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6/2E/wKhkGWYXGC2AFfhxAAIBoNrH5gw727.jpg)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6/2E/wKhkGWYXGC2AFfhxAAIBoNrH5gw7272.jpg)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6/2E/wKhkGWYXGC2AFfhxAAIBoNrH5gw7273.jpg)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6/2E/wKhkGWYXGC2AFfhxAAIBoNrH5gw7274.jpg)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6/2E/wKhkGWYXGC2AFfhxAAIBoNrH5gw72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0.0分)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厥鱼肥。”这句诗中描写的美景不属于生物的是()
A.白鹭B.桃花C.流水D,蹶鱼
2.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
进行分类的()
A.用途B.形态结构C.生理功能D.生活环境
3.紫薇,俗称“痒痒树”,只要用手轻轻挠一下它的树干,树叶就会微微“颤抖”。这种现象体现了()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大自然中的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能够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后代D.能进行光合作用
5.同学们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A.抽样调查草坪植物的密度B.可根据生物特征简单分类
C.停留的昆虫、小鸟不作记录D.尽可能不打扰和伤害生物
腾飞学习小组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他们
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次,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
丛的空气湿度,并将一天中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完
成各小题。
6.腾飞学习小组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丛中的湿度,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A.场地对植物水分需求的影响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7.根据对曲线图的分析可知,曲线①代表的测试地点最有可能在()
A.裸地B.灌木丛C.草地D.其他地方
8.针对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裸地作为对照组B.该实验的变量是湿度计的精度
C.测量的地点不能靠近水源D.可以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9.“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究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3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3
个数据中的()
A.最大值B.最小值C.平均值D.任何一个数据
10.下列环境中相对湿度最大的是()
A.撒哈拉大沙漠B.内蒙古大草原C.关中平原的农田D.西双版纳森林公园
11.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
降雨增多,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因降雨量充足且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这主要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1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昆虫帮助传播花粉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蚯蚓改良土壤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1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一兔子一狼B.虫一鸟一鹰
C.光T草一兔子一狼-细菌D.草T虫T鸟T细菌
14.某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
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可
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猫头鹰
A.该食物网中有四条食物链
B.食虫鸟和青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臼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该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16.资料1:校园占地面积有100亩,在调查时,李大伟同学选取操场东边的绿地为调查对象,调查校园内
的生物。校园内,月季花开得热烈,粉红、大红、玫瑰红、黄色等,美不胜收;各种各样的蝴蝶和蜜蜂在
花丛中飞来飞去;雨后的草坪上蘑菇一朵一朵的冒出,池塘中锦鲤的口和鲤盖一张一合,鸟儿在树枝间飞
来飞去……李大伟为观察到的几种生物的代表拍摄了五幅照片(如图)。
资料2:太空教师在问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太空中也可以种出粮食,相
比于在地面,太空水稻出现“方向乱”“吐水多”“开花晚”等“太空综合征”。
资料3: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
流窜到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家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家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
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1)资料1中,校园占地面积有100亩,在调查时,李大伟同学选取操场东边的绿地为调查对象,则该绿
地在调查中被称为。校园中的月季花有粉红、大红、玫瑰红、黄色等多种颜色,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池塘中锦鲤的口和鳗盖一张一合,这是锦鲤在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
碳,李大伟同学说校园内的各种植物与锦鲤一样,也能进行。
(2)李大伟同学将①⑥归为一类,将②④⑤归为一类,将③归为另一类,则他的归类依据是。
(3)资料2中描述的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过中秋节时,航天员还品尝了由蔡旭哲
亲手种植的生菜,宇航员们的这一行为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o
(4)资料3中,家兔能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成为野兔,并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危害,说明生物能够。
(5)李大伟把生态因素绘制成如图概念图:
资料3中,野兔、草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填“①”或"②”)因
素;野兔与当地绵羊之间的关系是(填“③”、“④”、“⑤”或“⑥”)o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控
制野兔的数量,采用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种办法,你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
(6)目前,空间站还不能成为人类的家园,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一,
我们一定要保护它,善待它!
17.探究自制生态瓶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的完整性和复杂程度直接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500毫升的容器、水、砂石、孔雀鱼、斗鱼(以其他小动物为食)、浮萍若干、1株黑藻等。如
图1表示4名同学制作的生态瓶以及摆放情况(注:丙生态瓶中放的是斗鱼)。
(1)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分析其组成,属于生产者的是;生态瓶制作过程中,
会带入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属于。
(2)甲和乙生态瓶比较,生态瓶孔雀鱼存活时间更短;丙和丁生态瓶比较,丙中的斗鱼只能以小
动物为食,斗鱼存活10天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3)刘老师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作为示范,以5升矿泉水瓶为容器,里面除了非生物材料外,还放入了多种
动植物,构成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请写出一条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
和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狐尾藻的。该食物网中缺少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和
(4)刘老师制作的生态瓶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与丁生态瓶相比,说明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8.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爱科学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要找鼠妇需要到阴暗处潮湿的花盆下找,他们为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制
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1)对该实验作出假设:,符合该实验的变量是。该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这种实验叫做
______实验。
(2)从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3)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该实验设计上错误的步骤是,如何改正?。
(4)小明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试分析说明该同学的建议是否可行?,
原因是。
(5)实验完成后,鼠妇应该怎样处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BD、此三项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C、流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本题中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
生物用途进行分类的。
故选:A„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观赏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可以属于不同的类群。
3.【答案】B
【解析】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只要用手轻轻挠一下“痒痒树”的树干,树叶就会微微颤抖,
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由生物的特征可知: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能繁殖后代。绿色植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绝大多数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生物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调查时,调查范围较大我们可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因此抽样调
查草坪植物的密度,正确;
B、调查后,将全组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归类,正确;
C、调查要全面细致,停留的鸟和昆虫也要记录,错误;
D、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正确。
故选:Co
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
究对象的材料。
掌握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6~10.【答案】B、B、B、C、D
【解析】解: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越多,蒸腾作用越
强,空气湿度就越大。学习小组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丛中的湿度,实验变量是不同地点的植
物,其目的是为了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故选:Bo
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改变环境。
熟练掌握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解: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蒸腾作
用越强,空气湿度就越大,故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图中曲线①代表的测试
地点相对湿度最大,最有可能在灌木丛。
故答案为:B。
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改变环境。植物
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通过蒸腾作用来实现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A、对照实验中除了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都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一般来
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裸地上没有植物,在该探究中作为
对照组,A正确。
B、该实验的变量是裸地、草坪和灌木丛各处的植物种类和数量,B错误。
C、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C正确。
D、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明生物影响环境,D
正确。
故选:Bo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草本植物,茂
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
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解: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
验,取其平均值。所以,“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究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3
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3个数据中的平均值。
故选:Co
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裸地和草地对照,变量是植物,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
有影响,即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草地和灌木丛对照,变量是植物的多少,说明植物越多,其对空气
湿度的影响越大。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和方法。
解:裸地没有植物,空气湿度小(早晨、中午、晚上都是最小);灌木丛植物比草地多,植物的蒸腾作用
较大,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因此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比草地的大;草地植物比灌木丛的少、但
比裸地的多较多,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因此草地的空气湿度比灌木丛的小比裸地的大。
从以上选项可以得出西双版纳森林公园相对湿度最大。
故选:D。
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
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
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
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
午。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11.【答案】B
【解析】解: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
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
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所以,“因降雨量充足且及时,谷类作物能
茁壮成长“,这主要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正确。
故选:Bo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所以
平时做题时我们一定要多进行区别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A、昆虫帮助传播花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
符合题意。
C、蚯蚓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鹰是主要生活在空中的鸟类,前肢特化为翼,适于飞翔;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用鲤呼吸,用鳍游泳,
鳍宽大适于划水,适于在食物丰富的浅水生活。因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生物对各自环境的适应,
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
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3.【答案】A
【解析】解:A、草一兔子一狼,从生产者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正确;
B、虫一鸟一鹰,缺少生产者,错误'
CD、光T草一兔子一狼T细菌,草-虫-鸟T细菌,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错误;
故选:A«
1.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T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T……T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
头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
递减。这样,越往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越少,储存的能量也越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
量与能量的关系。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一丙一乙-丁。根据有害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若该生
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食物链的末端丁。
故选:D。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
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
15.【答案】A
【解析】解:A、图中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T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一食草昆虫T食虫鸟一
蛇一猫头鹰、草一鼠一蛇一猫头鹰、草一鼠—猫头鹰、草一食草昆虫一食虫鸟一猫头鹰共5条食物链,错
误;
B、食虫鸟和青蛙都以食草昆虫为食,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正确;
C、该生态系统营养等级少,结构简单,因此,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正确;
D、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草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底端的,因此,能量最多,正确。
故选:A»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一……—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
头指向捕食者。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样本变异呼吸生物形态结构特点环境影响生物营养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
环境②③生物防治生物圈
【解析】解:(I)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校园占地100
亩,在调查时,李大伟选取操场东边的绿地为调查对象,则该绿地在调查中被称为样本。变异是指亲代间
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校园中的月季花有粉红、大红、玫瑰红、黄色等多种颜色,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
特征;池塘里锦鲤的口和鲤盖一张一合,这是锦鲤在呼吸,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
能够进行呼吸,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李大伟说公园的各种植物与锦鲤一样,也能进行呼吸。
(2)根据生物形态结构特点,可以把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李大伟同学将①⑥归为一类是植物,
将②④⑤归为一类是动物,将③归为另一类是真菌,则他的归类依据是生物形态结构特点。
(3)太空水稻出现“方向乱”“吐水多”“开花晚”等“太空综合征”,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是环境影响生物。航天员还品尝了由蔡旭哲亲手种植的生菜,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属于生物需要营养这一
特征。
(4))家兔能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成为野兔,并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危害,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
也能影响环境。
(5)野兔、草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②生物因素;野兔与当地绵羊之间的关
系是③竞争关系,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控制野兔的数量,采用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种办法,
你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生物防治。
(6)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
境的总称,因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一生物圈。
故答案为:
(1)样本;变异:呼吸;
(2)生物形态结构特点;
(3)环境影响生物;营养;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5)②;③;生物防治;
(6)生物圈。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
个体。
2、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
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
的总称。
4、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场所,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
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6、图中:①是非生物因素;②是生物因素;③竞争关系;④捕食关系;⑤合作关系;⑥寄生关系。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多,需要平时多练习多归纳。
17.【答案】生态系统浮萍和黑藻分解者甲营养物质狐尾藻一苹果螺一米虾一孔雀鱼(狐尾藻一椎实
螺T米虾T孔雀鱼,宝塔草T苹果螺T米虾T孔雀鱼,宝塔草T椎实螺T米虾T孔雀鱼)能量物质分
解者非生物成分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解析】解:(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所以生态瓶可以
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
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植物(浮萍和黑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
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生态瓶制作过程中,会带入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属于分解者。
(2)甲生态瓶摆放于储物柜中,浮萍、黑藻因被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小鱼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因
此,存活时间更短;丙生态瓶中的斗鱼只能以小动物为食,存活10天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命活动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关系的,图中2共有13条食物链:狐尾藻-孔雀鱼,
狐尾藻T苹果螺一孔雀鱼,狐尾藻-苹果螺1米虾一孔雀鱼,狐尾藻一米虾T孔雀鱼,狐尾藻一椎实螺一
米虾T孔雀鱼,狐尾藻一椎实螺一孔雀鱼,黑藻T米虾―孔雀鱼,宝塔草T苹果螺T孔雀鱼,宝塔草T苹
果螺一米虾一孔雀鱼,宝塔草一米虾—孔雀鱼,宝塔草一椎实螺一米虾一孔雀鱼,宝塔草一椎实螺一孔雀
鱼,宝塔草一孔雀鱼。其中最长的食物链:狐尾藻一苹果螺一米虾一孔雀鱼,狐尾藻一椎实螺一米虾一孔
雀鱼,宝塔草一苹果螺一米虾一孔雀鱼,宝塔草一椎实螺-米虾—孔雀鱼。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动物大多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所以物质和能量随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
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
关系。因此完整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相
反,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所以刘老师制
作的生态瓶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与丁生态瓶相比,说明了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
(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浮萍和黑藻;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单元素养评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练习含解析
- 2024年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ⅥTheRestPartsoftheUnitP30~34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社区互助在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 目的化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对接
- 社交媒体在职业女性生活中的作用
- 25 忆读书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现代东方风洗浴中心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联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语文
- 出租共享菜园合同范例
- 八年级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计划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三方买卖协议标准版本(2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度文化演艺代理合作协议书4篇
- 【数学】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2024-2025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小脑梗死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