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五)
1.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如:“肖”用于姓的时候读“xi^o”,而在“肖像”一词中应读成
“xiAo”。
B.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形销骨立”不要写成“形消骨立”,“目不暇接”不要写成
“目不瑕接”。
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殉职”不能写成“徇职”,“琐碎”不能写成“锁
碎”。
D.注意纠正因为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亲戚”应读成“亲戚(qi)”,“笨拙”应读成
“笨型(zhuo)”。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这本小说往往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甚至令人—。它的情节既是一的,仔细一想,却又
在情理之中。在叙事艺术方面,小说将西方小说开门见山地切入情节的方式与中国传统小说
伏笔、悬念、转折等技巧融合在一起,中西合璧而又—。很多人经常—地阅读这本小说,
享受无穷的乐趣。
A.废寝忘食别出心裁浑然一体孜孜不倦
B.手不释卷出人意料水乳交融孜孜不倦
C.手不释卷别出心裁水乳交融通宵达旦
D.废寝忘食出人意料浑然一体通宵达旦
3.下面一段话选自某同学的演讲稿,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今天,能否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②青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是民
族前进的动力。③我们要像初夏多姿多彩的鲜花,开遍祖国的大地;要像初夏嫩绿的枝叶,
努力撑起一片片绿荫,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遮风挡雨!④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发挥青
年的智慧与风采,为自己、为祖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A.①B.②C.③D.④
4.班上同学去卫生房扔垃圾时总是不分类,垃圾桶内经常出现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混杂在一起的情况。为此,你想在卫生房里贴一则提醒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的“温馨提示”,
以下标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禁垃圾不分类乱扔B.不分类乱扔垃圾,行为可耻
C.请让每一种垃圾找准自己的归宿D.请保持此处卫生干净
5.某同学根据“苏轼相关文学知识表”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名称创作时间作者经历
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
《江城子•密州公元1075年(宋神
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
出猎》宗熙宁八年)
各地为官。
《水调歌头(明公元1076年(宋神在密州时所作。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
月几时有)》宗熙宁九年)团聚了。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
《定风波(莫听公元1082年(宋神
北黄冈)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这已是他在此
穿林打叶声)》宗元丰五年)春
的第三个春天。
公元1082年(宋神
《卜算子•黄州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冬天。在这年秋冬季节,苏轼还写下
宗元丰五年)十二
定慧院寓居作》《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月
《记承天寺夜公元1083年(宋神
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游》宗元丰六年)
A.从上表可以推测出,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在被贬黄州期间迎来了创作高峰。
B.梳理作品内容,可推测苏轼的创造题材丰富,有出猎场景或乡野风光的描绘,有望月怀人
之情的抒发等。
C.苏轼是豪放派诗人代表,但也有含蓄深婉之作,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D.梳理作者经历,发现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后,其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文多表
现贬谪的孤独抑郁之情。
6.古诗文默写。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得
我们学习。
②“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7.综合性学习。
为引领同学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小说世界,学校拟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人物竞猜】请根据文字评述,在横线处写出对应的人物名。
①重义之举怒杀阎婆惜,仗义疏财照顾武都头。
②少年英雄瓜地勇刺精,中年相见终成木偶人。
(2)【好书推荐】班里要举行“小说推荐”的书籍分享会,请你从《水浒传》《儒林外史》《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西游记》——赞唐僧四师徒,西天取经,突出豪杰本色。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⑦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②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
修。②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秋日
登高,来到吴公台,写下这首吊古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
B.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远景,下句写近景一一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
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
C.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
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
D.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熔铸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感受。
(2)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抒情方式所抒的情感
触景生情(首联)①______
写曾经辉煌的场所如今人迹罕至,衰草寒声,表达对物是人非、世事
借景抒情(颔联、颈联)
无常的感慨以及孤寂、悲凉之情。
议论抒情(尾联)②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殿试中乙科。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
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趣以安•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轼旧善司马光、章惇。时光为门下侍郎,惇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困光,光芮
之。轼谓惇日:“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日:靖之浮
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馒,况君实乎。”
惇以为然,光赖以少安。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遂崇赠太师,
施文忠。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赖”有“依赖”“抵赖”“诬赖”等义项,“民赖以安”中的“赖”应为“依赖”之意。
B.“光苦之”中的“苦”是意动用法,可译为“对……感到苦恼”。
C.“许靖且不可慢”中的“慢”和“淫慢则不能励精”中的“慢”意思一样。
D.“谥文忠”中的“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
义的称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
B.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
C.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
D.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4)苏轼历经千年而越发受人喜爱。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苏轼受人喜爱的原因。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化遗产
【材料一】
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转载了“韩国将要对燃放烟花爆竹这项习俗进行申遗”的消息,虽然经
核实韩国官方并没有发布相关信息,但是仍然引发了全网的热议。很多网友在多地调整烟花
爆竹燃放政策后评论:“传统文化再不保护的话韩国就要申遗了。”
【材料二】
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将其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
遗产日”。
202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
化保护利用。统筹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正确处理历史与当
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
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材料三】
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纪录片《我
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
博物院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
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记录电影
《天工苏作》从众多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选取蚕桑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非遗项目,
展示古老技艺的工艺之美、匠心之巧……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样
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
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
【材料四】
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
密联系起来,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尽管如此,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
问题。譬如,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保护的方式缺乏创新,资源得不到
合理利用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青少年
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还应采取其他切实可行
的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
(摘编自新浪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互联网)
(1)【理解推断】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要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创新等关系。
B.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影视记录的创作为非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C.我们能够在非遗纪录片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D.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2)【迁移运用】如果你是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获得了哪些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徽饶古道坚强树
梁衡
①通常,我们确定一棵树的树龄是看它的年轮。如果告诉你,有一棵树连年轮都没有了,却
还青枝绿叶地活着,你相信吗?
②在安徽与江西交界的浙岭,山路弯弯,石梯接天。山口有巨石,上书“徽饶古道”。从古
驿道下山进入江西婺源界,路旁有一棵古樟卓然而立。它下临一马平川,天垂野阔;北眺远
山如屏,层峦起伏。这棵古樟被称为“坚强树”,自宋代起,就这样俯视大千世界,阅尽人
间之变。树之所以名“坚强”,是因为它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③三年前,我第一次经过这里,一见这树即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④远远看去,树心中空只剩下一个薄壳的老樟树,像极了工厂里废弃的铁烟囱。当地为加强
保护,筑了一个高台,小心地将它拥立在上,四周又设了栏杆。那天我踏上高台时,庄严之
情油然而生,有一种走近英雄碑的感觉。我绕树一周,轻轻抚摸着它粗涩枯硬的树皮。只有
一个指头厚度的树皮,包裹支撑着六米之围的树身,轻轻叩击,嗡嗡有声。树身呈直筒状,
约三四层楼高,仰头看树梢,枝丫如绿云般卷舒。树下有洞,洞内的地上长满了茸茸的绿草,
如毡如毯。
⑤当地人说,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突然雷电交加,霹雳一声,这棵千年古樟,就如一根蜡
烛一样被轻轻点燃了。大树喷着火苗,映红了半个天空,直烧了三天三夜,就是树上的余烟
也袅袅地飘了半个多月。到火灭烟散时,古樟的内黜已被全部烧尽,只留下了一层盔甲似的
外壳。人们都以为这棵树死了,像一个标本那样小心地保护着它。但祸兮福所倚,大火过后
树的内壁已经完全炭化,反而有了抗腐能力,从此雨淋不朽,坚挺至今。我小时候常见路边
的架线工人,在埋木头电杆前,先将其下部烧焦。这说明若要木不朽,先炼之以火。所以,
天火炼木本是要它凤凰涅槃的,怎么会让它死去呢?三年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树腰、树
梢处吐发出了一层嫩芽,渐渐地又长出一层新绿。这样一棵树,怎能不为黛瓦粉墙的婺源民
居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添上这坚强的一笔?
⑥第二年,我再次踏上访树之旅。婺源虽小县,却名士不绝。靖康之耻,宋人南渡,大批望
族、文人聚集婺源。同时,因江北被金人侵占,这里也就成了前线。坚强的精神不断砥砺发
扬,成为婺源的精神主流。我灯下翻书,那一个个大义之士,如那棵坚强树一样,在历史长
河的彼岸向我们默默颔首。
⑦在我看来,在古樟树下喊出坚强不屈第一声的人是朱弁(biAn),他正逢北、南宋之交的
乱世,就出生在离坚强树四五十公里的紫阳镇。赵构的江南政权一成立,即派使者到金国去
议和,朱弁为副使。弱国无外交,金人不但不加理睬,反将朱弁扣留,这一扣就是十七年。
金人惜其才,十七年间屡屡逼他为官,他凛然道:“自古交兵,使在其间,言可从,则从之:
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逼我变节?”他将使节印抱在怀里,片刻不离,表示若再加辱,
就抱印而死。十七年的坚持,这要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也没有忘记尽忠
报国。家乡那棵古樟树早已融入他的灵魂,他在坚强树下举起了一面民族气节的大旗。
⑧离坚强树不远处便是詹氏祠堂和詹天佑纪念馆,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当年詹天佑对京
张铁路八达岭路基的地质测绘图一一在乱石如麻、荆棘丛生的荒岭上,像切蛋糕一样切割出
一个坡形剖面,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外文符号。那是光绪年间,科学的曙光终于初照
古老的八达岭荒原。修建京张铁路时,英、俄两国没有争到修路权,就封锁技术,威胁不给
任何帮助。詹天佑拍案而起:“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詹
天佑作为中国铁路第一人,大胆起用本国人才,在内忧外患中,攀岩踏雪,餐风饮露,独立
解决了技术难题,成功修建京张铁路,名扬中外。他先后出任了中国众多重要铁路的总工程
师,并代表中方在远东铁路会议与列强唇枪舌剑,为国家力争主权,担当之义回荡于古樟树
下。
⑨今年我又三访坚强树,发现虽斗转星移,这里的人们仍然守树如玉,义心不改。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坚强树下的詹永萱,以一人之力,举个人家资收集文物。当时连接乡与乡、村
与村的,只是泥巴土路和羊肠小道。詹永萱迈开双腿,从这座山翻到那座山,从这个村庄赶
往那个村庄,走破了多少双鞋,谁也不知道。为聚集祖先留下的闪光足迹和璀璨文化,他数
十年如一日,踏遍了山山水水,访遍了椅角音兄,像燕子衔泥,为婺源一点一滴地征集文物
古籍,给国家留下了价值难以估量的奇珍异宝。为保存祖先珍贵的遗存,詹永萱一辈子任劳
任怨地耕耘着、奉献着。不知过手多少文物瑰宝,虽一毫而莫取;也不知接待过多少名人要
人,不卑不亢,虽布衣而有名士之风。
⑩我在树下的高台上凭栏眺望,远山一线,白云悠悠。以这棵树为半径,方圆也就不过百公
里吧,坚强之人,数之不尽;大义之举,连绵不绝。岁月的尘埃虽一点一点地覆盖上他们的
身躯,但有这棵擎天一柱的英雄树为他们代言,这一代代的慷慨之歌就会永不停歇地震彻山
谷,席卷河川,在青史上呜呜回响。
西巍古樟,山高水长。读懂一棵树,就是在破解自然留给我们的天书,在回望人类自身的
成长。天上之火点燃这棵古道旁的老樟树,就是要它做一个照路的火把,教人勿忘来路。
(选文有删改)
(1)【梳理概括】文中写了作者三访古树的所见所思。请梳理文章,请填写下表。
三访古树所抒情感
一访:写老樟树只留薄壳,高耸不倒,凤凰涅槃。①______
二访、三访:写了婺源地区像老樟树一样的人。②______
(2)【分析鉴赏】从下面三句中选择一句填入第③段横线处,你会选哪一句呢?请结合上下文,
从表达效果方面说明理由。
【甲】竟然还有这样的树!竟然还有这样的树!
【乙】这也是一棵树吗?这就是一棵树。
【丙】难道这也算是树?
(3)【分析探究】老樟树的经历和文中所写到的人们的经历有共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
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12.阅读下面甲乙两个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有一天,一群二百人以上的农民,在他家门前聚合,要求这个商人平价卖给他们来
—这是在饥荒时代一种对有道德的人的习惯要求。可是这位富人拒绝讨论这件事,他把人
们驱走而关上了大门。
彭德怀接着说:“我正从他家门前经过,停止着观看这种示威。我看这些人一多半已饿个
半死,而且我知道这个富人在他的仓里有一万石以上的米。可是他完全拒绝帮助这些饥饿的
人们。我激怒起来了,领导着农民攻打并且冲进他的家里。农民运走了他的仓里的一大半粮
食。以后我想到这件事情时,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
的,而且如果他不肯这样做的话,那他们从他这里把米抢走,是很对的。”
【乙】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缎,成瓮吃
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吴用听了,暗暗地欢喜道:“正好用计了。”
……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
了开眉展眼。”吴用暗地想道:“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地诱他。”
……吴用道:“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如今打听得他有一套富贵待
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这个确使不得。
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
……吴用道:“你们三位弟兄在这里,不是我坏心术来诱你们,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当。
目今朝内蔡太师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即目(目前,现在)起
解十万贯金珠宝贝与他丈人庆生辰。今有一个好汉姓刘名唐,特来报知。如今欲要请你们去
商议,聚几个好汉,向山凹僻静去处,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因此
特教小生只做买鱼,来请你们三个计较,成此一事。不知你们心意如何?”
(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甲文段选自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以客观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自
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
B.甲文段的原著中,作者介绍了彭德怀成长为红军指挥员的革命经历、乐观积极的性格特点
以及关爱儿童的生活细节等内容。
C.乙文段选自《水浒传》,其中的晁保正是指晁盖,他与吴用、刘唐是“智取生辰纲”的主
要领导导者和策划者,后来他协助宋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
D.乙文段中,吴用行事细致缜密,先是了解阮氏三兄弟的意愿,然后试探他们对晁保正的态
度,最后才交代此行目的。
(2)根据选段或整本书内容,说说彭德怀等共产党人发动革命与梁山好汉起义的目的有何不
同?
13.小文作为班上的体育委员,把2023年长沙市体育中考的相关内容列成了以下表格,请
你依据以下表格用文字的形式对2023年长沙体育中考作简要说明。
考试时间2023年4月下旬
考试分值40分
体能类男女
(15分,取消,计满
1000米跑800米跑
分)
素质类男女
考试内容(四选一)引体向上;实心球;立定跳远;1仰卧起坐;实心球;立定跳远;1
(10分)分钟跳绳分钟跳绳
技巧类
(四选一)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向上垫球;200米游泳
(15分)
要求:①主要信息完整、H隹确、有效:②语言简明,说明顺序合理;③不超过200字。
14.写作。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向前看,往前走,也许就会看见“柳暗花明又一村”;当身
处黑暗隧洞中,向前看,往前走,也许就会看到灿烂的黎明;人生经历云遮雾绕、前途迷茫
的时候,你是否也曾向前看,往前走?
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的“向前看,往前走”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所感。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思想健
康,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
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笨拙”的“拙”应读作“zhu6”。
故选:D。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和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
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答案】D
【解析】第一空:“废寝忘食”指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和勤奋。“手不释卷”
指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拿起来就放不下”即“手不释卷”,后文“甚至”暗示
要更进一步,所以应填写“废寝忘食”。
第二空:“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
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出人意料”指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人们的意料之外。根据后面的“又在情理之中”,可知此处应填写“出人意料。
第三空:“浑然一体”指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水乳交融”指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
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非常紧密。“水乳交融”偏重于形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
分离;“浑然一体”则偏重于形容成为整体。根据空格前的“合璧”,可知此处应填写“浑然一
体”。
第四空:“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通宵
达旦”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这里说的是整夜阅读小说,应填写“通宵达旦”。
故选:D。
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与正确运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
来选择。
作答词义辨析类题目,首先要分析待选词语的异同,包括意思的不同,情感色彩的不同,表达效
果的不同等,然后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即可作出选择。
3.【答案】A
【解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BCD.正确。
故选:Ao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
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类题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
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
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
误。
4.【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审清题意。标语是针对“垃圾桶内经常出现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混杂在一起的情况”来提醒同学的,要求做到“温馨提示”,也就是要求标语的语言表述要委婉,
不可出现批评指责、辱骂的字眼。
A.不恰当,“严禁”有命令之意,不符合“温馨提示”的要求;
B.不恰当,“行为可耻”有辱骂之意,不符合“温馨提示”的要求;
C.恰当,运用拟人的修辞,委婉含蓄地提出垃圾分类的要求,符合“温馨提示”的要求;
D.不恰当,标语虽然礼貌,没有命令、辱骂之意,但只在内容上强调“卫生干净”,没有指出
“垃圾分类”的要求。
故选:Co
本题考查标语的理解与分析。标语要求语言简洁,句式简洁,表情达意准确。
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要注意内容符合要求,语言简洁。
5.【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根据图表可知,苏轼在“乌台诗案”后的作品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
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等,
这些作品大多表现出苏轼被贬后的乐观、豁达,所以选项中“诗文多表现贬谪的孤抑郁之情”的
表述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此题涉及到文学常识,但不纯粹是文学常识的识记,选项
内容在图表中都可找到依据,注意从图表中筛选出对应的信息,然后分析选项的正误。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图表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其次注意结合积累的文学常识来判断。
6.【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厦”“俱”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7.【答案】【小题1】宋江
【小题2】闰土
【解析】答案:
(1)①宋江;②闰土
(2)示例1:《水浒传》一一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示例2:《儒林外史》一一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
示例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主人公保尔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水浒传》中怒杀阎婆惜的人是宋江;
②“瓜地勇刺猿”“中年相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情节,说的是闰土。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名著要读懂读透,能站在比较
高的高度对其思想内涵,进步性和局限性,写作手法,艺术价值等进行客观的评价。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
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
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答案】【小题1】B
【小题2】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怅惘。,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景象,抒发为历史兴
衰无常的惆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ACD.正确。
B.有误,颔联上句写近景,寺院地处荒山僻岭,故而人迹罕至。下句写远景。隔岸青山层峦叠嶂,
云遮雾绕,清净幽深。
故选:Bo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首联扣题,挈领全篇。由台上落叶起兴,触景生
情,悲秋意绪溢满纸端。秋风飒飒,落木萧萧,使人顿生悲凉之意。“入”字这个趋向动词更有
力度,更微妙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怅惘。尾联议论抒情,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
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华与战乱等等,只觉满腹的惆怅。“惆怅”是本诗的关键,点出了主旨。
明则为历史兴衰无常而惆怅,实则有人生坎坷多难而伤感。
答案:
(1)B
(2)①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怅惘。②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景象,抒发为历史兴衰
无常的惆怅。
译文:
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
幽深。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
从古到今。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吴公台所见的萧瑟荒凉
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声。全诗
抚今追昔,感慨深沉,风格悲壮苍凉,意境深远悠长。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
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
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歌
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
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
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9.【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ABD.正确。
C.有误,.“许靖且不可慢”中的“慢”是“怠慢”的意思,“淫慢则不能励精”中的“慢”意思
是“放纵,懈怠”,二者不一样。
故选:Co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意思是:许靖的虚名,传播天下,如果不加礼遇,必然会被当作是看轻贤人。“播流”意思
是“传播”,“四海”是“播流”的范围,不是“不加礼”的主语,“不加礼”的主语应是“朝
廷”或“君主”,所以“四海”后要断开。故可断为: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
累。
故选:Co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会,侍奉;噤,颤抖。句意: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不能说话。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由高宗“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这一做法可知,高宗认为苏轼的文章达
到了最高境界,值得学习。由上文苏轼所做的事情来看,他为人友善,心怀百姓,化解司马光和
章惇之间的矛盾,改正治水疏漏,对朝廷忠心耿耿。
答案:
(1)C
(2)C
(3)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不能说话。
(4)①认为苏轼的文章(与道德)达到了最高境界,值得学习。②认为苏轼心怀百姓、廉洁方正,
忠
于朝廷。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
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当时王安石创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
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
调任湖州,上表谢恩,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
助。
苏轼过去和司马光、章惇交好,当时司马光任门下侍郎,章惇任枢密使,两个人意见不合,章
惇常常为难司马光,司马光为此苦恼。苏轼对章惇说:“司马君当前的名望很重。从前许靖因虚
名而无实用,被蜀先主所鄙视,法正说:许靖的虚名,传播天下,如果不加礼遇,必然会被当作
是看轻贤人。先主接纳了,于是让许靖做了司徒。许靖尚且不可慢待,何况司马君实呢?”章惇
认为他说得对,司马光靠这稍得安宁。
元祐三年,暂时代掌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不能说话。苏轼放宽
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充分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
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高宗即位,追赠苏轼资政殿学士,又把他的文章放在身边,读起来整天忘了疲倦,说是文章的
最高境界。追崇苏轼,又赠太师,谥号文忠。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
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
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
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
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
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0.【答案】【小题1】B
【小题2】
【解析】(1)ACD.正确:
B.有误,结合“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知,
“影视记录的创作为非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表述错误。
故选:Bo
(2)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
青少年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还应采取其他切实可
行的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可知,积极参与青少年
教育,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结合”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
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知,利用影像记录等手段,进行非遗的
记录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结合“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可知,创新传承
方式,将非遗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结合“尽管如此,非遗传
承和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保护的方
式缺乏创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可知I,提高非遗保护的环境和氛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
答案:
(1)B
(2)①积极参与青少年教育,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
②利用影像记录等手段,进行非遗的记录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
③创新传承方式,将非遗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
④提高非遗保护的环境和氛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
传承和发展。
这是一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第二题考查对材料的
归纳概括。
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
11•【答案】【小题1】激动、赞叹
【小题2】崇敬、敬仰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联系“三年前,我第一次经过这里,一见这树即有一种说不出
的激动”“所以,天火炼木本是要它凤凰涅槃的,怎么会让它死去呢?三年之后,人们惊喜地发
现在树腰、树梢处吐发出了一层嫩芽,渐渐地又长出一层新绿。这样一棵树,怎能不为黛瓦粉墙
的婺源民居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添上这坚强的一笔”可概括为:激动、赞叹;联系“十七年的
坚持,这要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也没有忘记尽忠报国。家乡那棵古樟树早己
融入他的灵魂,他在坚强树下举起了一面民族气节的大旗”“詹天佑作为中国铁路第一人,大胆
起用本国人才,在内忧外患中,攀岩踏雪,餐风饮露,独立解决了技术难题,成功修建京张铁路,
名扬中外。他先后出任了中国众多重要铁路的总工程师,并代表中方在远东铁路会议与列强唇枪
舌剑,为国家力争主权,担当之义回荡于古樟树下”为保存祖先珍贵的遗存,詹永萱一辈子
任劳任怨地耕耘着、奉献着。不知过手多少文物瑰宝,虽一毫而莫取;也不知接待过多少名人要
人,不卑不亢,虽布衣而有名士之风”可概括为:崇敬、敬仰。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甲】连用两个“竟然还有这样的树!”,是反复的修辞手法,结合第
④段“它粗涩枯硬的树皮。只有一个指头厚度的树皮,包裹支撑着六米之围的树身,轻轻叩击,
嗡嗡有声。树身呈直筒状,约三四层楼高,仰头看树梢,枝丫如绿云般卷舒。树下有洞,洞内的
地上长满了茸茸的绿草,如毡如毯”和第⑤段“突然雷电交加,霹雳一声,这棵千年古樟,就如
一根蜡烛一样被轻轻点燃了。大树喷着火苗,映红了半个天空,直烧了三天三夜,就是树上的余
烟也袅袅地飘了半个多月。到火灭烟散时,古樟的内翅已被全部烧尽,只留下了一层盔甲似的外
壳。人们都以为这棵树死了,像一个标本那样小心地保护着它。但祸兮福所倚,大火过后树的内
壁已经完全炭化,反而有了抗腐能力,从此雨淋不朽,坚挺至今”可知,“这样的树”“写出了
此树的顽强,两个“竟然”突出表达了作者对这棵中空之树的惊讶与赞叹,同时引出下文对坚强
树的具体描写。【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只是表明这是一棵树,缺少对它的惊讶与赞叹之情,
也不能引发人们对它的兴趣,要引出下文对坚强树的具体描写很牵强。【丙】运用反问的修辞手
法,是对“它是树”持怀疑态度,不能比的对它的惊讶与赞叹之情,上下文不连贯。
故选:【甲】。
(3)本题考查谈启示。要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来谈,可结合朱弁、詹天佑和詹永萱谈信念坚
定守气节,顽强乐观,有担当,坚持奉献即可。
如:本文写中空之树的坚强,借物抒情,叙写朱弁17年拒不降敌;詹天佑设计修建铁路,独立解
决了技术难题,成功修建京张铁路;詹永萱数十年如一日,踏遍了山山水水,坚持收集文物。告
诉我们,要像朱弁那样坚守民族气节,要像詹天佑一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有担当,负责任,要像
詹永萱一样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答案:
(1)①激动、赞叹②崇敬、敬仰
(2)选【甲】。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此树的顽强,两个“竟然”突出表达了作者对这棵
中空之树的惊讶与赞叹,同时引出下文对坚强树的具体描写。
(3)本文写中空之树的坚强,借物抒情,叙写朱弁17年拒不降敌;詹天佑设计修建铁路,独立
解决了技术难题,成功修建京张铁路;詹永萱数十年如一日,踏遍了山山水水,坚持收集文物。
告诉我们,要像朱弁那样坚守民族气节,要像詹天佑一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有担当,负责任,要
像詹永萱一样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本文记叙了徽饶古道路旁有一棵古樟,卓然而立。这棵古樟树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人类历史发
展见证者,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古樟树的歌颂和赞美。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
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2.【答案】【小题1】C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ABD.正确;
C.有误,宋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不是晁盖协助的。
故选:Co
(2)本题考查比较性阅读。由
“我看这些人一多半已饿个半死,而且我知道这个富人在他的仓里
有一万石以上的米。可是他完全拒绝帮助这些饥饿的人们。我激怒起来了,领导着农民攻打并且
冲进他的家里。农民运走了他的仓里的一大半粮食。以后我想到这件事情时,我不知道当时为什
么要那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的,而且如果他不肯这样做的话,那他们从他这里把
米抢走,是很对的”可知,共产党人闹革命是目的是为了劳苦大众,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使大
家有饭吃,有衣穿。再由“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缎,成瓮
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设施安装维护合同三篇
- 化妆品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林业行业美工的森林保护
- 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 【八年级下册地理粤教版】第8章 珠江三角洲 单元测试
- 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 2025届扬州市高三语文(上)1月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 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合同(2篇)
- DB33T 2188.4-2019 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规范 第4部分:礼宾接待志愿服务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
- 蓝色国家科学基金4.3杰青优青人才科学基金答辩模板
- DLT 5434-2021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
- 2024年房屋交接确认书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天疱疮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案研究
- 开放系统10861《理工英语(4)》期末机考真题及答案(第102套)
- 综合技能训练实训报告学前教育
-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OOC 管理学-郑州轻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