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白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孔子是最早有意识地以《诗经》为教材的人。《诗经》本名是《诗》。汉代董仲舒把《诗》奉为经典,此后便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后人把它列为“五经”之首。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废止读经”,两千多年间,《诗经》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教材,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而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孔子看来,《诗经》、礼、乐是弟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诗经》是弟子学习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开始阶段。孔子的诗教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气质高雅,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这种道德教化形式,是和诗乐的审美结合在一起的。《孝经》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句是断取《小雅·小旻》末章拿来教人谨慎、恐失孝道的名言。像这样直接用《诗经》教人修养自己德行的例子在《学而》《八偷》《子罕》等篇都能见到;《论语》中直接引用《诗经》说明修身养性进行道德教化的篇章有七章。《诗经》还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孔子对《诗经》的审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总结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首先是《诗经》引起人们的审美感觉,感染人情,激发人的志气,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过“观”来考察社会和执政的得失,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先秦有“观风俗,知得失”;再有“群居相切相磋”,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感悟,交流感情,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最后的“怨”是讽喻社会或者是表达不满情绪。因此说“诗教”是双向的,诗教是人心灵的净化器,纯洁的心灵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孔子在诗教的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史记》曾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认为,乐应该体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诗歌教学中,主张配乐吟诵,而且他还亲自把诗谱成乐曲,在教学中“弦歌”而诵,诗的内容通过美妙动听的“雅言”来表现,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的启迪,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孔子还运用或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采用谈话问答的方式来教育弟子。《韩诗外传集释》第十六章,就记述了孔子引证《诗经》的“野有蔓草,零露薄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诗句,用谈话问答法,教诲子路“取束帛以赠先生”。孔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师生轻松、平等的关系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性情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陶冶。孔子的诗教思想,无论是把《诗经》作为教材的角度,还是他的诗教方法和原则,都是在强调诗教对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诗教有助于养心怡德,它把汉语的声情、的律、节奏及乐感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能自然地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引起情感的升华;能变化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摘编自赵会莉《孔子诗教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材料二:孔子开创儒家的私学,坚持“有教无类”的主张,以真诚坦率的立场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教育学生。他举办私学,目的就是为国举才.他感到当时各诸侯国缺乏栋梁之材管理政事,以致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因为当时掌握政权的世卿大夫多不称职,所以孔子在培养人才时不会只从贵族子弟中选取学生.而是秉持了“有教无类”的态度,不同阶级阶层,不分贫富贵贱,不限地域、年龄,来者不拒。“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的弟子中,有贵族,有富商,有新兴阶级,有平民。从区域上说,除鲁国人外,还有来自齐、晋等诸侯国的人。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冲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更切合了当时士阶层提高社会地位的要求,士人在春秋时或直接从贵族阶层下降,或直接从平民上升,而后者居多,他们处于社会中间部分,没有多少物质手段和政治资本,只有靠自己掌握文化知识,具备政治才能,才可跻身统治阶层。孔子以诗为教,培养了士人的政治才能,他坚信“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目的是鼓励士人更加努力。同时他深信教育是可以造就人才的,对学生充满了教育的信心。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后天的勤学苦读可以使人成才。因此他才满腔热情、真诚坦白地教育学生。恰是在这种真诚的情感基础上,孔子养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从来不强迫弟子的学业,而是平等地与他们探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知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他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八偷》记录孔子和子夏讨论《诗经·卫风·硕人》,孔子从子夏那里得到了理论的启发,感叹“起予者商也!”平等讨论从而教学相长正是儒家诗教的特色之一。孟子和荀子沿着孔子的教育态度在不同路线上发展。孟子在实践中看重学习的自求自得,即使对儒家经典也是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何谓“以意逆志”?前人说法有两种,关键在对“意”的理解有异。一种认为“意”是读者之“意”,即从读诗之人自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出发去推度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志”;另一种认为“意”是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之“意”。从教育的角度看,孟子的关注在于前者,强调用读者自己的理解去揣摩作者之志。可见孟子发展了孔子平等观念中学生主动性的一面。荀子则把孔子之道神圣化,同时视传播儒道的教师为君子、圣人,认为教师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师云亦云”,服从老师,这就和孔子的教育态度背离了。尽管如此,荀子毕竟流传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认可弟子可以超越老师,这又契合了孔子“后生可畏”的观点。(摘编自马兆杰《早期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代的统治者提升了《诗经》的地位,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B.孔子在弟子完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后,便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C.《论语》和《孝经》深受《诗》的影响,两部著作都有引用《诗》的内容,以此起到教化的作用。D.孔子着重从平民中选取学生,很少收纳贵族子弟,此举意在冲破当时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诗教思想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学习《诗经》可以让人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并可以表达不满情绪。B.孔子强调乐的教化作用,他主张以乐为媒介将诗歌表达出来,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C.孔子认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老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也能从学生处得到启发.让自己成长。D.孟子和苗子都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强调教育的实践功能,而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索。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观点的一项是(3分)()A.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B.述而不作.信而好古。C.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D.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5.下面三段文字分别体现了孔子、孟子、荀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①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檗栝①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荀子·法行》)②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③言而不称师,谓之畔⑦;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备注〗①檗栝,矫正木的工具。②称,称道。③畔,通“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生活在天上毕飞宇蚕婆婆在这个悲伤的夜间开始追忆断桥镇养蚕的日子。成千上万的桑蚕交相辉映,洋溢着星空一般的灿烂荧光。它们弯起背脊,又伸长了身体,一起涌向了蚕婆婆。它们的身体像梦的指头,抚摩着蚕婆婆。每一个蚕季最后的几天总是难熬的,一到夜深人静,这个世界上最喧闹的只剩下桑蚕啃噬桑叶的沙沙声了。蚕婆婆像给爱蹬被单的婴孩盖棉被一样整夜为它们铺桑叶,往往是最后一张蚕床刚刚铺完,第一张蚕床上的桑叶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叶茎了。然后,某一个午夜就这样来临了,孩子们开始向麦秸秆或菜籽秆上爬去。蚕婆婆在这样的时候就会抓起一把桑蚕,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们会昂起头,像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孩子,既像晓通人事,又像懵懂无知,以一种似是而非的神情与你对视。蚕婆婆每一次都要被这样的对视所感动,被爬行的感触是那样地切肤,附带滋生出一种很异样的温存。一到夜间蚕婆婆就会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蚕婆婆看久了就会感受到一种揪心的空洞,一种无从说起的空洞。这种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点漫无边际。星星在天上闪烁,泪水涌起的时候满天的星斗像爬满夜空的蚕。日子一过了谷雨连着下了几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层的阳台上,就像是在天上,再也看不见地面了。站了一阵子,感觉到大楼在不停地往天上钻,真的是云里雾里。蚕婆婆对自己说:“一定得回乡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总不是事。”蚕婆婆望着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雾,全是大捆大捆的乱云在迅速地飘移。蚕婆婆没有料到儿子给她带回来两盒东西。儿子的怀里抱了两只纸盒子,走到蚕婆婆的面前,让她打开。盒子开了,空的,什么也没有。这时候儿子的脸上笑得更诡异了,蚕婆婆定了定神,发现盒底黑乎乎的,像爬了一层蚂蚁。她发现那些黑色小颗粒一个个里动起来了,有了爬行的迹象。它们是蚕,是黑色的蚕苗。蚕婆婆的胸口咕嘟一声就跳出了一颗大太阳。另一只盒子里塞满了桑叶芽。蚕婆婆捧过来,吸了一口,二十九层高楼上立即吹排起一阵断桥镇的风,轻柔、圆润、濡湿,夹杂了柳絮、桑叶、水、蜜蜂和燕子窝的气味。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第二十九层开始了养蚕生活,就此生龙活虎了起来。她拉上窗帘,在阳台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断桥镇的样子。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二十九层开始了与桑蚕的共同生活。她抚弄着蚕,和它们拉家常,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家乡话。蚕婆婆的唠叨涉及了她这一辈子的全部内容,没有时间顺序,没有逻辑关联,只是一个又一个愉快,一个又一个伤心。蚕仔的身体一转白就开始飞快地成长了。所用的篾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积一天比一天大。阳台和整个客厅差不多都占满了。离春蚕上山还有四五天了,大儿子突然要飞一趟东北。蚕婆婆一个人在家,心情很不错。她打开了一扇窗,在窗户底下仔细慈爱地打量她的蚕宝宝。快上山的桑蚕身子开始笨重了,显得又大又长。蚕婆婆从蚕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蚕,让它们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蚕婆婆指着它们,自语说:“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蚕婆婆逗弄着桑蚕,把自己的五个儿子重新怀了一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了眼前。意外事件说发生就发生了,谁也没有料到蚕婆婆会把自己锁在门外了。蚕婆婆突然听见“轰”的一声,一阵风过,门被风关上了。关死了。蚕婆婆握着钱包,十分慌乱地扒在门上,拍了十几下,蚕婆婆失声叫道:“儿,儿,给你妈开开门!”三天之后的清晨,儿子提了密码箱走出了电梯,一拐弯就看见自己的母亲睡在了过道上,身边堆的全是打蔫的桑叶和方便面。母亲面色如土,头发散乱。大儿子丢开密码箱,大声叫道:“姆妈,出了啥事情咯?”大儿子忘了普通话,都把断桥镇的方言急出来了。蚕婆婆一听到儿子的声音就跪起了身子。她慌忙地用手指着门,说:“快,快,打开!”儿子打开门,蚕婆婆随即就跟过来了。走到蚕床边,蚕婆婆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蚕床都空空荡荡,所有的桑蚕都不翼而飞。蚕婆婆喘着大气,在二十九层楼的高空神经质地呼喊:“蚕!我的蚕呢!”大儿子仰起了头,雪白的墙面上正开始着许多秘密。墙体与墙体的拐角全部结上了蚕茧。不仅是墙,就连桌椅、百叶窗、排风扇、抽水马桶、影碟机与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话,只要有拐角或容积,可供结茧的地方全部结上了蚕茧。然而,毕竟少三四天的桑叶,毕竟还不到时候,桑蚕的丝很不充分,没有一个茧子是完成的、结实的,用指头一摁就是一个凹坑。这些茧半透明,透过茧子可以看见桑蚕们正在内部困苦地挣扎,它们蜷曲着,像忍受一种疼,像坚持着力不从心,像从事着一种注定了失败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种没有温度的火,是一种迷蒙的燃烧和无法突破的包围…蚕婆婆合起双手,紧抿了双唇。蚕婆婆说:“罪过,罪过噢,还没有吃饱呢,——它们一个都没吃饱呢!”桑蚕们不再关心这些了。它们还在缓慢地吐。沿着半透明的蚕茧内侧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围困自己。在变成昏睡的蚕蛹之前,它们唯一需要坚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净,使内质完完全全地成为躯壳,然后,把自己束之高阁。(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夜间的蚕婆婆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感受到揪心的空洞,表现了她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适应。B.蚕婆婆发现儿子带回来的蚕苗是黑色的,内心反应剧烈,这表明蚕婆婆对儿子带来的蚕苗充满疑惑。C.蚕婆婆养蚕时和它们拉家常,诉说着自己的过往,她从养蚕中找到了自我,也感受到了充实。D.结尾描写蚕们不断吐丝包裹自己,围困自己,然后,把自己束之高阁,这样的描写引人深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蚕婆婆对断桥镇生活的追忆开篇,用柔和诗意的笔调勾勒出主人公的情感家园,也为后文蚕婆婆在高楼养蚕情节的展开创设了基础。B.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蚕婆婆养蚕如同育儿,逗弄桑蚕时仿佛看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眼前,暗中指向儿子不孝的事实。C.小说语言极具艺术感染力,无论是精准的语词还是恰切的修辞,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洞穿能力,给读者带来撞击心灵的阅读快感。D.在现代时空里,蚕婆婆感到深深的空洞与孤独。作者选择一个从乡村进城的“他者”角度,在“城乡互望”的语境中投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8.蚕快上山时,蚕婆婆却把自己锁在了门外,作者安排这一意外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象征是这篇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小说中多处使用象征手法,请从文中举出三例并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①不息②,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鹧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③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音惊师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④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⑤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⑥也。”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弧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备注〗①姆(juè)火,小火、火炬。②息,通“熄”。③庖人,泛指厨师。④藐,通“邈”,远。⑤瞽(gǔ),盲人。⑥女,通“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B.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C.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D.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于泽也”与“大破楚师于丹、淅”(《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B.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书中有不同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C.“吾以是狂而不信也”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部分尧和许由的对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尧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自己能力不够、要把君位让给许由的原因。B.文章第二段中的“神人”其中的两个特点是:美貌,“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生活上超凡脱俗,“不食五谷,吸风饮露”。C.文章第三段,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葫芦大而无用形容自己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毫无用处,从而对庄子的学说加以肯定。D.文章第三段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了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的道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4分)(2)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4分)14.许由拒绝尧禅让天下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夜直①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直玉堂②作洪咨夔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③。唱彻五更天末晓,一墀④月浸紫薇花。〖备注〗①夜直,“直”通“值”,值夜班。此时宋神宗已决定实行新法,因此召王安石进京。②玉堂,翰林院的别称。③两相麻,在黄床纸上为朝廷书写拜任左右二丞相的诏书。麻,一种专用的公文纸,即黄麻纸。④墀(chí),皇宫内的台阶。15.下列对这两首宋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处处紧扣着深夜来写,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B.“禁门深锁寂无哗”一句渲染了宫中肃静的氛围,同时也突出诗人在翰林院值班时翰林院的庄重。C.“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中的“恼”字用得好,突出春色恼人,诗人心情惆怅而难入眠。D.两首诗都是写诗人晚上值班时的所见所想,王诗的语言意蕴深远,而洪诗语言含蓄蕴藉。16.两诗的尾句在情感内涵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2)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对盛衰之理进行了阐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美术教育依托美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巧,满足公众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艺术设计是兼顾了美术和设计的实用艺术,在设计学中,艺术设计教育是融审美趣味、功能原理、科学技术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于一身的知识体系。作为未来的设计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美育的受益者,也是美育的传播者。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要以美启智,以德育美,要有扎实钻研和①的精神,不能一味地彰显个性而②,刻意迎合他人。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的源头活水。在艺术设计领域内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具备扎实的文化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与人、与社会的衔接而得以真正实现的。以设计解决问题,以设计助推发展,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持续关注艺术设计与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文化创造美,以道德培育美,以社会创新推动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做出百姓③的产品和设计。而这,也是激发艺术设计人才前瞻力、创造力的根本。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冬季饮食进补①方冬季寒冷,进补宜选温热之品,如牛肉、羊肉等;南方气温相时较高·应以平补为主.摄入鸡、鸭、鱼等;高原地区雨量较小且气候偏燥,人们应该适当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以防身体上火。此外,②,饮食调养也要有所区分.阴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豆浆、鸡蛋、鱼肉、蜂蜜、山药、萝卜、牛奶等柔和甘润的食物;阳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南瓜、韭菜、大枣等温热熟软的食物。进入冬季,这个时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③,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此外,还宜多吃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到了冬至这天,各地都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在北方,有冬至吃饺子、涮羊肉等习俗;而在江南地区.冬至吃汤圆最为流行.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此外,南方地区还有冬至吃馄饨、麻糕、赤豆糯米饭、擂圆等习俗,这些食物大多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适当摄入,能为人们冬季御寒提供更多能量。饮食进补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锻炼.伸展筋骨,疏通气血,从而增强免疫力。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吃了汤圆大一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已实现全覆盖。B.项目建设“拉满弓”,企业生产“铆足劲”,重大项目撑起湖北发展“硬脊梁”。C.“丹青能写此,千载尚传观”,伟大时代的风景是充满史诗性和现代感的风景。D.近年来,泸州老窖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开拓创新,使非遗更好地从“历史”融入“未来”。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甘肃省平凉市泾川文汇队是一个西部偏远地区的农业大县的业余球队,缘于对足球的热爱,队员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不分寒暑秋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立志让他们球队成为足球强队。在不久前的中国足协杯第二轮比赛中,泾川文汇队爆冷战胜了北京国安队,“火”遍全网。材料二:“90后”航天人于新辰16岁跨入清华园,响应时代的召唤,决定放弃自己喜爱的土木工程专业,选择了航天航空工程专业。随后,他就“迷上了”那一片星辰,完成了志向与兴趣的完美结合,如今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地面分系统指挥员。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A项,“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于文无据,原文是“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6废止读经,”,并没有说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B项,表述逻辑错误,“弟子完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是“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的结果。D项,原文是“孔子在培养人才时不会只从贵族子弟中选取学生”,并没有说“孔子着重从平民中选取学生,很少收纳贵族子弟”)2.D(“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于文无据)3.A(B项的意思是传述先王之道而不自我创作,笃信并爱好古圣先贤之道。这句话表现出了孔子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C项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D项的意思是不爱学习而专好思考,这样即使能懂得一些知识也不会太多;注重学习而忽视修身,这样即使能获得渊博的学识也不会尊贵。D项这句话说明学习贵在能结合修养身心来进行,这样才能相得益彰。这三项都不能体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A项的意思是一个人把《诗》三百篇读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跟人交涉。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在反对死读《诗经》,倡导活学活用,体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故选A项)4.文章首先论述了《诗经》的历史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观点,即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1分)然后从德育和美育两个方面阐述了孔子诗教思想的重要影响,(1分)接着又着重论述了孔子诗教与乐教结合、谈话问答法的两种诗教方法,(1分)最后重申观点,强调诗教对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1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孔子对来到自己门下受教的人一视同仁,因此孔子门下来往的人就庞杂,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1分)孔子对想来的学生不拒绝,对想走的学生也不阻止,具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1分)②孟子强调学生应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1分)③荀子强调了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如果学生说话时不称道老师那就是反叛;教学时不称道老师那就是背离。(1分)(意思答对即可)6.B(“这表明蚕婆婆对儿子带来的蚕苗充满疑惑”错误,表明蚕婆婆的惊喜)7.B(“暗中指向儿子不孝的事实”错误,属过度解读)8.①情节上,实现了突转,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②人物上,突出了蚕婆婆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适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③主旨上,通过蚕婆婆把自己锁在门外的情节,暗示出农业文明遭遇现代文明所引发的冲突与尴尬,投射出生活在“美丽新世界”里的现代人的空洞与孤独。(每点2分)9.①蚕,象征着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城市里的蚕婆婆本人。②新时代大厦二十九楼,象征着现代文明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自由的束缚。③断桥镇,象征着与城市生活相对的农村生活。④门,象征着接纳与畅通,关闭的门象征蚕婆婆被城市排斥。(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10.B(原文标点: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11.C(“吾以是狂而不信也”与“低眉信手续续弹”两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前者意为“真实”,后者意为“随意”)12.C(“自己的理论”应是“庄子的理论”;“肯定”应是“否定”)13.(1)先生立为天子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觉心里不安。(得分点:“治”“尸”“缺然”各1分,句意1分)(2)难道只是形体方面有聋、盲等缺陷吗?那智慧方面也有这些缺陷。(得分点:“岂”“形骸”“知”各1分,句意1分)14.①尧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不会为了虚名去治理天下;②天下很大,但大多对于自己没有意义;③自己不会代替尧去干本不属于自己该干的事。(每点1分)【参考译文】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可火把却不熄灭,它要想发光,不也太难了吗!合时宜的雨下来了,却还要灌溉,这对润泽庄稼来说,不也太辛劳了吗!先生立为天子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可我还占着这个位置,我自觉心里不安。请让我把天下交还给您。”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可我还来代替你,难道我将为了名声这样做吗?名声居宾位,事实居主位。我将为了居宾位的名声这样做吗?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所需要的不超过一个树枝(尽管深林里的树枝很多);田鼠到河里喝水,所需要的不超过喝满肚子(尽管河里的水很多)。回去歇着吧天子,我用不着天下啊!庖人即便不下厨,主祭的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职守来代替他的。”肩吾问连叔说:“我听接與谈话,他的话很大却不适用,说开去就收不回来。我为他的话感到惊讶、震惊,他的话就像天河一样没有边际,跟人之常情差得太远,太不近人情了。”连叔说:“他的话说的是什么呢?”肩吾回答:“他说:6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住在那里,神人的肌肤像冰雪一样白皙,神人的体态像处女一样美好;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吸清风喝甘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们的精神专注,使人或物不生灾害疾病,而谷物丰熟。’我认为这些话骗人,不真实。”连叔说:“对啊!瞎子没法参与欣赏错综华美的色彩以及花纹等景象,聋子没法参与欣赏钟和鼓等乐器演奏的音乐。难道只是形体方面有聋、盲等缺陷吗?那智慧方面也有这些缺陷。这话它说的,好比就是你啊。”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赠给我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上它,长成了瓠子,大小可以填塞五石的东西。掏空它用来盛水,它的硬度太小不能胜任。把这个大瓠子剖开做成两个瓢子,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不是这葫芦不内空且大,我因为它没有用处把它击破了。”庄子说:“先生您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造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个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要求用百金来买他制药的方子。这个宋人聚合族人,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从事漂洗丝絮的事业,所得到的金很少。现在一下子卖制药的技术能卖一百金,让我们卖给他吧。’那个外地人得到了制造防止手裂药物的技术,凭它去游说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让他带兵。那时候是冬天,他率领军队跟越人在水上进行战斗,靠着防止手裂的药物使越人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吴王分割了一块土地来封赏他。这药物能够防止手裂是一样的,有的靠着它得分封土地,有的拥有它却不能免除艰苦的漂洗丝絮的劳动,那么就是使用它的地方有不同啊。现在您有大小可以填塞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结在腰间充当大腰舟,而漂浮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太大无处可容呢?那么先生还是有浅陋、遭受蒙蔽的识见啊!”15.C(“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中的“恼”字反义正用,突出春色撩人,诗人心情好而难以入眠)16.两句诗都抒写了诗人们因政治上得志而喜悦的心绪。(2分)王诗抒发的是得到宋神宗赞同、将要实现抱负的愉悦心情;(2分)洪诗抒发的是诏令完成后去欣赏景物时的青云得志、踌躇四顾的心理。(2分)(意思答对即可)17.(1)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2)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3)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18.①精益求精②哗众取宠③喜闻乐见(每处1分,其他合适的成语也可以)19.美术教育以美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基础,(2分)其主要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巧,(2分)满足公众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修改正确即可)20.生动形象地写出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动力与源泉,(2分)对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意思答对即可)21.C(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和“吃了汤圆大一岁”的引号作用相同,都是表直接引用;D项表示强调)22.①要考虑地区间的差异②个人体质不同③适宜多吃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23.【写作〖提示〗】(1)材料解读本题给出了两则材料,应先分别解读两则材料,然后思考材料之间的关系。第一则材料介绍泾川文汇队队员们因为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想将兴趣坚持下去立志让自己的球队成为足球强队,并在一次比赛中爆冷战胜北京国安队,“火”遍全网。第二则材料介绍“90后”航天人于新辰,立志献身航天事业,并为之奋斗,成为时代有为青年。第一则材料侧重于“兴趣”转化为“志趣”,第二则材料侧重于“志趣”转化为“兴趣”。综合两则材料可知,本题旨在引导当代青年审视自我,规划人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与工作,都要将“兴趣”与“志趣”结合起来,或将“志趣”转化为“兴趣”,或将“志趣”转化为“兴趣”。立意写作时,必须紧扣“兴趣”“志趣”这两个关键词,论述“兴趣”“志趣”对人生、事业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等。(2)参考立意①志之所趋,有所作为;②个人兴趣应适时让位于高远志趣;③旧日之所欣,来日之宏图;等等。甘肃省白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孔子是最早有意识地以《诗经》为教材的人。《诗经》本名是《诗》。汉代董仲舒把《诗》奉为经典,此后便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后人把它列为“五经”之首。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废止读经”,两千多年间,《诗经》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教材,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而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孔子看来,《诗经》、礼、乐是弟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诗经》是弟子学习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开始阶段。孔子的诗教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气质高雅,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这种道德教化形式,是和诗乐的审美结合在一起的。《孝经》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句是断取《小雅·小旻》末章拿来教人谨慎、恐失孝道的名言。像这样直接用《诗经》教人修养自己德行的例子在《学而》《八偷》《子罕》等篇都能见到;《论语》中直接引用《诗经》说明修身养性进行道德教化的篇章有七章。《诗经》还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孔子对《诗经》的审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总结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首先是《诗经》引起人们的审美感觉,感染人情,激发人的志气,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过“观”来考察社会和执政的得失,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先秦有“观风俗,知得失”;再有“群居相切相磋”,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感悟,交流感情,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最后的“怨”是讽喻社会或者是表达不满情绪。因此说“诗教”是双向的,诗教是人心灵的净化器,纯洁的心灵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孔子在诗教的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史记》曾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认为,乐应该体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诗歌教学中,主张配乐吟诵,而且他还亲自把诗谱成乐曲,在教学中“弦歌”而诵,诗的内容通过美妙动听的“雅言”来表现,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的启迪,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孔子还运用或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采用谈话问答的方式来教育弟子。《韩诗外传集释》第十六章,就记述了孔子引证《诗经》的“野有蔓草,零露薄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诗句,用谈话问答法,教诲子路“取束帛以赠先生”。孔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师生轻松、平等的关系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性情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陶冶。孔子的诗教思想,无论是把《诗经》作为教材的角度,还是他的诗教方法和原则,都是在强调诗教对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诗教有助于养心怡德,它把汉语的声情、的律、节奏及乐感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能自然地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引起情感的升华;能变化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摘编自赵会莉《孔子诗教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材料二:孔子开创儒家的私学,坚持“有教无类”的主张,以真诚坦率的立场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教育学生。他举办私学,目的就是为国举才.他感到当时各诸侯国缺乏栋梁之材管理政事,以致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因为当时掌握政权的世卿大夫多不称职,所以孔子在培养人才时不会只从贵族子弟中选取学生.而是秉持了“有教无类”的态度,不同阶级阶层,不分贫富贵贱,不限地域、年龄,来者不拒。“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的弟子中,有贵族,有富商,有新兴阶级,有平民。从区域上说,除鲁国人外,还有来自齐、晋等诸侯国的人。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冲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更切合了当时士阶层提高社会地位的要求,士人在春秋时或直接从贵族阶层下降,或直接从平民上升,而后者居多,他们处于社会中间部分,没有多少物质手段和政治资本,只有靠自己掌握文化知识,具备政治才能,才可跻身统治阶层。孔子以诗为教,培养了士人的政治才能,他坚信“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目的是鼓励士人更加努力。同时他深信教育是可以造就人才的,对学生充满了教育的信心。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后天的勤学苦读可以使人成才。因此他才满腔热情、真诚坦白地教育学生。恰是在这种真诚的情感基础上,孔子养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从来不强迫弟子的学业,而是平等地与他们探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知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他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八偷》记录孔子和子夏讨论《诗经·卫风·硕人》,孔子从子夏那里得到了理论的启发,感叹“起予者商也!”平等讨论从而教学相长正是儒家诗教的特色之一。孟子和荀子沿着孔子的教育态度在不同路线上发展。孟子在实践中看重学习的自求自得,即使对儒家经典也是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何谓“以意逆志”?前人说法有两种,关键在对“意”的理解有异。一种认为“意”是读者之“意”,即从读诗之人自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出发去推度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志”;另一种认为“意”是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之“意”。从教育的角度看,孟子的关注在于前者,强调用读者自己的理解去揣摩作者之志。可见孟子发展了孔子平等观念中学生主动性的一面。荀子则把孔子之道神圣化,同时视传播儒道的教师为君子、圣人,认为教师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师云亦云”,服从老师,这就和孔子的教育态度背离了。尽管如此,荀子毕竟流传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认可弟子可以超越老师,这又契合了孔子“后生可畏”的观点。(摘编自马兆杰《早期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代的统治者提升了《诗经》的地位,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B.孔子在弟子完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后,便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C.《论语》和《孝经》深受《诗》的影响,两部著作都有引用《诗》的内容,以此起到教化的作用。D.孔子着重从平民中选取学生,很少收纳贵族子弟,此举意在冲破当时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诗教思想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学习《诗经》可以让人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并可以表达不满情绪。B.孔子强调乐的教化作用,他主张以乐为媒介将诗歌表达出来,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C.孔子认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老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也能从学生处得到启发.让自己成长。D.孟子和苗子都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强调教育的实践功能,而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索。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观点的一项是(3分)()A.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B.述而不作.信而好古。C.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D.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5.下面三段文字分别体现了孔子、孟子、荀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①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檗栝①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荀子·法行》)②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③言而不称师,谓之畔⑦;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备注〗①檗栝,矫正木的工具。②称,称道。③畔,通“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生活在天上毕飞宇蚕婆婆在这个悲伤的夜间开始追忆断桥镇养蚕的日子。成千上万的桑蚕交相辉映,洋溢着星空一般的灿烂荧光。它们弯起背脊,又伸长了身体,一起涌向了蚕婆婆。它们的身体像梦的指头,抚摩着蚕婆婆。每一个蚕季最后的几天总是难熬的,一到夜深人静,这个世界上最喧闹的只剩下桑蚕啃噬桑叶的沙沙声了。蚕婆婆像给爱蹬被单的婴孩盖棉被一样整夜为它们铺桑叶,往往是最后一张蚕床刚刚铺完,第一张蚕床上的桑叶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叶茎了。然后,某一个午夜就这样来临了,孩子们开始向麦秸秆或菜籽秆上爬去。蚕婆婆在这样的时候就会抓起一把桑蚕,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们会昂起头,像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孩子,既像晓通人事,又像懵懂无知,以一种似是而非的神情与你对视。蚕婆婆每一次都要被这样的对视所感动,被爬行的感触是那样地切肤,附带滋生出一种很异样的温存。一到夜间蚕婆婆就会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蚕婆婆看久了就会感受到一种揪心的空洞,一种无从说起的空洞。这种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点漫无边际。星星在天上闪烁,泪水涌起的时候满天的星斗像爬满夜空的蚕。日子一过了谷雨连着下了几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层的阳台上,就像是在天上,再也看不见地面了。站了一阵子,感觉到大楼在不停地往天上钻,真的是云里雾里。蚕婆婆对自己说:“一定得回乡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总不是事。”蚕婆婆望着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雾,全是大捆大捆的乱云在迅速地飘移。蚕婆婆没有料到儿子给她带回来两盒东西。儿子的怀里抱了两只纸盒子,走到蚕婆婆的面前,让她打开。盒子开了,空的,什么也没有。这时候儿子的脸上笑得更诡异了,蚕婆婆定了定神,发现盒底黑乎乎的,像爬了一层蚂蚁。她发现那些黑色小颗粒一个个里动起来了,有了爬行的迹象。它们是蚕,是黑色的蚕苗。蚕婆婆的胸口咕嘟一声就跳出了一颗大太阳。另一只盒子里塞满了桑叶芽。蚕婆婆捧过来,吸了一口,二十九层高楼上立即吹排起一阵断桥镇的风,轻柔、圆润、濡湿,夹杂了柳絮、桑叶、水、蜜蜂和燕子窝的气味。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第二十九层开始了养蚕生活,就此生龙活虎了起来。她拉上窗帘,在阳台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断桥镇的样子。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二十九层开始了与桑蚕的共同生活。她抚弄着蚕,和它们拉家常,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家乡话。蚕婆婆的唠叨涉及了她这一辈子的全部内容,没有时间顺序,没有逻辑关联,只是一个又一个愉快,一个又一个伤心。蚕仔的身体一转白就开始飞快地成长了。所用的篾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积一天比一天大。阳台和整个客厅差不多都占满了。离春蚕上山还有四五天了,大儿子突然要飞一趟东北。蚕婆婆一个人在家,心情很不错。她打开了一扇窗,在窗户底下仔细慈爱地打量她的蚕宝宝。快上山的桑蚕身子开始笨重了,显得又大又长。蚕婆婆从蚕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蚕,让它们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蚕婆婆指着它们,自语说:“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蚕婆婆逗弄着桑蚕,把自己的五个儿子重新怀了一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了眼前。意外事件说发生就发生了,谁也没有料到蚕婆婆会把自己锁在门外了。蚕婆婆突然听见“轰”的一声,一阵风过,门被风关上了。关死了。蚕婆婆握着钱包,十分慌乱地扒在门上,拍了十几下,蚕婆婆失声叫道:“儿,儿,给你妈开开门!”三天之后的清晨,儿子提了密码箱走出了电梯,一拐弯就看见自己的母亲睡在了过道上,身边堆的全是打蔫的桑叶和方便面。母亲面色如土,头发散乱。大儿子丢开密码箱,大声叫道:“姆妈,出了啥事情咯?”大儿子忘了普通话,都把断桥镇的方言急出来了。蚕婆婆一听到儿子的声音就跪起了身子。她慌忙地用手指着门,说:“快,快,打开!”儿子打开门,蚕婆婆随即就跟过来了。走到蚕床边,蚕婆婆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蚕床都空空荡荡,所有的桑蚕都不翼而飞。蚕婆婆喘着大气,在二十九层楼的高空神经质地呼喊:“蚕!我的蚕呢!”大儿子仰起了头,雪白的墙面上正开始着许多秘密。墙体与墙体的拐角全部结上了蚕茧。不仅是墙,就连桌椅、百叶窗、排风扇、抽水马桶、影碟机与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话,只要有拐角或容积,可供结茧的地方全部结上了蚕茧。然而,毕竟少三四天的桑叶,毕竟还不到时候,桑蚕的丝很不充分,没有一个茧子是完成的、结实的,用指头一摁就是一个凹坑。这些茧半透明,透过茧子可以看见桑蚕们正在内部困苦地挣扎,它们蜷曲着,像忍受一种疼,像坚持着力不从心,像从事着一种注定了失败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种没有温度的火,是一种迷蒙的燃烧和无法突破的包围…蚕婆婆合起双手,紧抿了双唇。蚕婆婆说:“罪过,罪过噢,还没有吃饱呢,——它们一个都没吃饱呢!”桑蚕们不再关心这些了。它们还在缓慢地吐。沿着半透明的蚕茧内侧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围困自己。在变成昏睡的蚕蛹之前,它们唯一需要坚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净,使内质完完全全地成为躯壳,然后,把自己束之高阁。(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夜间的蚕婆婆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感受到揪心的空洞,表现了她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适应。B.蚕婆婆发现儿子带回来的蚕苗是黑色的,内心反应剧烈,这表明蚕婆婆对儿子带来的蚕苗充满疑惑。C.蚕婆婆养蚕时和它们拉家常,诉说着自己的过往,她从养蚕中找到了自我,也感受到了充实。D.结尾描写蚕们不断吐丝包裹自己,围困自己,然后,把自己束之高阁,这样的描写引人深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蚕婆婆对断桥镇生活的追忆开篇,用柔和诗意的笔调勾勒出主人公的情感家园,也为后文蚕婆婆在高楼养蚕情节的展开创设了基础。B.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蚕婆婆养蚕如同育儿,逗弄桑蚕时仿佛看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眼前,暗中指向儿子不孝的事实。C.小说语言极具艺术感染力,无论是精准的语词还是恰切的修辞,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洞穿能力,给读者带来撞击心灵的阅读快感。D.在现代时空里,蚕婆婆感到深深的空洞与孤独。作者选择一个从乡村进城的“他者”角度,在“城乡互望”的语境中投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8.蚕快上山时,蚕婆婆却把自己锁在了门外,作者安排这一意外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象征是这篇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小说中多处使用象征手法,请从文中举出三例并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①不息②,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鹧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③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音惊师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④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⑤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⑥也。”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弧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备注〗①姆(juè)火,小火、火炬。②息,通“熄”。③庖人,泛指厨师。④藐,通“邈”,远。⑤瞽(gǔ),盲人。⑥女,通“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B.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C.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D.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于泽也”与“大破楚师于丹、淅”(《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B.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书中有不同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C.“吾以是狂而不信也”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部分尧和许由的对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尧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自己能力不够、要把君位让给许由的原因。B.文章第二段中的“神人”其中的两个特点是:美貌,“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生活上超凡脱俗,“不食五谷,吸风饮露”。C.文章第三段,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葫芦大而无用形容自己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毫无用处,从而对庄子的学说加以肯定。D.文章第三段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了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的道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4分)(2)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4分)14.许由拒绝尧禅让天下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夜直①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直玉堂②作洪咨夔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③。唱彻五更天末晓,一墀④月浸紫薇花。〖备注〗①夜直,“直”通“值”,值夜班。此时宋神宗已决定实行新法,因此召王安石进京。②玉堂,翰林院的别称。③两相麻,在黄床纸上为朝廷书写拜任左右二丞相的诏书。麻,一种专用的公文纸,即黄麻纸。④墀(chí),皇宫内的台阶。15.下列对这两首宋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处处紧扣着深夜来写,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B.“禁门深锁寂无哗”一句渲染了宫中肃静的氛围,同时也突出诗人在翰林院值班时翰林院的庄重。C.“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中的“恼”字用得好,突出春色恼人,诗人心情惆怅而难入眠。D.两首诗都是写诗人晚上值班时的所见所想,王诗的语言意蕴深远,而洪诗语言含蓄蕴藉。16.两诗的尾句在情感内涵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2)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对盛衰之理进行了阐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美术教育依托美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巧,满足公众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艺术设计是兼顾了美术和设计的实用艺术,在设计学中,艺术设计教育是融审美趣味、功能原理、科学技术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于一身的知识体系。作为未来的设计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美育的受益者,也是美育的传播者。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要以美启智,以德育美,要有扎实钻研和①的精神,不能一味地彰显个性而②,刻意迎合他人。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的源头活水。在艺术设计领域内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具备扎实的文化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与人、与社会的衔接而得以真正实现的。以设计解决问题,以设计助推发展,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持续关注艺术设计与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文化创造美,以道德培育美,以社会创新推动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做出百姓③的产品和设计。而这,也是激发艺术设计人才前瞻力、创造力的根本。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冬季饮食进补①方冬季寒冷,进补宜选温热之品,如牛肉、羊肉等;南方气温相时较高·应以平补为主.摄入鸡、鸭、鱼等;高原地区雨量较小且气候偏燥,人们应该适当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以防身体上火。此外,②,饮食调养也要有所区分.阴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豆浆、鸡蛋、鱼肉、蜂蜜、山药、萝卜、牛奶等柔和甘润的食物;阳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南瓜、韭菜、大枣等温热熟软的食物。进入冬季,这个时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③,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此外,还宜多吃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到了冬至这天,各地都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在北方,有冬至吃饺子、涮羊肉等习俗;而在江南地区.冬至吃汤圆最为流行.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此外,南方地区还有冬至吃馄饨、麻糕、赤豆糯米饭、擂圆等习俗,这些食物大多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适当摄入,能为人们冬季御寒提供更多能量。饮食进补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锻炼.伸展筋骨,疏通气血,从而增强免疫力。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吃了汤圆大一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已实现全覆盖。B.项目建设“拉满弓”,企业生产“铆足劲”,重大项目撑起湖北发展“硬脊梁”。C.“丹青能写此,千载尚传观”,伟大时代的风景是充满史诗性和现代感的风景。D.近年来,泸州老窖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开拓创新,使非遗更好地从“历史”融入“未来”。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甘肃省平凉市泾川文汇队是一个西部偏远地区的农业大县的业余球队,缘于对足球的热爱,队员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不分寒暑秋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立志让他们球队成为足球强队。在不久前的中国足协杯第二轮比赛中,泾川文汇队爆冷战胜了北京国安队,“火”遍全网。材料二:“90后”航天人于新辰16岁跨入清华园,响应时代的召唤,决定放弃自己喜爱的土木工程专业,选择了航天航空工程专业。随后,他就“迷上了”那一片星辰,完成了志向与兴趣的完美结合,如今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地面分系统指挥员。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A项,“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于文无据,原文是“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6废止读经,”,并没有说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B项,表述逻辑错误,“弟子完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是“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的结果。D项,原文是“孔子在培养人才时不会只从贵族子弟中选取学生”,并没有说“孔子着重从平民中选取学生,很少收纳贵族子弟”)2.D(“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于文无据)3.A(B项的意思是传述先王之道而不自我创作,笃信并爱好古圣先贤之道。这句话表现出了孔子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C项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D项的意思是不爱学习而专好思考,这样即使能懂得一些知识也不会太多;注重学习而忽视修身,这样即使能获得渊博的学识也不会尊贵。D项这句话说明学习贵在能结合修养身心来进行,这样才能相得益彰。这三项都不能体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A项的意思是一个人把《诗》三百篇读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跟人交涉。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在反对死读《诗经》,倡导活学活用,体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故选A项)4.文章首先论述了《诗经》的历史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观点,即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1分)然后从德育和美育两个方面阐述了孔子诗教思想的重要影响,(1分)接着又着重论述了孔子诗教与乐教结合、谈话问答法的两种诗教方法,(1分)最后重申观点,强调诗教对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1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孔子对来到自己门下受教的人一视同仁,因此孔子门下来往的人就庞杂,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1分)孔子对想来的学生不拒绝,对想走的学生也不阻止,具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1分)②孟子强调学生应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1分)③荀子强调了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如果学生说话时不称道老师那就是反叛;教学时不称道老师那就是背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质量管理与提升合同
- 2024年度新型车库门材料供应合同
- 2024年度拆墙工程保险合同
- 2024年度国际文化旅游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城市供水系统井群扩建工程承包合同
- 软木工艺品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婚礼拍摄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大连港口货物装卸服务投标合同
- 智能铁路监控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采矿用电笛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LTC与铁三角从线索到回款-读书笔记
- 化粪池清理及管道疏通承包合同
- 2024年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中国员工派遣国外劳务合同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 合胞体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上皮屏障破坏
- 【北京同仁堂公司2021-2023年度财务报表探析(定量论文)12000字】
- 国家八年级数学质量测试题(六套)
- 牙体牙髓病学-关于牙齿的故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第7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 个体诊所备案信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