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理》任务二-兽药常识与处方开具_第1页
《动物药理》任务二-兽药常识与处方开具_第2页
《动物药理》任务二-兽药常识与处方开具_第3页
《动物药理》任务二-兽药常识与处方开具_第4页
《动物药理》任务二-兽药常识与处方开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二兽药常识与处方开具

药物的一般知识一、基本概念1.药物: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或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2.毒物:是指能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3.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师开写的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4.兽用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能自行购买并按说明书使用的兽药。药物的一般知识一、基本概念5.假兽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兽药称为假兽药:①以非兽药冒充兽药的;②兽药所含成分、种类、名称与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不符合的;③未取得批准文号的;④农业部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

⑤因变质不能药用的;⑥因污染不能药用的。6.劣兽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兽药称为劣兽药:①兽药成分含量与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不符合的;②超过有效期的;③与兽药标准不符合,但不属于假兽药的其他兽药。药物的一般知识一、基本概念7.兽药制剂:是根据有关的兽药标准或其他法定的处方,将原料和辅料等经过加工制得的兽药制品,如注射剂中葡萄糖注射液。8.兽药剂型:是将原料药和辅料经过加工调制,制成便于使用、保存和运输的一种形式,如粉剂、片剂和注射剂等。9.兽药方剂:是根据兽医所开的处方,将各种兽药临时调剂的配制品。药物的一般知识二、药物的来源1、天然药物:植物、动物、矿物、抗生素2、合成药: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学药物的抗菌药物3、生物技术药物: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药物的一般知识三、药物的制剂和剂型制剂:为便于保存、运输,原料药在使用前加工成一定形态和规格的药品。它有具体的品种,如:土霉素片、注射用青霉素G。剂型:将药物加工成安全、稳定、便于应用的形式。主要分为液体、气体、固体、半固体四大类剂型。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药理效应:由于药物的作用,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发生的改变。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药物作用的基本形式1.兴奋作用: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兴奋药)2.抑制作用: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抑制药)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二、药物作用的方式1.根据药物的作用部位分:

①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入血液前在用药局部所发生的作用。②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分布到作用部位后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根据药物作用发生的顺序或原理分:①直接作用:药物对其接触器官直接发生的作用,又称原发作用。②间接作用:由直接作用引起的作用,又称继发作用。

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的差异,表现为药物对某器官组织的作用特别强,而对其它器官组织的作用很弱或者没有作用。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4.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治疗作用:指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对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即治本。对症治疗:药物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病状,即治标。

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4.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②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副作用: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变态反应:指药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过敏反应。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药效学4.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的残存效应。继发性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或二重感染。特异质反应:特异质病畜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导致产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损害反应。停药反应: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加剧的反应。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三、药物作用的机制(原理)

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或病原体内为什么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在哪个部位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有何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三、药物作用的机制1.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①对酶作用②影响离子通道③对核酸的作用④影响神经递质或机体自身活性物质⑤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⑥影响免疫机能⑦理化条件的改变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三、药物作用的机制2.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种具有特异性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或酶,能与药物发生特异性结合。配体: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多种药物与毒物都是配体)。受体的功能及结合方式:受体在介导药物效应中主要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三、药物作用的机制2.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激动药与阻断药激动药:既对受体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内在活性的药物。阻断药:对受体具有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不仅不起作用,还占据了受体空间,阻止了其他激动剂与受体的作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四、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理效应具有密切的关系,药物的药效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化学结构,此谓构效关系。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作用与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随着浓度的提高,药物作用也加强。而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取决于用药剂量和药物在血中的浓度。这种药物效应与用药剂量的关系就是药物的量效关系。五、药物的量效关系1.剂量的概念剂量:用药的分量。无效量:药物剂量过小,不产生任何效应。最小有效量: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用药剂量。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1.剂量的概念半数有效量:对50%个体有效的剂量(ED50)。极量:达到最大药物效应时的剂量。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1.剂量的概念最小中毒量: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半数致死量:引起一般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2.量效曲线①直方曲线:纵坐标表示效应强度,横坐标表示剂量。②S型曲线:纵坐标表示效应强度,横坐标表示对数剂量(典型量效曲线)。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C2.量效曲线量效关系的规律:①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果;②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也增强;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2.量效曲线量效关系的规律:③最大效应:效应的增加并不是无止境的,有一定的极限,这个极限就是最大效应或效能。达到最大效应后,剂量再增大,效应也不再增强。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2.量效曲线量效关系的规律:④量效曲线对称点:

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此处曲线斜率最大,剂量稍有变化,效应就产生明显变化。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2.量效曲线药物的效价和效能

①药物的效价:也就是药物作用的强度。是产生一定的效应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的大小。产生一定的药物效应需要的药物剂量越小,表示药物的效价越高。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2.量效曲线②效能:

表示药物最大效应的水平高低。如有的抗菌药物只能抑菌,既使再加大剂量也不能杀菌;而有的药物可以将病原菌杀灭。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2.量效曲线②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或效能)与强度(效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在临床用药时,由于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其剂量是有限度的,可能达不到真正的最大效能,就已经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上效能要比强度重要的多。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五、药物的量效关系药动学:

就是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药物的体内过程:

从药物进入动物机体,经过吸收、分布、转化、至排泄出体外的过程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两部分。药物机体吸收转化分布排泄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一、药物的转运

药物的体内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总称为药物的体内转运。这一过程,药物只发生位置的变动,而不发生变化。药物机体吸收转化分布排泄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物的转化:

药物在体内被分解、或与其他物质结合等的代谢过程为药物的转化。这一过程是药物本身发生变化的过程,有的变成了其他物质。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产生作用,大多在细胞内甚至是在细胞器内进行。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动物体内,首先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分布到各种器官组织,到达作用部位,经过生物转化最后由体内排出等过程,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细胞膜或生物膜,称为跨膜转运。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细胞膜——就是细胞外表的一层膜;细胞器膜——包括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

线粒体细胞细胞核溶酶体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膜孔:

生物膜上有受体、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还有贯穿膜内外的孔道,称作膜孔。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药物就是通过生物膜上的这些受体、酶、载体、离子通道、膜孔等进出细胞或细胞器而发挥作用的。

特殊转运被动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被动转运:

又称顺流转运。是药物通过生物膜时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膜两边的药物浓度差距越大,转运速度越快,膜两侧的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没有差异时,被动转运就会停止。

被动转运有三种形式:简单扩散滤过易化扩散生物膜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①简单扩散:

又称被动扩散,或叫脂溶扩散。由于生物膜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基本结构,具有类脂质特性,脂溶性药物可以直接溶解在脂质中,借助脂质通过生物膜。这种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消耗能量,并且没有饱和现象,膜两侧药物浓度差距越大,药物脂溶性越大,扩散越快。

非解离型的药物容易通过;

解离型(离子化)药物具有极性(正、负电离子),脂溶性低,难以通过。

解离型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脂溶性②滤过:

生物膜上有膜孔,主要是水的通道。一些直径小于膜孔的小分子、水溶性、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浓度差形成的渗透压,由渗透压高的一侧随水向渗透压低的一侧转运。大分子物质被阻挡滤除,不能通过。

大分子水、水溶性、小分子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③易化扩散:又称促进扩散,是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方式。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易化扩散示意图2.特殊转运①主动转运:

是药物逆浓度差由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又称逆流转运。这种转运由载体介导。

生物膜

转运的载体多为载体蛋白,载体对被转运的物质有一定的选择性,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并且转运能力有一定限度,就是说载体有饱和性,如果载体达到保和,就不能再进行转运。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生物膜

如果两种物质通过同一载体转运,这两种物质间就会出现竞争性抑制。与载体亲合力强的物质首先占用了共用的载体,使载体不能对另外一种物质进行转运,抑制对另一种物质的转运。

青霉素、钠离子等通过主动转运进行。×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②胞饮作用:

由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塑性,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将某些大分子物质包裹后吞饮入细胞内。通过胞饮作用摄入固体物质时称作吞噬。③胞吐作用:

是利用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大分子物质由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腺体的分泌)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二、药物的吸收

药物由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血液循环外,其他方法给药,都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才能到达作用的组织器官发挥作用。吸收率:静脉注射>呼吸道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内服>皮肤给药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内服给药多数药物可经内服给药,内服药物可经胃肠道粘膜以被动转运的方式吸收。

最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因为小肠绒毛膜有非常广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血液供应。弱酸、弱碱、中性化合物均可在小肠吸收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影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的因素:排空率、pH、胃肠内容物充盈度、药物相互作用、首过效应等。

①排空率:排空速率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快慢,从而影响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速率。②

pH:一般酸性药物在胃液中多不解离容易吸收,碱性药物在胃液中解离不易吸收,要在进入小肠后才能吸收。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影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的因素:③胃肠内容物充盈度:胃肠道内容物多,影响吸收,空腹给药吸收较快。④药物相互作用:有些金属或矿物质元素如钙、镁、铁、锌等离子可与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在胃肠道发生螯合作用,从而阻碍药物吸收。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影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的因素:⑤首过效应:

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不同药物的首过效应强度不同,首过效应强的药物可使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若治疗全身性疾病,则不宜内服给药。有明显首过效应的药物有氯丙嗪、利多卡因等。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注射给药临床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静脉注射可将药物注入静脉血管,使之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所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能够立即产生药效。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皮下注射

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的结缔组织内;

(3)肌肉注射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①皮下与肌肉的吸收部位: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经由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吸收。皮下和肌肉部位的毛细血管的管壁间隙比较大,一般的药物(包括胃肠粘膜不能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②皮下与肌肉对药物吸收特点:由于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较皮下丰富,肌肉注射给药要比皮下注射给药吸收快。

治疗用药肌肉注射较多,而接种疫苗多使用皮下注射。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呼吸道给药气体或挥发性液体麻醉药和其他气雾剂型可经呼吸道吸入肺部给药,由肺泡的毛细血管吸收。由于肺泡的面积相当大、壁薄、毛细血管十分丰富,吸入药物快而完全。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4、皮肤给药皮肤吸收能力较差,一般药物很难通过皮肤吸收,只有极少数脂溶性药物(敌百虫等)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像有机磷农药可通过皮肤吸收中毒)。近年由于透皮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可增加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一)药物的分布

是药物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液循环转运到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过程。不同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有的药物主要分布在肝脏,有的药物主要分布在肌肉。三、药物的分布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二)药物在血液与组织器官的分布关系一般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成平行关系,血浆药物浓度高,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也相应的高。(三)药物分布与作用的关系通常药物在组织器官内的浓度越大,对这一组织器官的作用就越强。但例外的是,强心药物——强心苷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而选择性地对心脏起作用。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四)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

药物在血液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1)游离型

是药物吸收后,一部分不发生任何变化,以原形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血浆中的游离型药物可以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器官的细胞内发挥作用;但游离型药物容易被转化而失去效力。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结合型

一部分药物在血浆中能与血浆清蛋白结合成一种复合物。这种结合型复合物分子个体大,不容易被转化,也不易通过细胞膜,所以就不能产生药理活性,(不发挥作用)。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可以再分离,成为游离型药物而发挥作用。在血液中游离型与结合型药物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因素:①饱和性

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是有限度的,达到一定量,就会出现饱和,不能再与药物结合。如用药量大到一定程度,其游离型药物浓度就会很高,药效增强,但也容易发生中毒。②竞争性

药物之间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有竞争的,与蛋白亲和力强的药物可将与蛋白亲和力弱的药物从结合型置换出来,使结合力弱的药物游离型增加。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4)药物作用与血浆中存在形式的关系:药物的作用强度与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成正比,游离型药物浓度越高,药物作用强度越强。产生药效快。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四)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2、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有的药物与某个组织有亲和力,这种药物在亲和力高的组织中分布多、浓度高,对这一组织作用也相对要强。如:碘与甲状腺亲和力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效果好。有些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可杀灭肿瘤细胞而对健康组织细胞损害较小。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四)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3、药物的理化特性和局部的血液流量(1)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药物易透过生物膜,进入细胞。

(2)非脂溶性的大分子药物或解离型药物难以透过生物膜,所以,前者分布快,后者分布较慢。

(3)局部血管丰富、血液流量大的组织,药物分布较多。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四)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4、体内屏障动物机体是有防御机能的,各组织器官的生物膜对药物的透过是有选择的,有的药物不能通过而被屏蔽,形成屏障作用,以保护机体不受损害。这种屏障对药物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机体特殊屏障作用有: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4、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的毛细血管被神经胶质细胞所包围,使这里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道变小,形成一层比较致密的屏障层,将血管内的血浆与脑细胞隔开。

脑组织毛细血管壁小分子脂溶性大分子水溶性神经胶质细胞层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4、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

许多大分子药物和水溶性药物不能通过,被屏蔽在血管内,进入不了脑组织细胞,这就是血脑屏障。尤其是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药物,分子变大,就更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脑组织毛细血管壁小分子脂溶性大分子水溶性神经胶质细胞层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神经胶质细胞层脑组织毛细血管壁小分子脂溶性大分子水溶性血脑屏障对脑组织是一种保护,以防外来物质对脑组织产生损害。但脑组织发生疾病时,它也将药物屏蔽在血管内,难能发挥治疗作用。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脑部用药选择:炎症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通透性增大,正常不能通过的青霉素就可以通过,用来治疗脑膜炎。神经胶质细胞层脑组织毛细血管壁小分子脂溶性大分子水溶性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4、体内屏障(2)胎盘屏障

胎盘将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隔开形成的屏障。这是对胎儿保护的一种生物机能。胎盘的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的通透性基本相同,脂溶性高的药物能够从母体血液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脂溶性小或高度解离的药物不易通过胎盘屏障。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四、药物的生物转化又称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失去药理活性,称为灭活;少数由无活性药物转化为有活性药物或者由活性弱的药物变为活性强的药物,称为活化。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四、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两步(相)进行,第一步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二步为结合反应。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内由微粒体酶系参与下进行,因此肝功能不良时,易引起药物中毒。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物在体内转化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氧化、还原、水解:

(1)转化失效

多数药物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后,使药物失去药理作用。这种转化速度越快,药物失去效能越快,药效时间短。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第一阶段:氧化、还原、水解:

(2)转化生效或增效有些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转化后才能具有药理作用,或药理作用增强。(3)转化增毒有的药物经转化后生成毒性很强的产物,甚至有三致作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的。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第二阶段:结合未经转化的原形药物以及经氧化、还原、水解转化后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能与葡萄糖醛酸、乙酸、硫酸、氨基酸等发生结合反应。结合后的生成物,药理活性减小或完全消失(机体的解毒作用)。其极性更强、更易溶于水、更容易从尿液或胆汁中排出。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药物的排泄药物及其产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就是药物的排泄。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脏,大部分药物及其转化产物都经肾脏排出。少数药物经呼吸道、胆汁、乳腺、唾液、汗腺等排出。药物多经转化后排出,只有少数药物以原形排出。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药物的排泄排泄过程的特点有:①大多数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属于被动转运,少数药物属于主动转运。②在排泄或分泌器官中药物或代谢产物浓度较高时既具有治疗价值,同时又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不良反应。③各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功能障碍时均能引起排泄速度减慢,使药物蓄积、血浓度增加而导致中毒,此时应根据排泄速度减慢程度调整用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药物的排泄1、经肾脏排出绝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要经肾脏排出,药物及其产物在肾小球滤过,滤过后的部分药物被肾小管重吸收,未被重吸收的部分随尿液排出。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经肾脏排出滤过——

药物的分子量大小及药物与蛋白结合率直接影响药物的滤过。分子量小于20000的药物可以滤过,分子量越小,滤过速度越快;分子量超过20000的药物及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滤过。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经肾脏排出重吸收——

影响重吸收的因素主要有脂溶性和尿液的pH。

①脂溶性高的药物易被重吸收,排泄慢,药效时间长;脂溶性低的药物反之。②尿液pH低时(酸性尿),弱酸性药物重吸收多,排泄慢,药效时间长;而弱碱性药物重吸收少,排泄快,药效时间短。尿液pH高时(碱性尿),弱碱性药物重吸收较多,排泄慢,药效时间长;而弱酸性药物重吸收少,排泄快,药效时间短。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经肾脏排出重吸收排泄——在肾小球过滤后又被重吸收的药物有部分可再次排泄,随尿液排出。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经肾脏排出主动分泌肾小管通过载体能主动分泌一些不能过滤的药物而排泄。当两种药物通过同一载体转运时,可出现相互竞争载体而减缓排泄,与载体亲和力弱的药物排泄慢,作用时间长。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肾功能对药物排泄的影响:由于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果肾脏出现功能不良,就会减缓药物的排泄,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但这时,用药剂量大或反复用药,会增加肾脏负担,并且因药物排泄不良,还会引起蓄积中毒。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胆汁排泄:有部分药物可以被肝细胞主动排泄到胆汁中,随胆汁排泄到小肠。

肝肠循环——随胆汁进入小肠的药物,部分可被小肠再次重吸收,经肝脏的门脉系统又进入肝脏,这就形成了肝肠循环。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乳汁排泄动物机体可通过泌乳将药物排泄到乳汁中,通过乳汁排泄。利用乳汁排泄可以给母畜用药,治疗幼畜疾病。有时也会危害幼畜。但在奶牛来说,药物进入奶中,会影响奶的风味,还会出现奶的药物超标或残留。如奶的抗生素残留。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4、卵巢排泄禽类可以将药物转运到卵中及蛋清中,经通过卵排出。利用卵中的药物含量,可生产特色的功能蛋(高锌蛋,高能蛋,以及其他保健蛋等)。但是,有些药物,会影响蛋的风味及品质,还会出现蛋的药物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产蛋期禁用。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主要药动学参数血药浓度

在用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单位容积的血液中药物的含量,即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一般多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即血浆药物浓度。以每升血浆(L)含药物多少毫克(mg)表示。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主要药动学参数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以一定的剂量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表示,即:生物利用度=(实际吸收量÷给药量)×100%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主要药动学参数1、生物利用度在药动学研究中,也可通过比较静脉给药和内眼或其他非血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来测定,即绝对生物利用度=(AUC血管外给药÷AUC静脉注射)×100%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五、主要药动学参数1、生物利用度如果药物制剂不能进行静脉注射给药,则采用内服参照AUC比较,所得的生物利用度为相对生物利用度,即相对生物利用度=(AUC受试制剂÷AUC标准试剂)×100%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消除半衰期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他表示着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药物的半衰期长,其排泄、消除速度慢,维持药效时间长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可长些。相反,半衰期短,药物在体内的排泄、消除较快,药物作用时间短。为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就要缩短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2、消除半衰期

绝大多数药物有其固定的半衰期,增加用药剂量,只能增加血浆的药物浓度,而不能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为维持相对恒定的血浆药物浓度,维持药效,给药间隔时间不应超过药物的半衰期。为了避免药物蓄积中毒,给药间隔时间应不短于该药的半衰期。一般以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为间隔时间重复给药为宜。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假定药物均匀分布于机体所需要的理论容积,即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4、体清除率

体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即每分钟有多少毫升血中药量被清除。

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物因素动物因素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1、药物的剂量与剂型(1)药物的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上。①剂量对药物作用强度(量)的影响:药物的作用或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小剂量催眠,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镇静、抗惊厥作用,再大剂量便呈现麻醉作用。②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时其作用性质具有较大差别。例如,人工盐小剂量具有健胃作用,大剂量则有泻下作用。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1、药物的剂量与剂型(2)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形式,对药效发挥有重要作用。如硫酸镁口服可用作泻下药,但其注射液静脉注射可有抗惊厥作用。另外,剂型的改变也可以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注射剂作用快于丸剂等。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所以在临床用药时,要根据药物的有效剂量及不同剂量的作用、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情的发展、以及药物的剂型等进行适当调整。一、药物因素2、给药方案包括给药的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给药途径的不同主要影响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出现的快慢,一般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内服。给药的时间间隔主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确定。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的时间,称为疗程。抗菌药物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疗程,并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绝不可给药1~2次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3、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又叫配伍用药,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以便增强疗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治疗合并症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3、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两药合用后,药效增加或增强。合并用药后的效果是两药各自效果的综合。为药效增加;两药合用后的效果大于两药各自的效果相加的总和为增强。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5一、药物因素3、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2)拮抗作用

两药合用后药效减弱。联合使用药物时,应尽量避免药物间的相互拮抗。但有时利用药物间的拮抗来减缓其毒性或副作用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3、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3)配伍禁忌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可出现理化反应、拮抗作用、不良反应等变化的都是配伍禁忌。由此看,配伍禁忌有物理性、化学性、疗效性、毒副作用三种。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混合使用。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4、耐药性(抗药性)

分为天然抗药性和获得抗药性两种。(1)天然抗药性:属于细菌的遗传特性,不可改变,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2)获得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在多次接触抗菌药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而形成具有抗药性的菌株。

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的其他药物也具有耐药性的现象称为交又耐药性,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嘧啶产生耐药后,对其他碱胺类药均产生耐药。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所以,在临床轮换使用抗菌药时,应选择不同类型化学结构的药物。

二、动物因素1、种属差异2、生理因素3、病理状态4、个体差异三、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四、人为因素1、使用淘汰的药物2、使用过期的药物3、改变用药途径4、选用器械不当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动物诊疗处方一.什么是动物诊疗处方?由动物诊疗机构有处方资格的执业兽医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开具,由兽医师、兽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使用、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诊疗文书。动物诊疗处方二.动物诊疗处方的格式与开写方法兽医处方笺记载事项:1.畜主姓名或动物饲养场名称;2.动物种类、年(日)龄、体重及数量;3.诊断结果;4.兽药通用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及休药期;5.开具处方日期及开具处方执业兽医注册号和签章。动物诊疗处方二.动物诊疗处方的格式与开写方法兽医处方笺保存:1.处方笺一式三联。第一联由开具处方药的动物诊疗机构或执业兽医保存,第二联由兽药经营者保存,第三联由畜主或动物饲养场保存。动物诊疗处方二.动物诊疗处方的格式与开写方法兽医处方笺保存:

2.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园、实验动物饲育场等单位专职执业兽医开具的处方签由专职执业兽医所在单位保存。

3.处方笺应当保存两年以上。毒、剧药品等处方应保存三年以上。动物诊疗处方二.动物诊疗处方的格式与开写方法兽医处方笺开写方法:1.左上角写有“R”或“Rp”,Rp是“Recipe”书写上的一种简化2.原则:每药一行,将药物或制剂的名称写在左边,药物的剂量写在右边。*注意:①药物的名称应按药典规定的名称书写;

②剂量按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开写,固体以“g”、液体以“ml”为单位时常可省略,需要用其他单位时,则必须写明;

③剂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各药的小数点上下要对齐。动物诊疗处方二.动物诊疗处方的格式与开写方法兽医处方笺开写方法:3.若一张处方上开有几种药物时,应按主药、辅药、矫正药、赋形药的顺序开写;再依次说明配制方法和服用方法。4.处方中药物剂量的开写方法有两种,即总量法与分量法。分量法只开写一次剂量,在用法中注明需用药次数和数量。总量法是开写一天或数天需用的总剂量,在用法中注明每次用量。动物诊疗处方二.动物诊疗处方的格式与开写方法兽医处方笺签名:执业兽医师处方开写完毕,药剂师应仔细核对,确定无误后分别签名以示负责,才能发药。

动物诊疗处方三.动物诊疗处方的基本类型普通处方:

动物诊疗处方三.动物诊疗处方的基本类型临时调配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