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六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如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2.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4.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5.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6.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7.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B.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C.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D.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8.我们现在的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期与之相类似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宣政院 B.行省 C.中书省 D.尚书省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10.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11.毛泽东在《沁园春》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贡献是()A.统一中国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C.统一东北 D.设立宣政院12.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A.杨业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13.澶渊之盟发生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A.辽宋 B.辽夏 C.宋夏 D.宋金14.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军队战斗力 B.防止地方专权C.加强禁军 D.防止武将专权15.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二、填空题16.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加以管理。17.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最为著名。18.唐朝后期,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攻入,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9.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0.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的统治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三、材料分析题:(共10分)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新唐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2)材料二中的“武举”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材料四(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元史•地理志》(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五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我国著名作家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5)材料五中这两位文人为何向往宋朝?
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六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013•济宁)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如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曲辕犁和筒车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曲辕犁、筒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曲辕犁和筒车的有关知识.2.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解答】题干直接设问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时间,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其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故选C.【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史实.【解答】题文中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都属于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内容,D.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故选D.【点评】要注意“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区别.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玄奘西行天竺.【解答】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玄奘西行天竺的相关史实.5.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考点】3V: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繁荣的情形,重点考查纸币的出现,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宋交子的相关史实.6.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地方行政,题目中的“省”是关键词语,根据所学在元朝时期设立的是行省制度,所以C项正确,其他错误.故选C.【点评】元朝行省制度为省级行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7.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B.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C.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D.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考点】7U:中国古代史综合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先后顺序.【解答】据所学可知,中国历史发展的顺序是,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汉时期是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隋唐时期是从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从公元907年到公元1368年;明清时期是从公元1368年到公元1912年.故选A.【点评】识记中国古代的历史分期.8.我们现在的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期与之相类似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宣政院 B.行省 C.中书省 D.尚书省【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以我们现在的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为依托,考查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解答】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控制,元世祖在中央设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统一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考点】6L: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的知识点,应把握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四大发明”“北宋时候”,结合所学知识点:早在西汉早期,我国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在唐朝中期的书籍中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昇发明的;北宋时期,人们制成了指南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发明世界的把握.10.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考点】6N: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考查了《窦娥冤》.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解答】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11.毛泽东在《沁园春》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贡献是()A.统一中国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C.统一东北 D.设立宣政院【考点】6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分析】本题以毛泽东的《沁园春》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的贡献.【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衰亡的史实、原因.12.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A.杨业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考点】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分析】本题以“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岳飞.【解答】南宋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岳飞抗金的事迹.13.澶渊之盟发生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A.辽宋 B.辽夏 C.宋夏 D.宋金【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即可解答.【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004年,辽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逼近澶州城.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力挫辽军.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宋辽订立的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澶渊之盟订立的双方.需要准确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双方、内容及影响等.14.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军队战斗力 B.防止地方专权C.加强禁军 D.防止武将专权【考点】6B: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士农工商.【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解答】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权.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与目的.15.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考点】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分析】本题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为依托,考查安史之乱.【解答】唐玄宗统治后期,他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称为“安史之乱”.唐朝社会从此由盛转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衰亡的史实、原因.二、填空题16.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是唐朝和宋朝对外关系的知识点.【解答】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宋朝时期,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故答案为:遣唐使;市舶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唐朝和宋朝对外关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17.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宋陶瓷业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答案为:越窑;唐三彩.【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唐朝与南宋陶瓷业发展的突出代表.18.唐朝后期,黄巢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考点】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分析】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黄巢起义.【解答】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故答案为:黄巢;长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衰亡的史实、原因.19.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以元朝对台湾的管辖为依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答案为:澎湖巡检司;台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统一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20.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的统治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5B:开元盛世.【分析】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曹芸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当时的统治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答案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三、材料分析题:(共10分)21.(10分)(2017春•民勤县校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新唐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2)材料二中的“武举”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材料四(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元史•地理志》(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五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我国著名作家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5)材料五中这两位文人为何向往宋朝?【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5A:女皇武则天;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区域销售总代理合同书
- 校园空调租赁合同范本
- 供方购销合同范本
- 保安服务劳动合同
- 淘宝代运营服务合同年
- 药品物流运输合同
- 合同欺诈的定义
- 承包土地合同咋写
- 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五阶段模式
- 《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课题申报书: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实践路径研究
- H3CNE认证考试题库官网2022版
-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
- 牛客:2024年智能制造校园招聘白皮书
- 住院病人烫伤的应急演练
- 新入职消防员考核试卷题库(240道)
- 海员的营养-1315医学营养霍建颖等讲解
- 2023年广东省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幼儿平衡车训练课程设计
- 创业计划路演-美甲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谱乐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