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不同地区的文明面貌。2、理解伊斯兰教影响下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三大洲帝国的建立及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3、理解南亚印度教及外来伊斯兰教并存的局面。4、理解中国与日本、朝鲜交流密切,影响深远。【知识梳理】一、阿拉伯帝国1、①______世纪初,②__________创立伊斯兰教,他的言论后③__________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④______,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3、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⑤______三洲的大帝国。4、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⑥__________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是⑦______、⑧______和财政部等。5、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⑨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6、阿拉伯⑩______和⑪______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⑫______、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⑬______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⑭______,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2、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⑮_______,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3、在帝国中,eq\o\ac(○,16)______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eq\o\ac(○,17)______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2、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eq\o\ac(○,18)__________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3、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eq\o\ac(○,19)______,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4、从eq\o\ac(○,20)______年开始,日本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5、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eq\o\ac(○,21)______时期。6、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eq\o\ac(○,22)______,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章之学广为传播。7、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eq\o\ac(○,23)______,改国号为朝鲜。8、eq\o\ac(○,24)______,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习题巩固】1.伊斯兰文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涵盖了诸多古文明地区,加之阿拉伯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代哈里发的促进,阿拉伯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属于阿拉伯涵盖的“诸多古文明地区”的是()A.小亚细亚 B.巴尔干半岛 C.伊朗 D.非洲东部2.波斯帝国之后,古代西亚文明逐渐衰落。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逐渐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关于阿拉伯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B.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C.商人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D.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3.阿拉伯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共有28个字母,音节优美。8世纪中期到10世纪末,阿拉伯字母已成为国际性通用文字。在那个时代,西方人要接受高等教育,常须学习阿拉伯文。这一现象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苏丹对知识的重视 C.伊斯兰教的传播 D.阿拉伯帝国的建立4.公元6世纪至7世纪之交,中国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唐高度发达的文化对东亚产生了强烈影响。下列能够佐证材料说法的是()A.笈多帝国的兴起 B.日本的“大化改新”C.德里苏丹国建立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5.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A.大化改新以失败而告终 B.传统政治势力影响犹存C.贡举制是选官主要途径 D.人才选拔趋于公平公正6.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积极鼓励非阿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