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安管理学导论第一章治安管理学导论第一节治安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治安管理的任务和原则第三节治安管理的机构与社会组织第一节治安管理的基本概念一、治安二、治安管理一、治安(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二)“治安”一词的出现(三)对古代“治安”一词的认识(四)对现代“治安”一词的认识(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治”和“安”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安,静也,从女在下”,
——《说文解字》(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治”有两种含义:其一,相对于“乱”而言,指安定或太平;其二,指治理或管理。“安”,指安全或安宁。
“治则不乱,安则不危”
——贾谊
治和安分别表现了动态和静态的秩序良好的状况。(二)“治安”一词的出现“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修刑重罚以为禁邪也,而以上为严;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斗,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
——《韩非子.显学第五十》韩非子(公元前280—233)
即国王从农业、法制、财政税收、军事四个方面来治理国家,以达到一种国家安定的状态。(二)“治安”一词的出现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此时而欲治安,虽尧舜不治”
——贾谊,公元前173年
《治安策》(实为《陈政事疏》)(三)对古代“治安”一词的认识1、稳定国家的政治局势,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防止内讧;2、安定民众缓和阶级之间的冲突,维持正常的社会民生,防止社会动乱,保持久远的社会安定。实质就是有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目的。(四)对现代“治安”一词的认识
现代意义的广义的治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其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秩序。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认识。
1.“治安”代表着一种社会客观状况,即治安秩序。(1)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社会性或人民性。(2)既是一种理想状态,又具有现实性(3)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动性。(4)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关联性。
2.“治安”还代表着一种社会活动,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二、治安管理(一)治安管理的概念(二)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三)治安管理的范围(一)治安管理的概念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治安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
2、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行为;
3、治安管理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
4、治安管理是依法公开实施的行政行为。
(二)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1、治安管理属性和方式的行政性
2、治安管理主体的武装性
3、治安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4、管理措施的特殊强制性
5、管理活动的群众性(三)治安管理的范围1、公共秩序管理2、户政管理3、道路交通管理4、消防管理5、出入境管理6、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和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
(三)治安管理的范围1、公共秩序管理公共秩序管理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社会状况。公共秩序管理按照对地域、物品、行为等不同管理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地域的管理,物品的管理和行为的管理。(1)地域管理第一、公共复杂场所娱乐服务场所桑拿浴发廊、酒吧电子游戏厅第二、特种行业管理第三、重点地区管理(2)物品
第一、危险物品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
第二、违禁物品管理淫秽物品毒品(3)行为的管理第一、大型活动(正常群体行为)管理第二、群体性治安事件(非正常群体行为)的预防与处置(治安事件)第三、对扰乱公共秩序和妨害公共安全行为的管理(治安案件)(4)信息管理日常治安信息的收集治安耳目的使用调查民众安全感网上治安信息2、户政管理
户政管理又称户口管理,是指依法收集、确认和提供本国住户居民的公民身份、亲属关系以及法定住址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关于人的管理所有的中国人(正常与非正常:生\死;姓名等)在中国的外国人一部分残疾人(武疯子)重点人口狗(管狗的实质是管人)3、道路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管理是指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对通行于城乡道路上的一切车辆和行人进行的监督和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1.交通指挥2.交通控制3.交通勤务4.交通宣传5.交通规划6.交通信息工作7.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与管理8.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处理9.车辆管理10.驾驶员管理
4、消防管理
消防是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简称。
消防管理一般认为分为两大部分,即消防监督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的内容1.消防宣传教育指导2.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3.公众聚集场所和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安全检查4.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其定期监督检查5.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6.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7.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8.纠正处罚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9.组织灭火10.调查处理火灾事故
5、出入境管理
出入境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开、进入、返回我国国境活动所实施的调节、控制、指导和管辖。出入境管理内容1.国籍管理2.出入境证件与签证管理3.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4.外国人入出境管理5.外国人居留旅行管理6.出入境边防检查与控制7.出入境违法行为处罚8.涉外事件处置
6、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
和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
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内部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是指治安保卫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治安联防队、护厂队、护村队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治安联防队内部单位治安保卫的主要内容1.指导和监督内部单位和重点建设工程单位建立保卫组织2.指导建立各种群众性的治安防范教育3.指导和监督建立各项安全保卫制度4.指导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5.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消除隐患,预防治安灾害事故6.指导和监督确定要害部位,搞好要害保卫工作7.指导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业务8.指导开展技术预防工作9.指导和监督做好保密工作10.指导保卫组织和群众性组织开展帮教工作,预防违法犯罪第二节治安管理的任务和原则一、治安管理的任务二、治安管理的原则一、治安管理的任务(一)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二)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三)查处治安案件;(四)预防、查处治安灾害事故;(五)预防、处置治安事件;(六)协助国家其他行政管理。(七)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以火灾为例说明治安管理的任务以火灾为例说明治安管理的任务以火灾为例说明治安管理的任务二、治安管理的原则(一)服从与服务原则(二)法治原则(三)专群结合的原则(四)公开管理与秘密工作相结合原则(五)属地管理的原则(六)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原则第三节治安管理的机构与社会组织一、治安管理的机构二、治安管理的社会组织一、治安管理的机构(一)治安管理机构的含义和特征治安管理机构,是国家依法设置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专门组织,是公安机关的主要业务部门。(二)我国治安管理机构的分类中央治安管理机构地、市级治安管理机构县、市级治安管理机构基层公安派出所省级治安管理机构按照行政层级来划分按照是否直接隶属政府机关或管辖区域地方治安管理部门专门治安管理部门铁路治安管理机构民航治安管理机构林业治安管理机构边境治安管理机构水上治安管理机构交通治安管理机构按照具体业务分工(1)公共治安秩序管理部门。(2)特种行业管理部门。(3)枪支、危险物品管理部门。(4)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部门。(5)道路交通管理部门。(6)消防监督管理部门。(7)出入境与外国人管理部门。(8)社会安全防范指导部门。(9)治安行动队。按照履行治安管理的勤务方式(1)治安案件查处部门(县、市局;派出所)(2)巡逻勤务部门(3)交通秩序疏导和事故查处部门(4)治安防暴队(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5)治安行政处罚执行部门(治安拘留所)(6)强制措施执行部门,主要有: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精神病管制院(又称安康医院)等二、治安管理的社会组织(一)治安保卫委员会,又称治保会(二)保安服务公司(三)单位内部保卫组织(一)治安保卫委员会,又称治保会
宪法规定,治安保卫委员会是设置在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村)民委员会中,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其他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的治安保卫组织。治安保卫委员会具有以下性质:(1)群众性。(2)自治性。(3)自卫性。(4)辅助性。(二)保安服务公司
保安服务公司是以履行合同等有偿服务方式依法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安全防范服务的、具有防范犯罪和事故从而有利社会治安的重要公益效应的特殊企业。保安服务公司的特点:
1、组织的法定性。
2、服务的有偿性。
3、业务的综合性。
4、方式的灵活性。(三)单位内部保卫组织
单位内部保卫组织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自身编制人员组成的,在单位法定代表人领导下强化安全防范、维护单位内部正常秩序的一个职能部门,是治安管理组织中的一种职业化安全防范组织。
第二章治安管理的基本措施第一节治安防范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第三节治安勤务第四节秘密控制
第一节治安防范一、治安防范的概念
公安机关为主导的,社会各单位及广大群众参加的,以维护治安秩序,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安定为目的各种防范性措施。二、治安防范的内容
普法;预防灾害事故;预防违法犯罪;预防治安事件。三、治安防范的主要方法三、治安防范的主要方法(一)治安防范教育(二)治安防范业务指导(三)治安检查(四)帮教(五)物质和技术防范三、治安防范的主要方法(一)治安防范教育是指以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社会传播活动。主要形式有:报告或座谈会:借助新闻媒介宣传教育:借助辅助力量宣传教育:利用重点案件、事件宣传教育:三、治安防范的主要方法(二)治安防范业务指导
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社会单位和居民社区在安全防范领域(特别是公共安全防范)的直接帮助和指导。方式有:
1、强制性的指导、部署
2、宣传性的。三、治安防范的主要方法(三)治安检查
治安管理主体为了掌握治安管理相对人遵守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情况,防范、发现违法犯罪嫌疑和安全隐患,依法对场所、人员、物品、证件等进行了解、观察、审查、核实所采取的措施。治安检查的启动问题?治安检查针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别?治安检查的方式?三、治安防范的主要方法(四)帮教
1、对刑满释放、解除教养、少管人员的帮教
2、对管制、假释、保外就医等人员的控制和帮教(五)物质和技术防范
1、现代通讯技术
2、警用电视监控技术
3、报警技术
4、安全检测技术
5、警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6、消防灭火技术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一、治安强制措施二、治安行政许可三、治安调查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一、治安调查
(一)治安调查的概念
(二)治安调查的基本内容
(三)治安调查与治安案件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治安灾害事故的调查、治安事件的调查的关系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二、治安行政许可
(一)治安行政许可的概念
治安管理主体根据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特定的、符合法定条件的治安管理相对人从事法律一般禁止事项的权利和资格的治安管理措施。
(二)治安许可的作用
(三)当前我国治安行政许可的种类(四)治安行政许可程序
(三)当前我国治安行政许可的种类公安机关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旅馆业刻字业典当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室外临时性大型文体活动,等等。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三、治安强制措施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一)针对人身权的治安强制措施一、当场、继续盘查二、强制传唤三、强制拘留四、约束五、强行带离现场六、强行遣送七、(收容遣送--已废除)八、收容教育九、强制治疗十、强制戒毒十一、劳动教养十二、遣送出境十三、不准出境十四、不准入境十五、限期出境十六、驱除出境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二)针对财产权的治安强制措施扣押先行登记保存没收收缴追缴强制铲除破坏和拆除紧急征用
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三)针对行为权的治安强制措施取缔限期整改责令停止活动责令禁止进入
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四)针对地域的治安强制措施交通管制现场管制强行解散强行驱散
第二节治安管理的行政措施
(五)治安强制执行执行罚拍卖、折抵第三节治安勤务一、巡逻二、盘查三、堵截四、备勤一、巡逻(一)巡逻的含义(二)巡逻勤务的历史沿革(三)巡逻勤务的种类(四)巡逻勤务的职责和权限(五)巡逻警区的划分(六)巡逻勤务的实施(一)巡逻的含义本义:英文patrolman,巡警。Patrol来字法语patrouiller:跋山涉水。日本“巡查”——巡逻查察。我国古代:巡、逻分开使用,都指来回观察的意思。定义:人民警察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而依法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组织的巡视查看勤务活动重要性:美国60%、40%、80%。新警察从巡逻开始。积累“街道经验”。公众“安全感”(二)巡逻勤务的历史沿革欧洲古代士兵担负着警察的职能中国古代警察衙役↘SirRobertPeel和他的大伦敦都市警察(三)巡逻勤务的种类1、根据巡逻的交通方式分类2、根据巡逻的路线分类3、根据巡逻的参加人员分类1、根据巡逻的交通方式分类(1)徒步巡逻
优点
缺点(2)骑马巡逻
(3)自行车
介于车和步行之间。机动车有隔阂,自行车克服了,应以徒步为主,机动车结合.问:摩托车?(4)机动车巡逻
优点与缺点?(5)空巡1966.洛杉矶优点与缺点?(6)舟巡(7)使用警犬巡逻优点和缺点一些城市已经实行警犬巡逻2、根据巡逻的路线分类1)直线巡逻2)环形巡逻3)直线、环形交错巡逻3、根据巡逻的参加人员分类1)巡警巡逻2)派出所民警巡逻3)交通民警巡逻4)有防暴民警、治安民警、交通民警、武警等,组成相对固定的联合执法队伍的巡逻(四)巡逻勤务的职责和权限1、巡逻勤务的职责
1)基本职责“维护治安服务社会”
2)具体职责《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中规定《公安派出所执法勤务工作规范》中规定《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的规定,在执行巡逻勤务的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具体职责:1.维护警区内的治安秩序;2.预防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3.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4.警戒突发性治安事件现场,疏导群众,维护秩序;5.参加处理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6.参加处置灾害事故,维护秩序,抢救人员和财物;7.维护交通秩序;《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的规定,在执行巡逻勤务的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具体职责:8.制止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9.接受公民报警;10.劝解、制止在公共场所发生的民间纠纷;11.制止精神病人、醉酒人的肇事行为;12.为行人指路、救助突然受伤、患病、遇险等处于无援状态的人,帮助遇到困难的残疾人、老人和儿童;13.受理拾遗物品,设法送还失主或送交拾物招领部门;14.巡察警区安全防范情况,提示沿街有关单位、居民消除隐患;15.纠察人民警察警容风纪16.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由人民警察执行的其他任务。(五)巡逻警区的划分1、巡逻警区的概念2、巡逻警区的划分方法3、巡逻警区的种类和巡逻方式的选择2、巡逻警区的划分方法
1)人口划分法2)面积划分法
S=V×T(S---巡逻警区面积,
V---巡逻速度,T---每次巡逻时间)3)业务量划分法目前世界各国警界普遍才用的方法之一,较为科学。(六)巡逻勤务的实施1、巡逻勤务的实施原则2、巡逻人员的选定3、巡逻路线的选择4、巡逻勤务的制度二、盘查(一)盘查的概念和性质
盘查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对形迹可疑的人员和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当场盘问、检查的行为。(二)盘查与留置盘问、讯问、询问的区别(三)盘查的实施(四)有关留置盘问的若干规定(二)盘查与留置盘问、讯问、询问的区别1.盘查包括盘问和检查两种行为,而其他三种行为只有“问”一种行为。2.盘查中的当场盘问与留置盘问在性质上并没有区别,但两者在约束力上、在实施对象上和一些程序上有明显不同。3.盘查与讯问、询问的区别(三)盘查的实施1、盘查对象的确定2、盘查时机、地点的选择3、盘查的站位4、盘查的策略5、盘查的法律后果行李箱藏人偷盗请稍候…………视频案例请稍候……视频案例(四)有关留置盘问的若干规定(一)有关时限的规定。
一般为12小时。在12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24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而且在24小时内仍然不能证实或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还可以延长至48小时。(二)有关四种人的特殊规定(三)有关被盘问人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属规定特殊规定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必须在4小时内盘问完毕:1.怀孕妇女;2.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3.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4.已满70周岁的老年人。对他们还有特殊规定:
1.不能将他们送入候问室进行留置盘问;
2.如果是在晚上9点至次日早7点之间释放他们的,还应当通知其家属或监护人领回,如果是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或监护人额,应当护送其回住处。返回对家属的特殊规定如果被盘问人的家属为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其他家属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并且由于公安机关实施继续盘问致使被盘问人家属无人照顾的,公安机关有义务通知其亲友予以照顾或者采取其他适当方法妥善安排,还应当将安排的情况及时地告知被盘问人。三、堵截(一)堵截的概念和种类堵截是公安机关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在交通要道、省际交界处设立关卡,对可疑车辆、行人进行盘问、检查,以发现和截获违法犯罪分子、违禁品和脏物的勤务活动。堵截的种类
1.根据不同的治安工作目的,可以分为:(1)经常性堵截(2)临时性堵截2.根据堵截勤务实施的方式的不同,分为:(1)公开堵截(2)秘密堵截3.根据堵截是采取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1)设卡堵截(2)巡查堵截(3)定点堵截(4)伏击堵截(5)围捕堵截(6)监视控制
(二)堵截的职责首先要充分发挥堵截阵地的控制作用,要坚守岗位,保持警惕,严把关口其次,要熟悉敌情、各地发布的通缉通报以及各时期治安工作的重点,保证及时发现、捕获在逃犯和犯罪嫌疑人。再次,积极截获赃款赃物,减少国家和公民的损失,查禁违禁物品打击走私犯私活动,保障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最后,要协助查破各类刑事案件,同时要确保人民警察自身安全和人民群众不遭受无谓的伤亡。视频案例(三)堵截的实施1、实施堵截的前提条件2、堵截的策略视频案例四、备勤(一)备勤的概念和法律依据(二)备勤的作用和要求(三)派出所备勤人员的具体任务及要求2024/4/12100第四节
秘密控制
——治安耳目的布建、使用一、秘密控制概述
二、治安耳目的特点与作用
三、治安耳目的物建四、治安耳目的使用与管理
报载: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分局与牛奶公司召开公开大会向300名送奶工人发放证书,聘请其为治安耳目.一、秘密控制概述(一)秘密控制的概念(二)秘密控制的作用(三)秘密控制的条件
(一)秘密控制的概念
秘密控制是治安管理基本措施之一,是依法物建和使用治安耳目、依法动员公众参与,对有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人员、场所、行为进行相应监视、控制的一种治安管理行为和过程。(二)秘密控制的作用
秘密控制是对公开管理的必要补充。秘密控制往往是对被控制对象的积极保护。秘密控制往往是依法打击的前奏。秘密控制具有多方面的公共安全信息意义。(三)秘密控制的条件
在法治社会,秘密控制这种治安管理基本措施绝对不能无限扩展,绝对不能失去控制,否则将走向反面,称为社会治安的破坏因素。
第一使用场合的严格规定。
第二控制力量的谨慎物建。
第三必须严格对秘密控制过程的监控。返回二、治安耳目的特点与作用(一)治安耳目的含义
治安耳目,是公安机关物建、使用的秘密力量的一种,是为收集难以公开收集的特殊治安信息、实施公开管理无法替代的特殊控制而建立的,专门用于治安管理领域的一种秘密控制力量。孙子兵法第13篇。兵者,诡道也,靠阴谋获胜,13章是用间,第一章是用计,核心是搞阴谋。孙子兵法核心思想是两军打仗“治人”和“治于人”。(治在这里应是控制的意思),非常强调情报收集,强调要使用情报人。如果不使用间谍收集情报就不是好将领。最可靠是情报人员的使用。不信鬼神,不看天相,必须取之于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出了5种方法,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二)耳目的特征
1、耳目属于公安治安部门,属于治安管理,耳目要在县级以下公安机关,一般在治安大队和派出所使用。
2、耳目能够具备收集和反映社会治安信息的条件,接近、观察犯罪分子,收集一切与犯罪分子有关的信息。
3、耳目是一支秘密力量。
(三)发展历史联络员秘密积极分子户口耳目
(四)关于治安耳目的类型
主要根据耳目对象,物建的部位、作用。按对象分为两种:(1)红色(2)灰色按布建的部位可分为:控制耳目;情报耳目;专门耳目。返回三、治安耳目的物建(一)耳目建立的原则
第一,就地建立的原则。第二,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合理布局的原则。第四,积极与稳妥的原则。(二)耳目对象的基本条件
治安耳目应具备两个条件:既能发现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公开管理无法获得的治安信息;又能主动反映情况、有效支持公安工作。
(一)治安耳目使用与管理的一般要求(二)治安耳目工作纪律四、治安耳目的使用与管理强制传唤是指强行将违反治安管理拒绝传唤的人,带到民警办公处所接受讯问而采取的手段。经公安派出所所长以上负责人批准,强制传唤可以使用械具。如公安机关在调查治安案件时,“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可以强制传唤。”约束
约束是公安民警对醉酒的人或精神病人,在他们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时,或者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时,所采取的保护性限制和管束措施。约束的对:1、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2、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仍处于醉酒状态的人3、对本人有危险或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醉酒的人。
强行带离现场强行带离现场是指人民警察强行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有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带离现场,以作进一步审查、处理的强制措施。适用对象:1、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现场,经人民警察强行驱散仍继续滞留现场的人员;
2、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经命令解散拒不离开现场的;
3、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越过公安机关设置的临时警戒线或者进入法律规定的特定场所周边一定范围的人员
4、导致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现场出现危险、秩序混乱,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人员
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有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
1强行遣送强行遣送是指公安机关对在本人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强制其返回原居住地所采取的措施。收容教育
收容教育是指公安机关对卖淫、嫖娼人员依法处罚后,强制其在专门处所(收容教育所)接受教育、矫正的强制教育措施。收容教育既是治安强制措施,又具有教育的性质。法律规定收容教育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挽救卖淫、嫖娼人员,制止性病蔓延。强制治疗强制治疗又称为收容强制治疗或收容治疗,它是指公安机关对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或有此危险性的精神病人,以及公安机关查获的卖淫、嫖娼人员中患有性病的人员,强制其在专门处所接受医治和实行监管的措施。
强制戒毒强制戒毒是指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强制其在专门处所(强制戒毒所)接受治疗以戒除毒瘾的措施。强制戒毒措施仅适用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未吸毒或者虽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但未成瘾癖的人,不是强制戒毒的适用对象。
遣送出境遣送出境,是我国公安机关将不符合居留条件的外国人(或台湾居民)强行送离我国国境的强制措施。对象:1、非法进入中国国境的外国人。
2、在中国非法居留的外国人。3、其他不适宜在中国继续居留的外国人或台湾居民。不准出境
不准出境是指公安机关对有违法行为尚未追究法律责任等不宜出境的,在一定时间限制其出境的强制方法。外国人有下列3种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3、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经有关主管机关认定需要追究的;下列中国公民不准出境: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3、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5、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不准入境
不准入境是指公安机关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违法行为的外国人,禁止其入境的一种强制方法。下列外国人不准入境:
1、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
2、
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
3、
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
4、患有精神病和麻疯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
5、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期间所需费用的;
6、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扣押证据
是公安机关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采取的强行扣留措施,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者转移证据。(1)扣押证据的范围:可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文件,包括疑是违法所得的财物、疑是违法所使用的工具、疑是违禁物品的。(2)适用情形:适用先行登记保存不足以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者转移的证据。但对处于受害人控制中的合法物品和文件不得扣押,仅可以先行登记保存。(3)证据存放地点:将证据扣押并存放在公安机关。在扣押期间应妥为保管。(4)程序:①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②开列《扣押清单》。③对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在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获取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1)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条件:如果不及时保存,证据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2)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期限: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3)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程序第一,要经过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第二,开具《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必要时,应当对登记保存的证据拍照。(4)对证据的保管:先行登记保存期间,证据持有人及其他人员不得损坏或者转移。强制铲除
强制铲除是适用于非法种植的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强制措施。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人除给予治安处罚或刑事处罚外,公安机关还应强制铲除毒品原植物。强制铲除的方式可以是在公安机关的命令和监督下由种植人自行铲除,或者由公安机关强行铲除,并就地当众销毁,追回已收获的鸦片和种子。破坏和拆除
破坏和拆除,是公安消防机构所使用的专门的强制措施。公安消防机构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破坏和拆除措施:
1、是公安机关在消防监督管理时为了排除妨碍消防管理的障碍而采取的。
2、是公安机关在抢险救灾时,为了防止灾害蔓延,免使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蒙受更大的侵害,而采取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灾害现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措施。紧急征用
紧急征用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特殊情况下征集、调用非警用物资和装备的紧急措施。紧急征用的使用条件:1、戒严时。2、侦查犯罪时3、扑救火灾时
取缔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4条的规定,取缔适用于下列情形:
1、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活动的;
2、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
3、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情形的。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性质、适用对象的逐渐演变过程(一)劳动教养制度由党的政策决定(二)劳动教养成为一种安置就业的办法。(三)劳动教养成为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四)劳动教养成为名为强制措施,实为处罚的制度
限期出境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责令其在一定时间内自动离境,在规定时间内不离境的,公安机关可以派人将其遣送出境的处罚。决定单位为公安部或公安部授权的省公安厅。
驱除出境
是指强迫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处罚。决定单位为公安部或公安部授权的省公安厅。(四)现场管制的内容公安机关实行现场管制时,有权决定以下事项:
1、命令现场管制区域内的人员在限定时间内离开现场,必要时有权采取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等强制措施帮助实行现场管制。
2、在管制周围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域,未经检查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被管制的现场。
3、实行区域性交通管制。
4、查验现场内及进入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检查嫌疑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5、禁止或暂时停止任何在现场的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报道、演讲等活动,从事以上活动必须经现场管制决定机关的批准。6、对不服从现场管制的人员有权采取治安教育措施、治安强制措施或者进行治安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强行驱散
强行驱散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时,在出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紧急状态下,运用警械或武器采取的轰散人群的强制措施。
(一)强行驱散的决定形式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7条第2款,《集会游行示威法》第22条,《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第32条等规定,强行驱散可由公安机关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现场负责人决定,无需书面批准或请示的程序。这是我国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即时强制权。
(二)强行驱散的适用条件
1、不服从现场管制人员命令或指挥的,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强行驱散;
2、在集会、游行、示威现场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活动的现场,拒不服从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解散命令的,可以强行驱散。
强行解散强行解散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时,在出现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紧急状态下,运用警察行政权力,强行命令人群立即疏散的强制措施。主要法律依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第27条,……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强行解散—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第三章公安人口管理
公安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在“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思想指导下,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共安全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依法采取各种措施对人口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总称。公安人口管理涉及司法、治安强制、治安行政管理以及特定人员的教育、保护等诸多领域,本章只对常住人口管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和监外执行罪犯监管等部分进行详细阐述。2005年发布的人口密度图第一节
户口管理概述第二节
人口的常住管理第三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第四节重点人口管理第五节监外罪犯监管第六节户口调查
第一节户口管理概述
一、户口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户口管理也称户政、户政管理、户口行政管理,是依法收集、确认、提供本国住户居民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
(二)户口与户籍
(三)身份
二、中国户口管理的主要业务
(一)各国户政管理都具有的业务
1.划分管辖区域,编定住户门牌。
2.经常性人口登记和定期统计。
3.身份证件管理。
4.住户人口调查。
5.住户人口档案资料管理。(二)中国户口管理的特有业务
除各国都有的户政业务中国户口管理还有自己的特有业务
1.户口迁移调控
2.暂住人口管理
户口留城市,考公务员加分或受照顾
3.工作对象的管理
三、户口管理的公共安全功能
(一)对违法犯罪者的心理震慑功能
(二)人身辨认功能
(三)时空控制功能
(四)组织防范功能
(五)信息收集功能返回第二节人口的常住管理
一、户口管理的前提性工作
二、常住户口登记
户口登记,是依法记载住户居民人口基本信息并及时反映有关变化情况的户口管理业务。
(一)分辨各种情况,准确掌握户口登记范围
(二)严格遵守户口登记各个项目的技术要求
(三)关注法律意义,确保及时、准确
常住人口登记卡
三、户口档案资料管理和人口信息咨询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搞好户口档案管理
(二)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完善人口信息咨询
四、居民身份证件管理
(一)居民身份证及其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中国政府依法对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统一颁发的,具有证明公民身份力的法定证件。
新旧两代身份证
(二)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重要意义
1.居民身份证的重要作用。
2.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意义第二代身份证识别器
(三)居民身份证的颁发与使用
1.居民身份证的颁发。居民身份证的颁发,分为申领、换领、补领及发还四种形式。
2.居民身份证的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四)居民身份证的查验
查验,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命令或强制公民出示居民身份证接受审查检验,以确认持证人身份并判定证件合法有效性的行政行为。(五)临时居民身份证
临时居民身份证,是国家依法颁发给应当领取、持用而因各种原因尚未领到居民身份证者以证明其身份的临时性法定证件。新版临时居民身份证返回第三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
一、流动人口及其社会效应
所谓流动人口,是指未依法改变法定住址而在常住地之外滞留过夜的移动人口。流动人口中滞留过夜但停留不满3天的,可以近似地看做“在途人口”,而滞留3天以上的流动人口,就是暂住人口。
广州目前大概有400万流动人口(一)大量流动人口的产生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巨大社会进步
首先,上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流动人口大量涌现的历史基础其次,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搞活是人口大流动的必备前提。第三,城乡收益的巨大差距与经济文化建设的巨大需求,是人口大流动的现实原因。
(二)流动人口的作用或者社会进步意义
1.打破封闭和僵化,改变“二元经济”格局,为市场经济开辟道路。
2.为农村提供加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3.为城镇社会带来良性循环的巨大推力。(三)人口的无序流动对现实社会的巨大冲击
1.大量人口的高速流动,对社会基本建设形成了巨大冲击。
2.大量人口的无序流动,给社会管理造成了巨大困难
3.人口的盲目无序流动,直接冲击社会公共安全。一年一度的春运北京流动人口第一村调查:房租收入是工资3倍
太原市的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困扰城市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北京总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北京流动人口带来不小压力
二、流动人口有关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一)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社会意义
(二)流动人口管理的指导思想与领导机制
(三)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众多流动人口如何管理是摆在面前的问题偷窃已经成为困扰深圳治安的难题之一(三)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1.多方加强疏导。
2.完善就业管理。
3.实行“属地管理”。
4.强化治安管理。
5.搞好宣传教育。
三、流动、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
(一)管理与服务、保护并重,加强宣传教育
(二)严密制度,强化暂住登记
(三)依靠群众,广泛布建管理网络
(四)落实责任,针对特点,分类管理
(五)完善计算机网络,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
(六)抓好重点调查,打击违法犯罪
加强宣传教育
设立、完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返回第四节重点人口管理
秦始皇
一、重点人口及其列管范围重点人口,是指有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社会治安可疑,需要纳入工作范围由公安机关实施重点管理的人员。二、重点人口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重点人口的刑事法律地位
从刑事案件侦查和刑事审判程序的几个关键环节中“有无可疑”、“是否立案”、“起诉与否”、“是否判决有罪”等四个重要标准考察,重点人口是介于守法公民和刑事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一类特殊人群。重点人口的刑事法律地位示意表
有无可疑是否立案起诉与否是否判决有罪守法公民无否否否重点人口有否否否刑事嫌疑人有是否否被告有是是否罪犯有是否是
(二)搞好重点人口管理的重要意义
重点人口管理,既是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手段,又是违法犯罪的必要预防措施,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信息来源,因而对维持秩序、维护稳定、遏制犯罪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及时发现、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
2.及时教育、挽救违法犯罪人员,从根本上遏制犯罪。
3.及时为查破各类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4.及时、广泛收集各类信息,支持各项公共安全工作。
三、重点人口管理制度
(一)列、撤管审批制度(二)分工负责制度(三)通报协查制度(四)材料转递制度(五)定期清理考察制度(六)档案管理制度(一)列、撤管审批制度民警填表派出所领导集体审核县、分局审批特例:对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嫌疑的,需要报市公安机关审批(二)分工负责制度公安派出所负责日常管理户政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其他业务部门协助(三)通报协查制度暂住地人口管理中发现和列管重点人口,要向其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通报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了解人户分离或者流出的重点人口去向,书面通报现住地(四)材料转递制度
各地公安的相关部门不能封锁信息材料,及时转递及时答复外地的协查电函公安机关对跨地区的重点人口每月通报一次(五)定期清理考察制度准确掌握动态情况落实方案和考察计划(六)档案管理制度逐人建档案档案分正副卷户口迁移的及时转递
四、重点人口管理方法
(一)调查了解
(二)查证核实
(三)重点控制
(四)积极疏导
(五)帮助教育
返回第五节监外罪犯监管
一、监外罪犯、考验期与监管机关
(一)监外罪犯的概念
监外罪犯监管,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五种社会服刑罪犯实施监督改造的刑罚执行工作。监外罪犯监管既是一项刑罚执行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人口公共安全管理措施,对遏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监外罪犯的考验期与执行机关
监外犯罪考验期具体执行机关管制判决的刑期(3月-2年)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1)独立适用的,从判决之日起(2)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缓刑(1)拘役,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2)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配合)假释(1)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2)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为10年。假释考验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合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配合)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的期限居住地公安机关(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协助)
二、监外罪犯依法应遵守的规定
(一)各类监外罪犯都应遵守的一般规定
(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罪犯应遵守的特殊规定
(三)保外就医罪犯应当遵守的特殊规定
三、监外罪犯监管的主要工作
(一)严密交接,熟悉监改规定
(二)依法建立组织,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三)适当形式,公开监改规定
(四)定期掌握情况,实施监控活动
(五)依法办事,按时结束监管
返回第六节户口调查
一、户口调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一)户口调查的概念
户口调查,是通过实地核查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辖区内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与公共安全情况的户口管理业务。(二)户口调查的基本内容
户口调查的功能除调查核实住户人口基本信息外,还具有重要的治安管理与防范功能。因此,户口调查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核对、纠正户口登记内容。
2.调查、了解辖区户口管理工作情况。
3.核实、掌握重点人口的有关情况。
4.调查、了解辖区社会治安和居民安全防范情况。
5.调查、了解居民普遍意向和社会动态。
二、户口调查的有关制度
(一)入户制度
(二)材料积累制度
(三)研究与交流制度
三、户口调查工作的要点
(一)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二)培养素质、积累经验
(三)讲求方式、掌握方法
(四)区分层次、抓住重点第四章特种行业管理
第九章特种行业管理
第一节特种行业管理概述第二节旅馆业治安管理第三节印章业治安管理第四节印刷业治安管理第五节旧货业治安管理
第一节特种行业管理概述
一、特种行业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一)特种行业的概念与特点
“特种行业”是公安机关的专业用语,是指在社会服务行业中由于业务内容和经营方式同社会治安密切相关,根据行政法规规定,由公安机关实行特定治安行政管理的行业。简称为“特行”或“特业”。(二)特种行业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特种行业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依据治安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将社会服务业中某些与社会治安密切相关的行业列为特种行业,实施许可审批、监督监管等特殊的治安管理的总称。2
特
种
行
业
管
理
的
特
点管理主体的专属性管理客体的公共性管理方式的间接性管理目的的公益性二、特种行业管理的范围
目前我国全国性特种行业管理的范围:旅馆业、印章业、印刷业、旧货业等。
三、特种行业管理的任务
(一)维护特种行业正常秩序,保障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
(二)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三)控制打击利用特种行业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
(四)收集情报信息,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四、特种行业管理的制度(一)经营项目的开业申报备案制度
(二)安全检查制度
(三)奖惩制度
(四)特种行业内部的安全制度五.特种行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特种行业管理的法治化
(二)特种行业管理的民主化
(三)特种行业管理的科技化
(四)特种行业管理的中介化第二节旅馆业治安管理一、旅馆业治安管理的对象
(一)旅馆业治安管理的历史将旅馆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进行管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西周天官府中专设冢宰一职,其职责是:“掌王之会同之舍。”这一记载表明西周时期已有了专门管理旅馆的官员。秦汉时期,国家旅馆业管理开始萌芽。唐、宋、元时期旅馆业治安管理制度更加完备,管理的内容更加广泛具体。
(二)旅馆业治安管理的对象《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
“凡经营接待旅客住宿的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客货栈、车马店、浴池等(以下统称旅馆),不论是国营、集体经营,还是合伙经营、个体经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不论是专营还是兼营,不论是常年经营,还是季节性经营,都必须遵守本办法。”二、旅馆业治安管理的基本制度
(一)开业审批制度
1.地址审查。
2.房屋建筑与设备设施的安全审查。
3.从业人员、治安保卫组织及内部安全制度审查。
北京平安府宾馆宾馆客房(二)旅馆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1.岗位安全责任制度2.登记验证制度3.财物保管制度4.值班、巡查制度5.情况报告制度6.安全教育宣传制度三、公安机关对旅馆业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对旅馆业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查处旅馆内发生的各种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三)对旅馆业从业人员进行法制及安全防范教育
(四)表彰奖励先进,推广新经验
第三节印章业治安管理一、印章业的概念(一)印章的概念与种类(二)印章业的概念与种类
独玉印章二、印章业治安管理的历史沿革
印章业由国家警察力量作为特种行业管理,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华民国时期,当时称其为“刻字业”,它作为一种“特种营业”,由警察进行管理控制。
1951年8月15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批准,公安部公布了《印铸刻字业暂行管理规则》1954年12月31日,通过了《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1957年6月25,通过了《人民警察条例》,均规定将印章刻字业纳入特种行业范围,由公安机关依法管理。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一套印章业的管理制度。
1978年8月,公安部修改了《城市治安管理工作细则》,其中明确规定刻字业作为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1979年6月4日,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商业部、轻工业部、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七家单位联合发出《关于特种行业企业进行登记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刻字业属于特种行业管理的范围。
1985年3月21日,公安部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特种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仍规定刻字店、刻字厂、刻字摊等刻字行业由公安机关作为特种行业管理。1987年8月4日,公安部、轻工业部下发了《关于推广使用原子印章和加强管理的通知》,规定“凡生产原子印章的单位,一律列为刻字业进行管理”,增加了刻字业管理的范围。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社会上伪造印章违法犯罪活动上升的趋势,1993年10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刻字业治安管理、打击伪造印章犯罪活动的通告》,1995年3月16日,公安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坚决取缔非法刻制印章摊点严厉查处伪造印章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将印章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三、印章业治安管理的基本制度(一)开业审批备案制度(二)承接、验证、登记制度(三)监制、保管、交货制度(四)情况报告制度四、印章业治安管理的基本措施
(一)广泛宣传,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加强管理。
(二)协助行业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检查其落实执行情况。
(三)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布建秘密力量,及时掌握印章业治安动态。
(四)加强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第四节印刷业治安管理
一、印刷业的概念(一)印刷业的概念(二)印刷业的历史(三)印刷业治安管理的历史
,两位小朋友在按照“蔡伦造纸法”的方法制作纸张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美因茨人古腾堡的博物馆
该城著名在一个叫做古腾堡的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开始首次机械印刷《圣经》,加速了欧洲文明的发展。二、印刷业治安管理的制度(一)承制准印制度
(二)治安保卫责任制
(三)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四)奖惩制度
三、印刷业中存在的治安问题及其处置措施(一)当前我国印刷业中存在的治安问题
(二)对非法印刷出版活动的处罚措施第五节旧货业治安管理
一、旧货业的概念与范围
旧货,是指已进人生产消费和生活领域,处于储备闲置状态,保持部分或者全部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旧货业,是指以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中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品、闲置物资为经营范围,以购销、寄售、抵押等为经营方式,通过经营物品的再次流转,为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服务的商业性行业的总称。目前,我国旧货业管理的范围包括:旧货流通业、废旧金属收购业、典当业、拍卖业和信托寄卖业。二、旧货流通业
旧货流通业是指各类旧货市场和经营旧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一)设立旧货流通业应具备的条件
(二)旧货流通业的治安管理规定
三、废旧金属收购业
废旧金属收购业,是指经营废旧金属收购、冶炼、加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四、典当业
典当业是以实物占有权转移形式为集体、私营企业和个人提供临时性质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统称。(一)典当业的概念与历史沿革(二)典当业治安管理的主要规定
五、信托寄卖业
(一)信托寄卖业的概念与经营方式
信托寄卖业,旧称委托商店或信托公司,是指经营他人委托销售物品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经营的主要方式有:
1.委托寄售。
2.收购。
3.代销。(二)信托寄卖业的开业条件和开业审批制度
1.开业条件
2.开业审批制度潘家园古玩市场
(三)信托寄卖业的内部治安管理制度
1.凭证收购制度。
2.财物保管值班制度。
3.情况报告制度第一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
一、公共场所的含义和特点公共场所,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私人住所等而言的,它是指向社会开放的,供社会成员自由往来并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如公园、广场、游乐园、商场、火车站、电影院、歌舞厅、餐馆等。按照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我们将公共场所分为公共娱乐场所、公共交通场所、游览场所和商品交易市场四种类型。麦加朝圣
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基本方法(一)备案、登记(二)日常治安检查和监督(三)建立治安信息情报网(四)构建治安防控网络(五)采取相应的治安行政措施三、公共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一)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范围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仅指向公众开放、营业性的娱乐、服务场所,不包括单位内部非营业性娱乐、服务设施及场所,以及群众自发举办的非营业性娱乐和服务活动。主要包括:
1、演出、放映场所,如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
2、歌舞娱乐场所。
3、市内游艺、游乐场所,如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
4、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如保龄球馆、旱冰场馆、游泳馆、桑拿浴室、美容美发厅、按摩房等。
5、餐饮服务场所,如餐馆、酒楼、快餐店等
6、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二)公共娱乐场所的主要治安问题
1、寻衅滋事
2、色情、赌博、卖淫、嫖娼、传播淫秽物品以及吸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公共娱乐场所滋生、蔓延。
3、火灾、挤压伤亡等治安灾害事故。
4、涉黑有组织犯罪
5、其他违法犯罪
(三)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
行政管理措施:地点限定:下列地区不得设立娱乐场所:
1、居民楼、博物馆、
图书馆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
2、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周围;
3、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
4、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
5、与危险化学品仓库毗连的区域。
经营场地限制人员条件限制四、公共交通场所治安管理
(一)公共交通场所的范围公共交通场所,主要包括担负客运任务的公共汽(电)车、旅客列车、客轮、渡船、地铁列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停靠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民用机场等。(二)治安特点
1、人员密集和流动
2、财物集中
3、违法犯罪的聚集和流窜违法犯罪。(三)治安管理措施
1、治安宣传教育
2、治安检查
3、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圈内:车站内被反扒高手盯上的嫌疑人车站内的抢劫
五、游览场所治安管理(一)游览场所的范围:游览场所是指人们参观、观光、游玩、游乐、休闲的游览区域、公园、园林等公共场所。(二)游览场所的治安特点(三)游览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
拥堵的长城
六、商品交易市场治安管理(一)商品交易市场的范围(二)特点(三)治安管理措施第二节重点地区治安管理
在公安实践中,治安重点地区一般是指地域形成相对特殊,人、车、物流量较大,人员成分复杂,刑事、治安案件多发,治安问题突出,秩序长期较乱、社会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整治的地区。投拍小偷作案现场
一、城乡结合部治安管理(一)城乡结合部的含义(二)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状况
(三)影响治安的因素(四)城乡结合部的治安特点(五)治安管理对策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一)当前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周边地区治安的突出问题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措施
三、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一)治安问题(二)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的任务(三)治安管理措施
四、水上治安管理水上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为了保障水上公共安全,维护水上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由法律所规范,依法在水上从事的公开的行政管理行为,是治安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水上治安管理的范围水域,船舶,水上从业人员,水上设施(二)水上治安管理的管理主体(三)水上治安管理的特点(四)水上治安管理对策
第三节大型活动治安管理
一、大型活动概述(一)大型活动的概念大型活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所进行的,有众多人员参加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有益的社会活动。(二)大型活动的分类
1、按大型活动的内容划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大型商贸活动、大型会议。
2、按大型活动是否需要审批的标准划分:须要经公安机关审批的和不须审批的。(三)大型活动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规模
2、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安全保卫工作难度大
4、活动场所的不特定性扒手赶场超女演唱会11名扒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新能源电动车研发与生产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建筑企业融资租赁合同
- 04年物流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农业保险服务合同
- 紧身套衫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转让技术范围与技术保密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服务合同:某数据公司与某金融机构之间的大数据分析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混凝土输送泵车租赁合同书
- 蚕丝被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及服务协议
- 手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护理课件
-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五种表达方式及区分
- 你画我猜题目
- 医疗器械设计更改评估报告
- 医保药品目录培训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
- 2024初一半期家长会
- 《管制刀具认定》课件
- 安全之门学校安全教育打开幸福未来
- 《汉字输入一点通》课件
- 2024年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