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1页
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2页
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3页
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4页
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1上海市宝山区2024届高考二模语文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王君传(明)徐渭①吾友王君,讳某字某,卒之。又明年,其子某以葬其考时缺志铭惧遂殒殁其素也乃书状来请传。余读已,喟然者久之。②夫以王君少颖敏苦学,未弱冠以儒充试一不售,乃为生,于府学中便廪食,其后试有司,无一第不高等,且间甲诸同学生,百里之外裹粮而趋学者,无一不就王先生塾,乃弛担,如是且三十年,数奇矣,然犹以贡拔,此人人能知之,某亦能言之者。至其以文受知一府公,府公怜其贫,颇风之。人持百金为寿,请府事,而君不为动。先是,又一他府公授一乡翰林,托令简壻以属君。君对曰:“某薄命,业巳约妇,无以承使君厚惠。”府公复翰林,戏举旧事曰:“事不谐矣。”此虽人人未必尽知之,然某犹能言之也。至君以一经教弟子,致束修若廪食准,铜钱以个计,可百万,乃悉以同诸弟,瑜者教之,瑕者食之,终其身为一窭人。此则人或知之,君未尝言之,某亦不得言之者也。今夫身至大官镪盈藏,乃嫂叔矜耰锄、兄弟以故业而斗者岂少哉?噫!可传已!③论曰:懋新君虽窭,然喜植花木,畜鱼于盆池,买古书帖及名人画满箧笥,数饾俎衔杯,喜翩翩也。即为举子业,然亦时为诗,及好人为诗。城中大家治园池不少,友人中为诗者亦往往有之,然予不数过也,而特数过君。君之办景岂真过富人哉?而乃今则已矣。庄周曰:自惠子死,无以发吾言也。【注释】①王君:名鎜,字懋新,作者友人。②充试:参加科考。③贡拔:生员选拔到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④风,敎。⑤简壻:挑选女婿。⑥窭:贫穷。⑦镪盈藏:储藏大量钱币。⑧饾俎:指果蔬酒具。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以儒充试一不售(2)兄弟以故业而斗者16.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且间甲诸同学生()A.隔阂B.夹杂C.参与D.间或(2)数奇矣()A.命运B.算得上C.计算D.数目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其子某以葬其考时缺志铭惧遂殒殁其素也乃书状来请传。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城中大家治园池不少,友人中为诗者亦往往有之,然予不数过也,而特数过君。19.阅读第②段,根据行文思路从三个方面概括王君的事迹。(3分)20.与第②段比较,分析第③段写人叙事的不同之处。(4分)(四)(19分)15.(2分)(1)考取(2)原有基业(祖上传下的家业)16.(2分)(1)D(2)A17.(3分)其子某以葬其考/时缺志铭/惧遂殒殁其素也/乃书状来请传。18.(5分)城里不少大户人家建造园池,友人之中也往往有写诗的人,然而我不会多次去拜访他们,而唯独多次去拜访王君。(得分点:大家、治、为、数、过,特)19.(3分)示例:(1)王君科举考试连连失利,但是学业优异,远近闻名。(2)王君深得官府赏识,而能坚守本分,不趋炎附势。(3)王君顾念亲情,养育诸弟。20.(4分)示例:第②段主要写王君的生平遭遇与为人品德,第③段写王君建造园林、饮酒作诗的闲情雅趣;前者主要来自作者的听闻,后者主要记叙作者与王君的交往经历;前者多客观实录,后者抒发私人情谊。上海市崇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雷希颜墓铭元好问①南渡以来,天下称宏杰之士三人,曰高廷玉献臣、李纯甫之纯、雷渊希颜。献臣雅以奇节自负,名士喜从之游,有衣冠龙门之目。卫绍王时,公卿大臣言献臣可任大事者。绍王方重吏员,轻进士,至谓高廷玉人材非不佳,恨其出身不正耳。大安末,自左右司郎官出为河南府治中,卒以高材为尹所忌,瘐死洛阳狱中。②之纯以蓟州军事判官上书论天下事,道陵奇之,诏参淮上军。泰和中,朝廷无事,士大夫以宴饮为常。之纯于朋会中或坚坐深念,咄咄嗟唶,若有旦夕忧者。或问之故,之纯曰:“中原以一部族待朔方兵,然竟不知其牙帐所在。吾见华人为所鱼肉去矣。”闻者讪笑之,曰:“四方承平馀五六十年百姓无狗吠之警渠不以时自娱乐乃妖言邪?”未几,北方兵动,之纯从军还,知大事已去,无复仕进意。贞祐末,尝召为右司都事,已而摈不用。③希颜正大初拜监察御史,时主上新即大位,宵衣旰食,思所以弘济艰难者为甚力。希颜以为天子富于春秋,有能致之资,乃拜章言五事。大略谓精神为可养,初心为可保,人君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不宜妄费日力以亲有司之事。上嘉纳焉。庚寅之冬,朔方兵突入倒回谷,势甚张。平章芮公逆击之,突骑退走,填压溪谷间,不可胜算。乘势席卷,则当有谢玄淝水之胜。诸将相异同,欲释勿追。奏至,廷议亦以为勿追便。希颜上书,以破朝臣孤注之论,谓:“机不可失,小胜不足保,天所予不得不取。”而主兵者沮之,策为不行。后京兆、凤翔报北兵狼狈而西,马多不暇入衔,数日后知无追兵,乃聚而攻凤翔,朝廷始悔之。至今以一日纵敌为当国者之恨。④凡此三人者,行辈相及,交甚欢,气质亦略相同。而希颜以名义自检,强行而必致之,则与二子为绝异也。盖自近朝,士大夫始知有经济之学,一时有重名者非不多,独以献臣为称首。献臣之后,士论在之纯;之纯之后,在希颜;希颜死,遂有人物渺然之叹。三人者皆无所遇合,独于希颜尤嗟惜之云。(有删节)【注释】①卫绍王:金世宗第七子。②道陵:指金章宗。③嗟唶:叹息。④正大: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⑤能致: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献臣雅以奇节自负() (2)而希颜以名义自检()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有能致之资()A.资产 B.条件 C.资助 D.作用(2)而主兵者沮之()A.沮丧 B.诋毁 C.阻止 D.畏惧16.对第段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方承平/馀五六十年百姓无狗吠之警/渠不以时/自娱乐乃妖言邪?B.四方承平馀五六十年/百姓无狗吠之警渠/不以时自娱乐/乃妖言邪?C.四方承平馀五六十年/百姓无狗吠之警/渠不以时自娱乐/乃妖言邪?D.四方承平/馀五六十年百姓/无狗吠之警渠/不以时自娱乐乃妖言邪?17.把第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大略谓精神为可养,初心为可保,人君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不宜妄费日力以亲有司之事。18.请结合第段内容简要分析雷希颜的形象特点。(3分)19.本文以大量篇目写高献臣、李之纯,除了为写雷希颜陪衬外,别有意图。请结合以下材料及本文内容简要分析其写作意图。(4分)【材料】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版铭志尽趋其门……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即金朝)有天下……国亡史作,己所当任。——《金史·元好问传》(元好问)《集》中碑志最多,直书所见所闻,论定一代,可与欧阳公《五代史》并观。——清·李祖陶《元遗山文选》(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1)向来(2)检点、约束(1)B(2)CC(奏章)大概说精神是可以滋养的,初心是可以保全的,君主(应该)把提拔贤能之人,罢免不称职的官员为职责,不应该时间和精力乱花费在亲自处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上。评分说明:省略、“大略谓精神为可养”“初心为可保”“以……为”“进贤退不肖”“不宜妄费日力以亲有司之事”,1个1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18.评分说明:事件概括及人物品行概括,1点2分,给满3分为止。19.从材料中看,元好问有以墓志文存史的创作自觉。本文名为雷希颜墓志文,却将与其齐名的高献臣、李之纯事迹穿插其中,通过三者品性的比较,突出三人皆有济世之才能,但是,均不得其用,表达对金朝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批判;同时,在对三人事迹的记录中,透露金朝南渡以来,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以致衰败的事实。可见,其创作意图还在于探究金亡之原因,以此作为留存金朝历史的依据。评分说明:由材料分析创作自觉1点;本文共性内容及批判意图2点;三人事迹中其他信息1点;创作意图分析1点。共5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18题。(20分)太傅王文恪公传(明)王守仁①公讳鏊,字济之。公自幼颖悟不凡,十六读书太学,太学诸生争传诵其文,一时先达名流咸屈年行求为友。成化甲午,应天乡试第一,主司异其文,曰:“苏子瞻之流也。”录其论策,不易一字。乙未会试,复第一。②方春,上游后苑,左右谏不听,公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上为罢游。时边烽甚急,公上筹八事,虽忤权幸,而卒多施行,公辅之望日隆。武宗在亮闇①,内侍八人,荒游乱政,台谏交章,中外汹汹。公协韩司徒率文武大臣伏阁以请,上大惊怒,有旨召公等至左顺门。中官传谕甚厉,众相视莫敢发言。公曰:“八人不去,乱本不除,天下何由而治!”议论侃侃,韩亦危言继之,中官语塞。一时国论倚以为重。(刘)瑾入柄司礼,诏补内阁缺,瑾意欲引冢宰焦②,众议推公。瑾虽中忌而外难公论,遂与焦俱入阁。瑾方威钳士类,按索微瑕,辄枷械之,几死者累累。公亟言于瑾曰:“士大夫可杀不可辱,今既辱之又杀之,吾尚何颜于此!”由是类从宽释。瑾衔韩不已,必欲置之死无敢言者又欲以他事中内阁刘谢二公公前后力救之,乃皆得免。瑾骄悖日甚,毒流缙绅。公遏之不能得,居常戚然。瑾曰:“王先生居高位,何自苦乃尔耶?”公日求去。瑾意愈咈③,众虞祸且不测。公曰:“吾义当去,不去乃祸耳。”瑾使伺公无所得,且闻交贽亦绝,乃笑曰:“过矣。”于是恳疏三上,许之。③公既归吴,屏谢纷嚣,翛然④山水之间,究心理性,尚友千古。至其与人,清而不绝于俗,和而不淆于时,无贵贱少长,咸敬慕悦服。平生嗜欲澹然,吴中士夫所好尚珍赏观游之具,一无所入。惟喜文辞翰墨之事,至是亦皆脱落雕绘,出之自然。④史臣曰:世所谓完人,若震泽先生⑤王公者,非邪?自为童子至于耆耊,自庙朝下逮闾巷至于偏隅,或师其文学,或慕其节行,或仰其德业。所谓寿福康宁,攸好德而考终命⑥,公殆无愧尔矣!(选自《王阳明文集》,有删节)[注]①亮闇(àn):古时候君王或士大夫为直系尊亲居丧守孝。②冢宰焦:冢宰是官名,焦指焦芳。③咈(fú):古同“拂”,违逆,乖戾。④翛(xiāo)然:是无拘无束(超脱)的样子。⑤震泽先生:是对出生于震泽的王鏊的敬称。⑥攸好德而考终命:尊崇美德,享尽天年。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虽忤权幸()(2)瑾衔韩不已()14.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1)一时先达名流咸屈年行求为友()A.委屈B.折服C.降低身份D.强迫(2)瑾意愈咈,众虞祸且不测()A.欺骗B.期待C.担忧D.防备15.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必欲置之死无敢言者又欲以他事中内阁刘谢二公公前后力救之16.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瑾骄悖日甚,毒流缙绅。公遏之不能得,居常戚然。17.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作者感叹“公殆无愧尔(所谓完人)”的理由。(4分)18.第③段和下面材料都有王公归吴后的家居生活记录,分析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4分)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明史·王鏊传》)(四)20分13.(2分)(1)触犯(2)怀恨14.(2分)(1)C(2)C15.(3分)必欲置之死/无敢言者/又欲以他事中内阁刘谢二公/公前后力救之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16.(5分)刘瑾一天比一天傲慢悖逆,危害官员。王公阻止他而不能成功,平常是(一幅)悲伤的样子。评分说明:“瑾骄悖日甚”,“公遏之不能得”,“居常戚然”这三个单句一个扣分点,“毒流缙绅”两个扣分点。17.(4分)答案示例:作者感叹王公接近是完人的理由有三:其一,他才华横溢——十六岁入太学读书时,文章为人诵读,应试接连第一。其二,他品质优秀,智勇双全——敢于劝谏皇帝不要游田和除去内侍八人,敢于面对刘瑾的霸道专权,刚正不阿,仗义执言,退守自如。其三,他性情淡泊,志趣高雅——隐居吴地山水,究心理性,与古人为友,没有吴地士大夫所喜欢的游玩之物,只喜欢写文弄墨。评分说明:写出理由,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有理的一点给2分。18.(4分)答案示例:本段文字体现了传记作品的特征,叙事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传神,详细记载了王公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他淡泊功名和志趣高雅(1分),同时尊称他为“公”,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1分)对于同样的史实,乙文简洁明了,冷静客观记载事实(1分),不带叙述者的主观情感,符合正史的特征。(1分)评分说明:表达方式的不同及分析,各2分;情感色彩的不同及分析,各2分。意思接近即可。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圬者①王承福传〔唐〕韩愈①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②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③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再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④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⑤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注〕①圬者:“圬”同“杇”,抹墙的工具镘子。圬者,指泥瓦匠人。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⑴天宝之乱,发人为兵⑵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⑴而归其屋食之当焉()A.还给B.支付C.赠送D.算计⑵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A.贪求B.承受C.侵犯D.冒充16.第①段画曲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17.把第④段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18.王承福的言行有哪几点值得作者“自鉴”?请结合文意作概括。(3分)19.第⑤段画线句作者对王承福的评议你是否认同?结合文意加以评析。(4分)14.(2分)⑴征调⑵尽15.(2分)⑴B⑵A16.(3分)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17.(5分)答案示例:功劳大的人,那用来供养自己的物资就丰富。妻子和儿女都是要由我供养的人,我能力微薄而功劳小,没有他们也是可以的。评分说明:“功大者”“所以”“奉”“博”“养于我”“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一点扣1分,每个分句最多扣1分18.(3分)答案示例:人选择职业要尽己所能;人应当自食其力;为人做事要安守本分,做到问心无愧。评分要点:一点1分19.(4分)答案示例一:作者批评王承福不愿劳心劳力来养家,更不肯为别人做事这一观点有失偏颇:王承福凭泥匠技艺自食其力,有结余还资助病弱者,既能自立还尽其所能帮助别人,不该批评。答案示例二:王承福不肯劳心劳力来养家,更不愿为别人做事,作者站在“齐家治天下”的立场来批评他有一定道理,一个人不仅要自食其力,还应该承担起养家、助人的社会责任,社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评分要点:批评内容2分,评析观点及理由各1分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8分)李先生墓表(清)成本璞①先生姓李氏,讳希圣,字亦元,长沙湘乡人也。幼负异禀,过目成诵,父大惊异,恣其所学。遂博览经籍,淹贯百家,发为文辞,雄视一世,旁及诗歌,罔不精妙。当是时,先生才名震湖湘,识与不识皆曰“李生”,真才士也。②会侯官张侍郎亨嘉督学湖南,倡复古学,得人称盛。见先生文,深加赏异,累试第一,擢光绪辛卯科优贡。明年成进士,改刑部主事。居京师时距寇乱之平二十余年矣天下幸无事达官贵人方酣嬉文酒。先生乃深忧窃叹,谓为将乱,人咸怪之。未几有甲午日本之战,兵熸地削,政府始议变法。=3\*GB3③先生宦久不显,而名益高。于是时论变法,首重兴学,而长沙张文达公奉诏管学,乃引以自助。造端宏大,规划详尽,疑谤交乘,屹不为动。凡文达所上章程、奏议,均先生笔也。迨京师大学堂成立,以先生为提调,居堂三年,群乐其教,先生戆直敢言,积忤权贵,潜齮龁之。文达故知之,不能止也。④先生既郁抑不得志,竟以是发愤,病呕血,卒于堂中。诸生数百人感其遗泽,相向失声,为之棺敛,由中门出,白衣冠送于道。天下闻者,莫不痛惜之。光绪三十一年某月日也,年四十有二。=5\*GB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