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一、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概述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源远流长,根据确切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从那个最早的法官皋陶到清正廉明包公,几千年的社会光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遗产,那就是,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中国古代行政和司法不分的特殊设置,使得司法的内涵异常广泛,主要包括官置、诉讼、审判、监狱和监察,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华法系的核心部分——司法制度。同时,他们之间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当然,其中的各部分也是不同的,各司其职,共同保证封建司法制度的运行。但是,由于涉及方面过于宽泛,我们最主要是针对古代司法中的审判行为进行阐述。二、关于古代司法审判行为的评价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矛盾论的观点,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应该一分为二看问题。当然,评价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也是一样的,也应该看到它的两面性,也就是它的和进步性与落后性。(一)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进步性1、取得证据的灵活性可能一提起古代的司法制度,我们大部分人心中的画面都是血淋淋的考讯,但是我们应该去分清楚影视剧的情节与现实的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告诉我们,在古代也是讲求证据的,甚至于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是必要的考讯,那也是有限度的。如:《唐律》规定:“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宋刑统》规定:“诸监临之官因公事,自以杖捶人致死,及恐怕人致死者,各从过失杀人法。”古代的法官不想今天的法官一样,可以不出庭而对案件做出判决。古代法官必须积极主动的寻找证据,在证据基础上做出严密的逻辑推理,判断哪些证据为真哪些为假,从而对案件真相形成一个命题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古代法官与现代法官的一个主要差别就是走出法庭的主动性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的司法审判中,历来把原告、被告以及证人的口供证据就不需要司法官吏在庭外进行收集。”总而言之,在古代社会,证据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中,证据的种类以及通过证据获得案件真相的技术,还有证据的作用出现一种缓慢发展的趋势,到宋代则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则又是一个较为缓慢的发展过程。从历代法官判案时证据的获得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检验获得证据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记载来看,秦代的司法鉴定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秦朝的律法以及司法运作中非常重视证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的各种记录都要将案情的经过、所牵涉的痕迹记录在案,由法官来做出认定和裁定。到了宋代以后,无论是检验制度还是检验技术都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的代表就是宋慈的《洗冤集录》。这样的文献和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其实这都表明了中国古代法官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当地风情物理,善于思考,明辨事物之本质,从而在自己所做的司法判决中能够做到不冤枉好人、不错楼坏人的良好效果。(2)以诈谲支书获得证据关于诈字,在现在汉语中有三种解释,一是欺骗,二是假货,三是用假话试探以使对方吐露真情。此处所讲的诈与第三种含义最为接近。而谲则有欺诈之意。古代法官的善意欺骗在现代可能被看作诱供,而不能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然而在古代,法官运用诈谲之术取得证据,掌握案件真相,恰恰是法官智慧的一种体现、是其深思熟虑、尽心尽职的结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不同,证据作为定案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过分的对其取证的方式进行限制,反而会影响案件的裁决,对于更广泛的社会正义的实现并没有太多的好处。(3)以易术、鬼神之术取证以易术取得证据在中国历史上有诸多案例,比如南北朝时期的符融破案就曾经采用此种方法。这体现了易学的通俗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周易中的“算术”二字在一定意义上将有合理之处,因为它强调天地万物河蟹之理。关于以鬼神之术取证方面,虽说中国人在其大传统上对鬼神主张敬而远之,但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并不完全否认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种民族心理,恰恰为一些司法官员借助鬼神求证提供了厚实的土壤。民间戏曲以及公安小说等文学读本中的包拯就经常以鬼神之术恐吓犯人,使其在惊魂未定的情况下说出实话,作为定案的依据。当然,无论是一易术,还是鬼神之术去的证据,在古代司法运作中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今天对它的研究更多的是依据公案小说以及民间文学等形式的记载,但无论如何,在实践讲易术以及鬼神之术在中国社会有着根深的基础,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鬼神是一种约束的手段。总而言之,古代法官为了使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往往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这在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权利观念不发达的中国传统社会,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更是有效果的,因为这样毕竟能使司法活动顺利进行,最后案件得到合理的解决。(4)刑讯提到刑讯,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中国司法审判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印象,但是,前面已经论证这并不是古代司法审判的主要手段,并且,这种手段不是统治者所提倡的,也不是想有作为的官吏所追求的,因为一旦刑讯过度,自己的官运和名声将毁于一旦,也将落得个酷吏的名声。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中,刑讯是合法的,但这个合理又是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我们可以断言,在古代,刑讯是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统治者提倡道德,但是极端的道德往往伴随的是极端的残酷,因为统治者想要借此形成一种威慑,从而保障司法的运行,当然,更为根本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当然,刑讯作为审判的一种手段,当然也有其产生的司法理由,因为,我们不难想象,在古代中国,如果少了刑讯这种司法手段,审判技术落后的古代的司法将面临一种怎样的窘境,因为深谙各种死法技术的官员是在少之又少,自然,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件案子都像包公那样被合理审判,那么如果缺少了刑讯,可能就会造成案件的积压。所以,古代的统治者,想到了在刑讯可以用担忧不能滥用之间的平衡——采用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规定这个“度”。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历代法律是如何规定这个度的:《唐律》规定:“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是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考讯。违者杖六十。”《宋刑统》规定:“诸监临之官因公事,自以杖捶人致死,及恐怕人致死者,各从过失杀人法。”《大明律》规定:“凡官吏怀挟私仇故禁平人者,杖八十;因而致死者,绞。”……当然,在其他朝代的法律条文中,这样的规定也是比比皆是的。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理解,在古代的司法审判中,刑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管理或者说是政府的最终该目的。2司法行为的逻辑性不管霍布斯如何宣告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也不管现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如何剧烈的反对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逻辑在人类的历史上以及人类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试想我们曾几何时离开过逻辑?当然现实生活是复杂的,逻辑的规则不可能总是有效的,但是在传统的司法审判中,这又是不可缺少的。在古代,司法官员的各种推理形式并不是在一个学科的训练下形成的思维规律。一般的逻辑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司法的逻辑推理来源于人们的司法实践活动。古代的司法官员不可能受过逻辑学的训练,然须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而且法家要求凡事都要依据法律,法官判案也是如此,有成就形成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征,引用律文。其次,法家强调重刑,这使得司法运作中表现为残酷的刑罚。历代统治者都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把法家思想整合进了政治思想中。刑罚不仅可以使得司法过程较为快速的进行,而且对其他无罪的人起到震慑作用,从而更好的维护封建统治。再次,法家强调君主专制,从理论上确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法性,这等于赋予了司法权力运作的以合法的基础。既然主张君主专制,那么君主便是法律,所以这也体现了古代司法中皇帝才是最高裁判者的特征。由上,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儒法两家的思想都对古代的司法审判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我们在这里,并不想去争论究竟哪种思想是主流思想,哪种思想在古代的司法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历来就是讲究中庸的国家,所以只要司法运作能够正常进行,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论什么才是更优秀的。以上就是我对古代司法合理性的一点简单看法,研究一个事物的进步性、合理性,就是为了借鉴它,古为今用才是我们的目的。(二)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落后性也许,一提到古代的司法,我们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就是血淋淋的场面和恐怖的刑罚,不错这是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就已全面的眼观透视一下古代司法制度的落后性。1、刑罚制度的残暴性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到的,残暴的刑罚是古代中国司法的残暴性。众所周知的“十恶重罪”就是典型,还有砍头、车裂、凌迟等等的酷刑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是我们还没有开化的野蛮表现,也是君主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今天我们站在人道的角度觉得那是酷刑,简直不可想象,但是,或许如果你是身处那个时代的人,便也不会奇怪了。2、法治的不确定性如今,我们反观古代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这便也不难理解,中国的法治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整个司法过程都是不确定的。可能皇帝的一句话便会影响了立法的走向,也可能皇帝的圣旨影响案件的判决。不仅是皇帝,还有可能是百姓的父母官。封建皇帝不可能事无巨细的体察每一个案件,所以大部分还是要依靠官吏的处理,这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车司机雇佣合同协议书范本(2025版)
- 短期消费者研究专员合同
- 视觉艺术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小组课件
- 《财富增长周周授课》课件
- 数字调度通信系统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单绍平62课件
- 昆明4星级酒店施工方案
- 天津海运职业于祯妮OnlineRegistration
-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YourSiteHere90课件
- 安全态势感知与响应
- DBJ33T 1320-202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标准
- 工程施工服务方案范文
- 重大疾病证明书样本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 劳工及道德体系法律法规清单
- 宽带账号注销委托书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三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4低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
-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题总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