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gg08模拟题1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gg08模拟题1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gg08模拟题1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gg08模拟题1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gg08模拟题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型一、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在一场关于“网络技术是否促进人类道德发展”的辩论赛中,正方一辩陈词认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可以排除在现实世界中的财富、地位、相貌等因素,使人与人之间更亲近,更真实……”。反方一辩陈词认为:“网络的虚拟性、无控制性使人失去了现实世界的道德约束,所以网络上充斥着欺骗、暴力、黄色等信息,使人类的道德水平下降。”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答题思路:(1)从网络与人类道德水平角度分析双方的观点。(2)提出自己关于网络技术与人类道德发展之间的看法。毋庸置疑,互联网对社会道德的积极影响和正面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如它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多元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从依赖型道德向自主型道德的转变等。然而,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互联网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并将长期存在着许多不道德的行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人们也不断地看到并感受到了这些行为及其所带来的恶劣后果。一、现实杜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主导作用(一)作为系统的现实社会道德会对人们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1‘精神动力功能由于现实社会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以及社会舆论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精神力量,而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是要通过主体人来进行的,因此,这种精神力量就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的形成和发展。

2.评价功能所谓道德评价,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人们的行为所作的善与恶、正确与错误、应当与不应当、有利与不利的评论判断。通过评判,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3。指向功能现实社会道德也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引导着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

4.规范功能现实社会道德的规范性就是道德的约束性,表现为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自身的约束。道德在网络活动中的调控功能怎样,就具体表现为这三个方面约束力的大小上,而这种约束性又离不开道德的规范调节。

5.调节功能网络时代,它不仅需要运用正确的科技政策、法律和一些行政制度、措施来调节和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还需要人们利用内心的道德信念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

(二)、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反作用

虽然作为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动力、评价、指向、规范和调节等功能,但是作为部分的网络道德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性而有其特殊的表现,并对现实社会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1.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

2.网络道德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影响

从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网络文化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知识化,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从而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不仅推动了人类道德进步的趋势,而

且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某些传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对于从事网络工作的人们的某些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

网民所需要的诚实、自制、互助等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道德健康发展的要求和直接造成的结果。

2.营造良好的现实社会道德的环境和氛围

由于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抓好网络道德工作,必须优化现实社会大环境以及诸如社区、学校等小环境的工作。例如可以在高校培育和优化校园小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2、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会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将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他一下车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第,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根据公平责任原则判处彭宇赔偿老太部分医疗费用。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答题思路:(1)运用道德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由。(2)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材料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平责任原则的含义: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o"法律"法律又无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原则时,由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害给予适当补偿,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制度。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某市发布《2012年上半年公务员考试录用通知》,该通知规定:报考者必须为中共党员;身体健康无残疾,五官端正无疤痕;身高为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为160厘米及以上;学历要求为边远农村岗位大专及以上,城镇岗位本科以上(本城镇户籍加5分)。本次录用名额为50名,其中男性40名,女性请问:以上《通知》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答题思路:逐条分析《通知》中不符合我国《宪法》及《劳动法》规定的内容。1,要求中的“报考者必须为中共党员和学历要求为边远农村岗位大专及以上,城镇岗位本科以上(本城镇户籍加5分)”违反劳动法中就业平等权,涉嫌就业歧视;2,身体健康无残疾,五官端正无疤痕;身高为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为160厘米及以上,,违反宪法中公民的尊严,涉嫌人身歧视。2,其中“本次录用名额为50名,其中男性40名,女性10名”,违反宪法男女平等的规定。2、王某与李某均为20周岁,两人约好去丁某家行窃,由王某在外面放哨和接应,李某进入丁某家中行窃。当李某窃得现金五万元与一只金表准备逃走时,恰好碰到了有事回家的丁某,李某为了逃走猛击丁某头部。王某由于看到了丁某回家,未接应李某早早逃走了。请问:(1)王某与李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2)王某与李某分别犯什么罪?答题思路:(1)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