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孟郊在《登科后》一诗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与该诗句相关的制度诞生于()
A.隋朝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由此可见()
A.中书省是审议机构B.门下省是决策机构C.旨在避免决策失误D.行政效率大
大下降
3.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通典•食货典》也
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
究()
A.无需依据文献记载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D,应该重视史
料互证
4.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B.丝织工艺的精湛C.垦田面积的扩大D.长安城市的布局
5.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
普尺带珠丹。以上史实可以表明唐朝时()
A.民族间矛盾已经消除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统治阶级内部团结
6.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唐朝时期与此说法相符合的是
()
A.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C.北方游牧民族普及饮茶之风D.佛教经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
7.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选官制度先进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8.“此后,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
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这主要源于()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9.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祖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
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B.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C.防止了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D.加强了对地方的军政管理
10.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下列措施体现此思想的是()
A.募役法B.方田均税法C.保甲法D.农田水利法
II.12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宋、辽、金、夏共同演绎盛世与乱世中的黄金时代,下列图
示中,能够正确展示与北宋政权并立的形势示意图的是()
12.两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
夏,南宋偏安江南,与金对峙,这表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繁荣与开放B.多民族政权并立C.民族战争频繁D.实现大一统
13.有学者认为,从更深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看,岳飞之死实为宋代文化悲剧性质的产物,是自太祖以来政治
传统的历史循环。该学者认为宋代的“政治文化传统”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尚武轻文,武人干政
C.重文轻武,文人治国D.科举取士,钳制思想
14.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
蹄。……”苏轼在其诗句中描述的是哪一生产工具()
B.
15.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时期的开封,“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
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种情景直接反映了()
A.宋代商业繁荣景象B.宋代手工业水平高C.宋代海外贸易发达D.宋代人口增
长过快
1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桌案上摆着《史记》B.行军时使用指南针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D.营帐内挂着元代疆域图
17.在元朝的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A.回族B.维吾尔族C.藏族D.明朝
18.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
处是()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19.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倾向不同C.才学气质不同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20.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按发明时间的
先后顺序排列第三的是()
21.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
称。这表明()
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
C.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
22.明朝学者宋濂曾形容八股选出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这反映了明朝科
举制度()
A.八股取士,培养人才B.加强创新,独立思考
C.脱离实际,禁锢思想D.利于读书,繁荣文化
23.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出使回国,“是年,琉球、中山、山南、婆罗、日本、别失八里、阿鲁、撒马尔
罕、苏门答剌、满刺加、小葛兰入贡”。该材料最能体现郑和下西洋()
A.船队航行的时间长、规模大B.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C.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欧洲D.船队采用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24.2022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回顾历史,在1553年攫取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者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沙俄
25.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时期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一部“以诡异的想象,
突破时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它是()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
26.“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这是明朝末年民间流传
的歌谣,从这首民谣中得出的信息是()
A.人民歌颂的“闯王”是黄巢B.人民对农民军政策热烈拥护
C.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D.严明的军纪得到人民的拥护
27.1751年,清政府规定“凡(西藏)地方之些小事务,务须遵旨请示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办理”,1783
年又规定驻藏大臣“总揽全藏事务,主持达赖、班禅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活动及坐床典礼”。可见在清朝
()
A.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B.中央政府尊重西藏宗教信仰
C.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程度D.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日益强化
28.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
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
A.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D.清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9.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
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评价的
是()
A.郑和下西洋B.雅克萨之战C.大兴“文字狱”D.闭关锁国政策
30.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
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
()
A.昆剧B.徽剧C.川剧D.京剧
31.隋唐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大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A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材料三: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
贞观十四年(640),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
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境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
翻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材料四: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
失明。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是谁下令修建大运河?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东渡日本传播了哪一宗教文化?请举一例印证唐与天竺的友
好往来。
32.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
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
的保证。
一一《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
闹去处,通晓不绝。
一一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同时,他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
区的统治。如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行政机构。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概括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的“他”是谁?为“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了什么制度?在台湾正式
建立什么行政机构?
33.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迅速灭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
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救令;部分则
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
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认为明代粮食总产量应为1500亿市斤左右,较之前各朝代有大幅提高。
王育民教授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根据嘉庆《清会典》,嘉庆十
七年(1812),全国总产粮约为3013亿市斤,约为1.5亿吨。清朝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
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1)根据材料一,说说明太祖“罢相”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政治的发展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明朝引进的粮食作物有哪些?分析人口过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相关的制度是科举
制。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C
【解析】依据“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和所学知识可知,
唐太宗强调门下省应发挥审议的职能,由此可见旨在避免决策的失误、增强决策的合理性,C项正确;中书
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排除AB项;题干没有体现当时行政效率大大下降,相反唐朝实行三省
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D
【解析】根据“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可知,杜甫的诗
歌反映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根据“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知,
《通典•食货典》反映的也是唐朝的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由此可见,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有利于还原
开元盛世这一历史真相,故D项正确;ABC的表述错误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相互印证,要求学生结合史料的重要作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相互印证,注意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
4.【答案】D
【解析】“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对长安城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街道整齐,
排水设施齐全,分为坊和市,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
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选:D。
本题考查盛唐气象,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解析】A.“已经”表述绝对,排除A。
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与题干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
C.“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
赞普尺带珠丹”。唐朝将公主嫁到吐蕃,促进了民族融合,由此可见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C正确。
D.题干主旨是民族之间交往,不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问题,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朝的开明的民族政策,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唐朝时期与此说法相符
合的是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A不是外传,C内部交流,D在西汉时期。
故选:B„
本题考查朝唐朝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7.【答案】B
【解析】本题为程度性选择题,ABCD都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原因。其中唐朝经济文
化世界领先,对其他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B符合题
nbl.
思1。
故选:Bo
本题以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对外交流。
本题以唐朝的对外交流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导致了北方长期战乱,使唐朝由盛转衰,C正确;七国之乱是汉朝诸
王叛乱,A错误;八王之乱是西晋晋惠帝时期的叛乱,B错误;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
了唐朝统治。但黄巢起义晚于安史之乱,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安史乱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安史之乱的影响。
9.【答案】A
【解析】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转运使。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
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
要目的是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主要影响,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
强”可知,国家的贫弱问题就是农业生产少,民不富国不强。农田水利法就是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
了农业发展。农田水利法使土地面积扩大,可灌溉的水源增加,有利于农业增产,D符合题意。募役法和
方田均税法与题干无关,排除AB;保甲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有关,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判断出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的目的和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
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
取政权,建立北宋,定都汴京。按照地理位置可知C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北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西夏和辽,它们与北宋形成对峙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关
知识。
12.【答案】B
【解析】A.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
B.结合所学知识,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南宋与金并立,这表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多民族政权并
立,B项正确。
C.民族战争频繁是魏晋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
D.实现大一统是在秦汉时期,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识记两宋时期民族关系。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多民族政权并立。
13.【答案】C
【解析】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发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祖继
续采取什么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
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
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
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
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
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该学者
认为宋代的“政治文化传统”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苏轼在其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宋朝的生产工具,故A符合题意;BC是唐朝时发明
的工具,排除;D是汉朝发明的工具,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宋朝发明的工具。宋朝发明了秧马。
掌握不同朝代发明的生产工具和意义。
15.【答案】A
【解析】根据“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可知,当时北宋都城开封商业活动规模巨大,说明商业
贸易繁荣,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知道开封商业贸易繁荣。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D
【解析】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
汗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所以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是不符合历史的。西汉的《史记》在成吉思
汗可以阅读。指南针和长城在成吉思汗统治时己经出现,所以ABC符合史实。
故选:D。
本题以“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
注意:本题要求选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应将选项一一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辨别真伪。
17.【答案】A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民族融合大发展,最重要的是,元朝时波斯人、阿拉伯人大批迁入中
国与汉族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民族关系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据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
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学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可知,这表明元
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在地方设行
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故选D.
本题以许有壬的话语为依托,考查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9.【答案】D
【解析】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
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南宋
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
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社会环境不同。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苏轼和辛弃疾作品内容大相径庭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
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
O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A.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明朝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排除A。
B.司南是古代用于辨别方向的一种仪器,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排除B。
C.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
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排除Co
D.根据材料“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
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
具,称为“司南”;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故按发
明时间的先后顺序应为: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火铳,排列第三的是活字印刷术,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1.【答案】A
【解析】明朝为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
厂。由于宦官常在皇帝左右,最受他的信任,就让他们负责这个机构,对官吏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
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故选:Ao
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重点考查东厂特务机构。
本题考查明朝东厂特务机构,属于课本基础知识,学生应注意细节知识点的记忆。
2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依据所学可知指的是八股取士的危害。八
股取士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整段材料讽刺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人脱离现实,国
家也无法真正选拔人才。故C符合题意。ABD的说法不符合八股取士的影响,说法是错误的,排除。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八股取士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
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八股取士的相关知识点。
23.【答案】B
【解析】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出使回国,“是年,琉球、中山、山南、婆罗、日本、别失八里、阿鲁、
撒马尔罕、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入贡”。该材料最能体现郑和下西洋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知道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4.【答案】A
【解析】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
年12月20日,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A符合题意;攫取澳门居住
权与西班牙、荷兰和沙俄无关,排除BCD。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攫取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者。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
住权。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25.【答案】A
【解析】《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
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
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动流畅,
故事引人入胜。据“以诡异的想象,突破时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
的世界”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是《西游记》,A项正确;《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
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
崩溃的历史趋势,排除B项;《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
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排除C项;《三国演义》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
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
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西游记》的相关史实,“以诡异的想象,突破时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
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四大小说的相关史实。
26.【答案】B
【解析】据“盼着闯王出主张”“闯王江山不纳捐”可知,这首民谣反映的是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
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故从题干这首民谣中得出的信息是人民对农民军政策热烈拥护,B项正确;人民歌颂
的“闯王”是李自成,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排除A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在题
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严明的军纪”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对农民军政策的热烈拥护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
27.【答案】D
【解析】据题干“1751年,清政府规定'凡(西藏)地方之些小事务,务须遵旨请示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
酌定办理',1783年又规定驻藏大臣'总揽全藏事务,主持达赖、班禅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活动及坐床典
礼'”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日益强化,扩大驻藏大臣的权力,加强对西藏的管
辖。故D符合题意;元朝时期,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排除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朝中央政府对
西藏管理日益强化,不是强调中央政府尊重西藏宗教信仰,排除B:题干材料反映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
管理日益强化,不能说明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程度,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总厨个人述职报告
- 糖尿病护理方案
- 3.3.1盐类的水解酸碱性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
- 保护牙齿小班安全教案反思
- 荷塘月色说课稿
- 安踏企业五年战略规划
- 生物物理学实验室安全操作
- 机场租赁合同
- 健身中心土地租赁协议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The-road-to-success
- 蓝色简约世界标准日(标准体系促发展 良好行为增效益)
- 中职英语1 基础模块 Unit 3 shopping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人际需求和孤独感在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 广州介绍课件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
-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运营动态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