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无论是《诗经.卫风.氓》还是《梁祝》,他男女主人公都曾彼此相爱,但都以离散告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首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也演绎了一出夫妻相爱却各自离散的的悲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爱情故事,聆听这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挽歌。孔雀东南飞并序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关于“乐府”汉代的音乐机关一种音乐性诗体“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关于“乐府”政治讽喻诗词、曲到了唐代,乐府诗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为一种新乐府,实际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后,有称词、曲为“乐府”的。汉乐府民歌的特征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杂言体和五言体居多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常用铺排和比兴
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个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教条。这个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作的,在那个时代,封建的伦理说教剥夺了人们的婚姻自由,不知上演了多少殉情的悲剧。当时的人们为此事感伤,因而作了此诗。故事背景《礼记·本命》“七出”之罪: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梳理文章脉络,鉴赏故事情节箜篌(
)公姥(
)
伶俜(
)腰襦(
)葳蕤(
)遗施(
)玳瑁(
)纨素(
)明月珰(
)磐石(
)拊掌(
)窈窕(
)便言(
)
否泰(
)鹄舫(
)龙子幡(
)婀娜(
)
踯躅(
)青骢(
)赍钱(
)鲑珍(
)晻晻(
)摧藏(
)奄奄(
)
1.读准字音kōnghóumǔlíngpīngrúwēiruíwèidàimàodāngfǔyǎotiǎopǐhúfǎngfānēnuózhízhúcōngjīxiéyǎnzàngwánpánpiányǎn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起到构词的作用。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现代汉语中:国家、干净、质量。“不知好歹”、“就怕万一有个好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文意疏通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表被动为动用法,为……哀伤,哀悼序交代了什么内容:时间:汉末建安中;地点:庐江;人物:焦仲卿、刘氏、仲卿母;起因:刘氏为仲卿母所遣;经过:自誓不嫁、其家逼之;结果:投水、自缢;写作缘由:时人伤之。v.写划分层次情节大意引子(1)
比兴开头(孔雀东南飞)开端
发展再发展
高潮
尾声(2—6)(7—12)(13—21)(22—31)(32)兰芝被遣双双殉情魂化鸳鸯(告诫后人)夫妻誓别兰芝抗婚课堂练习对下列句子中加色词含义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始适还家门(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B.故作不良计(故意)大人故嫌迟(特地)C.幸可广问讯(幸亏)幸复得此妇(希望)D.徒留无所施
(用)留待作遗施
(施舍)解析:B项,后句“故”,仍旧;C项,幸,希望/幸而,幸好;D项,后句“施”,赠送、施与。答案:A2.下列对《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贱妾留空房”中的“贱妾”是旧时女子自称的谦辞,文中是兰芝的自称。“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古代表示亲热的称呼,文中是丈夫仲卿对妻子兰芝的爱称。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束发,古代男子15岁始束发,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C.“黄昏”“人定”“鸡鸣”是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鸡鸣”相当于现在的夜里3点到5点。D.“初七及下九”,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解析:“鸡鸣”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到3点。
C课堂练习文化常识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我国古代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叫五夜或五更,五更与现今时间的比较,情况如下:夜间时辰午夜五更现代时间黄昏甲夜一更19-21点人定乙夜二更21-23点夜半丙夜三更23-1点鸡鸣丁夜四更1-3点平旦戊夜五更3-5点引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①以孔雀失伴,比喻夫妻离散;以孔雀飞离时徘徊眷恋的情景,引出下文故事;②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和缠绵凄楚的氛围;运用比兴手法。兰芝遣归前,仲卿替她求情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1.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2.懦弱的性格。3.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读第一部分(2-6节)“兰芝被遣“回答以下问题:“被遣”在封建时代对女子意味着极大的侮辱,那么兰芝辞别夫家时为什么要严妆以待呢?读第二部分(7-12节)“夫妻誓别“回答以下问题:第10段写刘兰芝与婆婆和小姑的辞别,请你分析二者有何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刘兰芝怎样的形象特点?“被遣”在封建时代对女子意味着极大的侮辱,那么兰芝辞别夫家时为什么要严妆以待呢?①她是“严妆”而来,所以“严妆”而去,表现了冷静、沉着、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实际上也是对婆婆发起的无声的抗议与示威。②心情复杂,既有决绝,又有对丈夫的无限留恋,表现对欲去不忍的矛盾心理。③展现其美貌,为下文媒客盈门做铺垫。铺陈(赋)手法,着意写刘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本段写刘兰芝与婆婆和小姑的辞别,请你分析二者有何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刘兰芝怎样的形象特点?①与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照。②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就要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刘兰芝倔强而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焦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的表现。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有何用意?1.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卿二人的深厚感情;2.懦弱的性格。3.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读第三部分(13-23节)“兰芝抗婚“回答以下问题: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有何用意?读第三部分(13-23节)“兰芝抗婚“回答以下问题:②以乐景衬悲情。太守家的喜与刘兰芝悲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悲剧效果。①反衬刘兰芝不慕富贵、不移情志的品德和节操,也照应前兄“足以荣汝身”的说法。“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此处环境描写有何象征含义?有什么作用?②以悲景衬悲情,暗示人物内心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焦仲卿的殉情做铺垫。①树木、庭兰象征焦、刘二人的美好感情,大风、严霜象征摧残她们的封建家长制度。读第四部分(24-31节)“双双殉情“回答以下问题:互文手法:“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可使上下文的词语相互照应、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明快,声韵的和谐和节奏的优美.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修辞手法讲解——互文早晚一天时间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①刘兰芝最后的反抗,表现她坚强的性格,对爱情忠贞不渝。②仲卿生性懦弱,有一个徘徊的过程;最后也不顾焦母劝告,“自挂东南枝”,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压迫的反抗精神。
人物形象分析任务三受迫害者迫害者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人物分析形体美精妙世无双品质美勤劳:兰芝自诉善良:与小姑别知书达礼:与婆婆别精神美反抗性焦母兄长足头腰耳指口步
刘兰芝品貌俱美、富有反抗精神,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人物分析之刘兰芝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对母亲: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
一个忠厚怯懦,但善良孝顺、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形象。人物分析之焦仲卿焦母:刘兄:刘母:反面形象,势利、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对儿子软硬兼施的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对女儿体贴理解又爱莫能助,对儿子迁就妥协又无奈人物分析之其他人物互文手法:“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可使上下文的词语相互照应、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明快,声韵的和谐和节奏的优美.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修辞手法讲解——互文早晚一天时间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三从四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兰芝多年不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思考探究——悲剧根源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执意要儿子休掉她?3、寡母恋子。焦父早逝,儿子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焦母感到兰芝在跟自己争夺儿子的感情,自己正在失去儿子。这种感觉引起了她的恐惧和对兰芝的不满。2、门第观念。刘兰芝“自小生野里”,在门阀社会里,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而焦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主题归纳
作品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歌颂了兰芝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课后小练习1,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的二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二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B.六合正相应(六合:阴阳家以月建和日辰的地支相合》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C.新妇入青庐(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D.伏惟启阿母(伏惟:古代晚辈对长辈或下对上说话时表示恭敬的用语。)A(答案:A。下久: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久。农历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嘻嘻娱乐。)课后小练习2.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大量的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人物性格,一些段落浓墨重彩,如夫妻话别、兰芝辞别焦母等,使人物形象更鲜明。B.最后一段中松柏梧桐覆盖相交,鸳鸯和鸣,是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既象征了刘、焦爱情的不朽,又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由美好婚姻的向往与追求。C.这首诗既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感情纠葛,也写了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矛盾冲突,前者感情纠葛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展开的。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和北朝民歌《陌上桑》并称为“乐府双璧”。D答案:D,应该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壁”。3.下列对《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相关文化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创新创业森林康养
- 中小学科技节科普知识竞赛考试题(附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常见题库试题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六一儿童节班级活动总结
- 2025护栏施工合同
- 2025年公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版)
- 2025合作伙伴借款合同
- 2025建筑材料供应商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管理分析【参考】
-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4篇)
- 法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育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可编辑范本
- DB3502-T 141-2024 城市道路开口设置指引
- 工厂车间生产工艺培训
- DB4202T 39-2024 城市桥梁与隧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
- 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题库165题及答案(高中)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珍爱生命》教案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