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581B.589年C.605年D.618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2.《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千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可知,这一制度是指科举制。科举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是解题的关键,科举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3.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权利B.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C.派大军攻打陈朝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关键词《隋文帝》,结合课本所学,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隋朝大运河。B与隋文帝无关,符合题意;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A是正确的,不合题意;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C正确,不合题意;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D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4.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贞观之治”D.陈桥兵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事迹。“唐宗”指唐太宗。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A是“秦皇”的事迹;B是“汉武”的事迹;D是宋祖的事迹,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5.“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A.戒奢从简B.整顿吏治C.重视农业D.变法图强【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可知,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整顿吏治。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是解题的关键,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整顿吏治。6.现在“开元”任是很响亮的名字,如“开元酒店”“开元四季房产”。历史的“开元盛世”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A.唐太宗B.隋文帝C.唐玄宗D.武则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故选择C项。本题难度较小。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7.据史书记载,唐朝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盛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o"中国教育出版网\"8.“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出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所说的“中国人”具体是指当时的A.唐朝人B.汉朝人C.秦朝人D.隋朝人【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出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唐代物质生活丰富,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体现出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当时西方处于上古时期,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9.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阎立本、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画家,④排除。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0.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何创作“黄河落天走冬日,万里写入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如何回答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杜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黄河落天走冬日,万里写入胸怀间”具备李白诗歌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1.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A.颜真卿、柳公权B.阎立本、吴道子C.王羲之、钟繇D.房玄龄、杜如晦【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是唐代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是非常有成就的,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融入自家创新与灵感,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柳体”。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2.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人。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的目的是A.求取佛经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太尉D.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社会繁荣开放,为了更好地吸取唐朝的文化,日本在唐朝时大量派遣唐使,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3.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A.\o"中国教育出版网\"B.\o"中国教育出版网\"C.\o"中国教育出版网\"D.\o"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新罗仿唐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骆驼载乐俑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4.《大国海图人物志:金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历经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中介绍的内容A.讲授佛经B.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C.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D.《大唐西域记》【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金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历经生死,六次才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西行的见闻,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金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是解题的关键,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历经生死,六次才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15.央视《探索·发现》制作了一期节目,讲述了我国古代一位传奇僧人的故事,主人公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这位传奇人物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僧人”“天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出使西域;选项C东渡日本;选项D下西洋,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社会繁荣开放,为了更好地吸取唐朝的文化,日本在唐朝时大量派遣唐使,“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对外开放。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7.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天宝危机B.玄武门之变C.安史之乱D.宦官专权【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迥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8.下列属于唐朝农民起义的领袖的是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郭子仪【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黄巢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C项符合题意;安禄山、史思明是安史之乱的领导人;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9.下图反映的政治局面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藩镇割据B.五代十国C.民族政权并立D.南北朝分裂【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南唐、大理、北汉”可知,此图反映的政治局面是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图片信息“南唐、大理、北汉”是解题的关键,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20.北宋的都城,下图所示的__________处\o"中国教育出版网\"A.AB.BC.CD.D【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辽定都上京;西夏定都兴庆;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21.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建立的政权是A.宋太祖南宋B.宋真宗北宋C.宋钦宗南宋D.宋太祖北宋【答案】D【解析】960年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他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2.在中央削弱和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3.下列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地方知州B.设置通判C.设置转运使D.削弱相权【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削弱相权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D项符合题意;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北宋初期的统治者派文臣做地方知州,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4.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C.重视教育D.自己是文人出身【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25.五代十国之后,进入民族政权并立时代,下列政权与民族对应正确的是A.辽—党项族—元昊B.辽—契丹族—阿骨打C.西夏—契丹族—元昊D.西夏—女真族—阿骨打【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建立辽,B项符合题意;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女真族阿骨打建立金。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6.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材料再现史实和辨析问题能力。由学生甲所言信息“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可知这个“中原王朝”是北宋,“少数民族政权”是辽,这句话反映的是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情景。学生乙之言客观评价了澶渊之盟的进步作用。27.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主要是A.强大的武力B.创制汉字C.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D.汉人迁入【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辽与西夏注重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国力不断增强。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28.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o"中国教育出版网\"B.\o"中国教育出版网\"C.\o"中国教育出版网\"D.\o"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o"中国教育出版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29.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灭掉北宋政权的“靖康之变”。灭北宋政权的是A.西夏B.蒙古C.辽D.金【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灭北宋政权的是金。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靖康之变”是解题的关键,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30.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把都城迁到中都,中都是现在的A.会宁B.北京C.南京D.银川【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141年宋金和议,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金把都城迁到中都,中都是现在的北京。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3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宋金之间“议和”不同点是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给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金之间议和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项符合题意;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宋金之间议和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给岁币。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议和”不同点”是解题的关键,宋金之间议和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32.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看一位朋友,沿途他会看到的经济作物有A.茶树、大豆B.棉花、玉米C.棉花、茶树D.棉花、粟【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看一位朋友,沿途他会看到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树,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此后,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33.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34.宋代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从浙江哥窑买了一箱冰裂纹瓷器,由于生意忙,自己不能脱身,就托运到泉州。他的家人认为其实劣质瓷器,找到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咨询,这一机构应该是A.瓦子B.市舶司C.早市D.宣政院【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代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3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中国的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明朝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识记。北宋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36.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己经进入现代化国家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关键是找准题干中的信息“宋代中国”“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分析题干,“宋代中国”说明材料中现象出现在宋朝,“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都是商品经济的表现,符合题意的是C。37.宋代书中记载:“舟师(船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中应该填写的是A.月亮B.指南针C.地理书D.地图【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行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成为“水手的助手”。“舟师(船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是解题的关键,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成为“水手的助手”。38.成吉思汗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A.改革制度B.灭亡西夏C.统一蒙古D.创制文字【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39.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知识,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因此1279年时,中国处于元朝统治之下,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40.2013年11月3日,第九届中美电影节在洛杉矶举行。《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A.灭亡金朝B.定国号为元C.与南宋对峙D.灭亡辽国【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271年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统一全国,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41题10分,第42题15分,第43题15分,共40分。)41.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材料一唐朝沿用了隋朝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月20万石,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运的东南财富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余杭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材料二宋人热爱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待言,寻常百姓也有出游的兴致。比如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士庶竞为遨游”,“都人士女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某学校的学生开展综合社会实践,利用暑假去隋朝大运河遗址。\o"中国教育出版网\"阅读材料,请回答:(1)读图,结合材料一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2)家住宋代余杭的王员外一家要去洛阳赏花,他们必须经过运河的哪几段?当时的洛阳和余杭分别在图上什么位置?(答案全部写在图上)(3)根据材料三回答问题:如果同学们是从今天的北京出发,请在相应的图框中写出北京在隋朝时的名称;如果他们想重点考察北京到洛阳一段,请问他们应该沿着隋朝大运河的哪段水系走呢?(答案全部写在图上)【答案】(1)为京师转运粮食财赋,对维持唐朝后期的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南北交通;促进了城市商业繁荣: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余杭,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洛阳。(3)涿郡,永济渠【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在唐朝为京师转运粮食财赋,对维持唐朝后期的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南北交通;促进了城市商业繁荣: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从余杭去洛阳赏花,他们必须经过运河的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依据所学可知,北京在隋朝时的名称是涿郡;如果他们想重点考察北京到洛阳一段,应走永济渠。4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材料一\o"中国教育出版网\"(1)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生产工具的名称?材料二耕获图\o"中国教育出版网\"(2)根据材料二,指出《耕获图》中出现的是何种水利灌溉工具?并说明该工具的特点。(3)《耕获图》中既有插秧又有收获,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出现了什么现象?从越南引进了什么新的作物品种?(4)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南宋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结合上图及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