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四校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现象不是由于酸雨引起的是()A.改变全球降雨格局 B.破坏水体平衡C.使树木生长缓慢并容易感染病害 D.破坏土壤肥力2.下图SARS-CoV-2病毒感染能引起人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病毒由RNA、蛋白质外壳和囊膜组成,囊膜主要来自寄主细胞膜,也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下列有关SARS-CoV-2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B.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是否携带病毒D.现在发现该病毒仅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3.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升高体温(发烧)来对付。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烧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副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刺激某些细胞增殖与分化C.寄生在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需要由抗体进入细胞进行消灭D.“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4.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B.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D.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5.某种群13年来的种群増长倍数λ(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前4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B.第4年与第13年的增长率相同C.第11年到第13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D.第9年的种群数量既多于第3年,也多于第10年6.甲状腺对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调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可分泌两种激素,分别是甲状腺激素与三碘甲腺原氨酸B.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肌肉的增生与骨骼成熟C.当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消失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湖泊中存在一条食物链:小球藻→水蚤→鱼(甲),其中甲体内含有毒素不能作为人类的食物。现向该湖泊引入以小球藻和水蚤为食的河蚌。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该湖泊中引入河蚌后,河蚌和水蚤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河蚌会导致甲种群数量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湖泊中河蚌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蚌进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而不呈“J”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河蚌是日常生活餐桌上人们经常食用的美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向该湖泊生态系统引入河蚌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某患者因血尿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遗传系谱如图1。(1)据图1分析,Ⅱ-2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若Ⅰ-1和Ⅰ-2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_________。(2)经检查,Ⅱ-2视力和听觉也出现广泛受损,经诊断为Alport综合征(简称AS)。AS的发病与Ⅳ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这种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构成组织基底膜。研究者进一步对Ⅰ-1和Ⅱ-2编码Ⅳ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①Ⅳ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有三十余种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这些基因突变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Ⅱ-2的基因突变是由_________引起的。②Ⅱ-2的患病较重,而父亲(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从测序结果分析,Ⅰ-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Ⅳ型胶原的基因序列___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那么,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3)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该病患者经对症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病情。若Ⅲ-2和一个健康男性婚配后,希望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后代,医生可对用于人工受精的卵子(编号①~④号)形成过程释放的极体中致病基因位点进行遗传检测(不考虑交叉互换),结果如下表。编号①②③④遗传信息--GATTGGTTATT--CTAACCAATAA--GATTGGTTATT--CTAACAAATAA--GATTGTTTATT--CTAACCAATAA--GATTGTTTATT--CTAACAAATAA-来源第二极体第二极体第一极体第一极体正常基因模板链:--GATTGGTTATT-依据表中结果,医生应选择编号为_________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Ⅲ-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请依据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医生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___。(4)该项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遗传病患者或者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家庭生育不含致病基因的后代,大幅降低家庭和社会的养育成本。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请陈述理由:_________。9.(10分)为研究南瓜多糖对血糖的影响,某课题组用四氧嘧啶一定程度上破坏小鼠的胰岛B细胞,使小鼠患糖尿病。将糖尿病小鼠分为两组,A.组灌胃(一种实验中常用的给药方式)一定浓度的南瓜多糖溶液,B.组灌胃等体积的水,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血糖指标需要在空腹条件下测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表明饲喂南瓜多糖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升高,加速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从而得出南瓜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增加一组灌胃等体积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鼠,以测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基准值。10.(10分)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从_____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_____。(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_____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组别所含氨基酸A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B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C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D甘氨酸天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丝氨酸E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11.(15分)科学家对某一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数据。A这块田共收割玉米10000株,质量为6000kg,所含能量约为1.0×108kJ。B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约为3.3×107kJ。C在整个生长季节,入射到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被固定的总量约为1.5×108kJ。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田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该农田牛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kJ,这些能量的去路除了有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以外还有三个去路分别是_____________。(3)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请你提出一些增强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了严重干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在距地球表面15-20千米处的平流层中,臭氧的含量非常丰富,它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正常,雨水的pH值一般都在6左右,不会低于5.6,目前有些地区的雨水的酸度已到了pH2-5。【详解】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这不属于酸雨的危害,其它选项均由酸雨引起。故选A。【点睛】识记酸雨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D【解析】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A正确;
B、病毒不含核糖体,其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
C、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以检测是否携带该病毒,C正确;
D、目前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或直接亲密接触进行传播,D错误。
故选D。3、C【解析】
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作为抗原,能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只能在细胞外发挥免疫作用,C错误;“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D正确。4、C【解析】
A、Smac与IAPs反应加强促进细胞凋亡,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增强,A错误;B、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有的是细胞核基因表达的产物,有的是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依题意信息无法确定Smac基因与IAPs基因是属于细胞核基因,还是属于线粒体基因,因此不能得出“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结论,B错误;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而Smac与IAPs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所以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C正确;D、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大分子物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线粒体释放到线粒体外,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细胞凋亡、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诸如“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等等,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5、C【解析】
题意分析,λ值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第5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第9~12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详解】A、由分析可知:在第1~第4年之间λ=1.5,种群呈J型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A正确;B、图中显示第4年与第13年的λ值相同,故增长率=λ-1相同,B正确;C、从第11年到第12年间λ<1,说明此时种群数量在减少,第12年后λ>1,说明种群数量先减小再增加,C错误;D、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而且第5年之前λ>1,故第5年前的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据此可知第5年与第9年的种群数量相当,且都多于第3年,第10年的λ<1说明当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9年,D正确。故选C。6、D【解析】
A、甲状腺激素可以分为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A错误;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成熟,但不能促进肌肉增生,B错误;C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不会因饮食中缺碘而消失,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特点是解题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竞争和捕食下降河蚌捕食小球藻和水蚤,使流入甲的能量减少样方法该湖泊的环境资源有限,存在河蚌种内斗争、以河蚌为食的天敌等因素直接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②“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用N表示种群数量,当N=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C点)N>K/2时,种群增长率降低,N<K/2时,种群增长率增大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K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详解】(1)引入河蚌后,河蚌捕食水蚤和小球藻,水蚤捕食小球藻,因此河蚌和水蚤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河蚌捕食小球藻和水蚤,使流入甲的能量减少,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2)河蚌活动能力弱,因此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该湖泊的环境资源有限,存在河蚌种内斗争、以河蚌为食的天敌等因素的限制,河蚌进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3)河蚌作为人类的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甲不能作为人类的食物,其能量不能流入人类,河蚌的引入能调整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注意辨析两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出现条件和辨析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种类。8、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不定向单个碱基对替换不同Ⅰ-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Ⅰ-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①、④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取自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不合理,该同学的操作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新的基因突变【解析】
1.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1)图1中显示,正常的Ⅰ-1与Ⅰ-2结婚生出了患病的Ⅱ-2,由于Ⅱ-2是女儿,故推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可知Ⅰ-1和Ⅰ-2均为携带者,则这对夫妇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1/4。(2)①由题意知,IV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的突变基因有三十余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与正常人碱基序列相比较,I-2从左向右数第六位的碱基G含量下降,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②由题图可知,Ⅰ-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IV型胶原的基因序列不同;由于Ⅰ-1兼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和致病基因的细胞,Ⅰ-1胚胎发育早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胞发育为肾脏,导致其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3)Ⅲ-2的基因型是Aa,产生的卵细胞有2种可能,含有A或含有a,第二极体中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第一极体中遗传物质一定与卵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女性为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选取第二极体包含正常基因或第一极体不包含正常基因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可达到目的,即选用的卵细胞应该是编号①或④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Ⅲ-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4)如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则会导致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消失,影响人类的遗传多样性,造成未知风险,另外,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技术风险(如:脱靶效应等),可能造成新的基因突变,因此该观点不合理。【点睛】熟知遗传病的致病方式的判断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精准提取题干中有用的信息的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良好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必备能力。9、避免进食后吸收的葡萄糖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或“血糖升高后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摄取、利用和储存正常血糖胰岛素【解析】
血糖的来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水解,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等)的转化;血糖的去路: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等)。胰岛素的功能: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1)血糖的主要来源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实验中血糖指标需要在空腹条件下测定,避免进食后吸收的葡萄糖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或“血糖升高后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增加一组对照组:灌胃等体积水的正常小鼠,以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含量作为基准值。【点睛】明确血糖平衡的来源和去路,血糖平衡调节的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并利用一定的实验思想分析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果。10、稀释涂布平板法氨基酸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培养基完全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菌落A无菌水天冬氨酸缺陷型【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据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详解】(1)根据过程①培养的效果图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为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据此可知:与基本培养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上进修发型课程设计
- 焊接滚动架课程设计40
- 煎蛋器课程设计
- 2024年股权退出补偿合同
- 游戏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 2024年度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专家评审团队协议3篇
- 温度报警电路课程设计
- 小班面粉生成课程设计
- 2024山东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智慧交通大数据课程设计
- FQW矿用风动潜水泵说明书
- 2023年常熟理工学院c语言题库本二
- QC成果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损耗率
- GB/T 16275-2008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 GB 7102.1-1994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思想政治卷试题真题(含参考答案)
- 注塑工艺培训资料史上最全课件
- 夏普电视故障检修
- 《组织行为学》(MBA)课件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小兵张嘎》阅读测试题
- 中医内科学(十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