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浅析16000字(论文)】_第1页
【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浅析16000字(论文)】_第2页
【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浅析16000字(论文)】_第3页
【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浅析16000字(论文)】_第4页
【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浅析16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浅析TOC\o"1-2"\h\u14541摘要 15411引言 2195781.1研究背景 216237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249951.3研究现状 4302722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概述及投资动机 5167332.1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概述 554042.2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 8191462.2.1追求利益最大化 9262172.2.2追求低风险投资 9120982.2.3配置闲置资产 10195903投资心理常见的问题 11277763.1过度自信 11183543.2处置效应 12239203.3羊群效应 12235903.4风险规避 13159693.5后悔厌恶 13251043.6过分投机 14101294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15220964.1过度自信的影响 15229114.2后悔厌恶的影响 16148804.3羊群效应的影响 17205794.4过分投机的影响 18166634.5风险规避的影响 191805对个人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建议 19184675.1认清自己对风险的承担程度 19278245.2分析市场,拒绝盲从 2095815.3强化投资策略 208235.4坚持理性的投资行为 2082625.5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 21313605.6提高自己的能力 2265406结论 22摘要目前我国投资市场中的投资产品种类众多,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今非昔比,选择余地很大;但是,随着投资选择增多,投资者们在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组合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各种必要条件和情况,比如:经济能力、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心理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实现投资目的。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会出现违背市场规则的投资决策,产生不合理的投资组合。本文将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背景,从投资动机出发,通过对过度自信、处置效应、羊群效应、风险规避、后悔厌恶和过分投机等投资心理剖析我国投资者投资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提出对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心理层面的建议,使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正常化,旨在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投资心理;投资行为;影响;投资心理学;建议;个人投资者1引言1.1研究背景谈到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从行为金融学这一理论入手,所谓行为金融学理论,就是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是一门处于金融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等学科的交叉地带的边缘学科,力求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行为的规律展现出来。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并不单纯由投资产品的自身固有价值所决定,还在一定限度上受到投资主体也就是行为人的各类行为影响,即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与投资行为对投资交易市场的价格制定及其变动有着很大影响。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学理论是由美国奥瑞格大学商学教授Burrel教授和Bauman教授于1951年最先提出,他们认为,对投资者收益进行计算时不应只用单一的量化的投资模型,还应结合投资者传统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进行统筹分析行为金融学理论可大体分为期望理论和后悔理论两方面。首先是期望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当投资者们处于相同条件下时,他们对市场表现的反应取决于投资者目前是亏损的还是盈利的。当投资者们的盈利和亏损状态完全相同时,在亏损状态时当然会变得更为沮丧,但盈利时也没有预想的快乐。而且当个人投资者产生亏损的负面情绪波动远比获得相同程度的盈利的正面情绪强烈,即:投资者在存在1元钱的亏损时的痛苦要比获得1元钱的盈利的兴奋强烈的多。该理论是Tversky和Kahnemn在1979年提出的:在风险恒定的情况下,投资者会主动积极地避免亏损,而不是想方设法实现将利润最大化。在利润可观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对风险非常厌恶;而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投资者们又变的愿意去承担风险。换句话说:在面临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面临确信要赔钱时,多数投资者成为了风险的承受者。在这里,风险是指股价未来走势的一种不确定性。其次是后悔理论,该理论可以总结为:1.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投资者会为没能及时买入看涨的产品而后悔,过早抛出持续看涨的产品也会后悔;2.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则会为自己没能及时止损抛售而后悔;3.在处于市场平衡状态时,投资者自己持有的产品不涨不跌,而身边人推荐的产品一路看涨,此时投资者会因为没有买入他人推荐而后悔;4.当决定抛售自己持仓,而转入专家建议的产品时,发现原本持有的产品看涨,专家建议却下跌时,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后悔。SantaClara大学的MeirStatman教授提出这一观点:由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很容易出现失误,因为这些失误会产生后悔难过的情绪,所以,大部分投资者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绪,会表现出举棋不定的行为特点。而在最近的30年里,各界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这样的一条结论: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者不能始终秉持着理性的态度对自己的投资做出决策,他们的投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存在的认知偏差的局限,而且还会被自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以芝加哥大学的Thaler和耶鲁大学的Shiller为代表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者,开展了关于投资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账户(Thaler,1999),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处置效应(Odean,1998)、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切换机制和框架依赖(Kahnemanet.al,)等系列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研究,这些研究对投资心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总而言之,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层面和人的行为科学巧妙地融入到金融学中,从投资者个人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地根本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解释、剖析、预防投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预测市场未来趋势。系统全面地分析个人心理特征,能够促进我们了解市场上最大的投资群体如何对市场产生思考和进行投资决策,总结在做出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中存在哪些缺点,并及时纠正错误和规避风险。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通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心理和投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为金融学以及投资心理学的学术分析,解决现阶段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心理因素在投资行为上的不利影响,让投资人在实现投资目标的过程中,利用更加科学的操作渠道,最大程度地克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获取最大收益。本研究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是通过对投资心理的研究从而得出分析出适合我国投资者的理性心理,从而使投资者们可以端正投资决策,坚持客观理性的投资行为。同时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者的知识素养。让储蓄、债券、银行理财类投资产品;基金、保险类产品;证券、期货类投资产品,P2P网贷类投资产品针对不同投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形成合理健康的投资结构。同时投资者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投资市场时,准确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投资产品。投资心理决定了投资行为,保持理性的投资心理。在实现投资目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采取适合的操作方式,克服心理因素影响投资决策则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意义。1.3研究现状国内外的学者通常从三个大方向展开对个人投资者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的研究:1.投资者的个体行为;2.投资者的群体行为;3.套利行为和无效市场。大部分研究就是将第一和第二个层次进行归纳,即“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这也是该研究对众多个人投资者而言比较重要的方面。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非理性的心理认知偏差,主要包括“笃定心理”,“过度自信”、“过度投机”、“处置效应”、“政策依赖性心理”,“暴富心理”,“后悔厌恶”、“从众心理”、“情感依托”、“锚定心理”、“风险规避”、“羊群效应”等。这些非理性的心理认知偏差不但深度影响着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还会对投资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李心丹,2015)。其中过度自信、处置效应、羊群效应、风险规避、后悔厌恶和过度投机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也是本文直接关注的6个非理性投资行为。2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概述及投资动机2.1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概述个人投资者,最基本的定义是指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交易买卖的投资者。可以称之为股民的投资者,就是指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40多年,我国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较为完善,正确的经济制度成功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快速腾飞,中国跃居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果让世界瞩目。伴随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具发言权,因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幸福感指数提高,人们的关注点从解决温饱向财富积累转变,受教育水平也与日俱增,消费投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我国个人投资者的闲置资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飙升,个人投资者这一群体的投资需求也愈发多元化。近年来我国投资者结构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我国个人投资者仍然是我国投资者的比主要力量。在我国投资市场中,可以将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类,其中个人投资者所持投资产品的交易账户数量占绝对优势。据中证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份,我国投资市场中,投资者账户数量共有12161.13万,而光个人投资者账户数量为12125.86万,占比高达惊人的99.71%,机构投资者为35.27万,占比仅仅只有0.29%。图2.1.1个人投资者数量在我国投资者总量中占绝对优势我国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投资资产主要分布在10万元以下,数量分布不均,以中小额投资为主;截至2019年12月,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市场的资产流通数量在10万元及以下的占个人投资者总数的76.73%,而资产流通数量在50万元及以上的仅占个人投资者总数的4.83%。个人投资者形成这样的结构和我国人民群众收入相挂钩,参与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大多数为工薪阶层,他们在解决温饱后,剩余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无法进行大额投资,但是由于经济开放等诸多原因,诱使个人投资者想参与投资,这是实现资本积累,试图改变传统的储蓄模式的勇敢尝试,说明我国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和根深蒂固观念的转变。图2.1.2个人投资者投资交易金额集中在10万元以下通过图1和图2两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个人投资者是我国投资市场的绝对主体,在投资者构成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国际大环境的不断萎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许多大国自顾不暇,经济失调,我国经济正面临自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威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存在存款利率下降,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经济下行危机,对于我国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投资市场中如何明哲保身,成为了个人投资者考虑的首要问题。年份个人投资者交易总额机构投资者交易总额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20053.2亿元0.68亿元82.40%200611.2亿元2.08亿元84.30%200747.4亿元7.65亿元86.10%200832.7亿元9.99亿元76.60%200950.2亿元8.31亿元85.80%201049.6亿元8.47亿元84.70%201146.9亿元11亿元81%201237.8亿元8.297亿元82%201343.6亿元8.3亿元84%201458.5亿元10.16亿元85.20%2015224.7亿元37.8亿元85.60%201686.3亿元16.81亿元83.70%201787.8亿元28.18亿元75.70%201864.4亿元20.34亿元76%201970.3亿元19.37亿元78.40%202086.8亿元22.11亿元79.70%表2.1.3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由表2.1.3可以从数据层面印证我国投资市场主要由个人投资者组成,自2005年至2020年,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没有低于过75%,可以说我国的投资市场,相当于个人投资者的市场,如果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理性,那么对我国的投资者市场将造成重大的打击,所以,帮助个人投资者树立理性的投资动机和投资心理至关重要。对于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将闲置资金单纯存入银行只会让资金不断贬值,损失本金。而投资理财规划的出现,为个人投资者的本金提供了保值并升值的途径。我国个人投资者基本都是家庭资产的分配者,而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分配法,应将30%的资产用于投资,用投资者收益为家庭积累财富,这样对于家庭才属于健康的资产分配。图2.1.4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在此之前,我国个人投资者大都将全部资产配置到稳健型资产中,比如:储蓄,银行理财等等。而随着我国金融教育的普及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升高,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观念也相应改变,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以防范资产贬值为目的,开展一系列的投资组合和投资行为,力图通过投资规划保障资产的安全,并极力去分散投资风险,妄图以最低风险获得最大收益。进行投资的目标毫无疑问是本金的保值与增值,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他们的投资动机和投资心理都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例如,一些个人投资者在产生投资行为时时,将“赚钱”作为投资动机,“急功近利”作为投资心理,忽略了投资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此时过于追求高收益会带来自身难以承受的风险,最终导致投资失败。因此,个人投资者要立足于自身实际,进行理性投资。接下来将从我国投资者结构出发,从个人投资者投资分布结合我国个人投资者的特殊构成,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研究背景,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我国投资者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投资心理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投资者的投资动机,非理性投资心理,非理性投资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对非理性心理的建议,多角度剖析个人投资者存在的问题,让投资者在成功实现投资目标。2.2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我国投资者有很多非理性的投资心理,都是由错误的投资动机引起的,所谓投资动机,就是指投资主体参与投资的目的,想通过投资这一行为获得什么。投资动机可以说是形成不同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的根本原因,因为动机是一个行为主体进行动作的出发点,不同的投资动机会造就各种各样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心理账户,从层次上分,投资动机可以分为直接动机:通过投资就可以直接达到目的;间接动机:投资就是通过各种经济规律发展和众多社会关系的影响,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以上两种分类只是投资动机宏观概念上的分类,视角转向我国个人投资者,他们的投资动机结合投资者个人喜好和投资目的的不同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单纯的投资动机定义有着不同点。本文将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归纳为以下三类:2.2.1追求利益最大化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评估完全是因为其盈利能力,给自身带来多少收益率,忽略市场规律,仅仅通过市场表现做出投资决策,通过对投资产品的买卖差价获利,选择投资产品只关注收益率等指标,甚至对投资产品完全不了解,这是我国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动机。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他们对投资的要求不仅是保值,还要追求大幅度增值。通过各类投资,对本金怀着快速增长的期望,使本金加收益不断累积。怀有这种投资动机的人,一般是一些高收入但扩仓稳定的群体,比如教师、公务员等,这类人群如果只靠工资薪金作为收入来源,那么始终得不到财富的积累,所以会拥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动机。造成这种动机的原因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动机的原因是由于我国投资市场起步较晚,加之我国的个人投资者对投资相关理念、投资心理特征、对投资的情感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投资中会有不同情绪的杂糅,这些因素都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投资者们参与投资的目的就是单一的“钱生钱”。2.2.2追求低风险投资最常见的投资动机,就是始终保持本金原本的价值。拥有追求低风险投资动机的投资者,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持有现金的数量高于生活必需花销,且处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不进行有效的投资配置,现存资金的价值就会下降。所以这类实质上没有投资需求的群体,因为担心资金价值下降,很容易产生投资的想法,以维持资金的价值不变,他们对于投资收益没有要求,所以这类投资动机拥有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趋利避害和回避损失的目的,因此,这种投资动机可以明确地反映投资者对风险偏好的不同,尤其是在与获得实际投资收益相比,其对风险的厌恶更加明显。例如:资本积累刚开始的中年中低薪人群,保证自己本金不亏损是这类人群投资的底线,我国90%以上投资者都认为投资存在“很大”或“较大”的风险,而且认为这些风险大部分来源于市场不规范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个人投资者要么选择保本低风险的投资产品,要么选择符合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的产品,或者利用投资组合来最大程度分散投资带来的风险。2.2.3配置闲置资产我国个人投资者对于闲置的资金不甘于进行储蓄和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存在“资产闲置就是死的,只有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产”的心理,希望自己的资金能够合理的配置,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益。这类投资动机的拥有者往往是已经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的群体,他们对投资的要求,只是能够保证本金,并且能不定期获取一定的常备性收益作为日常开支,比如已退休的老年群体,他们既不想进行投机性投资,又不甘心自己的资本就闲置在银行账户里吃利息。所以他们怀着配置资金的动机将自己的资本投入投资市场,作为“不得已”的投资选择。在投资市场中,所有投资者都试图以自认为理性动机和心理进行市场分析和决策。但是,其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被自己对市场的认知偏差所误导,通过畸形的投资动机,从而产生一系列存在问题的投资心理,这些投资心理会从投资策略,投资产品的选择上给投资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投资心理常见的问题3.1过度自信经过对上证的投资客户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同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1.4%;还有39.8%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处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甚至还有12%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远超同龄人,这体现出我国个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判断力,对自身缺乏客观理智的认识。投资决策的出错将会导致投资失利,甚至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过分自信会导致各类投资失败案例层出不穷。对于投资者来说,尤其是资历深厚的专业投资人,他们认为自己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已经是十分了解,并且有能力从客观信息中进行决策。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在投资市场表现的特别明显。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就是认为通过自学关于投资产品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积累或者是经验,自以为对知识进行总结就能够形成一种高于事实表现的判断。而在这种心理作用的影响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已经不再理性,会以自我判断为中心,做出缺乏准确性的甚至错误的投资决策。引起过度自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产生知识幻觉。投资者们会认为,随着他们获取的信息量的增加,他们对投资信息的认识也会增强,从而改进他们的投资决策。2.控制错觉。投资者常常认为自己对一些本身不可控制的事件,产生主观臆断,认为自己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去取得的结果和对这项信息熟悉程度。3.证实偏见。投资者们往往只关注与自己的观点相一致的信息,而选择性忽视和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以上三种因素都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过度自信心理。3.2处置效应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有接近40.2%的个人投资者会在自己的投资产品下跌时进行买入扩仓;另有28.4%的投资者表示会在自己发现某一产品行情表现非常好时进行购买;还有21.6%的投资者会根据市场行情的好坏进行持仓;最后,接近9.8%的投资者购买身边的人强烈推荐的投资产品。从以上的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我国个人投资者更加倾向于赚取短时利益,倾向于在下跌时买进,然后在市场高点卖出以获取差额盈利,保证处于亏损状态的投资产品及时止损或者盈利状态的产品获得最大收益,这种处置方式就是“售赢守亏”效应,满足调查结构的有效性符合标准。当投资者的投资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利状况后投资者为了避免利益损失的风险会选择尽快的出售股票;而在投资产品价格下跌时,他们认为产品的价格会在出售后的某个时段上涨因此不愿意立刻抛售。这就是处置效应投资心理。3.3羊群效应羊群效应,也被称为从众心理,主要用来描述金融市场的交易和投资活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体现出投资市场中对投资者决策判断信息管理和经济成本控制存在泡沫问题以及热点的“跟风”现象。这种投资心理主要表现就是投资认为认为多数人选择的投资产品就一定是对的,即使是错了,造成了亏损也有人和自己一起承担。羊群效应是发生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因为多种因素无法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而盲从他人,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跟从他人的行为来进行投资,会降低自己获取投资信息的的成本花费,这在中小型个人投资者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羊群效应也从侧面反映出投资者获取安全感的一种心理,特别是在看到自己的投资产品“全盘皆绿”而别人的投资产品“满盘是红”时他们更愿意“随大流”。这种心理作用的影响反映在我国的投资市场上最为明显的就是投资市场存在大起大落的时候。羊群效应在股市中的表现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情绪上往往会受到同类群体行为的影响。当市场新兴一种全新的投资产品时,也会加剧“羊群效应”的心理,因为一旦新产品展现出一定的发展势头,符合当下时代发展需要,有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就会使投资者们看到未来可以获得巨额收益的前景,于是有了一个投资者选择了新兴产品,那么其他有着跟风心理的投资者们便会蜂拥而至。而具研究调查显示:在我国股市投资者中,接近70%的个人投资者是通过寻求他人的建议和专业人士的分析进行投资,同时也有将近30%的个人投资者是通过自己分析市场来做出决策,这说明我国股市的投资者在逐渐形成自主投资的理念。“羊群效应”对非理性投资心理的影响逐渐减少,但投资者们难免还有这样的心理,受到我国小农思想的制约,导致“合群”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3.4风险规避我国投资者进入投资市场会本能的产生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产品,因为我国个人投资者占到市场投资者的80%以上,而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都比较有限加之我国个人投资者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都会选择保守型的投资产品,宁可将投资的收益率降到最低,也不愿意在投资上产生亏损。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投资面临较大的风险,即使是企业都难以承担投资市场带来的风险型亏损,更何况是我国的个人投资者们。有着这类心理的投资者选择投资的根本原则是在保证自己的本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收入就可以满足心理预期。这类投资心理在众多非理性的投资心理中算是比较健康的,只不过缺乏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追求,一般经济条件有限仅有小部分资金用于投资或经济条件较好,有充足富余资金且不愿意承担高风险但又想尝试通过投资获取一定收益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有风险规避的投资心理。3.5后悔厌恶后悔厌恶也是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心理,当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时会感到后悔;从而使其对下一步的投资计划产生怀疑,从而改变后续的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该心理有着几大特点:1.与非胁迫情形相比,在胁迫情形下,采取的行动产生的后悔要轻微。2.与错误行动相比,没有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要轻微。3.与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所引起的后悔相比,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所引起的后悔要强烈。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将亏损与自己的决策失误相联系,那么感受到更为严重的后悔;如果将亏损归结于无法控制的因素,那么后悔程度要轻一些。有利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会使责任者感到骄傲,不利的结果会增加责任者的后悔程度,与骄傲相比,如果后悔多,在这种情况下,责任者就会尽量避免采取这一行动。4.想象采取合适行动后的舒适是引发后悔的因素。5.后悔与选择集中包含过多的选项有关,这会提高人们据以划分收益和损失的参考点,导致更多的结果被划分为损失。而投资者在做出错误决策时改变一下步的投资行为会减轻其后悔的情绪,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调整行为会加大投资者的后悔心理。正是这样的心理作用促使投资者进行了非理性的投资决策。例如,在投资市场投资者可能制定了一个止损的原计划;但是,当产品下跌时很多投资者并没有按照原计划抛售;这是因为投资者在遭遇下跌的错误投资时其心理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现在卖出则是造成了损失而坚守可能改变这种现象。因此股票市场上也出现了上涨时卖出、下跌是坚持持有的现象。后悔厌恶还会使得投资者不会改变创新,怕扩大本金的损失因此选择用消极方式了进行投资。3.6过分投机投资市场上难免会有一些投资者,把投资这一行为和投机过度关联,因为投资和投机本就具有一定的相同点:1.两者都已获得未来货币的增值或收益为目的而预先投入货币的行为,即本质上没有区别。2.两者的未来收益都带有不确定性,都要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投资是通过对有投资价值的项目投入资金,然后假以时日,最后获取经济回报的行为。而投机是利用时势或其他的有利因素,通过对不具备投资价值的项目投入资金,短期内获利,甚至获取暴利的行为。但二者之间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投资往往期限较长,投资者愿意进行实物投资或长期持有证券;投资者着重于长期的利益;投资的风险较小,本金相对安全,投资是经过了具体系统的分析进行的选择。而一些投资者越过投资与投机的界限,热衷于期限较短,频频的快速买卖,还着重于短期的价格涨落,以谋取短期利益;投机所包含的风险则可能很大,是比较集中的高风险投资行为,本金有损失的危险,因此,投机被称为“高风险的投资”,投机只是盲目跟风行为。存在过分投机心理的投资者忽视了投资的初衷以及过程,被高额收益冲昏了头脑,不在投资的过程中学习进步,单纯的为了从市场套取收益。利用不对称信息和时机,忽略交易品种的实际价值,在市场上以获取差价收益为目的,即购买投资产品后希望价格迅速增长,然后卖掉获利,如此周而复始。这种投资心理颠覆了投资的本质,严重会对市场造成极大影响。4个人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4.1过度自信的影响有着过度自信心理的投资者常会高估自己投资的知识和能力,在投资过程中,适度的自信是有利的,但过度自信是十分危险的。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较好地解释了证券市场上交易量异常变化的原因,投资者们自信很解股价的走势,相信自己能够判断股票未来的涨跌,导致投资者们误解了信息的准确性并且高估了其分析能力。于是投资者就会做出包括过度交易、冒险交易等一系列错误的投资行为,最终造成投资组合亏损。在投资市场上,过度自信主要表现为高换手率,就是所谓的更高的周转率。因频繁交易出现的问题不仅仅包括扩大佣金的支出,还会导致投资者买入走势看跌的熊市股,卖出表现好的牛市股。另外,过于自信的心理也会使投资者产生冒险行为。理性投资者试图使自己的收益率最大化,使风险最小化,而过于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评估风险程度,往往在投资中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存在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高风险的证券、期货类的投资品种。一般情况下,这些产品在专业能力上对投资者要求较高。由于是投资者独立做决策并且操盘,个人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市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预测。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敏的嗅觉,对各种可能影响投资标的价格因素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第二,过度自信的投资者选择的投资组合通常比较单一,证券和期货类投资品种的特点又是价格的波动非常不稳定,风险较高的同时对应的是较高的收益,一次小的价格波动可能会让投资者连本带利都损失殆尽,也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收益,由于证券和期货类投资产品的交易特点,投资者的专业分析能力和感知市场的敏感度常常会出现偏差,一旦投资决策出现偏差,导致决策失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而降低了投资组合收益。过度自信的投资者的的心理有很鲜明的特点:在做决策前,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决策正确无误,对自己的决策非常自信,从而采取相应的持仓,且对投资回报率抱有较高期望,一心想要更快的收回投资成本,大赚一笔等非理性的因素造成了非理性的投资决策,最终导致投资失败,甚至是血本无归。因为是自己做出的决策,投资失败方才醒悟是自己判断失误,就开始怀疑自己,陷入循环的后悔中,懊悔、愤怒的情绪充斥在心。4.2后悔厌恶的影响后悔厌恶就是当人们对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感到痛苦时,为了进一步避免后悔,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后悔厌恶本质是从过度自信的心理演变而来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自己决策失误导致,而决策失误又是由于存在于内心的心理账户,对投资回报率期望过高,选择了不符合自身情况的投资产品,从而产生后悔厌恶心理。因此,对于存在后悔厌恶心理的投资者来说,多余的选择可能增加他们的决策制定成本和心理成本。如果一个投资者的选择余地很小,就可能不存在后悔问题,因为他没有什么可选。后悔往往会对投资者的进一步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有着后悔厌恶心理的投资者不愿卖出自己持仓的看跌股票是为了避免因自己错误的决策而感受到痛苦和后悔,干脆不进行调仓。由于受到这种心理的左右,投资者可能长期持有亏损股票,而出售盈利股票。而这会导致盈利股票的换手率高,而价格下跌的股票成交率低。这意味着投资者会多缴纳税款。另外,存在该心理的投资者获得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往往较低。后悔厌恶导致人们在面对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时,与其积极行动,不如消极行动,观望变化甚至走自己的老路。他们会认为后悔的经历是不愉快的,通常对变化没有强烈的偏好,也许每次投资都会单纯盯着一支投资产品,不进行投资组合,以最小化未来的后悔情绪,因为熟悉能降低后悔的影响。然而,这种情景在现实投资市场中也存在着较高风险的选项,即是后悔最小化的选项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是:给定两个投资产品,一个风险高收益率高,一个风险低收益率也低,投资者潜意识认为高风险产品虽然收益率高但亏损的可能性也很大。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投资者选择低风险产品,投资者就会在知道高风险产品的风险没有发生,收益率很可观,选择高风险产品的结果优于自己选择的低风险产品,可能因知道高风险选项的最后结果好于低风险选项,从而为自己当时的错误选择后悔不已,加剧自己的后悔厌恶心理,可能盲目选择收益高且风险也高的投资产品。4.3羊群效应的影响有着“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的投资者大部人都会选择基金,保险类的投资品种,因为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建立健全,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层出不穷,也就诞生了纷繁多样的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对于个人投资者,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投资产品。但对于比较基础的基金类产品来说,也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个人投资者购买这些基金,有多少人是知道自己买的基金是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还是指数型基金?一般选择基金类型的投资者对基金是什么都模棱两可,选择基金投资完全是因为自己身边有人买基金获得不错的收益,才跟进投资,至于买的是什么,需要承担怎样的风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占绝大多数,这就是有着羊群效应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导致投资者的盲目投资、非理性投资。保险产品中,大部分是分红型的产品,还兼备一些保障性功能。怀有羊群效应心理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只需要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存在指定的保险账户中,即可在每年年末获得一定的分红收入或者是保险周期结束后,一次性拿取账户的分红,这种稳定的产品势必会被投资者疯狂传播开来,从而使人人都想既稳定又方便的获取投资收益;这类保险产品的收益率要高于一般的储蓄收益,所以这类产品适合生活条件较好,有富余资金且怀有羊群效应心理的投资者,因为他们普遍厌恶较高风险,但又想通过理财投资方式对富余资金进行投资组合规划,以获取一定额度的收益。基金、保险类的投资品种要比储蓄、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稍高,由于每一款基金,保险产品都有专业投资团队运作,投资收益相对较高,所以很受广大存在从众心理投资者的欢迎,而且此类投资多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市场调查显示,基金类、保险类的投资者往往都是从银行储蓄、理财产品的投资转过来的,因为嫌普通储蓄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太少,而基金、保险类的投资产品风险不是很高,收益比较可观,所以抱有这种心理的投资者选择将储蓄、债券、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大部分资金转入基金、保险类的投资产品,目的是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根据羊群效应从众心理,基金类和保险类的投资队伍只会越来越壮大,从众心理投资者中的先行者一旦获利,便会吸引更多抱有相同心理的投资者涌入基金和保险类的投资市场。4.4过分投机的影响怀有过分投机心理的投资者普遍存在只为获取短线收益的心理,单纯希望自己能在一款新兴产品起步时以最低价格买入,然后在此产品的股价或者是收益达到自己心里预期的最高点时抛出,获得相对最大的利润。在投资时会配置非常激进的投资策略。P2P网贷就符合这种过度投机心理,P2P是一种网络贷款,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后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投资品种,是全新的投资类型。借款人和出借人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产生的无抵押直接贷款。在网贷平台投资,能够获取比银行、债券、基金、保险等投资品种高的利率。P2P网贷是新兴行业,国内的P2P平台,政策有扶持,加上行业本身鱼龙混杂,缺乏一定监管,个人投资者对于这种新型网络贷款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于市场中的各种信息缺乏判断。如果片面追求过度投机,单纯买入,期望“一夜暴富”,而听取市场上混乱的各种信息,最终会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导致投资蒙受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对于P2P网贷投资平台来说,大量吸收资金使产品自身市场预期大幅提高,投资者在获取收益后全盘抛出,会导致市场失控,产生经济泡沫,对投资者市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4.5风险规避的影响风险规避心理本质上是一种保守型心理,是由于过度保守从而衍生出的一种非理性投资心理。受到风险规避心理的影响,投资者大都会选择风险很低的投资产品,对自身的资产增值期望不高,甚至收益的多少都不在考虑范围内,只为了配置自己的资金,还有保证自己所投资金安全。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着风险规避心理的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单一的投资策略,即将手里富余的钱进行储蓄,以获取相应的利息为投资收益,这是保守型的投资方式,将钱存进银行吃利息是大多数风险规避心理的投资者的首选投资方式。还有部分会选择债券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等等这类可以灵活地选择各种适合自己资金需要的理财产品。无论是储蓄存款,还是债券,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类投资品种,其共同的优势是低风险,投资者们的本金不会受到亏损,满足了他们对风险的厌恶。对于风险规避心理的个人投资者,投资目标大多是在对投资资金进行保值和增值。这类投资者投资时会过度保守,导致投资市场失去活力,都选择理财,储蓄会严重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引起市场对风险的恐慌,不再有投资者去进行高风险投资。5对个人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建议5.1认清自己对风险的承担程度很多的投资者在投资前没有做出假设,即如果投资失败,自己的本金产生了亏损,那么自己对于风险的承担的程度是什么样,自己能接受亏损的范围是多少。大部分的投资者实际情况就是直接把自己的全部闲置资金自己都投入市场里,这种做法只会导致产生真正亏损时,自己无法接受,这是一种是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因此,投资者开始投资前首先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在市场出现波动时要做到能及时止损,及时抽身而出,避免出现超乎自己想象的损失程度。分析自身的投资目标、可动用的资金等各个方面,同时能控制的自己心理问题来面对投资市场,这样才能实现投资目标。5.2分析市场,拒绝盲从首先,投资者在进入投资市场前,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传媒听取专业分析师的指导和建议再进行投资。投资过程中要做到理智思考,拒绝盲目跟风。在行情不是很清晰时,要先观望,后分析,再投资。在对进行市场分析时,需要投资者仔细的鉴别市场的行情。同时培养自己的独立的判断力,不盲目投资。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坚持自己的判断力。投资是自己的事情,无论盈亏都不应该被他人的想法左右。5.3强化投资策略投资者在投资时不能像无头苍蝇一般在市场中乱投资,投资也是要制定详细的投资策略。策略的根本就是要要积极关注本金,任何策略和管理都要遵循本金不损失的原则,分散投资是众多策略中最核心的一条,分散不仅仅是要对投资种类和对象进行分析,也要对资金管理工作给予有效认知,确保信息收集和处理过程更加符合标准要求,针对潜在风险和因素予以统筹。其次,投资者在投资行为建立的过程中,将不同风险的投资产品进行投资组合,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持仓过多,避免过度分散。同时,投资者不能过于频繁的进行交易活动,否则就会徒增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投资者交易。基于此,投资者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投资策略管理体系,充分了解自己的投资目的,投资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分散风险的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5.4坚持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心态。在投资领域中,正确的投资心态尤为重要,它能够使投资者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投资标的的好坏,避免过于自信和投机心理。所谓理性投资就是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心理预期并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心理预期执行,在投资过程重提高投资技巧和认知能力,避免从众心理。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详细的投资市场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需要投资者从始至终贯彻良好心态,有良好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能让投资者在分析市场时,发挥强大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投资市场波动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客观理性的决断,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计划,并坚定地执行此计划。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组成的,他们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投资需要投资者控制情绪波动,以强大的自我约束和理智来衡量市场一切动态,让清醒的自己支配投资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宏观经济市场的大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保持平常心态,投资过程中做决定要果断。心态是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应以投资的心态介入股市,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资如潮涨潮落,有盈有亏就和“胜败乃兵家常事”同样的道理,调整好心态,掌握投资产品的基本规律,逐步达到处惊而不乱的境界。在众人为上涨而狂热时,认识到上涨是风险积累的过程;在下跌的悲观中看到风险的释放。始终保持着有的放矢的原则,不浪费每一丝情绪到一些细枝末节的市场变动中去。5.5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直白的讲,投资必定面临风险,因为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世上不存在只赚不赔的买卖,也没有人会让你只占便宜不吃亏,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持久获利的。投资者需要克服心理弱点,包括人的七情六欲等,还有盲从、贪婪、骄傲、懒惰、嫉妒、恐惧和悔恨等负面情绪。同时,投资者不能过于互相攀比收益,应该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能因为嫉妒而盲目追求高收益产品,要知道每一份收益的背后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