,在马路中间与来人扭打在一起。来人是学校对面中北造船设备有限公司的油漆工陈

建星。当时,他正准备出门买东西,见到马路对面有人行凶,他一边喝止,一边向工友呼

救。扭打中,陈建星左胸和腋下各被刺中一刀,倒在路边花坛中。见有工友增援,3名男子

撒腿就跑。陈建星奋力抱住其中一人,终因体力不支被对方挣脱。李某某挣扎着走过马路,

查看救命恩人的伤势,被陈建星一把抱住。李某某说:“我是被抢的学生。”他才松开手倒

在地上。李某某和陈建星很快被送到××医院。经诊治,李某某的刀伤深及肾脏,陈建星

则被刺穿肺部。昨天凌晨3点,因伤势太重,陈建星被转往××总医院。(1)指出主体部

分依据什么顺序安排材料,并对此作简要分析;依据____________顺序安排材料。分析

____________。(2)指出该消息还可能从哪些方面补充写作内容。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主体部分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2分,如果答“按时间”或“按先后”

给1分)分析:先写晚上9点多钟一大学生被三男青年刺伤,陈建星喝止;再写三青年刺

伤陈建星:最后写工友将陈建星送往医院。(3分,视概括准确及简洁程度酌情给分)

(2)可以从工友、病友、市民和家人反应及陈建星平时乐于助人的表现等方面补充相关

内容;(3分,答对1个方面给1分,答对3个及3个以上给满分。)

35、【问答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强化湖泊治理,实现排污口

全面截污。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表示,武汉将切实履行《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宣言》,促进长江

流域可持续发展。阮成发介绍,武汉将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推进“两江四岸”综合整

治,加快实施清水入湖和水网连通工程,重点推进汉阳六湖连通、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

工程。同时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特别是远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尽快实现污水

全收集全处理。此外他透露,武汉将发挥在环保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申请设立环保产

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努力建设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武汉市常务副

市长袁善腊告诉记者,已启动的大东湖水网工程,投入高达87亿元,是武汉市投入最大的环

境治理工程。这足见武汉保护母亲河的决心。材料二:重庆地处三峡库区,库区水质关

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亿人的饮水安全。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为保证长江上游水质,他们已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也提高了污水减排

标准。目前重庆市共有14座污水处理厂,此外还有3座在建,污水处理率已达70%,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了72%。针对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未来5至10年内,重

庆将花费100亿元打造“森林重庆”。占地900多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计划中,将有一半土

地会被建成公共绿地。而沿江公路、堤坝也在大规模植树造林,以保证沿江流域不会加重污

染。材料三:“随着沿江城市经济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长江水

资源迫在眉睫。”身处长江下游的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的一番话,赢得了市长们的共鸣。

胡延照表示,《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宣言》要变成具体行动。他同时呼吁,沿江各城市应共同

探索符合各方利益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联手推进长江水质的检测与改善,共同保持长江的

青山绿水。材料四:“让长江沿岸水更清、山更绿,一江清水向东流。”这是南京市副

市长陈刚昨日表达的心愿。而不久前,南京对秦淮河水域治理的显著成果,也让这座城市荣

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陈刚说,南京将着力建设东部绿色中心,在治理秦淮河的基

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相信,只要沿江城市齐心协

力,上下游地区互相配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让长江清水长流!”根据上述材料

写作消息的标题、导语和小标题。(说明:2008年10月30日,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

大城市,就长江环保问题举行市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