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演化是多元的,在6000多年人类历史上,世界上有过26种文明,包括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朗文明、阿拉伯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等。汤因比的多样文明论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其指出文明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肯定。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认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明,并把2001年定为“联合国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年”,提出要展开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保持文化的多元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把文化的多样性提升到“人类共同的遗产”的高度来认识,并认为这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这两份重要的国际组织决议和宣言,不仅反映了当前世界文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也表达了世界各族人民要求保持和发展各自文明的热切期盼。可以说,它为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欧洲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东方文明的长期交流中实现的,苏美尔文化曾是希腊文明的导师,而基督教来自东方,传入欧洲后与希腊文明相融合成为西方文明的底色。中国的四大发明对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评价说,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亦如卡尔·马克思所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18世纪,当来华耶稣会士把中国文明传回欧洲后,形成了长达一百年的欧洲中国热。儒家思想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作为旗手的伏尔泰更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他曾说:“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首先应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关于如何对待不同文明,人类历史上有过惨痛教训。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印度文明、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进行过掠夺、摧残甚至灭绝。据博克塞在《葡萄牙人的海外帝国》一书中统计,仅1450年至1500年的50年时间里,葡萄牙人在非洲捕获和收购的奴隶总数就多达15万人。西方人用刀和火耕作了这个世界,地理大发现既是人类对世界的伟大发现,同时也是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一次掠夺。在此过程中,西方资本虽成为“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但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却是一种历史性的灾难。历史上,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亚洲其它文明辐辏的一道光景。中华文明的传入,成为推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催化剂。东亚地区的“汉字文化圈”就是一个明证。历经近代百年屈辱,中华民族从新中国成立即已开启了新纪元。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使今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重新崛起以及将如何与西方文明、其他文明和谐相处,成为时代议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文明互鉴”的新文明观。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可否认,人类文明的交流的确存在暴力、战争、征服等激烈的碰撞方式,但同时,人类历史上也存在着文明之间和平的交流。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文明之间实现和平交流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在当下世界“文明冲突”将主宰全球。而关于文明互鉴与文明和谐的思想,对此有力地作出了回应,明确指出“文明冲突”完全可以避免,并提出解决文明差异的具体办法,说明了文明差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正如二十大报告所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立足于中国的土地与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因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在弘扬人类普遍文明价值的同时,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这是在追求普遍性中保持特殊性;在坚守中国文化底色的同时,不偏离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这是在坚守特殊性中,保持着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成人成己”的现代表达,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发展,是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追求。在人类文明史上,在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以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制度展示了现代化的多样性,展示了当代文明的多样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文明多样性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具有现实意义。B.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他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认为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C.4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于是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重新崛起以及如何与其他文明和谐相处成为当今中国人关注的议题。D.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土地与文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都表达了世界各族人民要求保持和发展各自文明的热切期盼。B.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卡尔·马克思都对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给予了赞美,作者以此来证明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产生过的很大影响。C.作者认为,当今世界关于文明的发展有两种论调。一种观点是文明冲突不可避免,一种是文明互鉴与文明和谐。二者观点有非常大的不同。D.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二者同等重要;既会保持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也会坚守中国的特殊性,二者不可偏废。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A.美国“9·11”事件之后,许多西方政客和学者将目光投射到伊斯兰世界,重新审视伊斯兰文明。B.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一些占领者进入圆明园将其中的数件金佛塑像运回英国,这些金佛塑像后来珍藏在大英博物馆,被世界各国参观者观看。C.在中国的唐朝许多国家派来了留学生,向中国学习。其中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到唐朝留学,在唐朝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还留在了唐朝做官。而且,他和我们熟知的大诗人李白,王维都有诗文交流。D.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后来他和弟子创立了唐朝初期一个很重要的佛学宗派——法相宗。4.请简要分析此文的论证思路。5.请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答案:1.B2.D3.D4.材料首先以汤因比的观点来论证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接着论证多样性的文明可以相互借鉴而不是掠夺各冲突。然后介绍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后得出中心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5.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不是西方中心主义,也不是文明冲突不可避免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互鉴性的基础上的一种新文明。②在弘扬人类普遍文明价值的同时,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这是在追求普遍性中保持特殊性。(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属于他一个人的城市卡尔维诺人们一年中有十一个月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城市,如果把他们的城市从他们的生活中拿掉,那肯定得出大事:什么摩天大楼啊,什么买香烟的啊,什么全景银幕电影院啊,这些都是它那不竭魅力不可争议的理由。城里唯一一个无法确定给出这种情感的居民是马可瓦尔多;但是他心里想得吧……首先……因为他不是特别会说话,所以就无从得知了……其次……他也不是那么重要,所以知不知道也就无所谓了。一年这么过着吧,突然就到了八月份了。就这样,大家的情感世界会同时经历一个变化。突然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城市了:还是同样的摩天大楼,同样的地下人行道,同样的停车场,这些直到昨天还被无比热爱的地方突然变得讨厌而令人恼火。人们唯一希望的就是尽快离开这里:于是,火车几度爆满,高速公路也堵上了,到了八月十五这个盛大节日的那一天,几乎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这里。除了一个人,马可瓦尔多是唯一一个没有离开城市的居民。这天早上,他出门去市中心散步。他眼前的马路宽畅无垠,街上连一辆车也没有,空无一人;街上房子的正面,不管是落下一排篱笆般灰色的金属卷帘门,还是无边无际的百叶窗条,都像碉堡前的斜坡那样紧闭着。在一整年的时间里,马可瓦尔多一直梦想着能把这马路当马路使,也就是能走在路的中央:今天他终于能这么做了,而且还能闯红灯斜着穿过马路,或者停在广场中央。但他明白,这其中的乐趣并不是在于能做这许多不同寻常的事情,而是在于能以另一种方式来看这一切:马路就像是深谷,或者是干涸的河床,房子就像是成片的峭壁,或是礁石的岩壁。当然,在视觉上显然是缺了一些什么的:缺的倒不是成排停着的车子,或是路口的交通堵塞;也不是大商场门前的人流,或是挤在电车站的人们。为了能把空下的地方填满,或是为了能把那些方方正正的平面弄弯,所缺的最好是一场水管爆裂造成的水灾,或者是把林荫道路面劈开的树根的入侵。马可瓦尔多的目光仔细打量着周围,希望能看到一个不同的城市,一个在由油漆、焦油、玻璃和灰泥构建的城市下,另一个由树皮、鳞叶、树液凝块、脉序构成的城市。可不,他面前这排每天都要经过的房子如今在他看起来就好像是个多孔、砂质的灰色石子堆;而工地上的栅栏就好像是新鲜松木做的,上面有着宝石般的木节;在一家大型布料店的霓虹灯招牌上,休息着一排睡着了的蛾子和蛀虫。马可瓦尔多散着步,先是跟了一阵一列蚂蚁走出的路线,然后因为追随了一会一只迷路的甲虫的飞舞而跟丢了蚂蚁,接着又因为循着一条蚯蚓曲曲折折的庄严前行而耽误了时间。正在侵占这块阵地的不仅仅是动物,马可瓦尔多发现,报亭朝北的那一面墙上,长出了薄薄的一层苔藓,而餐厅门前花盆里的那些小树正在努力地把自己的树叶往人行道阴影的边框外推。城市还存在吗?那个曾经囚禁了马可瓦尔多一天天生活的城市,那个由各种合成材料堆成的凝聚物,现在变成了性质各异的马赛克石片,由于硬度、热度和质地的不同,每一块石头不管是看上去还是摸起来,都非常地不同。就这样,就在马可瓦尔多忘记了人行道和斑马线的作用,像蝴蝶那样照着“之”字形路线走着的时候,差点被一辆时速一百公里的豪车给撞上,那车停下来的时候,散热器离他的臀部仅有一毫米。马可瓦尔多一半是给吓的,一半也是给气流冲的,往上蹦了一下,又昏昏沉沉地跌在地上。只听见汽车“刺溜”一声尖响,原地打了一会转才停下来。然后从车里跳出一群衣着随意的小年轻。“这下我得挨揍了,”马可瓦尔多这么想着,“因为我走到马路正中央去了!”这群小年轻背着奇怪的器具。“我们终于把这个人给找到了!”他们这么说着,团团围住了马可瓦尔多。“那么这位就是在节日里唯一一个留在城市里的人,这位先生,您想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谈自己的感想吗?”接着那人把银色的小棍举到马可瓦尔多的鼻子下面。然后就闪出一道光,刺眼得能把眼亮瞎,马可瓦尔多感到自己快要晕过去了。他们把反光板、摄像机和麦克风对准了他。他们终归还是采访了他。“那么现在,我可以走了吗?”“那是那是,当然,我们非常感谢您……这样吧,如果您没有别的事,……如果您想赚几个里拉……您愿不愿意留在这儿给我们搭把手?”整个广场被折腾得乱七八糟:货车、器械车、轨道摄影机、蓄电池、照明设备,穿着工作服的一组组工作人员,一个个大汗淋漓,他们在广场的两头踱来踱去。“她到了,到了!到了!”这时,从一辆敞篷车里走出来一个电影明星。“加油,大家伙,咱们现在可以开始拍喷泉那一场了!”电视节目《节日的狂热》的导演下令拍喷泉那场戏了。他们给马可瓦尔多安排了一个活儿,他得扛着带有沉沉支架的聚光灯满广场地跑。现在偌大的广场上响起了各种机器的轰鸣声和各式照明器材的噼噼啪啪的声音,时不时还能听到锤子敲在临时搭建的金属支架上叮叮当当的声音,以及各种使唤人的嚷嚷声——马可瓦尔多现在就跟瞎了似的,几乎失去视觉,他觉得那个自己只隐约看了片刻的那个城市又被平日的城市取代了,或者也许只是梦到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里的人在盛大的节日里倾巢出动外出过节,这种现象类似于钱锺书笔下的“围城”——城里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有着深刻的哲学寓意。B.在八月十五日盛大节日里,马可瓦尔多终于可以把马路当马路使了,而且还可以闯红灯斜穿过马路。这一描写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能够给人一种流泪的幽默之感。C.文中运用一些排比句来写城市现状,给人一种压抑和悲哀之感,会引起读者许多更深刻的思考。D.小说语言精美,想象丰富,有些段落带有散文的笔法,行文轻快,伤感中带有轻松和温暖。7.关于电视节目摄影组的到来这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节目摄影组的活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生活,让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B.电视节目摄影组的到来和活动,和马可瓦尔多当时的心态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C.摄影组开着汽车奔来,差点撞着马可瓦尔多;摄影组采访马可瓦尔多以及拍摄电视节目等场面,都很像电影镜头,有声音,有形象,画面感很强。D.豪华汽车飞奔而来,摄制组强行采访,然后又邀请马可瓦尔多为他们打临时工。这些描写是为了隐晦地批判城市里有钱人的傲慢和他们对底层人物的剥削和欺压。8.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说,王尔德的这句话用来评价小说中的人物马可瓦尔非常准确。请你结合这句话,对小说中的马可瓦尔多这个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9.意大利的卡尔维诺这篇写于1963年的关于城市的小说寓意颇丰,现在读来仍然毫不过时。请你分析小说可能包含了哪些寓意。答案:6.A7.D8.①马可瓦尔多是一个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物。他被城市边缘化,在过节日的时候,那些所谓城里人都可以外出享受假日的快乐,只有他不能外出度假;当摄影组的汽车差点撞上他的时候,他忍气吞声,隐忍生活。不愿接受采访,但是也不会反抗;生活穷困,受着委屈为了一点工钱而去为摄影组打工。②马可瓦尔多虽然生活在底层,但是他依然有着自己的美好梦想,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渴望成为城市的主人,他想城市按照他想要的样子去建造,他热爱自然和自由,他追求和谐自然平等的生活状态。9.①小说写出了城市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而缺少自然色彩,缺少人文关怀的病态发展。②通过摄影组的到来,揭示了现代城市的喧嚣和浮躁。③反映了生活在城市里的底层人物的艰难处境,他们不属于这个城市的主人,只是在为这个城市里的主人打工。他们付出多、待遇差、地位低,这种现象却得不到关注。④由马可瓦尔多的幻想和行为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城市里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特别是卑微的生命。⑤小说也反映了城里有钱人的傲慢,暗示着城市中贫富差距的存在。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代谓燕昭王曰:“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鰌,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王曰:“如是足矣。”对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王曰:“何故也?”对曰:“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耳。信如尾生高,则不过不欺人耳。廉如鲍焦、史鰌,则不过不窃人之财耳。今臣为进取者也。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王曰:“自忧不足乎?”对曰:“以臣忧为足,则秦不出殽塞,齐不出营丘,楚不出疏章。三王代位,五伯改政,皆以不臣忧故也。若自忧而足,则臣亦之周负笼耳,何为烦大王之廷耶?昔者楚取章武,诸侯北面而朝。秦取西山,诸侯西面而朝。曩者使燕毋去周室之上地,则诸侯不为别马而朝矣。臣闻之,善为事者,先量其国之大小,而揆其兵之强弱,故功可成,而名可立也。今王有东向伐齐之心,而愚臣知之。”王曰:“子何以知之?”对曰:“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今夫乌获举千钧之重,行年八十,而求扶持。故齐虽强国也,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败,而河间可取。”燕王曰:“善。吾请拜子为上卿,奉子车百乘,子以此为寡人东游于齐,何如?”对曰:“王之论臣,何如人哉?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忠信也。恐以忠信之故,见罪于左右。”王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对曰:“臣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官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已而其丈夫果来,于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父;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主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于是因佯僵而仆之。其妻曰:‘为子之远行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其丈夫不知,缚其妾而笞之。”臣闻之曰:“万乘之主,不制于人臣。十乘之家,不制于众人。疋夫徒步之士,不制于妻妾。而又况于当世之贤主乎?臣请行矣,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B.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C.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D.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1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王代位,五伯改政,其中“五伯”即“五霸”,所谓“三王、五霸”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目前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B.旧时君见臣,尊见卑幼南面而坐,故北面指向人称臣。拜人为师也称北面。C.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卿是最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者贵族。D.“恐以忠信之故,见罪于左右”中的“见罪”是罪过显露出来的意思,与《苏武传》中的“见犯乃死,重负国”中的“见”用法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昭王认为作为臣子如果拥有孝信廉三种品行就足够了,而苏代却不以为然。B.燕王欲拜苏代为上卿,让他去齐国游说离间,而苏代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忧虑。C.苏代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晓喻燕昭王,忠信之臣往往会招来莫名的罪过。D.最后,苏代相信燕昭王是贤明的君主,不会受制于大臣,于是前去齐国完成使命。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曩者使燕毋去周室之上地,则诸侯不为别马而朝矣。(2)与杀吾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于是因佯僵而仆之。14.请简要概括苏代被燕昭王拜为上卿的理由。答案:10.B11.D12.A13.(1)先前,假使燕国没有丢失周室的上地,那么,诸侯就不会调转马头去朝拜别的国家了(会跟朝见秦、楚一样地来朝见燕国)。(2)与其毒死男主人、赶走女主人,不如假装摔倒,把毒酒打翻在地。于是,她就趁机假装摔倒,把毒酒翻倒了。14.①苏代对自己有要求,是“进取者”。②苏代对君王之心有了解,是忠臣。③苏代对当前形势有正确分析,是智者。(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其一)王奕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诚关鲁重轻。白骨青山如得所,何消儿女哭清明。注释:谢叠山,名枋得。南宋遗民,元世祖两次召他到元大都为官,均遭拒绝。后被迫北上,被关押在悯忠寺,绝食殉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的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诗人以晋朝诗人阮籍能青白眼的典故,赞赏谢叠山的高尚品质受到上天的眷赏,应当坚持下去,不负苍天。B.颔联承接首联,作者盼望朋友北上,并且用古代两位先贤作勉励,希望老朋友能够向屈原、诸葛亮学习,即使殉国也要留下诗书激励后人。C.此诗用典是一大特色,其中用投降汉朝的秦朝鲁人孙叔通的典故勉励谢叠山先生,不要因为地位低贱而做有辱国家的失节之事来。D.送别诗往往写得伤感不舍,或者是慷慨祝愿,王奕却将这首送别诗写得沉郁顿挫,感人至深。16.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它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忠诚烈士的生死观。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王奕是如何表达这种生死观的。答案:15.B16.①用典,用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写老朋友受到上天的垂青,鼓励他勇敢前去元朝都城,不要畏惧死亡。中间两联是用典勉励老朋友要向屈原、诸葛亮学习,为了国家,不要屈膝投降,敢于牺牲,这关系到国家声誉和气节。②尾联直抒胸臆,点明中心。作者勉励朋友,一个人为国家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一定非要将尸骨埋在家乡每年让儿女去吊唁哭泣。(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例子加以论证,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写音乐常常用水中的鱼和蛟龙之类的生物来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苏轼的《赤壁赋》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枫叶”(或红叶)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抒发漂泊孤独情感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疾痛惨怛②.未尝不呼父母也③.老鱼跳波瘦蛟舞④.舞幽壑之潜蛟⑤.浔阳江头夜送客⑥.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77年10月1日,对全世界足球迷而言,球王贝利在新泽西巨人体育场画上了足球生涯的句号。上世纪50-70年代,这个奇迹之人用他超凡入圣的球技让世界为之震惊,他为他的俱乐部带来了桂冠金牌,为他的祖国带来了无上荣耀,更让全球球迷为之倾倒。他身披的10号球衣成为了王牌的象征,他的进球被人们做成了纪念碑,他的名字被全世界口口相传……不需要谈他那超过1280个进球的神话记录,也不需要谈巴西队赢得3次世界杯冠军他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也不需要惊羡于他17岁便能领袖群伦的传奇性,我们只需要谈谈他最引人入胜的技艺。没有人会去否认这么一个事实:在所有足坛巨星当中,贝利技术层面的局限性是最少的。贝利是真正的“无所不能”:进攻时,他能不断提供给一支球队最美好的东西——①的进球,妙不可言的细腻控球,无可匹敌的单兵突破,足以引领禁区前绵密的踢墙式配合的主导能力,适时巧妙的短长距离转移球,缺乏渗透手段时的远射破局能力,足以作为禁区支点和关键时打破僵局的空战威胁,还有相当不错的任意球功夫。需要他防守时,他也能瞬间变成一个强硬的中场阻截者,成为对手面前的②。必要时,他还是球队的第四门将。更何况,除了全面的技术能力,非凡的身体素质,他还充满智慧,他在场上深邃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令对手和球迷都③。永别了,球王贝利!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句,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60个字。20.请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8.①层出不穷②铜墙铁壁③叹为观止19.用球技让世界震惊、给俱乐部带来金牌、为祖国带来荣耀、更让球迷倾倒的贝利,在新泽西州巨人体育场画上了足球生涯句号。20.(1)“不需要……也不需要……也不需要”构成排比句,句式整齐,有气势内容丰富地,写出贝利在各方面的成就,对他给予赞美。(2)“不需要……也不需要……也不需要,我们只需要”既写了贝利其他方面的成就,又强调了的技艺。既丰富了内容,又重点突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曹雪芹这本书其实有几个不同的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