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源城区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0/0F/wKhkGGYVBMmAAr-TAAIxCNn3YVk265.jpg)
![河源市源城区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0/0F/wKhkGGYVBMmAAr-TAAIxCNn3YVk2652.jpg)
![河源市源城区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0/0F/wKhkGGYVBMmAAr-TAAIxCNn3YVk2653.jpg)
![河源市源城区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0/0F/wKhkGGYVBMmAAr-TAAIxCNn3YVk2654.jpg)
![河源市源城区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0/0F/wKhkGGYVBMmAAr-TAAIxCNn3YVk26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源市源城区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材料二: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宗旨是回归和发扬中国美学传统,重建现代中国美学。中国美学思想是多元的,主要有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化的美学思想等。这些不同源头的美学思想又互相影响、渗透,融合为统一的美学体系。新古典主义美学正是从这个古典美学传统出发,吸收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熔铸成新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总体而言,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基本方面:首先,是主体间性美学思想。中国美学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之上,因此中国美学与西方不同,不是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而是物我合一的体验论。物我合一的哲学内涵是主体间性,也就是说,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别,而是主体与主体的感应、融合。中国美学认为,审美对象不是无生命的客体,而是有生命的主体,它与审美主体互相感应,融合为一,并且产生美感。审美主体与作为另一个主体的审美对象融合的途径是审美同情和直觉。新古典主义美学体现了主体间性思想。如王国维提出了意境说。意境概念古已有之,基本含义是指“意与境浑”,也就是主体的情感意识与对象的呈现浑然一体,无分主客。王国维认为情景合一为“不隔”,也就是有意境,具有主体间性思想,从而突破了他所服膺的康德和叔本华的主体性美学思想。宗白华吸收了易经的思想并且融合了谢林的思想,以审美静观和审美同情来沟通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达成天人合一之境界,也体现了主体间性的美学思想。其次,是情感论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建立在实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美就被定性为一种客观的实体或实体的属性,而审美就是对客观美的认识。西方美学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科学(鲍姆嘉通),或者是现象认识到本体把握的中介(康德),或者是理念自我认识(绝对精神)的感性形式(黑格尔),或者是真理的直接呈现(海德格尔),总之,审美是一种认知性的意识形式,其情感特性是附带的。但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审美并不是一种认识,而是一种情感体验;美也不是客观之物,而是一种情感意象。新古典主义美学家也继承了中国美学的情感论,建立了新的情感论美学。王国维提出的意境说,就是建立在情景合一的基础上的,认为审美就是主体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之间的无间契合,而所谓意境就是具有“真情感”;宗白华认为审美同情实现了物我一体之境界。再次,是人生论的美学思想。中国美学重视审美对人生境界的提升,因此与西方的思辨的美学不同,是一种实践性的人生美学。这种人生美学有两种走向,一种是世间性,一种是隐超越性。与西方美学把审美与现实隔绝、主张审美超越现实的观点不同,新古典主义美学继承了中国美学的世间性传统,主要是吸收了儒家的美善相乐的思想和美化人生的思想。新古典主义美学的世间性体现在对美育的重视,把审美作为人格养成的途径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形式。方东美继承儒家美学思想,认为中国本体论与价值论一致,既善且美,审美是达到善的途径,是养成道德人格的手段。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国学术处于弱势和被动的环境下,新古典主义重建中国美学的努力,起到了恢复和重建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新古典主义美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没有完成重建中国美学的任务,还有很大的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它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和世界美学的贡献尚可期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B.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C.多元的中国美学思想以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化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它们互相影响、渗透,融合为统一的美学体系。D.新古典主义美学起到了恢复和重建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并没有完成重建中国美学的任务,应该加快建设和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涉及到文化自信的问题,材料二是文化自信在具体领域的实践。B.文艺工作者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C.中国美学是物我合一的体验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D.主体间性、情感论和人生论美学思想提出,是中国当代美学家文化自信的体现。3.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新古典主义美学”观点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悠远,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B.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审美同情赋予外物以人的思想情感。C.关汉卿的《窦娥冤》,最后窦娥冤屈昭雪,凶手得到惩罚,达到了美善统一。D.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这三种美均为客观之物。4.《格萨尔王》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由说唱艺人世代承袭,至今已有千年,是世界唯一的活态史诗。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5.我们应该如何重建现代中国美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C3.C4.(1)史诗《格萨尔王》以庞大的体量、活态的传承成为世界诗学的一大奇迹,是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能够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2)它是说唱艺人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的精华,经过世代承袭、千年传承,是高度文化自信的结果。(3)它是世界唯一的活态史诗,还在不断创新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典范。5.(1)重建现代中国美学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从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出发,回归和发扬中国美学传统。(2)同时,要吸收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熔铸成新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3)要进一步融合中国美学思想,建设和发展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风云初记(节选)孙犁战斗结束以后,虽然敌人还占据着一些县城据点,冀中区的局面和人民的心情已经稳定下来。地方部队经过这一次战争的学习和考验,也能够逐渐在各方面适应新的环境,壮大自己和保卫根据地。一二〇师不久就奉命转移到山地去了。春儿她们接到通知,学院暂时结束,春儿留在地方工作,她在区党委那里办好手续,想看看芒种,没有找见,就一个人回县里去。整个的冬天和青年人一向迷恋的旧历年节,今年是第一次在战争中度过了。现在已经是春天,严冬的痕迹,除去披在春儿身上的破军装棉袄,就是在田野里也很难找到了。麦苗油绿并且长高起来了,很多雁群在大洼的麦地里啄食和过宿,在浅沙上留下连环的竹叶形状的爪印子。有的小桃树得天独厚,这样早就在一棵大柳树下面开花了,柳树长在一眼大井的旁边。田野里,到处是驴马拉动水车的响声,改畦的妇女们倚着铁锨的种种姿态,黄雀在榆钱里穿动的尖厉的叫声。小孩子们光着屁股在沙岗上翻跟头,姑娘们只穿着一身单衣,还觉得浑身燥热。在战争的空隙里,根据地的人民劳动生息,就是在黄昏黎明,谷垛底下,麦苗垄里,也不断爱情的追求。晌午的时候,春儿走到安国县城南二十五里有名的大镇伍仁桥。还离北寨门很远的时候,春儿就听到了集市上骚动嚣乱的声音。从这些声音里,可以分辨出大粮食市那里的过斗的呼喊,牲口市那里的对蹄腿快慢的褒贬评价。这些买主和卖主,好像不是赶集做交易,而是进行着一场严重无情的斗争。经纪已经说好价钱了,因为一句话不合,卖主又抱住粮食口袋,不让过斗;或者是牲口已经牵在买主的手里了,卖主又搬着小牛的犄角硬把它夺回来。自从敌人占据了一些县城,我们就把商贩动员到四镇上来。南堤坡上有一家搭着席棚卖豆腐菜的馆子,生意最好。掌柜的跑堂的全是家里的一班女将,年轻的女儿和媳妇们。这一班女孩子,长得都很好,在棚口掌柜的她家那位大姑娘,在大集日,密黑的头发,梳得整齐,穿一身十成新蓝布袄裤,一件洁白的护襟围裙,从领口接下来。她一边做着菜,低头注意着火色,一边又不住地抬起头来,用她那一对又黑又大又水灵的眼睛,看着在她家棚前过往的人。春儿饿了,走进来坐下,因为钱少,只要了一碗素豆腐菜。那个掌柜的姑娘一直望着春儿,把菜盛好,叫她的一个小妹妹端过来。穿得整齐的小姑娘两只手捧着一个豆青大花碗,里面的豆腐和丸子冒起了尖儿,汤上面浮着很厚的荤油。她小心翼翼地把碗放在木案上,一歪,还是流了一桌子。“吃吧,同志。我姐姐特别给你加了油水。”小姑娘低声笑着说。“为什么特别优待我?”春儿仰头问,又赶紧低下头去喝汤。“你说为什么?”小姑娘蹲在她的身边,说,“你从堤上走过来,我们老远就看见你了。姐姐和我说:‘这个女同志是个老八路,刚打了胜仗的,她要到我们这里吃饭多好哇!’”“你姐姐长得多好看,她有了婆家吗?”春儿问。“我早有两个小外甥了。”小姑娘说,“我们南关的家叫鬼子烧了,把我们赶到这大堤上来。”听见姐姐叫了一声,她跑过去,端来一碟子热烧饼,说:“你为什么不要干的?”春儿笑了。“我知道你没有钱。”小姑娘拿起一个烧饼,放进春儿碗里,溅出很多汤儿。“这烧饼不要钱,是我们姐儿俩请你吃的!”这一家人是多么值得留恋啊!春儿从大堤上跑下来,走得更高兴更轻快了。在前面的道上,跑着一辆小牛车,赶车的是一个矮矮的身体浑实的女孩子。她穿一件褪色的宽大的红夹袄,卷着裤腿露着腿肚。车上装着几棵大白菜,肥大得像怀了八个月孕的妇女,在车厢里滚来滚去。还有几个又大又圆的红萝卜,不断地从车后尾巴蹿下来。小姑娘回头看见了春儿,就喊:“女同志,快赶两步,来坐车吧!”她的声音很嫩很脆,难道是从小吃这些新鲜菜蔬的关系吗?“我走得动呀。”春儿笑着说。“我一个人实在压不住它,”女孩子说,“你上来,它就稳当了。”春儿上去,和她并排坐在前车辕上。这头黄色的小仔牛,肥胖得油光发亮,两只小白犄角,向前弯着,像个“六”字。它感到了新增加的重量,小尾巴愤怒地害羞地摆动了几下,老实了。女孩子把红山木小鞭压在腿下面,然后用一柄镰刀,悠闲地雕刻着一颗萝卜。她很快把它做成了一个精巧的花篮儿。这应该是春节前后的礼物。女孩子们把它挂在房梁上,里面种上麦子,等麦苗长高,萝卜缨儿也就开花了。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在里面插上一枝蜡烛,这萝卜就叫灯笼红。可是,这一个新年是叫日本鬼子给搅了!“你是哪村的?”春儿问。“过河就到了。”女孩子往前一指说。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叙述战争结束后冀中区的局面、人民的心情、地方部队的收获和一二〇师的转移等,为春儿的活动提供了背景铺垫。B.对麦苗、雁群、小桃树、黄雀叫声等的描写,展现家乡美景,表达春儿对家乡的热爱,这也是冀中人民抗日卫国的情感基础。C.在战争空隙,小孩子们光屁股在沙岗上翻跟头,青年人大胆追求爱情,这些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D.集市上骚动嚣乱的声音,买主与卖主之间进行严重无情的斗争,这些描写说明根据地人民在战争中具有随时斗争的激情。7.关于小说语言艺术的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对大白菜和红萝卜的描写生动、形象,动词“滚”和“蹿”体现了动态特征。B.文中描写那个掌柜的姑娘的眼睛时,连用三个“又”字,突出了姑娘的与众不同。C.文中描写黄色小仔牛,“愤怒”和“害羞”两个词互相矛盾,并不符合牛的心理。D.从节选部分可以看出,孙犁小说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但又不失生动、活泼的特点。8.卖豆腐菜的小姑娘和赶车的小姑娘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孙犁小说既具有诗情画意又具有泥土气息,请结合文本谈谈对孙犁小说风格的理解。答案:6.D7.C8.(1)烘托春儿等革命者热爱家乡、坚持抗日,为百姓拥护的形象。(2)共同表现根据地人民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保家卫国的群体形象。(3)揭示小说主题,表现根据地人民团结一致、反抗日本侵略、保家卫国的精神。9.(1)小说有对家乡美丽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场面的描写,有对战争间隙中小姑娘雕刻精巧花篮和年青人追求爱情的描写,体现了风景美、生活美和人情美,具有诗情画意。(2)小说还写到孩子们的游戏活动,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场面,两个小姑娘与春儿的对话,都再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具有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3)小说将诗情画意和泥土气息完美结合,体现了孙犁独特的创作风格。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若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亦可愿矣。”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君者为主,不过商君、吴起、大夫种。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今君相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如是不退,则商君、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此则君何居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居秦十余年,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B.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C.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D.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逐于赵”的“逐”指“追击”,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逐”意思相同。B.揖,指拱手行礼,起源于西周时期,是古代宾主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C.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武王灭商后,与弟弟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D.客卿,古代官名,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泽从赵国逃到韩国、魏国,听说应侯范雎的手下犯了重罪,以致范雎心里十分惭愧,他觉得时机来了,便决定西行入秦,去拜见秦昭王。B.蔡泽故意用将取代范雎相位的豪言来激怒他,在成功得以与范雎见面后,他也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曾说了要取代范雎担任秦国丞相的话。C.蔡泽以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与范雎类比,以秦孝公、越王勾践、楚悼王与秦昭王类比,让范雎明白自己处境的危险。D.蔡泽极为善辩,他列举历史上各种人物事例证明盛极则衰的观点,剖析范雎目前处境,得出范雎必须马上隐退的结论,说服范雎引荐自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2)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14.秦昭王拜蔡泽为客卿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0.C11.B12.D13.(1)应侯于是责问他说:“你曾扬言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这回事吗?”(2)蔡泽出任秦王相国几个月,便有人恶意诽谤他,由于害怕招致杀身之祸,便托病归还相印。14.①范雎大力推荐蔡泽;②昭王与之交谈后很欣赏、喜爱蔡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春游李商隐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dān)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晋书·庾翼传》:“翼字稚恭,风仪秀伟,少有经纶大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明媚的春天出游,见到高桥之上骏马疾驰,白鸟高飞于长川之上。B.烟轻柳新,春意萌发,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含苞欲放,与诗人心境相契。C.此诗为即事感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不落俗套,自成一格。D.庾翼年少有为,就连青草都要妒忌他的春袍,隐含作者怀才不遇的伤感。16.诗词常借动作细节抒写人物心境,请简要分析诗句“摩挲七宝刀”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表现的不同心境。答案:15.D16.①前者:诗人登高望远,蓬勃朝气的春景激发了少年的豪迈得意,“摩挲七宝刀”的动作细节是诗人渴望早日展现才华、施展宏图远略的信心和憧憬;②后者:词人在醉梦中挑亮灯看剑,抒写了词人为国战斗、收复失地的渴望与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说自己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但“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在写歌台上歌声温柔,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对比,写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3)除了风、雨、雪,“霜”这种天气现象也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如其礼乐②.以俟君子③.舞殿冷袖④.风雨凄凄⑤.示例一:空里流霜不觉飞⑥.汀上白沙看不见/示例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发展过程中。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①。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的根本保障。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比高。要减碳,必须在能源领域降低煤电比例。在用电总需求仍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减少煤电,就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电仍是主力调节型电源。因而,实现“双碳”不仅是简单地退煤,而是要实现“多能互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进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③的一环。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一蹴而就②众所周知③举足轻重19.参考答案:实现“双碳”不是简单地退煤,而是要实现“多能互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进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系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①。无人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新模式应运而生、快速发展,驱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搬运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能办公系统开发与实施合同规范
- 2025年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4年建筑方案设计上会报告(三)
- 农村大病申请书
- 2025年镶嵌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高科技合伙公司入伙协议书(生态农业专版)
- 2025年中国工程壁纸压花辊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非那雄胺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潍坊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销售人员薪资提成及奖励制度
- 2023年宏观经济学考点难点
- 先兆流产课件-课件
- 黑龙江申论真题2021年(乡镇)
- 山体排险合同模板
- 医保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劳动合同(2篇)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课件
-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总结
- 《ESPEN重症病人营养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202111240138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