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自考00525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05年4月自考00525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05年4月自考00525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05年4月自考00525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05年4月自考00525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选读年月真题

0052520054

1、【单选题】在《谏造大像疏》中,“翦发解衣,仍渐其少”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排比

对偶

A:

夸张

B:

比喻

C:

答D:案:C

2、【单选题】《复雠议并序》的作者是

江淹

苏轼

A:

韩愈

B:

诸葛亮

C:

答D:案:C

解析:《复雠议并序》的作者是韩愈。

3、【单选题】在汉代,立太子、后妃、诸侯王和拜命三公,一般使用

戒书

诏书

A:

策书

B:

制书

C:

答D:案:C

解析:在汉代,立太子、后妃、诸侯王和拜命三公,一般使用策书。

4、【单选题】秦始皇时,实行公文文种规范化,改皇帝之令为

A:

B:

C:

答D:案:A

解析:秦始皇时,实行公文文种规范化,改皇帝之令为诏。

5、【单选题】清代自雍正朝开始,草拟谕旨的机构是

内阁

南书房

A:

内务府

B:

军机处

C:

答D:案:D

解析:清代自雍正朝开始,草拟谕旨的机构是军机处。

6、【单选题】《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所处的时代为

唐朝

宋朝

A:

明朝

B:

清朝

C:

答D:案:D

解析:《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所处的时代为清朝。

7、【单选题】在我国古代,与“咨呈”对应运用的文种是

照会

揭帖

A:

B:

C:

答D:案:A

解析:在我国古代,与“咨呈”对应运用的文种是关。

8、【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准君命文种,由皇太子、诸王颁下之文称为

令书

A:

令旨

B:

C:

答D: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准君命文种,由皇太子、诸王颁下之文称为令书。

9、【单选题】从行移属性辨析,民国时期的“通知”属于

上行文种

平行文种

A:

下行文种

B:

议决文种

C:

答D:案:B

解析:从行移属性辨析,民国时期的“通知”属于平行文种。

10、【单选题】1927年8月13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将“大总统

令”、“院令”、“部令”合并为

命令

A:

训令

B:

指令

C:

答D:案:A

解析:1927年8月13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将“大总统令”、

“院令”、“部令”合并为令。

11、【单选题】在民国时期,布告的用途发展到

对公众有所劝诫

惩戒有关人员

A:

做出重大决定

B:

传达重大决定事项

C:

答D:案:A

解析:在民国时期,布告的用途发展到对公众有所劝诫。

12、【单选题】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送政府首长批返的

上行公文是

报告

请示

A:

签报

B:

C:

答D:案:C

解析: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

文称签报。

13、【单选题】“答复下级机关请示”,应采用的公文是

批示

批复

A:

复函

B:

C:

答D:案:B

解析: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

用公务文书。

14、【单选题】“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文种是

通知

通报

A:

通告

B:

报告

C:

答D:案:B

解析: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

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15、【单选题】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的议决类文种是

决定

决议

A:

议案

B:

会议纪要

C:

答D:案:D

解析: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会议纪要由会议主

持机关撰写,可以在最后署机关名称和撰写日期。也可只在正文中写出主持机关,不另外

署名。

16、【多选题】“表”的特色是用于陈情。表文中,陈情的“情”的含义是

情况

情理

A:

B:

情志

情感

C:

情景

D:

答E:案:ABCD

17、【多选题】《上东宫启》一文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代称皇太子的词有

殿下

万方

A:

副君

B:

万国

C:

东宫

D:

答E:案:ACE

18、【多选题】清代“揭帖”的类型包括

随奏本揭帖

随奏折揭帖

A:

随题本揭帖

B:

随启本揭帖

C:

随奏状揭帖

D:

答E:案:ACD

解析:揭帖是清代随本章附送相关部院、科、馆,以方便相关部院预先商议对本章处理意

见的平行公文文种。清代揭帖的类型可分为:随奏本揭帖、随题本揭帖、随启本揭帖。

19、【多选题】在《众议员罗永庆等对政府质问书》中,指辛亥革命烈士的文句“青磷碧

血,未招屈子之魂;白草黄沙,罔恤若敖之鬼”,所采用的修辞手段有

叠字

对偶

A:

排比

B:

比喻

C:

借代

D:

答E:案:BD

20、【多选题】袁世凯政府中、后期增设的大总统策令用于

任免文武职官

颁给爵位、勋章并其它荣典

A:

大总统对于人民之宣示

B:

C:

大总统裁答各官署之陈情

公布教令

D:

答E:案:AB

解析: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的《大总统公文程式令》规定,任免文武官吏。颁给爵

位、勋位或其他荣典用策令。

21、【问答题】公文格式

答案:公文格式指的是书写公文的结构程式、文面款式和载体规格。

22、【问答题】诏

答案:诏是古代公文文种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所设置,在大部分朝代是皇帝主要用于指

挥廉政的君命文种。

23、【问答题】修辞义

答案:修辞义,是作者在该文中特别赋予该词的临时义,亦即该词语原本不具备的含义。

24、【问答题】精警

答案:巧用典故、古人名言或历史经验的总结,锤炼为言简意赅、富于哲理、耐人寻味的

警句,并置于关键的位置。

25、【问答题】通告

答案:通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置,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宣告文

种。

26、【问答题】什么是“移”?概述“移”作为平行文种的正式确立时期。

答案:移,是封建社会由无隶属关系的官署或官员间相互行文使用的平行文种。唐宋,

是将“移”明定为公文文种的正式确立期。(唐朝,正式设置;宋朝,相沿设置,)用于

同级,不相隶属机关。

27、【问答题】简述民国时期“呈”的基本用途。

答案:民国时期,呈的基本用途有二:(1)下级官署(或职官)对上级官署或长官进

行陈情、陈报;(2)人民对官署陈情。

28、【问答题】在《北京宫殿告成诏》一文中,“四方万国,道里适均”及“华夷绥靖,隆

古今全盛之基”两语,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案:(1)体现我国古代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思想;(2)因为,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

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既曾有相互抗衡、大迁徙、大融合,也曾有如兄弟

般和睦共处,乃至天下一家。诏书中称北京的地理优势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其

着眼的基点是将各民族视为一个大家庭。而赞词“华夷缓靖,隆古今全盛之基”,即为这

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29、【问答题】简述请示的类型。

答案:现行工作中的请示公文,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1)求教性请示;(2)呈准

性请示;(3)求助性请示;(4)呈转性请示。

30、【问答题】简述命令(令)的适用范围。

答案:命令(令)适用于:(1)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2)宣布

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3)奖惩有关人员;(4)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31、【问答题】具体分析《京兆府学立小学规榜》中采用的层递修辞手段及类型。附:

节录《京兆府学立小学规榜》第一、诸生学课分为三等:第一等每日抽签问所听经义

三道,念书一二百字,学书十行,吟五七言古律诗一首。三日试赋一首(或四韵),看赋一

道,看史传三五纸(内记故事三条)。第二等每日念书约一百字,学书十行,吟诗一

绝,对属一联,念赋二韵,记故事一件。第三等每日念书五七十字,学书十行,念诗一

首。

答案:(1)《京兆府学立小学规榜》一文采用了“层递“修辞手段。本文根据因材施教

的原则,对诸生“学课”分成一、二、三等,在表述上采用了“阶降”的层递修辞手段。

即:①学习项目由多到少;②学习分量由重到轻;③学习要求由严到松。(2)

根据趋向,“层递”修辞手段可区分为“阶升“和“阶降”两种类型。(3)具体分

析:①念书。第一等,一二百字;第二等,约一百字;第三等,五七十字;②习赋。

第一等,要试作;第二等,只教不作;第三等,不教;③习诗。第一等,背五、七律;

第二等,背五、七绝;第三等,只教不背。

32、【问答题】试述《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在公文写作学上的意

义。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查发布文告,所以宣达政令,故其内

容、文字均应明白浅显,便一般民众易于了解,以利推行。近查各级行政机关所发布告,

每多词句深奥、文义晦涩,以致不易了解,殊非普通晓喻之道。嗣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

力求通俗;其有涉及科学用语或专门名词者,更宜加以浅显之释明。以期适合民众知识标

准,而符推行政令之本旨。此令

答案:本文在公文写作学上的意义表现在,它从公文写作学角度颇多启窦。(1)公文

的本质,是“宣达政令”的工具,撰写公文的本旨,是“符合推行政令”之需要。故此,

切忌将欣赏效果的追求作为写作的指导思想;(2)公文的表述,不得词句深奥、文义

陶涩,而以“明白浅显”为尚;(3)明白浅显的程度,以阅者“易于了解”为准。这

实际上是表述“得体”的要求中的得“人宜之体”。本文所指的具体公文是面向社会的布

告,故“文字浅显”的程度,是“适合民众知识标准”。

33、【填空题】《谏造大像疏》中“尊容既广,不可露居”一语,使用的修辞手段是

_____。

答案:拟人

34、【填空题】在我国古代,根据封建礼法,居下者不得直称尊长者之名,以示敬,称为

_____制度。

答案:避讳

35、【填空题】在我国古代“详”主要用于明清时期,由下级就重要事项向_____上级详细

汇报、请示政务。

答案:直接

36、【填空题】古代官府印章类型,有印、_____、钤记之分。

答案:关防

37、【填空题】教,是封建社会由_____、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

答案:王侯

38、【填空题】词汇义,是根据词语通常适用范围以_____来规范了的词义。

答案:词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