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报告_第1页
产业调研报告_第2页
产业调研报告_第3页
产业调研报告_第4页
产业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调研报告产业调研报告篇1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其次大禽肉生产国。然而,与此地位不相符合的是我国禽肉出口量仅为生产量的3%左右,典型的生产上的“巨人”和出口上的“矮子”。美国、荷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饲料原料价格较低,设备先进,大规模饲养成本比我国低20%~30%。11016年,欧盟禁止我国禽肉产品进入其市场,使我国失去了欧盟市场3~4万吨的冻鸡产品份额;而日本也一再对中国肉鸡实行卑视性采样检查,以限制中国廉价肉鸡对其国内的冲击。我国肉鸡产品的年增长率从11016年的14%陡降为20xx年的4%,预料再有10~15年的时间,中国家禽业便可全部与世界接轨,而肉鸡业首当其冲;肉鸡业明显面临极大的挑战,肉鸡生产中的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肉鸡品种、品质

我国肉鸡生产量虽居世界其次位,但主品种多为“舶来”的快大型白羽肉鸡如艾维茵、双a

等,中国本地品种较少。在白羽肉鸡育种、饲养生产等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弱势明显,表现在生产成本过高和鸡肉的平安性等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口关税的大幅削减,外国廉价鸡肉势必大量涌入,给国内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生产造成更大压力。

2饲养管理水平低

我国的肉鸡养殖基地主要在农村,因此,饲养的基本条件、饲养管理技术和人员素养与发达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肉鸡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定向培育成的快速生长型禽类,要求在高度集约化生产状态下进行养殖。所以,在肉鸡生产中必需要人为地为其创建良性的生态环境,满意生长发育的.须要。但我国农村肉鸡生产中,缺乏合理而又规范化建筑的鸡舍,没有良好的隔热材料,缺乏降温系统,缺乏机械通风设施等。这些都是造成鸡舍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疫病发生的缘由,干脆影响到肉鸡的品质。另外饲养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技术措施,如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空气净化、限制饲养和光照程序等往往不能正确执行,有些养殖户随意操作,构成对鸡群健康的威逼,造成较高的发病率。这些都是鸡体携带诸多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缘由。

3药残超标

当前我国鸡肉出口受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药物残留超标或含违禁药物。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在饲养过程中不得不运用大量抗生素预防疾病,这导致我国鸡肉药残事务屡屡发生,降低了我国鸡肉在国际市场的信誉。这主要是源于我国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的源头———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监督不力所致。我国现有20xx多家兽药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而美国仅有1010多家,且均达到gmp标准。

4疫病种类多

中国肉禽业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新城疫等诸多疫病困扰,而且我国养鸡行业几乎每两年新增一种疾病。而农村养鸡户在疫苗的选择、运用、保藏上不加留意,往往造成免疫失败,更加重了疫病的流行。诸多疫病的广泛流行以及农村养鸡户自身学问所限,导致治疗刚好,使中国肉鸡业经济损失巨大。此外,也为中国鸡肉的出口造成障碍

产业调研报告篇2

一、调研状况及选题考虑

10月9日,我到了围绕“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漂亮经济”进行了走访调查。召开了3个座谈会,访谈了12位群众。同时,我还前往了农业农村局,询问并查找了一些资料。根据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盛是首要前提和要求,因此必需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发挥农业产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所以,我的选题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我县农业产业发呈现状

20xx年以来,我县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10多个,建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家,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公益型经营组织和农业经济联合体达1101多个,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4家。种植花卉苗木2万亩,中药材4万亩,茶叶6万亩,果木林22万亩,油茶22万亩,特色水果0.4万亩,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形成了以特色水果、彩色花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并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先后获得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6个。

三、走访调查也发觉了一些问题,查找到了一些不足

一是产业优势不够突出。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农业收益低,现有3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里面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的较多,从事精深加工者较少。二是科技创新不够活跃。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研发实力不足,缺少精深加工的技术和设备,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农产品初加工层面上,加工层次低下,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三是中介组织不够完善。我县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虽有肯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抗拒市场风险的'实力不强。四是利益联结不够坚固。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多数是按合同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属于松散型关系,缺少健全的履约保障机制,双方很难自行建立稳定的、有信用的合作关系,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

四、改进思路解决问题的思索

通过走访调查中的座谈、询问群众及我自己的思索,我建议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有:一是突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激励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开发投入,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实行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主动推动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实现组团发展。二是突出园区建设,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突出区域特色,合理布局,根据“培育一批、壮大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区集聚,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向“精、特、深”方向发展。立足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加强园区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突出体制创新,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推广农业产业化多种组织形式,形成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联动型、基地带动型等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态势。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一个基地,对接一个合作社,打造一个优势品牌。四是突出资源整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好已经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规范交易程序、开展各类涉农产权流转交易的信息发布、组织交易和鉴证等服务,逐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水面经营权、经营性集体资产租赁权和农村集体林权流转进入市场交易,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通。五是突出服务保障,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在资金融通、税费减免、股票上市、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得到实惠。同时,进一步加大扶持的详细政策和配套措施,保证各项实惠政策落实到位。对主导产业带动实力强、产品出口带动实力强、干脆带动农夫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本支持。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龙头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技术升级补贴和品牌培育嘉奖等。

产业调研报告篇3

今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园和项目建设工作在区、区政府领导下,在区人监督指导下,根据《文化与文化产业规划》统一部署,深化推动“文化”战略实施,始终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发展,齐抓共管,不断壮了产业规模,保持了文化工作蓬勃发展态势。

一、基本现状

1、产业规模持续扩。通过不断营造市场发展环境和加招商引资力度,全区文化产业规模得到壮,截止至日前,摄影博物馆、乌木艺术馆等一批投资过亿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在谈的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达到5个,协议总投资250.2亿元。日报传媒集团分社实现年营业收入19009万元,广播电视总台实现年营业收入20226万元,成为传媒业的排头兵。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对经济贡献在持续扩。

2、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区经营性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已达710家,个体户96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其中文化制造业单位61家,占8.58%;文化贸易业113家,占16.05%;文化服务业单位536家,占75.35%。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8家,其中工业增加值为63776(千元),服务业增加值为362937(千元),贸易业增加值为42367(千元),合计4.69亿元。初步形成了由消遣业、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旅游会展业、文化传媒、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印刷业、网络嬉戏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文化体制的`推动,文化服务业吸引了量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涌现了博广文化传媒、嘉木醇文化传媒、天河国际影城、金逸影城、拓杰科技有限公司、神工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国贸酒店至尚消遣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全部制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目前,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一支不行缺少的重要力气。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销售、广告节目制作、演出消遣、出版物分销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所占比重较。

4、产业集群趋势日渐明显。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产业带动作用的特点。区加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力度,突出休闲文化与商务旅游服务主题,对文化特色街区、商业特色街区进行了整体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集群化、企业集团化趋势逐步形成,成为一个包括消遣、旅游、休闲、会展、广告、健身等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二、主要措施

1、全面普查,摸准家底。今年以来,区文体局为全面精确驾驭辖区文化产业发呈现状,系统开展了行业普查工作。一是组织专班推动。区文体局特地设立了文化产业岗位科室,支配了专人,专项开展普查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先后组织全区文化干部举办了三场文化产业统计培训班,比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xx)》标准,系统进行了培训学习。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协作。与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加强联系沟通与数据比对,刚好进行增补入库与统计认定。

2、重点推动,骨干支撑。一是以“三园两馆”建设为重点,狠抓骨干项目建设。对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中心文化产业示范园、中华鲟文化产业园、钢琴文化产业园、摄影馆、乌木馆等重点园区和项目建设,开展企业走协调服务和跟踪推动。目前,“三园两馆”项目已相继进入规划完善和土地平整阶段。二是以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契机,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坚持走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道路,加强规划引导和产业聚集,重点抓好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申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工作。目前,该中心已入驻14家文化产业企业,涵盖数字传媒、动画制作、嬉戏设计、建筑设计等业态。三是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以城市会展、演出经纪、文化消遣、创意设计为重点,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引导行业自律发展,培育新型文化消费,辖区文化企业先后举办了“宋祖英演唱会”、“房产文化节”等活动,使市场业态不断丰富。

3、细心培植,壮实力。一是实施市场主体培植工程,壮市场主体。根据“新增一批、转换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对有潜力、有市场、有前途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加快培植,实行全程代办、一线服务等方法主动推动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共新增市场主体475家。二是加强项目招商服务工作。重点做好对“铜易新”文化用品、国贸酒店至尚消遣有限公司、美邻假日酒店唛霸KTV等项目的协调服务、信贷支持及产拼新工作,推动项目及早建成。三抒泛搭建平台,加强政策扶持。抓住深圳文博会、银行政策性信贷等机会,主动进行项目包装和推介,并帮助企业做好政策性退税工作。

三、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园与项目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处在起步阶段,服务性企业较多,产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欠优,产业链接不紧,新兴业态发展滞后,对经济贡献率仍旧偏低,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产业具有很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主要变现为:一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意义与战略地位相识不足,规划引导不够,文化产业意识不强,存在“重事业轻产业”的倾向。二是文化资源优势富集但未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尚未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三是文化产业多表现为传统的门类业态,因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配套,特殊是税收、融资、土地等相关实惠政策,制约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四是受现有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协调的任务重、难度、调控手段有限,对外各项政策争取难,配套缺乏手段。五是培育、吸引人才的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配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缺乏产业化开发,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力不强。

(二)建议

1、进一步突出文化产业重要地位,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升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结合各区域之间发展竞争态势和自身发展空间及规划制约,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重点地位,把文化产业战略上升到全区重点战略,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行高位统筹推动。

2、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各级党、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业绩考核,并作为评先争优的重要条件,科学设立和划分文化产业考核指标,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探讨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详细配套政策,形成激励配套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气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3、进一步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投入。加政府引导性投入,探讨设立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出台详细实施细则,实行贴息、补贴、嘉奖等方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

产业调研报告篇4

为摸清我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呈现状及发展趋势,区发改局联合区经促局对我区食品饮料产业进行了深化调研,分析显示,我区目前食品饮料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但随着康师傅的正式投产,东望洋、天地壹号增资扩产等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区食品饮料产业在将来五年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到20xx年,食品饮料产业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55亿元,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发呈现状

XX区现有规模以上食品饮料生产企业4家,包括康师傅、天地壹号、亿滋食品、互惠食用添加剂等企业,预料20xx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约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个百分点;规模以下食品饮料企业57家,预料20xx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元。

二、发展特点

(一)龙头企业竞争力强

目前我区已形成一批企业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对整个食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顶新集团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安排在江沙食品产业园投资40亿元,打造华南区最大的便利面、饮品、奶制品、糕饼等食品生产基地。目前集团的三大品项产品,皆已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地位。其中,便利面、饮茶及包装水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5.8%、51.9%和20.8%,稳居市场领导地位;稀释果汁以17.5%、夹心饼干以22.7%同居于市场其次位。

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江沙食品产业园投资10亿元打造中国最大的醋饮料生产基地。目前该公司主导产品有陈醋、苹果醋、山楂醋饮料,具备了年产约6万吨醋饮料的生产实力。“天地壹号”经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xx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1.8亿元,占全国醋饮料市场的40%,广东市场的80%。

东望洋(江门)食品有限公司在江沙食品产业园投资3.5亿元建设一个现代化大型烘焙食品生产基地,以满意港澳地区、内地市场和出口外销的须要。该公司是澳门最具实力的商业集团公司之一,投资项目涉及房地产、酒店、旅游公司、饼店、手信店及制饼厂等。

(二)重点项目快速推动

目前,我区多个食品饮料产业重点项目正在快速推动。占地约1250亩的康师傅饮料、面食等项目安排投资40亿元,现顶津饮料项目投产,顶益便利面项目预料20xx年年底动工建设,秉信纸业项目正在进行招拍挂的前期打算,其余的顶正、秉创、和昇等项目正在确定用地红线;天地壹号增资扩产项目用地总面积290亩,总投资7.3亿元,已经完成首期209亩供地,目前联合车间正进行内部装修及安装设备,安排1月份安装完毕,动力车间、发酵车间、制冷车间、转运站基本完成框架结构建设;东望洋项目安排投资3.5亿元,首期厂房9月正式投产,二期兴建办公楼,建筑面积2352.2平方米,已经封顶。

(三)行业发展优势明显

一是扶持政策完善。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XX市关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印发XX市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xx-2025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市区企业改制上市的实施看法》等一系列政策,为江沙示范园区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条件。20xx年8月,XX市政府将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纳入江门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成为国家高新区的分园区。

二是发展资源足够。江沙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共11580亩,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9380亩,目前,园区已基本完成“九通一平”;电力能源足够,江沙食品产业园规划设有一个220kva变电站和两个110kva的变电站为其供电,其中一个110kva堡棠变电站已建成,保证重点企业不停电。华电XX市XX区江沙示范园热电冷三联供项目预料20xx年投产,两套机组投产后每年可为园区供应工业蒸汽87.5万吨、制冷6.95*10^5mw,将满意江沙示范园区内企业电力、蒸汽、生活热水、冷冻水、冷气的需求。

三是配套服务完善。研发平台支撑:区政府依据经济发展的须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在周边打造了XX市工业设计中心、广东(江门)设计创意园、XX市火炬创业园等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服务支撑:拥有大昌行物流有限公司、XX市德润工业品物流有限公司等10家现代物流企业,服务网络覆盖中国、遍及全球主要经济区域。金融服务支撑:XX市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目前多家银行接连进驻江门,为我区食品饮料产业供应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发展趋势

(一)发展后劲足够有力

目前,我区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4家,在建项目5个,签约项目7个,在谈项目13个,将来五年,随着在建在谈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我区食品饮料产业带来有力的发展后劲。到20xx年,食品饮料产业将发展成为我区一个品类齐全、产业链完善的重要支柱产业。

现已签约的食品项目有康师傅食品配套产业园项目、一日三餐食品项目、XX市卓盛纸制品项目等;在谈的食品项目有味全食品、亿滋多品类食品基地、五芳斋、咀香园、祯祥食品等13家。

(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到20xx年,预料我区食品饮料产业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55亿元,20xx-2022年产值年均增长56%。

其中,康师傅集团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天地壹号产值达到50亿元;亿滋(仓后厂区)11亿元;东望洋产值达到2亿元;滨崎食品产值达到30亿元。

(三)产业链条更加完善

在食品饮料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配套企业也将迎来大发展,秉信纸业、秉创纸业、顶正包材、和昇塑料制品、顶正纸容器、味全冷藏等企业将为顶津饮品、顶益等项目供应包装材料配套。森源创展、卓盛纸制品等企业也将为食品饮料产业供应包装材料。能源供应、食材包装、产品设计、公共物流等相关企业将使整个食品饮料产业产业链变得更加完善。

四、发展建议

(一)加强产业招商

以产业规划为指导,围绕食品产业发展方向开展产业招商。主动引进带动实力强的项目,引导食品企业向重点园区(基地)聚集,形成食品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食品产业重点项目严格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布点,食品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食品产业重大项目的'布局。

(二)力促项目落地

落实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每月一报”制度,主动贴身服务企业,定期实地走访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了解、收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挂账销账制度,有关职能部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沟通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顺当落地投产。

(三)创建示范基地

藉江门工业园区规划大规模整合重组的契机,加快我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化发展,主动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省市共建食品产业基地,以江沙食品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带动发展便利食品、醋饮料、烘焙食品等食品产业,推动江沙食品工业园形成更大的发展规模。

(四)优化政策扶持

完善优化有利于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和市场投资的软环境。制定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环保、政府选购 、人才等促进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惠政策;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手段,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支持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试验室,主动引导支持企业参加食品德业标准制定;实施食品科技专项,集中扶持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能取得突破的创新项目。

(五)完善有利要素

要主动推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整合现有高校、探讨院和骨干企业的研发资源,搭建行业研发中心、专业检测机构、标准化信息系统等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介入,建立食品产业投资的创新机制;通过多种教化模式,培育行业内的科技领军人才、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养优良,服务于食品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六)加强产业配套

一是完善园区供能工程。食品企业对蒸汽需求大,目前已入驻江沙示范园区的华电分布式能源站将为园区食品企业供应热电冷蒸汽五联供,为此,需加大力度推动华电分布式能源站的建设,力促项目早日建成供能,吸引优质大型食品项目入驻。二是完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江沙示范园区集中规划生活配套区,已建成公租房、职工活动中心,饭店、超市、银行等生活配套服务相继进驻,公交线路逐步开通,将接着完善园区生活配套,为园区企业职工供应全方位、优质的生活便利。三是完善食品运输物流链。XX区是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与粤西、中国西南各省水路交通的重要门户,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我区已引入宇培物流园项目,进一步完善我区现代仓储物流业,推动运输物流链的发展。

产业调研报告篇5

××市是全省两大焦化基地之一,焦化产品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焦化行业发呈现状

(一)“十五”期间焦化产业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使焦化行业的产业素养得到较大的提高,焦化行业经验了从小机焦到大机焦、从小规模到中等规模、从点多面广到集约经营、从粗放生产到清洁生产的多方面转变,基本形成了规模适度的产业结构,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1、支柱地位得以巩固。我市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以主焦煤为主的煤炭资源是我市发展焦化行业的主要优势,经过“十五”期间的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全省两大焦化基地之一,在国内、国际都占据一席之地。我市焦化企业在20xx年共有116户147组焦炉,产能达到4596万吨。经过清理整顿,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焦化企业102户132座焦炉,产能4393万吨。20xx年全市生产焦炭2173万吨,占到全省7151万吨的30%,全市外销焦炭800万吨,占到全省外运量的20%,全市规模以上焦化行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7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已发展成为工业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产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十五”期间,我市先后开展了取缔土焦、改良焦和淘汰落后小机焦等整治行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有肯定规模的大机焦企业逐步得以发展,产业整体素养得以提高。一是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展焦化行业清理整顿,进一步实行了总量限制和淘汰落后的措施,使全市焦化行业产业结构得以明显改观。截止20xx年底,全市大机焦、小机焦的比重达到75:25,基本歼灭了改良焦。二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随着关闭改良焦和小机焦,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的大机焦,焦炭化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行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三是焦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过清理整顿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基本形成以洪洞、古县、尧都、襄汾为主的产业布局,产业布局适度集中,为发展焦化化产品加工奠定了基础。

3、产业管理法规政策日趋完善。随着焦化技术的发展和焦化行业地位的日趋重要,市场机制下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冲击着不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为此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规范和约束,使焦化行业走上正轨。特殊是《山西省焦化产业管理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和产业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了宏观调控,扼制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焦化行业坚持“总量限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爱护环境”的指导思想,使焦化行业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动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焦化产业结构的低层次。从产业政策角度上来看,全市采纳正规设计炉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仅27组,不足保留总数的50%;从生产实力角度来看,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单组焦炉生产实力应在60万吨以上,而我市单组生产实力达60万吨的仅有22组,占总数的15%左右;从化产回收利用角度来看,全市仍有肯定数量的企业化产回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设施不到位,高附加值焦化副产品没有全部利用。

——环境污染比较严峻。由于总量过剩、技术落后和焦化副产品不能有效回收利用,环保设施不完善,“三废”排放严峻,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严峻污染。

——化产品深加工滞后。由于利益驱动,多年来形成有焦少化现象,分散回收的化产品不能有效集中加工。同时由于化产品加工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周期长,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投入,导致焦化化产品深加工不能形成规模。

二、焦化行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我市焦化行业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动循环经济为总目标,根据市委、市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以贯彻《山西省焦化行业管理条例》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为动力,坚持“限制产能、淘汰落后,循环利用、延长发展,削减污染、优化环境,严格准入、依法监管,增加实力、提高效益”的基本原则,以推动煤—焦—化产业链和实现环境不断改善为目标,走规模化、集约化、清洁化和信息化的路子,不断增加焦化行业整体竞争力。

通过对焦化行业实施清理整顿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全市焦化产业及下游化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在限制焦炭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下游化工产业,依托工业园区集聚优势,建设大型化产加工项目,尤其要在焦炉煤气合成氨、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工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加快具有循环经济特征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推动我市焦化产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走上“焦”和“化”并举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焦化行业发展目标是实施“3343”工程,即:通过对焦化行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到20xx年,淘汰1010万吨落后生产实力,到十一五末全市焦化实力限制在3000万吨以下;推动101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1万吨煤气制甲醇(二甲醚)、30万吨粗苯深加工三个新的焦化行业增长点;形成四个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到“十一五”末焦化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

三、“十一五”焦化行业产能总量和产业布局

(一)焦化总量的确定

1、实施总量限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总量限制是我市实现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产业全面优化升级、扼制恶性竞争的须要。

实施总量限制与我市煤炭贮存和产量亲密相关。过大的焦化产能会刺激煤炭的超实力生产和私开滥挖现象的发生,进而产生平安生产隐患;过大的焦化产能会过多消耗有限煤炭资源,缩短资源服务年限,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总量限制是环境改善的客观要求。我市有限的环境容量,要求我们必需对焦化总量进行宏观限制。

实施总量限制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实施总量限制能够避开重复建设带来的恶性竞争,激励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延长发展链条,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合理规模的确定。①煤炭产能确定焦化产能。全市产煤约在5500万吨左右,实力限制在3000万吨,是资源供应的极限。②环境容量确定焦炭产能。实现“蓝天碧波”,必需限制燃煤经济的无序发展,也就要求焦化企业不能无限制膨胀。③水资源的供应制约焦化产能。焦化行业是高耗水行业,年均耗水0.5亿吨,过大的焦化产能将会使我市水资源的供应更加惊慌。④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焦化产能。我市经验过20xx年—20xx年国际焦炭价格的一路飙升,也经验过20xx年—20xx年的飞速下跌,目前在我省焦化企业没有满负荷生产的状况下,焦炭供应基本稳定,说明产能已经相对过剩。

综上所述,我市“十一五”期间确定3000万吨的焦化实力已经是总量限制的上限。

(二)焦化实力的布局?

1、炼焦企业的布局。我市是全省两大焦化基地之一,清理规范、合理调整是“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根据《山西省焦化产业发展条例》、《山西省“十一五”焦化发展规划》和焦化行业清理整顿的要求,我市要以建设焦化基地为目标,以山焦和赵城焦化行业园区为龙头,抓好重点焦化企业,完善洪洞、襄汾、古县三个焦化行业园区,提高城市气化率。

洪洞县要以山焦为龙头,以瑞德、远中、华清等企业焦化项目为基础,形成生产规模500万吨的焦化行业园区。

襄汾县要以万鑫达为龙头,依托光大焦化等企业,使大机焦生产实力限制在500万吨左右。

古县要以正泰、森润等企业为依托,进一步规范其它焦化企业,形成互为补充、链条加工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生产实力限制在300万吨左右。

尧都区要以同世达、海姿为主,建设焦炭生产、化产加工、城市供气供热为一体的企业,生产实力限制在400万吨左右。

其它县(市、区)要重点抓好安泽永鑫、曲沃闽光、安泽太岳、霍州中冶、霍州韶钢、乡宁煤焦实业、乡宁宏强焦化、汾西煤气化等循环经济焦化企业建设。

2、化产项目的布局。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我市要在“十一五”末形成“101万吨焦油、101万吨甲醇、30万吨粗苯、101万吨煤基烯油、20万吨顺酐、40万吨二甲醚、50万吨尿素生产实力”的要求,应重点抓好以下化产项目的布局。

煤气综合利用。煤气利用主要是合成氨及甲醇、二甲醚。在抓好山焦20万吨甲醇、同世达20万吨甲醇、襄汾万鑫达20万吨甲醇的基础上,再选择2个企业建设甲醇项目,“十一五”末形成101万吨的甲醇生产实力;抓好襄汾光大20万吨二甲醚的基础上,“十一五”末形成40万吨二甲醚生产实力。除山焦、霍化外,选择有肯定规模的焦化企业配套建设合成氨项目,使合成氨规模达到30万吨、尿素达到50万吨以上。其它焦化企业要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在20xx年以前将煤气全部综合利用。

焦油加工项目。“十一五”期间,加快山焦30万吨焦油加工二期项目建设,完善山西金尧16.5万吨焦油加工项目,并在调查探讨的基础上,选择新建30万吨焦油加工实力,全部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焦油加工装置。

粗苯精制项目。粗苯精制重点抓好山西三维20万吨项目,逐步淘汰酸洗法精制粗苯工艺。

四、焦化行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以深化贯彻《山西省焦化产业管理条例》为动力,强化对焦化行业的组织领导和依法行政

1、加强对焦化行业的组织领导。依据《条例》和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有关确定,焦化行业要坚持“总量限制,清理整顿”的总体要求,全市焦化行业清理整顿工作统一在市“焦化行业清理整顿领导组”领导下开展。各县(市、区)人民要仔细执行有关清理整顿的要求,落实清理整顿的任务,确保市制定的焦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同时要做好市规划的焦化化产品深加工项目的跟踪监督,协调服务。主动探究在总量限制的前提下,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途径和方法。

2、加强焦化行业管理体系建设。根据《条例》规定,各级人民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域的焦化产业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区)人民要进一步明确行业的.主管部门,加强部门建设。各级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深化贯彻《条例》及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依法强化对本地区焦化行业的监督管理。各有关焦炭生产、运销企业要自觉接受当地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管理。

3、加强协调协作。焦化行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各县(市、区)要树立全市经济一盘棋的思想,自觉遵守相关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为焦化行业发展创建良好环境;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紧紧围绕行业发展政策,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

(二)仔细贯彻执行焦化行业清理整顿政策,切实落实总量限制

1、仔细开展清理整顿工作。要根据《山西省人民关于对焦化行业实施清理整顿的确定》精神,结合我市实施“蓝天碧波”工程,严格执行《山西省人民关于对全省焦化项目实施分类处置的通知》,对列入分批关闭的焦化企业20xx年底全部关闭淘汰。对在20xx年底不能按期关闭的要追究相关县(市、区)的责任,对未关闭的企业实行“五停”措施。

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土焦、改良焦的行为,对生产土焦、改良焦的企业要发觉一处,取缔一处,并对其非法行为造成的资源奢侈和环境污染,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惩罚,造成严峻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严格限制新建焦化项目。省明确在清理整顿期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焦化项目,新建项目和扩大焦化产能的焦化技改项目,由省有关投资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充分论证,提请省人民核准。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新的焦炭生产实力,要仔细贯彻省的要求,坚决杜绝新增焦化实力的现象,明确保留的各类焦化企业,要维持清理整顿核实的产能,不得随意变更炉型,扩大生产实力。

县级工业经济综合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发觉擅自新增焦化实力现象要马上呈报,县级人民要根据《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建的马上拆除,已投产的马上关闭取缔。

3、加快完善相关行政许可手续。未经省级以上职能部门批准立项,违规建成的大机焦项目,项目在建部分马上停建。由省环保部门对企业的场地进行认定,在环境敏感区内的,要向提出马上关闭的看法;不在环境敏感区的要落实环境容量置换,按规定完善环保、用地、取水许可等行政许可手续。上述各焦化企业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各类手续齐全后要尽快呈报经委系统,逐级报请省重新审查处置。

4、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在“十一五”期间,要主动探究在总量限制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焦化产业结构的方式方法,逐步淘汰以畅翔型焦炉为代表的非规范设计焦炉,提高化产品回收率;要逐步推行能耗考核方法,对能耗高、奢侈严峻的企业赐予淘汰;要向发展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适当集中产能,形成一批产能在200万吨左右、产业链条完整的焦化企业。

通过开展清理整顿,严格限制新建焦化企业,打击非法生产土焦、改良焦行为,完善列入保留范围的焦化企业行政许可手续,确保我市焦化实力限制到3000万吨以下,实现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状况的不断改善。

(三)加强焦化行业经济运行调控,保持焦化行业生产经营正常有序

1、加强煤炭供应的监督。加强对我市焦煤资源爱护性开采是焦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各焦化企业要自觉遵守省、市相关煤炭经营政策,通过合法的渠道取得炼焦用煤;要主动探讨先进的配煤炼焦工艺、技术,削减焦煤用量,节约焦煤资源。

各级经委(经济局)是煤炭经营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焦化企业煤炭供应的监督检查和服务。对非法取得煤炭产品和取得非法煤炭产品的行为进行打击,维护我市煤炭生产秩序和经营秩序;对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原料供应惊慌的困难,要协调有关部门赐予解决。

2、仔细落实投产运行许可制度。根据《条例》规定,我省将对焦化企业实行投产运行许可制度,对符合产业政策、在清理整顿中明确保留的焦化企业,由企业申请逐级报省领取投产运行许可证;在清理整顿中列入待定保留的企业,待补办手续完善后,逐级报省办理投产运行许可证,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我市焦化企业全部实现持证生产。

3、强化焦炭经营的监管。要进一步理顺焦炭运销管理秩序。要根据省有关精神要求,对现行的焦炭运销秩序进行整顿,建立由宏观管理的焦炭运销新秩序。

要清理整顿焦炭经营单位。焦炭经营资格审批和铁路立户要优先支配大机焦企业和大型焦炭贸易集团,逐步取消以经营小机焦产品、经营量不足10万吨以下的经营单位。

要合理布局发焦站点。依据全市焦化企业的布局和对焦炭经营单位的整顿状况,全市选择20户有肯定规模和较好运输条件的站台,作为我市焦炭发运场所。

4、加强焦化行业准入工作。为肃穆焦化行业产业政策,国家对焦化行业实行准入制度管理,各县(市、区)要督促企业加快完善化产设施和环保设施,各企业要比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自我检查,争取早日达到准入条件要求。

5、推动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我省已在焦化行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验,比照行业能耗、水耗、物耗指标进行年度考核,引导企业搞好清洁生产。同时根据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在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实力、加快焦化化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全市保留焦化企业20xx年以前必需全部实现煤气综合利用,激励百万吨以上焦化企业和焦化一体的企业建设干熄焦和余热发电。

(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焦化行业升级

1、完善化产和环保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焦炉装备和工艺水平,加大化产回收设施改造力度,促进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等焦化副产品全部回收;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焦炉降尘、脱硫、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促进废水净化、废气净化和废渣综合治理,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副产品全部回收利用、企业达标排放的循环经济模式。

2、加快化产项目建设。焦化化产品加工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我市焦化化产品加工项目在省焦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全市统筹规划,各县(市、区)、各部门不得擅自批准建设焦化化产品加工项目,避开造成资金的奢侈和重复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山焦20万吨甲醇、万鑫达2×10万吨甲醇、同世达20万吨甲醇和永鑫焦化10万吨甲醇项目,抓好山焦30万吨焦油二期工程建设和三维20万吨粗苯精制项目。

3、建立研发体系。我市是焦化两大基地之一,焦化化产品的深加工是煤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汲取有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焦化化产品科研队伍,依托现有山焦、山维、同世达技术中心,采纳产学研一体化、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等多种形式,使我市煤化工产业拥有技术支撑体系。市将对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赐予资金政策扶持,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技术人员赐予重奖。

(五)落实扶优扶强政策,实现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1、实施焦化优势企业管理方法。经委系统每年评出肯定比例的优势企业,对其在煤源选购 、产品运销、技术改造、资金支配等方面赐予优先扶持,使这些企业成为模范遵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俱佳的样板企业。

2、促进焦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煤焦化一体化这条主线,通过资本运作、企业并购、联营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实现各方在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建立厂点少、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生产体系,增加市场竞争力。

产业调研报告篇6

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北回来线旁边,光照足够,雨量充足,河网密集,水库众多,雨热同季,是发展农产品的志向基地,特别相宜甘蔗的生长和甘蔗糖分的积累。近年来,我县甘蔗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培植壮大甘蔗生产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我县甘蔗产业,增加甘蔗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我县农夫增收、企业增益、政府增税和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甘蔗产业发呈现状

近年来,我县不断调整甘蔗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格局。全县蔗糖业仔细组织开展“吨糖田”综合技术开发工作,引进新台糖26、27号、桂糖94/119、桂引9号等11个新品种,良种覆盖达101.%。生产实力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有新的进展。20xx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37万亩,甘蔗总产145万吨。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县境内有东糖石龙有限责任公司和博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日榨量达万吨以上的制糖龙头企业。我县甘蔗产业从主要通过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稳固提高、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二、我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甘蔗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种植生产方式粗放,单产及集约效益低.

一是耕作方式落后,管理手段粗放。目前,我县甘蔗种植的大部分环节仍旧靠手工作业,仅有很少部分运用机械化深耕深松。在收割环节上也主要还是靠人力,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蔗农种植的平均成本普遍较高。由于蔗农普遍缺乏科学种植的意识,仍旧习惯于按传统耕作方式种植,对套种、地膜覆盖、宽行种植、智能化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高产高效的综合生产技术的运用较少,加上蔗地缺乏基本的浇灌条件,进一步恶化了甘蔗的生产条件。二是生产组织形式分散。目前,我县甘蔗种植仍旧属于小农模式的生产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程度低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二)品种单一退化严峻,新品种选育问题突出。

我县甘蔗种植品种单一化问题比较严峻。由于有些品种的种植期已超过十年,品种退化的问题已非常严峻,黑穗病、赤斑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等病害日益加剧,导致宿根发株少、宿根年限缩短、植株变矮、节间变短、糖分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削减。由于品种过于单一所带来的抵挡风险实力弱、种性退化和病害加剧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制糖企业竞争力不强,综合利用水平及效益整体偏低。

一是制糖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国际上的其他主要产糖大国相比较,广西制糖企业的平均规模仍旧偏小,我县制糖企业规模也相对偏小。二是产业链短,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相对滞后。我县蔗糖精深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对甘蔗的综合利用仍旧主要表现在生产酒精或复合肥等初级产品上,蔗渣造纸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发展空间和潜力。与一些地区制糖业在利用废糖、蔗渣等废物生产的衍生品产值占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的状况相比差距明显。

(四)蔗农与糖厂利益不尽合理,安排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多年实践来看,糖蔗收购价格机制在二次结算中存在肯定的漏洞。一是在蔗农与糖企进行结算时主要是以企业自报的平均销售价进行结算,而企业自报的二次结算价往往都低于市场的实际销售价格,或是以其他方式进行价格转移,以达到降低二次结算价的目的。二是在信息严峻不对称的状况下,蔗农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销售价格,在二次结算中处于弱势地位,通过二次结算提高收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利益被侵害的可能性。因此,二次结算机制对蔗农增收的实际效应不明显,不利于调整种植环节与加工环节之间的利润差距,不利于调整蔗农和糖企之间的利益安排。

三、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不是盲目扩大产能、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产糖量,而是主攻单产、蔗糖份、甘蔗间套种,发展循环经济、蔗糖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甘蔗产业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进一步完善糖料蔗价格机制,维护广阔蔗农利益。一是保持一般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稳定。维持一般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不变,不要依据某一年糖价波动状况轻易提高或者降低一般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二是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管理方法。应当在进一步调查了解制糖企业成本、综合利用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挂钩联动价格、系数。三是调整良种加价政策。不要依据某一年糖价波动状况作为调整良种加价政策的依据,而要依据良种研发、推广的实际,调整良种加价政策,还应当把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纳入良种加价政策调整范围。四是提前公布一般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应当提前一个榨季公布糖料蔗收购价格方案,假如条件不成熟,至少应当提前一个榨季一般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甘蔗生产规模。

(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以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工程措施,要不断扩大高产高糖良种、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浇灌模式,不断扩大喷灌、渗灌和滴灌蔗地面积。要激励、扶持甘蔗收割机械的探讨开发,努力实现甘蔗机械收割新突破。

(三)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要制定替代新台糖系列品种的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攻

关安排。针对我县甘蔗生产实际,以满意农户、企业生产须要,替代旧系列品种为选育开发目标,通过深化调查探讨、专家询问和科学论证,全力推动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切实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探究甘蔗品种更新换代的新路径。

(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增加甘蔗产业竞争实力。

一是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以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为突破口,主动推广“猪(牛)-沼-蔗-灯-鱼”、“蔗-牛-菇”、“蔗+西瓜(甜南瓜)”、“蔗+马铃薯”、“蔗+花生(黄豆)”等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延长甘蔗生产产业链,增产增效增收,提高甘蔗生产竞争力。二是提高制糖业综合利用水平。激励、支持制糖企业以经济效益、环保等综合效益好为原则,依据制糖企业实际,选择蔗渣、糖蜜、酒精废液、滤泥的综合利用模式,加强酒精废液农灌技术探讨,开展蔗渣发电的可行性探讨。激励、支持制糖企业追踪探讨蔗糖化工业高新技术,依据市场需求,努力发展蔗糖化工业,延长制糖产业链,提高制糖生产竞争力。激励、支持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发展大型食品制造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

产业调研报告篇7

依据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对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参加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一是龙头企业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各级供销合作社以社属企业为依托,围绕自治区六大主导产业,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特色产品,重点在农资、羊绒、羊毛、乳业、粮油、蔬菜、马铃薯、烤烟、桑蚕、中药材等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肯定经营规模,辐射带动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流通、加工型龙头企业。全系统现有盟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个,其中,符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5个;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重点龙头企业13个。

二、参加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做法

四是通过改造经营服务网络,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包头市供销合作社在参加和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加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前市社共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中心社)4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381个、专业合作社35个、组建各类农畜产品德业协会30个,以包头新合作公司为依托,改造新建110个农家店和101个新合作配送网点。乌兰察布市各级供销合作社在改造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中,将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情愿加入供销合作社的个体经营者及原基层社职工重新组织起来,挂供销合作社牌子,作为供销合作社配送农资商品、收购农畜产品的基层网点,目前通过这种形式新建基层社66个、专业合作社117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地供销合作社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尽相同,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不同。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带动力不强。目前,全系统共有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340个,其中,经济实力强、带动力强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只是牵强维持经营,且企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效益不高,距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尚有肯定的差距。三是国家、自治区扶持力度不够,严峻影响制约了供销合作社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主要的困难是国家、自治区对供销合作社没有扶持政策,供销合作社在争取农牧业产业经营、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项目以及扶持专项资金等方面难度很大,相关的实惠政策基本享受不到。四是资金短缺,严峻制约供销合作社正常的业务经营和发展。农业银行一般状况下不给供销合作社供应贷款;信用合作社贷款额度小,不能满意供销合作社业务经营的需求。

四、对策和建议

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尽快引进、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各级供销合作社应当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本和经营设施,实行引进、租赁、改造等多种形式,吸纳农牧民入股、参股,整合有效资源要素,开展多方面联合与合作,尽快培育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重点发展以当地农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让农牧民不仅得到出售农畜产品的收入,而且还要得到加工增值的收入。

二是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新建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有安排地兴建一批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加快组建农牧民各类专业协会,培育和壮大农牧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民在经济上参加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引导、帮助农牧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市场优势。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与农牧民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设立农牧业抗风险的保险制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固的利益联接机制,开放和开发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参加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三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多年来,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在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供销合作社在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步履艰难,进展缓慢。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赐予扶持,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切实加强社属企业经营管理,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式,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社属企业是供销合作社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气,要进一步深化社属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明晰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提高社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和并购等手段,对社属企业布局结构进行调整,使社有资产向产业化经营领域、有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集中,全面提升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实力和水平。

产业调研报告篇8

一、优越的各种条件

1、毕节地区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丘陵、河谷错杂分布的高原山区。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立体农业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0.5—15.1℃,日照1120-1805小时,无霜期209-289天,降雨量854.1-1444毫米,有利于牧草生长及畜禽生息繁衍。毕节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山区,工业发展滞后,污染小,为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供应了优越条件。同时,我区还拥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和多样的畜种资源,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各种对养殖产业的制约因素

(一)养殖水平不高

毕节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农夫文化素养低,长期以来形成小而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没有根本变更,分散饲养较为普遍,饲养方式落后,良种良法普及率低;深坑圈比例大。畜禽出栏率:个体生产实力低。工业饲料入户运用率不高,规模养殖比例小,集约化程度低。

(二)结构不合理

一是猪肉比重较大;二是基础母畜数量少;三是家禽比重小。

(三)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受地方财力所限,畜牧产业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二是各种信贷资金门槛过高,手续顼琐,额度有限,不能满意畜牧产业建设的发展和须要;三是区位优势不明显,招商引资难度大;四是农夫自筹实力弱,肯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化发展缓慢

一是规模养殖少,科技水平低,生产实力弱;二是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创品牌、带农户、闯市场实力弱;三是甩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短;四是缺少品牌,市场竞争实力弱。

(五)基础设施薄弱

突出表现在良种繁育体系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动物防疫体系装备不齐,设施不完善,饲草饲料体系基础设施不配套,畜产品质量平安监测体系设备短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毕节试验区北京专家顾问组。

依据我区的自然条件、饲草饲料、畜禽品种资源及经济结构,帮助制定了《贵州省毕节地区畜牧产业发展战略暨规划》。规划制订后,毕节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把生态畜牧业摆到重要位置,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畜牧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畜牧大区步伐的确定》(毕地发[2000]37号)、《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看法》(毕署发[2007]26号)、《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看法》(毕地党发[2022]6号)等一系列文件及招商引资实惠政策,将生态畜牧产业列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产业。实行切实可行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扶持为生态畜牧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制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牧业增效、农夫增收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围绕“速度加快,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档次提高,产业链延长”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草食畜禽,主动发展地方特色养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制订了合理处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注意环境爱护,切实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市场导向原则、规模规范原则、产业化经营原则、科技先导原则等一系列发展原则。

根据突出优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重点发展,以草定畜的原则,依据当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国家农业部“优势畜产品布局”、贵州省农业厅《贵州省“十一〃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农办“科技扶贫生态畜牧业项目规划”、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对毕节地区的畜牧产业进行布局,其布局如下:

一是优质肉牛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亮岩、林口、燕子口、八寨、海子街、小坝、田坝桥、大新桥、何官屯、水箐、野角11个乡镇。

二是优质肉猪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三板桥、大新桥、观音桥、流仓桥、海子街、梨树、鸭池、朱昌、岔河、长春堡、撒拉溪、杨家湾、田坝13个乡镇。

三是优质肉羊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朝气、清水铺、大银、何官屯、野角、长春堡、朱昌、岔河8个乡镇。

四是优质禽产业带,涉及毕节市的有朱昌、鸭池、梨树、岔河、海子街、长春堡、田坝桥、何官屯8个乡镇。

为顺当实施生态畜牧产业发展安排,国家相关部门还制订了如下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明确各县(市)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并落实人员,保障投入,相关部门要主动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国土部门、水电部门、农机部门、交通部门、工商部门等均要简化相关手续,为畜牧业的发绽开绿灯,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政策保障。各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亲密协作,仔细贯彻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投入保障。要建立财政投入为导向,农夫和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资金为支撑,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为补充的投入机制。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生态、畜牧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主动扩大信贷规模。保险公司要主动开展畜禽养殖业保险业务,提高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增加抵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难的实力。

四是技术保障。要主动开展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免疫密度,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主动推广自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设、围栏建设、饲用藤灌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冬闲田土种草、绿化转化利用、秸秆加工处理和饲料调配技术。提高生产加工实力。

五是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内连农户、外连市场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有效管理机制。大力发展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夫组织化程度,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效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性保险、贴息贷款。担保基金等风险防范机制。

六是市场建设。要实行群众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等形式,与城乡集贸市场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主动引导和扶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提高农夫的`组织化程度。

纵观毕节地区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作为我们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样一支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来说,我们商机无限,机遇无限。市场迫切地须要我们开发出能满意支持畜牧产业结构的金融产品。就我们目前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很难从根本上满意上述须要。

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是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合作社也将成为我们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主体。因为合作社的成立能提高农夫的组织化程度,它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实行统购统销,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挡实力。现目前而言,专业合作社这一经营模式在山东省较为普遍。当然,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把专业合作社当成一个重要的贷款主体,对其发放贷款、实行的贷款种类有别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是一种对合作社授信的贷款种类,它有贷款金额较大,贷款期限长,贷款利率低的特点。我认为我们农村信用社对专业合作社授信,这样一种贷款种类对农村来说是很有市场的,但是就我们毕节市而言,像合作社这种经济组织并不普遍,据了解只有岔河镇有一个篷发养殖合作社。通过调查,该合作社目前是亏损,其缘由是管理不善。但是我认为它的经营思路,就战略意识上来说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所以,我们农村信用社应当大胆地走在前面,参加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来。

调研人:马毅,周尚任

2022年7月

产业调研报告篇9

根据XX省科技厅云科社发〔20xx〕15号文件的通知要求,XX县科技局组成两个调查组于20xx年12月29日下午至31日以走访的形式分别对全县四乡四镇的中草药资源及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了解状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XX县位于XX省东部,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县国土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9.4万。境内气侯温柔,干湿分明,立体气侯明显,年平均温度13。8℃。县城东面部有海拔1101米以下的温热河谷区,年均气温13℃;海拔1101~1700米的山区,年均气温15℃;西部高原地带,年均气温17~19℃;日温差10℃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年均降水量1235.6毫米;年均无霜期为248天;年均日照1626小时。县内土壤为红黄壤,ph值5.5—7.9之间,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相宜中草药的生长繁殖。

(一)野生中草药资源状况。

通过抽样调查,结合有关史料资料分析,XX县境内野生中草药隐藏量丰富,共有1300余种,其中最常见、常用的中草药有186种,已收录在(XX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编写的)《XX中草药汇编》一书中。近几年来,由于中草药价格稳中有升,人工采挖过度,导致很多野生药源处于枯绝边缘。

(二)中药材种植状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XX全县共有中药材种植品种17个,种植面积达63438亩。现已建立了中药材示范基地一个,面积200亩;建立了中药材服务组织一个,即龙庆家园中药材合作社。主要品种、面积及分布如下:

1、薏苡仁:20xx0亩。在高良乡。

2、生姜:40500亩。其中高良乡21010亩、五龙乡18500亩、龙庆乡1010亩。

3、三七:2500亩。其中龙庆乡落红甸、束米甸、豆温三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440亩,雄壁镇雄壁村委会种植60亩。

4、板兰根:180亩。在龙庆乡落红甸村委会。

5、杜仲:20亩。在高良乡小坡村种植。

6、接骨散:101亩。在葵山镇黎家坝村委会种植。

7、天麻:101亩。在龙庆乡拖落村种植。

8、虫娄:10亩。在丹凤镇种植。

9、当归:8亩。在彩云镇种植。

10、瓜娄:5亩。在彩云镇种植。

11、黄苓、红花、黄芪等:10亩。在彩云镇有种植。

12、大力子、水飞蓟等:5亩。在龙庆乡有种植。

二、中药材市场及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状况。

目前,由于对中药材这种特别商品的相识不足,市场观念淡薄,市场服务体系还没有建全和完善,致使中药材进入市场的难度加大。很多种植企业和农户没有建立特地的营销机构,只靠当地多环节批发销售,造成中间费用高、成本增加,严峻影响着种植农户的主动性。

XX县对中草药是商品的相识不充分,对中草药能形成产业的相识更是较晚。因此,还没有形成具有带动性的加工龙头企业。

三、中药材保障支撑与科技创新状况。

(一)相关政策与规划。

今年,特殊是“全市特色产业现场会”召开后,县委、政府非常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列为XX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以专项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形式出台。同时,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办公室设在XX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另外,在招商引资、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都赐予了倾斜。

(二)管理机构及主要管理措施。

目前,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管理机构在药品监督管理局,种植技术由县农业局水果站来抓。详细的措施是: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品种上重点发展有特色、市场好、产销对接好的三七、薏苡仁、杜仲、板蓝根等中药材,并在高良、龙庆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00亩。

结合XX的自然条件,把XX的中药材产业分三个价段稳步推动:一是起始阶段(20xx—20xx年)。建立中药材种植、加工、营销基础,把中药材的`种植和发展变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群众的共识。同时,主动引进中药材加工的企业一家。二是加快发展阶段(20xx—015年)。扩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完善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加市场竞争力。三是巩固提升阶段(20xx—20xx年)。实现XX中药材的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各种中草药的种植面积达10万亩左右,产值达2亿元。

2、引进或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引进或培育一至二个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延长产业链。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订单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路子。目前,已有XX现代

医院、昆明勋海经贸有限公司安排投资建立初加工厂。

3、完善体系,强化服务。

近几年主要是加大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服务,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应抽调专业人员,开展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管理等方面的探讨,组建种质资源库,主动做好野生中药材的人工驯化和选育工作,培育适销对路新品种,并开展种子的提纯复壮。探究一些中药材种植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建立标准化示范区,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骨干技术。同时,要强化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以提升其操作技能和种植水平。

(三)相关人才队伍状况。

全县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3。6%。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过去和现在从事过中药材种植的有24人,这些人员在引种、人工驯化和种植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如现在的龙庆乡中药材种植大户邓毛,他先后试种过10多个中药材品种,并都获得了胜利,现在已拥有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又如半夏种植大户徐显增,在多年的半夏种植过程中,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半夏种植技术。这些人员的出现,为实现XX中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