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57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57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57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57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中学生小丽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天天长大,渐断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教室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上了他两鬓的白发。爸爸,我爱你!”由此可以看出A.爸爸的所有付出是为了得到明天的回报 B.社会责任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承担的C.关心孩子成长是爸爸对家庭的唯一责任 D.爸爸扮演多种角色,承担着多种责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D:从小丽的日记中记载的话语来看,爸爸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扮演着多种角色,承担着多种责任,所以D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爸爸承担责任不是为了获得回报;B:是错误的,社会责任不一定是必须承担的,因为有些是道德义务;C:是错误的,在家庭中爸爸的责任有很多,关心孩子的成长是其中之一,所以不是唯一责任,排除;故本题选D。2.星期天清晨,初三(5)班学生小王独自在操场踢球,不慎把教室窗玻璃打坏了。小王主动向班主任承认了错误,并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玻璃将窗户安装好。事后,班上的同学对此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王打坏窗玻璃又没有其他人知道,他的行为纯属无事找事B.承认错误是应该的,但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则大可不必C.承认错误和赔偿损失都不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责任D.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改正错误更是我们应具备的勇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积极承担责任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本题中小王在操场踢球,不慎把教室窗玻璃打坏了,小王主动向班主任承认了错误,这是积极承担责任的表现,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A的说法是不承担责任的表现,所以错误;B的说法只是承认错误,而没有承担相应的后果,故错误;C的错误在于承担责任没有年龄的界限,故错误;D的说法正确并符合题意;故选D。3.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馆是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30多年来已深入家家户户,每名社区志愿者都有感人至深的“志愿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社区视察时,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志愿者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这告诉我们()A.中学生都要全力以赴投身志愿服务活动B.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C.参加志愿服务是每个人融人社会的开始D.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才是为社会做贡献【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表述了志愿服务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生价值,B符合题意。A中“全力以赴"说法太绝对。C错误,加志愿服务并不是每个人融入社会的开始。D错误,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只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形式之一。故选B。4.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青少年要()A.远离网络生活 B.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网络。AC:依据教材知识,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A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BD: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难以抵御不良诱惑,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A.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网络 B.学习网络技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C.捂紧自己的口袋,不在网上消费 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诚信规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理解。AD:依据题文描述,针对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我们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诚信规则,合理使用网络,故D说法正确;题文重点在强调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故A与题意不符;B:攻击他人的电脑属于违法行为,故B说法错误;C: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6.栾某为了逃避道路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栾某被罚款200元,驾驶证被扣留并记12分。栾某的行为()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破坏了社会规则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扰乱了公共秩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栾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一行政法律,扰乱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规则,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②③④符合题意。栾某的行为不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①应排除。故选D。7.张先生旅游时,在一摊点买了5瓶矿泉水,由于网络原因无法支付,他就拍下了付款二维码。事后发现二维码照片太模糊,无法识别支付。他历经半年找到摊主,终于支付了所欠的10元水钱。这告诉我们()①所有事情都须做到有诺必行②社会交往应该加强相互信任③社会交往需要做到真诚待人④诚信应成为公民的自觉践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张先生历经半年找到摊主,终于支付了所欠的10元水钱,说明张先生的诚信意识很强,启示我们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应成为公民的自觉践行,在社会交往中应该相互信任,做到真诚待人,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须做到有诺必行,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故选B。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微博2020年1月25日发布公告称,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张时期,为博人眼球,王某某、刘某于1月23日、王某于24日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制造恐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三人均被重庆警方行政拘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王某某等3人的行为是()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9.此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①网络无限,自由有界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③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④网上发布言论要受法律制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8.B9.A【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法不可违;ACD:民事违法行为是触犯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刑事违法性为也是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行政拘留不是民事责任,也不是刑事责任,ACD与题意无关,不选;B:三人被重庆警方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说明他们三人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①②③: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①②③说法正确;④:网络发布不实言论,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班主任在给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语重写道:“你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听讲,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在今后更懂得关爱他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你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班主任作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行为1:看到留长发、穿破洞裤的同学感觉特潇洒就跟着学起来行为2:每天上课前提前预习,有不知道的地方就用红笔标注出来行为3:为了参观科技展,以不会为由拒绝解答同桌的数学难题行为4:打篮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主动承认并赔偿A.行为1和行为3 B.行为1和行为4 C.行为3和行为4 D.行为2和行为3【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会学习、关爱他人。①④:评语主要体现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关爱他人,与主动赔偿损失、学习奇装异服无关,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每天上课提前预习,对于不会的内容进行标记,说明该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参观科技展,拒绝帮助同桌,说明该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辽宁盘锦村民家中水管里流出来的饮用自来水能点燃,但当地自来水服务站负责人却说水质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件引爆网络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漠视群众利益的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追责问责,13人被追究行政责任,确保百姓喝上达标水。事件告诉我们()①人人尽责,社会才会和谐②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③推卸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承担着责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①②④: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漠视群众利益的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追责问责,13人被追究行政责任,说明我们要做负责任的人。只有人人尽责,社会才会和谐,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承担着责任,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①②④说法正确;③:错误,推卸责任不一定受到行政处罚,行政违法行为才会受到行政处罚;故本题选A。12.目前,有些学生厌学、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人们对于谁应该承担责任的说法不一,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关键是父母的责任 B.是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C.主要是学校的责任 D.学生自己的责任【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任何人都应该首先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其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中,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各自的责任。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都不全面。考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3.长春市一位八旬老人散步时不慎跌倒,面对跌倒在地老人,正在交谈的的哥,路过的市民、附近的店员都跑来救助。针对这样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这种行为能崇德尚义,传播社会正能量②面对道德冲突的行为,我们应该逃避③这是真善美的行为能弘扬传统美德④这是社会主流行为能弘扬社会正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生命,绽放生命之花,关爱他人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材料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正在交班的的哥、路过的市民、附近的店员都跑来救助,是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能崇德尚义,传承中华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①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②“面对道德冲突的行为,我们应逃避”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故选C。14.“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启示我们()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C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 D.善良要见诸行动【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传递情感正能量。B: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重要性,要学会关心他人,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做到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多去帮助他人,只有做到关爱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帮助是双向的,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选项,B的说法正确ACD:没有体现助人的双向收获,不合题意,故应排除ACD;故本题选B。15.面对摔倒的老人,“扶与不扶”引发热议。对此,你的认识是()①现实生活复杂多变,我们追求生命的美好常常受到挑战②没有必要坚守帮助他人的道德底线,帮助他人会受到诬陷③我们应该学会见义智为,既帮助他人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④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我们要敬畏生命,运用智慧追求生命的美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珍爱生命和自我保护。面对摔倒的老人,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但应该学会见义智为,既帮助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③观点正确;我们帮助他人,有时会事与愿违,追求生命美好的同时常常会受到挑战,但我们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坚守帮助他人的道德底线运用智慧追求生命的美好,①④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点睛】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16.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下列关爱他人的做法正确的是()A.学校公示贫困生名单,这让贫困生小明觉得很没面子B.小虎发现有人落水,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跳入水中抢救溺水者C.期中考试时,前桌同学请求帮助,小美就把自己的卷子偷偷给他看D.每逢节假日,小梅总会去敬老院帮助老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D:节假日去敬老院帮助老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所以D正确;A: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学校的做法会伤害小明的自尊心,所以A不符合题意;B:小虎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跳入水中抢救溺水者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表现,所以B排除;C:小美把自己的卷子愉偷给同桌看,不是真正关爱同桌的表现,所以C排除;故本题选D。二、情境分析(每小题12分,共24分)17.何玥——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家境贫寒的她,平时对自己很节检,但对有需要的人又特别大方。当学校组织大家给患重病同学捐款时,当注川发生地震时,她总是捐出自己的全部零花钱。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款,她却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在忍受病痛折磨、面对死亡恐惧的弥留之际,她仍然想到要帮助别人,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在何玥走完短短12载的生命历程后,她的一肝两肾成功植入三名患者体内。何明的无私举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为什么何玥的无私举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答案】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恩择患者,造福社会;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服务社会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服务社会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家境贫寒的她,平时对自己很节检,但对有需要的人又特别大方。当学校组织大家给患重病同学捐款时,当注川发生地震时,她总是捐出自己的全部零花钱→可链接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关键词②:在忍受病痛折磨、面对死亡恐惧的弥留之际,她仍然想到要帮助别人,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在何玥走完短短12载的生命历程后,她的一肝两肾成功植入三名患者体内。何明的无私举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可链接造福社会;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8.“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57岁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在疫情期间,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他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张定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答案】关爱他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解析】【详解】本题借助张定宇材料,考查学生对奉献社会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本题考查积极奉献社会的表现。依据教材知识,答案从关爱他人(救治患者)、爱岗敬业(履行医生的职责)、无私奉献(坚守疫情最前沿),体现了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等这几个方面回答即可。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或者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者“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19.作为班级的一员小青对于老师安排的班级工作刚开始虽不情愿,但也出色地完成了。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②.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承担、我无悔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但是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做到我承担,我无悔。所以题文中小青的做法是正确的。20.在王冰的耳濡目染下,徐丽也想参加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活动。可是徐丽的父母却反对,认为学生就该专心学习,服务和奉献社会等长大了才能做。判断:理由:【答案】错误服务社会我们可以担当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环境保保护。社区服务等;还可以热爱劳动,干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服务社会。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观点正误:错误。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判断依据:服务社会我们可以担当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干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仇某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信息,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被依法批准逮铺,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错误②.①仇某的行为是一种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②他侮辱戍边战士,发表违法言论,侵犯了英雄的合法权益,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营造学习英雄的社会氛围。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③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法律,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认清危害,远离违法犯罪;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网络规则,提高媒介素养,做到文明上网;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犯罪行为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论据①:仇某的行为是一种刑事违法行为。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论据②: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法律,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认清危害,远离违法犯罪。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本题是判断说理题,首先先判断观点的正误,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明确答题方向,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言简意赅。22.在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中,邓发宝等戍边英雄官兵用生命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正确②.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国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国家意识【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确。论据①: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论据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本题是判断说理题,首先先判断观点的正误,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明确答题方向,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言简意赅。四、探究实践(20分)23.八年级(1)班同学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部分同学搜集的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展开探究。“要强的小勤”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见了固定脚手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