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_第1页
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_第2页
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_第3页
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_第4页
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

(仿2023年全国乙卷)

第三模拟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5G技术催生出了比以往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艺术可能性,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多地渗

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新技术和新媒介的融入让艺术的内涵得以放大和延伸,

艺术也已经从被动、机械、中心化的感知方式,转化为主动、多元、去中心化的沉浸式感知体

验。

各种数字沉浸式艺术展览都摒弃了以往传统的陈列的展出方式,更多地将数字媒体技术、

视频技术融入其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多个维度,给观众带来一种颠覆性的沉

浸式体验。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以西斯廷教堂的《创世纪》为代表的宗教壁画,还

是理查德・瓦格纳创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都表明"沉浸式''一直是艺术家们不断探

索,且不断追求的理想创作目标。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给仿象划分了三个阶段,即仿造、

生产与仿真。人类社会历经这三个阶段,从而实现自身的虚拟化。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和

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价值的结构规律逐步过渡到体验规律,由此催生出仿象的第四阶段,

即“物我合一”。在这一阶段,艺术注重创作客体的表达性与主体的参与性,注重主客体之间的

互动与体验。如果说“仿真”阶段是通过编码和解码来解构真实,实现超现实参与,那么以体验

作为根本目的的第四阶段,则是直接打破了现实与超现实的边界,让人的意识沉浸于由技术打

造的、若虚若幻的物质材料世界。沉浸式艺术构建了一个真实与虚拟的组合场景,这不是简单

意义上的仿造,而是对现实深层次的还原和再生。它不仅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更使

人们在感官参与中形成一套自身的大脑认知虚拟系统。对于受众来说,在5G技术的支持下,

人们可以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进入到沉浸式艺术的参与和建构中,在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加强的同

时,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愉悦和满足。

纵观传媒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审美维度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时间节点。一是摄影术

的出现。二是互联网的诞生。前者标志着艺术族群进入机械化时期,后者意味着数字传媒艺术

的兴起。传统的艺术审美,是一种“虚静''式距离审美。审美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参与者要通过主动欣赏、自我想象来获取审美认知和创作者的情感投射。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

参与者并没有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更多的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单向度地去了解他人的故

事。5G技术加持下的艺术作品呈现的是“开放式”的创作方式,创作者只能为受众提供一个参

与的框架和边界,它不能强制受众进行艺术参与,作品最终的呈现形态和表现意义取决于受众

的意愿和参与建构的程度。沉浸式体验给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制造了一种“身体不在场''的状

态,用保罗•维里奥在《消失美学》里的概念来说,就是“瞬间失意”。所谓“瞬间失意”,是指

人所经历的一种生理的和认知的缺席状态,是认知形式的不在场或从身体中消失,精神和肉体

此时出现分裂。沉浸式艺术通过交互体验给人们制造了一种瞬间失意的情境。

就目前沉浸式艺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虚拟现实这个中介参与之下,受众虽有互动体验,

但往往只是被动地陷于艺术家和技术设计师预设的艺术氛围中,个人主观思考能力被限制。技

术给沉浸式艺术创造了更多"单向度''入侵的机会,只要迎合了感官刺激和娱乐化需求,利用新

媒体传播制造诸如“和名人穿越千年的对话”这样的噱头,便可吸引众多年轻人自愿排队参观展

览。这样的沉浸式艺术展虽赢得了不错的人流量,但在绚丽的表象之下,牺牲的是艺术真正的

价值。网红拍照打卡只是为了吸引粉丝点赞,跟风式的参观仅仅为了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和娱

乐刺激……沉浸式艺术展确实可以利用这种“单向度”的输出来迎合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

从而获得一定的短期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倘若艺术内容没有引人深思的深度,没有海纳百川

的格局,很难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为社会提供艺术所能带来的那份价值。

(摘自曾裕、曾新《基于5G视角的数字沉浸式艺术》,有删改)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各种数字沉浸式艺术展览都摒弃了传统的陈列的展出方式,更多以技术调动受

众的多维感官,给人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B.从让・鲍德里亚划分的仿造、生产、仿真,到现代的“物我合一”,仿象的发展表现为越来

越注重艺术主体对艺术的超现实参与。

C.摄影术的出现标志着艺术族群进入机械化时期,互联网的诞生意味着数字传媒艺术的兴

起,二者都是审美维度转变的重要节点。

D.在传统的艺术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参与者更多是以局

外人的身份单向度地去了解他人的故事。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数字沉浸式艺术,谈及了其艺术特征,审美体验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详略得当。

B.文章列举《创世纪》和《尼伯龙根的指环》,意在证明沉浸式艺术在实践中有具体体现。

C.文章引入“瞬间失意”的概念,利于读者理解沉浸式艺术体验中“身体不在场''的状态。

D.文章列举网红拍照打卡等现象,意在体现沉浸式艺术在吸引受众、收获效益方面的作用。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介的融入,艺术将从被动、机械中心化的感知方式转化为主动、多元、

去中心化的沉浸式的感知体验。

B.沉浸式艺术构建了现实和虚拟的组合场景,不仅创造了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更使人们在

感官参与中形成一套自身的大脑认知虚拟系统。

C."和名人穿越千年的对话”这类的艺术展览活动,从迎合观众需求的角度来看有其可观的

效应,但还应重视对活动的艺术内涵的深度挖掘。

D.“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借助3D光雕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就属于数字沉浸式艺术

助力文化弘扬的一次有益尝试。

【答案】1.B2.C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仿象的发展表现为越来越注重艺术主体对艺术的超现实参与”错误。仿象的发展不止表现为

“超现实参与”,还有“注重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体验”。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未来的发展前景”错误,文章第四段重在论述数字沉浸式艺术存在的问题,而非“未来的发

展前景”;

B.“意在证明沉浸式艺术在实践中有具体体现”错误,移花接木,此例不是为了论证“沉浸式艺

术在实践中有具体体现“,而是论证沉浸式艺术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作为理想创作目标”的

普遍存在;

D“意在体现沉浸式艺术在吸引受众、收获效益方面的作用''错误,网红拍照打卡的现象并非意

在“体现沉浸式艺术有吸引受众、收获效益方面的作用”,而是说明沉浸式艺术也存在利用“单

向度''输出从而获得短期效益的问题。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艺术将从被动、机械中心化的感知方式转化为……”错误,混淆时态,原文为“已经”,而非

“将”。

故选Ao

(本题12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医学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精准医学的提出和发展,大大增强了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

效果,进一步为人类消除病痛、健康生活带来更有力更好的保证。精准医学是一种生物医学医

疗保健战略,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诊断、医疗决策、药物治疗及预后,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精准

医学,又称为“个性化医疗“,是一种医疗模式,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

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

最小化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摘编自雷仕湛、陈刚《光学与精准医学》)

材料二:

精准医学何以现在成为可能?这是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在各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

展。首先是由于基因组测序以及DNA、RNA和蛋白质分析技术的进展。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

断进展,伴随着费用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变异,其费用往往与做一次基因检

测一样。费用迅速降低的全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工具,但其临床效用尚未得到证明,

除了少数非常特殊的情况以外。采用这种有力的新技术的规模和步伐应该由临床需要、临床证

据以及将病人置于医疗卫生政策中心的承诺来驱动。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被每一次技术发展

不可避免伴随的大肆宣传所绑架,例如几年前被营利赚钱行为驱动的像流行病一样盛行的“干

细胞治疗”乱象,而应该采取深思熟虑的路径,要求必须获得清晰的安全和有效的证据,将病

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药物基因组学的进展。药物基因组学主要关注造成个体间药

物反应异质性的基因变异,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安全间的关系,具有预测个体不良药物反应的

潜力,其出发点是增进我们对在某一人群内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对特定药物反应的理解。虽然将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转化到临床很缓慢,但将诊断与治疗结合起来的干预使肿瘤病人获益良多。

可是研发这些定制的治疗的经济费用很可能是巨大的,需要考虑其满足更广泛的医疗卫生需要

方面的价值。再其次,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的进展,使得成功操纵基因精确性大为改进,在

治疗癌症及一系列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临床用途,但也引起了有关人类胚胎操纵以

及生殖系基因治疗的科学与伦理学的争论。最后,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数据分享。许多国家目

前已经建立了因疾病和人群而异的生物样本数据库,将收集到的组织、基因组数据和临床信息

提供给研究人员,得到公共、慈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这种高通量的测序数据和电子健康记录

相结合,能创造更好地理解基因在决定疾病和健康结局中作用的机会,也为深入研究重大疾病

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服务。人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数据分享在增加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

理解以及促进从研究的早期和晚期转化为临床实践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邱仁宗、翟晓梅《精准医学:对伦理和管理的挑战》)

材料三:

精准医学是把遗传密码研究开展以来出现的新信息用到医学中,特别是应用到临床医学

中。从长远看,精准医疗对人类医学的发展是有益的,是医学发展的路标,但仍有很长的路要

走。正如樊代明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人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要微观地看到他的局部,更

要具有宏观的整体观念,只有将精准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标,将基础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可

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和药物的转化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径,将尊重科学证据的循证

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沿,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实现医学“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摘编自杨振宇等《人类基因组项目与精准医疗的再思考》)

4.(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增用----------------------------------保证--------------------------------------

A.|精准医学的提出和发展卜驾|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效果产苗人类消除病痛、健康生活的机会

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产;滙疗费用大幅度下同新技术被采用的研究与发展

C.|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卢里函操纵基因的精福轩啓临匯医学带来的伦理问题的讨论

D.|生物样本数据库農与重大疾病研究的资源和机会卢与人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理解

5.(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医学模式从对“症”下药改变为对“人”下药,贯穿于疾病预防、分析、诊断、治疗的

各个阶段。

B.精准医学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把遗传密码研究开展以来出现的新信息用到医学

中的定制医疗模式。

C.如果不能将病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可能导致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被营利赚

钱驱动乱象的出现。

D.精准医学只有与转化医学、循证医学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实现医

学“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6.(6分)材料三指出,精准医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4.D5.D6.①精准医疗定制治疗的经济费用巨大,尚不能满足更广泛医疗

卫生的需要;

②精准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研究,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医学的安全和有效的证据尚

未得到充分证明;

③精准医疗带给科学和社会积极意义的同时,因之带来的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争论尚未得到充

分解决。

【解析】4.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

DF生物样本数据库”“利于”“人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理解”错误,结合材料二“数据分享在增加

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理解……”可见是“数据分享”,不是“数据库”,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o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推断能力。

D.“精准医学只有与转化医学、循证医学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错误,结合

材料三“只有将精准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标,将基础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

的理论、技术和药物的转化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径,将尊重科学证据的循证医学作为整合医

学的路沿,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可知,不是说如何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而是发挥整体

作用。选项“才能真正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曲解文意。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可是研发这些定制的治疗的经济费用很可能是巨大的,需要考虑其满足更广泛的

医疗卫生需要方面的价值”可知,精准医疗定制治疗的经济费用巨大,尚不能满足更广泛医疗

卫生的需要;

结合材料二“费用迅速降低的全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工具,但其临床效用尚未得到

证明”“药物基因组学主要关注造成个体间药物反应异质性的基因变异,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安

全间的关系,具有预测个体不良药物反应的潜力”可知,精准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研

究,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医学的安全和有效的证据尚未得到充分证明;

结合材料二“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的进展,使得成功操纵基因精确性大为改进,在治疗癌症

及一系列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临床用途,但也引起了有关人类胚胎操纵以及生殖系

基因治疗的科学与伦理学的争论”可知,精准医疗带给科学和社会积极意义的同时,因之带来

的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争论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上的春天

张金凤

①年是一团火焰,把隆冬的坚冰融化;年是一枝红梅,把素淡的雪野妆点;年是一串红辣

椒样的鞭炮,喏里啪啦,火辣辣的激情就在人们的骨骼里燃烧;年是大红大绿的喜庆年画,把

腊月的土墙扮成了花旦,扮成了新娘,扮成了永恒的春天。

②日头偏过了正中,爹从年集上归来。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他慢慢地展开了画卷,孩子

们的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彩。经过一年烟呛火燎的土屋,此刻被年画这一轮太阳照得亮堂堂的。

吉祥可爱的胖娃娃,珠光宝气的仙女,娇艳美丽的花儿,五谷丰登的粮仓,眼前一晃,仿佛都

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娘轻抿微笑,画卷被隆重地重新卷起,放在棚子上。

③日子该怎么忙活还怎么忙活,只是这家棚子上的年画让一家人的忙碌都有了底气和希

望。“他爹,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每年贴年画的时候,娘总是这样说,爹就憨憨地笑。

④贴年画是最隆重的。腊月的最后一天,屋子已经扫过尘,四壁也干净了。晌午头里,娘

用小锅煮了粮糊,爹就开始糊墙。他用旧报纸把卧室四壁仔仔细细地糊好,独留下贴年画的地

方。年画要最后贴,就像戏台上的高潮,总要留在吊足胃口的时刻。爹认认真真地比量好上下

左右的位置,小心翼翼地用铅笔在土墙上将画的四角位置描上四个点儿;然后把画取下来,用

小刷子在画的背面均均匀匀地糊满福糊。而后,将新新亮亮的画贴上去,用新的希冀翻过旧的

光阴。贴年画的时候爹非常小心,聚精会神地盯着,轻轻柔柔地抻着,一寸一寸地抚平。糊了

一上午墙爹都不说累,贴年画的时候鼻尖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儿。贴上新年画,爹用一把新苕

帚仔细将年画扑拉一遍,被扑拉过的年画,就像被熨斗熨过的衣裳,平展得一点纹都没有,“他

娘,快来看,真哩个好看嘲!“爹又裁好一溜儿二指宽的大红纸,给年画的四边镶上红边,就

更辉耀四壁了。

⑤我家的年画是分主题的。炕头是娘的年画区:手执莲花在水中嬉戏的“荷花娃娃”,骑着

小金马的“美好前程娃娃“,背依硕大金元宝摇拨浪鼓的“富贵娃娃”,不管背景如何,主角永远

是一个穿红肚兜、胳膊像嫩藕一样的栩栩如生的俏丽娃娃。炕尾的墙是爹的园地,他按照自己

的喜好来布置它,爹喜欢花鸟画,炕尾年年是花样不同的四季联,画工细腻精致,《梅兰竹菊》

清雅高洁,《梅花争春》的花蕊细致生动,《松鹤吉祥》的松树干风骨凛然,而鹤的情态从容

谦和,各样水果逼真到似乎能闻到香气,我常常近距离地逼视它们,恨不得趁没人的时候啃一

口。

⑥年画打开了我的眼界,我很早就认识了北方乡村没有的花儿,牡丹、荷花、菊花、山茶、

梅花、兰花,还认识了佛手、枇杷,香蕉等南国水果,认识了如意等普通老百姓绝没有机会认

识的物件。年画这本教科书,给了我美好的想象,还给了我那么多故事。《岳母刺字》《连环

计》《西廂记》《西游记》《卧冰求鲤》,一幅幅生动鲜活,我看这些有故事的年画时,总是

央求主人给读一下画的题目,讲一下画里面的故事,那些民间故事他们讲得无比生动,给了我

最早的文学启蒙。

⑦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擎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每年到了除夕这

天,家家都换了新年画,我最快乐的事就是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们的喜庆。爷爷的炕头

贴的是《松鹤延年》《太极仙翁》;二叔家的年画是电影剧照加文字,简直是一本墙上的彩色

连环画;八爷爷是个老党员,他家的年画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总

有李玉和神情里的果敢和智慧,李铁梅手擎红灯的坚不可摧,还有红色娘子军用脚尖点地的舞

蹈场面;六奶奶读过学堂,她家的画有《梁红玉》《文姬归汉》《搜孤救孤》等。有时候,走

进一户人家,见墙纸是旧的,年画也是去年的,被灶屋流进的烟熏得颜色枯黄、毫无精神,这

时候,我会很失落,小小的心里会替他们黯淡一会儿。没有年画的年就像没有花开的春天,那

一定是他们的亲人去世不到一年,不贴年画是一种哀思和缅怀。

⑧年画是看得见的好日子,日子不论贫富都要用心挑选吉祥年画。集市上的年画摊子摆着、

挂着几十种年画,看着哪幅都好,拿到手里就不舍得放下,她想要《五谷丰登》,也想要《花

好月圆》,看好了《凤还巢》,还惦记着《木兰从军》,她喜欢那水嫩嫩的胖娃娃,也想要那

生动的四季联。挑挑拣拣,拿起放下,赶集的女人,包袱还轻飘飘的,还有许多东西要置力、,

却被年画的迷宫缀住了脚步。最后,她舍弃了自己的一双新鞋,又舍弃了一条擦脸手巾,把那

些现实日子里的用品变成了她手中多出来的年画。买上自己喜欢的年画,她的脸升上祥云,仿

佛那富裕美好的日子从此像手中的年画一样跟定了她。

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当我遇见这首古诗的时候,几

乎是一遍成诵。它说的是我们家家户户墙上的年画啊,那是我们墙上永不老去的春天。

(有删改)

7.(3分)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娘说“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爹就憨憨地笑”,可见爹是因娘的夸奖而喜悦,也可见

出爹和娘对生活有着同样的期望。

B.将年画贴在炕头,放弃生活用品的购买,表明人们在狭小的空间和艰难的生活中,也为

自己的趣味和理想留下空间。

C.文章对父亲贴年画的过程进行了细致描写,把丰富的内心世界渲染得淋漓尽致,说明贴

年画在家人心中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D.文章结尾引用古诗,不仅表明年画给予作者深刻的影响和作者对年画的喜爱之情,也使

得文章的内涵丰富,更富有文学气息。

8.(6分)请赏析第①段的语言特点。

9.(6分)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墙上的春天”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答案】7.A8.运用比喻、排比修辞,形象生动的把年写的红红火火、与众不同、激荡

人内心、充满希望的特点,突出了平凡的日子里年味的可贵。

9.①文章从“我”家买年画、贴年画开始,交代了年画在“我”家代表着对生活的希望和热

爱,表现了年画的重要性。

②接着写了“我”家年画的主题,交代了年画内容对“我”的深刻影响。

③接着作者的笔触逐渐拓展到邻居、亲戚直至集市上的年画,由点到面,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

息。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表现了爹因自己买的年画得到夸奖而喜悦”错误。娘不是夸奖,而是表达对生活的期望;

爹不是因夸奖而喜悦,而是表现着和娘同样的期望。

故选Ao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运用比喻修辞,“年是一团火焰''形象生动的把年写得红红火火,“年是一枝红梅”形象生动的把

年写得与众不同,“年是一串红辣椒样的鞭炮''形象生动的把年写得热热闹闹,“年是大红大绿

的喜庆年画''形象生动的把年写得充满希望。

“年是一团火焰,把隆冬的坚冰融化;年是一枝红梅,把素淡的雪野妆点”等四层构成排比修辞。

比喻和排比修辞的运用,形象生动的把年写的具有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激荡人内心、充满希

望的特点,突出了平凡的日子里年味的可贵。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本文的题目“墙上的春天''运用比喻修辞,指年画;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乐观精神,

在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

结合“日头偏过了正中,爹从年集上归来。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他慢慢地展开了画卷”“日子

该怎么忙活还怎么忙活,只是这家棚子上的年画让一家人的忙碌都有了底气和希望”“贴年画是

最隆重的”等内容可知,文章的1-4自然段,文章从“我”家买年画、贴年画开始,交代了年画

在“我”家代表着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表现了年画的重要性。

结合“我家的年画是分主题的”“年画打开了我的眼界”等内容可知,5-6段写了“我”家年画的主

题,交代了年画内容对“我的深刻影响。

结合“每年到了除夕这天,家家都换了新年画,我最快乐的事就是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

们的喜庆”“最后,她舍弃了自己的一双新鞋,又舍弃了一条擦脸手巾,把那些现实日子里的用

品变成了她手中多出来的年画”等内容可知,文章最后几段作者的笔触逐渐拓展到邻居、亲戚

直至集市上的年画,由点到面,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祁。祁与王章、史弘肇等有

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祁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

东归。

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

有平一天下之志。数理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

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

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

事无丕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

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

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

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呼用兵之略,非特一时

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

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

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呜呼,王朴之材,承,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攻取战胜;

内修制度,议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之遗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

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改)

材料二:

秦观:臣读五代史,见王朴为周世宗决平边之策,然后知朴者,天下之真材也。……朴尝

为世宗画平边之策,……故朴以大而脆者为易,小西坚者为难,易者宜先,难者宜后,则所以

先吴而后并也。皇朝受命,四方僭伪次第削平,皆如其策。非所谓天下之真材,其孰能与于此。

(选自《历代名贤确论》,有删改)

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

及A见B其C议D论E伟F然G益H以I为J奇K引L与M计N议O天P下Q事R无S

不T合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顾大臣问治道”与“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苏武传》)两句中的“顾”意思相同。

B.“其陈用兵之略”与“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陈”意思不同。

C.“诚可谓能矣”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诚”意思相

同。

D.“小而坚者为难”与“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而”用法与含义不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文士都认为以文治为先,只有王朴等人讲求用兵之策,

世宗对此很满意,后决心重用王朴。

B.王朴预测了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最先平定,并州可以在最后灭亡。后来果真像王

朴说的一样,并州是最后臣服的。

C.王朴拜访前任宰相李谷,恰逢疾病发作,来不及回去就死在了李谷的府第。世宗听闻

噩耗,悲恸地把玉钺摔到地上。

D.世宗和王朴君臣相知,世宗锐意征伐,王朴为其积极谋划,世宗知人善用,让王朴发

挥能臣作用。

13.(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2)皇朝受命,四方僭伪次第削平,皆如其策。

【答案】10.GKR11.A12.C13.(1)又被周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

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

(2)臣子接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大事,都合自己的想

法。

“其议论伟然”是主谓短语,做“见”的宾语、“然”后断开,选G;

“益以为奇''是"益以(之)为奇'’的省略,是“更加认为他是奇才”的意思,“奇”是形容词做名词,

“奇才”,是“为”的宾语,结构完整固定,所以在“奇''后停顿,选K;

“引与计议天下事”中,“与”连接“引”和“计议”两个动词,“天下事”作“计议”的宾语,整句话结

构完整紧凑,在“事”后停顿,选R。

故选GKRo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两句中的“顾”意义不同,顾:看望;/顾念,顾及。句意: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

道。/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

B.正确。陈:陈述;/表示有秩序的站列。句意:他上奏陈述的用兵方略。/那些侍卫们拿着兵

器,都整齐的站在殿下。

C.正确。两个"诚''都是确实的意思。句意: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

对不起赵王。

D.正确。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句意:小但是团结坚定的国家作为难以攻取的

对象。/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

故选A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来不及回去就死在了李谷的府第”错误,由原文“舁归而卒”可知,是抬回家后就死了。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见……于”,表被动;“难”,责备;“莫”,没有谁;“加”,超过。

(2)“受命",接受诏命;“僭伪”,越礼非正统的政权或国家;“次第”,依照顺序;“如”,按照;

“策”,谋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

使杨祁。杨祁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

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祁作为大臣,和将相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杨祁

回到家乡。

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

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选拔

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

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

等人说用兵之策,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

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大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

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

又升枢密使。

王朴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

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

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

师的布局,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没有更改。他上奏陈述的用兵方

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

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

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

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

钺敲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啊!王朴的才能,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如果没有遇到世宗,如何能施展出来?世宗

在位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内修制度,制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文章,他所用的都

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到了后周就变得聪明有才智了?这只是

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罢了。

材料二:

秦观:我读五代史,看到王朴为周世宗拿定《平边策》的主意,这样之后知道王朴是能够

平定天下的真正人才啊!……王朴曾经替世宗谋划平边的策略,……因此王朴把大但是容易支

离破碎的国家作为容易攻取的对象,小但是团结坚定的国家作为难以攻取的对象,容易攻取的

对象应当先平定,难以攻取的对象应当后平定,这就是先灭吴最后才灭井州的原因啊。臣子接

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如果不是所说的天下的

真正的人才,那么谁又能够在那个时代和王朴相比呢?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陈孚

彩丝①堂上簇兰翘②。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蒸③。奈烟水、龙沙④路遥。

碧天迢递⑤,白云何处⑥,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

【注】①彩丝:古代端午节,有用五彩丝线装饰厅堂、缠系手臂的风俗。②兰翘:指母亲

及家中其他女誉所插戴的华美首饰。③金蕉:一种底托为蕉叶形的酒杯。④龙沙:古代指我国

北部、西北部边缘山地或沙漠地区。⑤迢递:高远的样子。⑥白云何处:《新唐书・狄仁杰传》

中有“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

14.(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写堂上热闹场面,既点出了时间,也与题目暗合,节日气氛跃然纸上。

B.次句转入叙事,用平易的文字把思母之情融入客观叙述之中,语言凝练,贴切自然。

C.“碧天迢递,白云何处”两句对上片进一步渲染,巧妙地强化了思念母亲的赤子之心。

D.这首词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情真意切而自然通脱。

15.(6分)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思母之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4.D15.①直抒胸臆。“记生母,在今朝“,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

②反衬。上片首句运用反衬手法,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

祝寿的痛苦心情。

③对比。“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把家乡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不

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

④用典。“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寄托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之情。

⑤想象(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在梦中,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

匕到母亲身旁。全词以想象之景作结,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赏析的能力。

D“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错,应是按照情感的发展顺序来遣词

谋篇,不完全是倒叙。

故选Do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记生母,在今朝”,在今天,想起了我的生身母亲,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

“彩丝堂上簇兰翘”,适逢端午,家里五彩丝线装饰厅堂,指母亲及家屮其他女卷都插戴上华美

首饰,一派欢乐景象。这里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祝寿

的痛苦心情。

“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怎奈我这里路途遥远,不能回去给母亲祝寿。首句把家乡

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可奈

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

“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是为用典,含蓄蕴藉,寄托作者对母

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想象梦中历经万里,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飞回到母亲

身边。这是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全词以想象之景作结,将思念之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16.(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两句描绘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

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两句,借“衡阳雁”的典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

思乡之情。

(3)酒能唤醒内心、激发灵感、在古诗词中常与“愁”相伴而生,诗人们借此创造出酒愁文化,

如“,''就是体现这种审美意境的千古名句。

【答案】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艰难苦恨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祠”“鸦”“衡”“鬓”“潦''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成为共和国的符号之一。她的每

一方图案、每一寸纸张、每一丝纤维,都浸染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丰富情感和独特审美。

第一套人民币选择牧羊、犁田、推煤、织纱等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图景,生动展现出新中

国成立前夕解放区巫的景象。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者周令钊把敦煌壁画中衣袂飘飘的“飞天

神女''请入人民币票面,飞天飘带就成了3元人民币背面的边框,故宫立的传统窗根则被用

到了2元人民币的背面景框里。在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上,女拖拉机手的意气风发,炼钢工人

的力量爆发,无不反映出中国人民③、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风貌。第四套人民币的

亮点在于时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的侯一民以丹青描摹的一个个气韵生动的中华各民族人物形象。

第五套人民币六种面额纸币的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肖像,票面背后的图案依然选用了祖国的大

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典雅、古朴而不失时代感;票面数字底衬选用中国传统名花图案,以花喻

人,以人映花,彰显中国人的风骨气质、

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人民币闪耀着中国设计之美、中国民生之力!

17.(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4分)第一段为什么把人民币称为“她”而不是“它”,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

说明。

【答案】17.①欣欣向荣

②美轮美奂

③自力更生18.“它”,专指人以外的事物,如果把人民币称为“它”,只能体现人民币的物

质属性;“她”,特指女性第三人称,用“她”,除了体现代词的作用外,还运用拟人的手法,赋

予人民币以人的情感。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民币与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用“她”能更

好体现作者对人民币的认同、尊重和热爱,以及人民币带给人们的美感。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本处是说第一套人民币选用的图案,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

的景象,可用“欣欣向荣“欣欣向荣”,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的景象。

②本处是说故宫精美的传统窗根,可用“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

堂皇,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③本处是说中国人民依靠自己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可用“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指不依

靠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首先要区分这两个代词的含义和用法。“它”,专指人以外的事物,所以用“它”来代指人民币的

话,只能体现人民币的物质属性。“她”,首先是代词,特指女性第三人称。

其次要结合语言环境,具体分析使用“她“运用的特殊手法以及表达出来的特殊情感。因为“她”

特指女性第三人称,而这里用来代指人民币,从而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民币人格

化,赋予人民币以人的情感。文中说到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

成为共和国的符号之一,也就是说人民币见证了中国的历史,从而人民币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

息相关,人民币浸染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丰富情感和独特审美,国家人民对人民币有着

特殊的情感,所以用"她''能更好的体现作者对人民币的认同、尊重和热爱,以及人民币带给人

们的美感。

(本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智齿界有两个经久不衰的传说,一个是智齿只有聪明的人才长,一个是拔了智齿脸会变

小。那么拔牙真有瘦脸效果吗?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磨牙。人体发育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而牙齿的

萌出与人体发育密切相关,因此智齿的萌出时间也有区别和不同。一般来说,它的萌出时间在

16〜25岁期间,而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

称为“智齿”。未正常萌出的智齿一般没有咬合功能,而且由于位于口腔的最后部,局部清洁

不易,容易导致牙齿耦坏,牙周肿胀,引起反复发炎。鉴于以上原因,在智齿萌出后应该尽早

对其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拔除,因这时智齿多数尚未发育完全,拔除创伤小,并发症少,

易于愈合。但拔智齿与瘦脸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那只是“江湖”上一个美丽的传说。

①」不宜多漱口和吐口水,不要剧烈运动;拔牙2小时后才能进食进水,②建议吃温

凉稀软的食物;③但无需吃药,消肿后可自然退烧。

19.(6分)请在文中第三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4分)“智齿”的得名,源于其萌出时让人联想到“智慧到来”。而生活中,由人的身体器官

的本义联想到其比喻义的词语也有不少,如“眉目”“喉舌”“骨干”等。请从中任选一个,简述其

比喻义并说明缘由。

21.(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①智齿拔除后要注意以下几点(或“拔完智齿后的注意事项如下“)

②不宜吃过热过硬的食物

③拔牙后可能会发烧20.①眉目喻指事物的要领、头绪或条理。缘由:与眉毛和眼睛在面

部占据较为明显的位置有相似性。

②喉舌喻指发表言论的工具或人。缘由:与喉咙和舌头作为人体说话的器官有相似性。

③骨干喻指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缘由:与骨骼主干的支撑作用有相似性。

21.由于人体发育存在个体差异,而牙齿的萌出与人体发育密切相关,因此智齿的萌出时间也

有不同。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句后的“:”可知,此处为总起句;结合“不宜多漱口和吐口水,不要剧烈运动……”

等可知,后文介绍了智齿拔除后的注意事项,故可填写“智齿拔除后要注意以下几点(或‘拔完

智齿后的注意事项如下')”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处为照应句,照应“不宜多漱口和吐口水”,也应采用“不宜……”的句式;根据后文

“建议吃温凉稀软的食物”推知,应是不宜吃过热或者是过硬的食物,故可填写“不宜吃过热过

硬的食物”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此处为照应句,与后文“但无需吃药,消肿后可自然退烧”构成转折,结合“可自然退

烧”的的提示,故可填写“拔牙后可能会发烧”之类的句子。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首先分析“智齿”一词得名的原因。由“一般来说,它的萌出时间在16〜25岁期间,而此时人的

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可知,因为智齿在人

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时萌发,人们联想到“智慧到来''与“智齿''的萌发时间有相似性。

故在分析“眉目”“喉舌”"骨干”等词的时候,抓住其比喻义和它们在人体中的特殊位置即可。如

“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