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文言文阅读2024届新高考九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新疆,河南)各地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情概述考区试题简析题材考点安徽合肥明代人物传记断句、词语解释、内容理解、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与梳理甘肃兰州先秦子书+儒家广西北海先秦史书故事贵州贵阳先秦史书故事河南郑州唐宋刑法论黑龙江哈尔滨君臣治道+跨时代黑龙江名校联盟君臣治道+跨时代吉林省吉林市先秦史书故事江西赣州唐代君臣故事新疆乌鲁木齐西周人物一、(2024届安徽合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明代人物传记】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曰:“善哉!”(节选自《六韬·论将》)材料二: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右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劳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濠,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铭尝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节选自《明史·王铭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与吴军A战B太湖C流矢中D右臂E引佩刀F出G其镞H复战。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目,指条目、纲目,在文中的意思与成语“巧立名目”中的“目”意思相同。B.拔,指攻克,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不同。C.外,指向外,“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表示向西,两者用法相同。D.遮道,指阻挡道路,文中是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太公建议武王在选任将帅前,要从“五材十过”等方面对这些人进行综合考察,这对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都至关重要。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营,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D.王铭随从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1)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14.从王铭移守温州的经历来看,他符合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答案】10.CEH11.A12.B13.(1)军队出征越过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2)我们这些人为天子治理百姓,百姓看到我们去来十分冷漠,和王指挥相比我们很惭愧。(每句4分)14.符合智、仁、忠的标准。明于审势,做事周备,这是智;士女送迎,足见爱民,这是仁;为国谋划,思壮国威,这是忠。(三个标准各1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太湖和吴军交战,中飞过来的箭射中右臂,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与吴军战太湖”是省略句,“太湖”前省略了介词“于”,“战”是谓语,其他成分是状语,表示交战对象和地点,应在后面的C处断开。“流矢中右臂”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可在后面的E处断开。“引佩刀”目的是“出其镞”,中间不可断开,可在后面的H处断开。故选CEH。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条目、纲目,或细节,细目/名称。句意:能再具体给我讲讲吗?/想方设法定出种种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B.正确。攻克/超过。句意:攻克了敌人的水寨。/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C.正确。名词做状语。句意:对外控制海盗(倭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D.正确。句意:温州的百姓阻挡道路迎送。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错误,根据原文“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应该是先“被选拔充当奇兵”,然后“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兵”,军队;“逾”,越过;“杀将”,被动句,将领被杀。(2)“属”,某类人;“牧”,治理;“愧”,与……相比惭愧。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先从材料一中,确定“五材”的标准:“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再从材料二中找到“王铭移守温州的经历”,并一一对应“五材”的标准:从王铭上书的内容看,“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分析了温州的战略位置,备战方面的劣势,而且对形势很有预见性,这符合“智”的标准。而这全出自他为国的一片赤诚,“不足壮国威”“捍御无所”,这符合保卫国家的“忠”。“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士女”指男男女女,泛指百姓,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受百姓爱戴,必然执政爱民,符合“仁”的标准。作答时,先回答符合哪些标准。再分析概括执政表现,语言要凝练。参考译文:材料一:武王问太公说:“怎样评论将帅的优劣得失呢?”太公回答说:“作为将领,有‘五材’,有‘十过’。”武王又问:“能再具体给我讲讲吗?”太公说:“所说的五材,指勇、智、仁、信、忠五种美德。勇敢就不可侵犯,智慧就不会淆乱,仁慈就爱护他人,诚信就不会欺骗人,忠诚就没有二心。所说的十过,指有的虽然勇敢但却轻易去送死,有的性情急躁而心中急于立功,有的秉性贪婪喜好贪图小利,有的性情仁慈而不忍心伤害他人,有的虽然机智但胆小怯懦,有的虽然诚信但喜欢轻信别人,有的本性廉洁但不爱护他人,有的虽然有才智而反应迟缓,有的虽然性格刚强但十分自负(刚愎自用),有的天性懦弱喜欢依赖他人。所以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着生死存亡,战争的胜败全在将帅手中。将帅,是国家的辅佐大臣,先王一贯重视将帅的任免,所以任命将帅,不能不认真审察。因此说,大凡战争,不能两方面都获胜,也不可能两方都失败。军队出征越过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武王道:“说得很好。”(节选自《六韬·论将》)材料二: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元帅俞通海部下,随军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因为王铭勇猛,被选拔充当奇兵。从作战一开始,他就率敢死队打喊着突击敌人,攻克了敌人的水寨,从此多次有战功。在太湖和吴军交战,中飞过来的箭射中右臂,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俞通海慰劳了他。龙湾之战,追赶敌人北到采石,王铭独自冲入敌阵。敌兵拿槊刺他,伤了他的脸。王铭三进三出,杀敌伤敌人数超过自己军队人数。赐给文绮银碗,被选拔充当宿卫。随军攻取江州,激战康郎山和泾江口,又攻克英山各寨,被提升为管军百户。跟洪武四年,考察百户中各善用枪的人,大抵没人能与王铭抗衡。积功升官到长淮卫指挥佥事,调任守卫温州。上奏说:“臣所管辖的地方,对外控制海盗(倭寇),城池楼橹因陋就简,不仅不能壮国威,如突遇大风潮水的变故,便没有办法抵御,势必要进行改造。”太祖批复照准。于是修缮城池和濠沟,全都比过去规格增加一倍。加筑外墙,从海神山开始连接郭公山,头尾长二千多丈,宏伟宽敞壮丽,屹立东浙巨镇之中。太祖十分赞赏,给予世袭。王铭曾请求告假暂时回到和州。温州的百姓阻挡道路迎送。长官都相视叹息道:“我们这些人为天子治理百姓,百姓看到我们去来十分冷漠,和王指挥相比我们很惭愧。”(节选自《明史·王铭传》)二、(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先秦子书+儒家】材料一:子思问于夫子曰:“亟闻夫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节选自《孔丛子·记问第五》)材料二: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管仲,曾西①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②,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边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①曾西,曾参的孙子。②镃基:耕田农具。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地未有过A千里者也B而齐C有其地矣D鸡鸣狗吠相闻E而达乎F四境G而齐有H其民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诏,文中指告诫,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诏”意思不同。B.当,文中指对等、比得上,与《鸿门宴》中“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当”意思相同。C.相与,文中指共同、一起,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的“相与”意思不同。D.作,文中指起、出现,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作”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子思认为,管仲依法治理齐国,天下的百姓都称他为仁者,由此可见,用法令也能起到匡正社会风气、教化百姓的作用,所以没必要用礼乐治理国家。B.孔子认为,只有像管仲那样大智慧的人,才能施行法令;才能不如管仲的人,如果只用法令治国,最终会因为法治严苛缺乏恩惠,造成治理的混乱。C.当公孙丑问及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执政,是否能取得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那样的丰功伟业时,孟子拿曾西相比,称自己不可能效仿管仲的做法。D.孟子认为,齐国既有宽广的土地又有众多的人民,再加上老百姓在暴政下受苦受难已经很久了,所以当前是齐国施行仁政,称王于天下的最好时机。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1)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2)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14.孟子认为周文王难以推翻纣王的原因有哪些?(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答案】10.BDG11.D12.A13.(1)尧舜时代的礼乐教化,历经百代也没有中断,(可见)行仁尚义的社会风气源远流长。(2)因此只用古人做这事的一半功夫,就能得到双倍于古人的功绩,只有现在才能做成这样。(每句4分)14.①武丁当政时遗留下来的好风俗、好传统、好政策,到纣王时,影响仍然存在;②纣王执政时,有微子、微仲等优秀的贤人来共同辅佐;③周文王是在一个纵横百里的小诸侯国发展起来的。(每点1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者也”,句末语气词,其后B处断开;“齐”作主语,“有”作谓语,“其地”作宾语,“矣”,句末语气词,其后D处断开;“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鸡鸣狗吠相闻”为“主谓结构;“而”作连词,连接“达乎四境”,G处断开。故BDG三处需要断句。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告诫。/皇帝布告天下臣民。句意:我多次听闻到您的告诫。/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B.正确。句意:我怎么能同周文王相比较呢?/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不得上项王的军队吗?C.正确。共同、一起。/互相交往。句意:共同辅佐他。/人与人交往。D.错误。起、出现。/建造,兴建。句意: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所以没必要用礼乐治理国家”错误,原文为“……何必但礼乐哉”,意思是“我们为什么只强调礼乐之教呢”,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化”,教化;“辍”,中断;“远”,源远流长。(2)“故”,因此;“事”,做;“功”,功业;“然”,如此。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可知,武丁当政时遗留下来的好风俗、好传统、好政策,到纣王时,影响仍然存在;结合“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可知,纣王执政时,有微子、微仲等优秀的贤人来共同辅佐;结合“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可知,周文王是在一个纵横百里的小诸侯国发展起来的。参考译文:材料一:子思问孔子说:“我多次听闻到您的告诫,说端正社会风气、教化百姓的施政方法,最重要的是实行礼乐之教。但管仲却用法家的办法而非礼乐之教来治理齐国,然世人都夸赞他是仁者,这说明法治与礼乐虽然方法不同,却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只强调礼乐之教呢?孔子说:“尧舜时代的礼乐教化,历经百代也没有中断,(可见)行仁尚义的社会风气源远流长。而管仲以法治国,他所实行的治国理政方式,到他一死就结束了。这是因为刑法太严苛,缺少人情味。以管仲的高才,方能真正实行法治,而才智比不过管仲的人,仅凭酷法来治国,最终必导致天下大乱。”材料二: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愿意跟他相比吗?”公孙丑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晏子辅佐景公名扬诸侯。难道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孟子说:“凭借齐国的实力用王道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公孙丑说:“您这样一说,弟子我就更为疑惑不解了。凭周文王那样的仁德,活了将近一百岁才去世,还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直到周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然后才统一天下。现在您说用王道统一天下易如反掌,那么,连周文王都不值得学习了吗?”孟子说:“我们怎么可以比得上周文王!由商汤到武丁,贤明的君主有六七个,天下人归服殷朝已经很久了,久就难以改变,武丁使诸侯们来朝,统治天下就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纣王离武丁并不久远,武丁的勋臣世家良好习俗,传统风尚慈善政治,都还有遗存;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一批贤臣共同辅佐他。所以能统治很久以后才失去政权。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纣王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属于纣王统治,在那种情况下,文王还只能从方圆百里的小地方兴起,所以是非常困难的。”“齐国人有句话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的时势就很利于用王道统一天下。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国土不需要新开辟,老百姓不需要新团聚,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从来没有隔过这么久的;老百姓受暴政的压榨,从来没有这么厉害过的。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择饮料。孔子说过:‘德政的流行,比通过驿站传达命令的速度还要快。’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就像被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样。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功业就会比古人多出一倍,只有这时才能如此。”三、(2024届广西北海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先秦史书故事】材料一:屈到嗜芰①,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②,宗老将荐芰,屈建③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节选自《国语》)材料二: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④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篑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节选自苏轼《屈到嗜芰论》)[注]①芰:菱角。②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③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④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父没A而不能读父之书B母没C而不能执母之器D皆人E子之情自然也F岂待G父母之命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属,同“嘱”,指嘱咐,与《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两者用法相同。B.羞,指美味佳肴,与《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羞”词义相同。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D.正卿,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上卿兼执政卿于一身,权力仅次于国君。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在祭祀父亲的时候,屈建没有使用菱角,他认为这种做法有悖于祭祀的法典。B.在柳宗元看来,屈建没有使用菱角去祭祀父亲一事,是不符合孝道的要求的。C.苏轼认为,曾子、孟僖子、齐桓公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D.苏轼认为,比起违背父亲的遗命,让父亲留下浅陋名声是屈建更不忍心做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题型:句子翻译】(1)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2)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4.苏轼用以批驳柳宗元的依据是什么?(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答案】10.BDF11.B12.C13.(1)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2)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每句4分)14.①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之所以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是因为不能因为父亲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②君子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③曾子的名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每点1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和“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两句句式结构相同,属于并列关系,两句句内不能断开,其后断开,故选BD;“皆人子之情自然也”中“……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之后断开,选F。故选BDF。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唤来家臣嘱咐。/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B.错误。第一个“羞”是“进献”之意;《行路难》中的“羞”,通“馐”,美味的食品。句意: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C.正确。D.正确。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齐桓公”错误。原文“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可知,文中提到管仲重病,提醒齐桓公怎么做,表现的是管仲的“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礼”,礼法;“末”,细枝末节,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绝”,抛弃。(2)“以”,用;“细人”,小人;“姑息”,无原则的宽容。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可知,依据之一是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之所以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是因为不能因为父亲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由材料二“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可知,依据之一是君子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由材料二“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篑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可知,曾子的名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参考译文:材料一: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说:“这是您父亲托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的法令记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对上可以比照先王,对下可以教导后人,即使不是楚国,诸侯各国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的法典上说:国君有用牛做的祭品,大夫有用羊做的祭品,士有用小猪和狗做的祭品,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竹木食器、果干肉酱是从国君到百姓都可以用的。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于是不用菱角祭祀。材料二: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君子说:“(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唐朝柳宗元反对说:“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而且《礼记》说‘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木撤掉菱角,哪里能够符合正道呢?”柳宗元的认识太浅陋了。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难道不知道做子女的孝道,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何况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这是人之常情能忍心做的事吗!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曾子得病时,(对孟敬子)说君子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孟僖子临死时,让他的儿子向孔子学习礼。管仲病危时,劝齐桓公赶走三个宠臣。这几位君子的话,有的涉及掌管国家大事,有的劝诫他人在道德上勤苦追求,有的教诲自己的子孙,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但是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现在楚国显赫盛大,若敖氏的德才在诸侯中闻名,身为上卿,临死时不存问百姓,却忧虑饮食,他太简陋了呀。假如子木遵照父命,全国人都谈论这件事,史官记载这件事,天下人和后代就不会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听闻他的浅陋,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所以说: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可是《礼记》中所说的“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呀。曾皙喜欢吃羊枣,(他死后)曾子不忍心吃羊枣。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现在用菱角作祭品这件事,如果由子女提出就合适,如果由他的父亲命令,就是浅陋了。难道可以因为饮食的原因,而造成父亲极大的浅陋吗!曾子卧病,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曾子说:“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这样看来曾元是孝顺父母的儿子,曾子考虑礼法的末节,要求在病情危急时更换竹席,就是很愚钝呀。四、(2024届贵州贵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先秦史书故事】材料一:昔者吴王阖闾始得子胥之时甘心以贤之以为上客,曰:“圣人前知乎千岁,后睹万世。深问其国,世何昧昧,得无衰极?子其精焉,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子胥唯唯,不对。王曰:“子其明之。”子胥曰:“对而不明,恐获其咎。”王曰:“愿一言之,以试直士。明告寡人。”子胥曰:“难乎言哉!邦其不长,王其图之。存无忘倾,安无忘亡。臣始入邦,伏见衰亡之证,当霸吴厄会之际,后王复空。”王曰:“何以言之?”子胥曰:“后必将失道。王食禽肉,坐而待死。佞谄之臣,将至不久。安危之兆,各有明纪。”吴使子胥救蔡,诛疆楚,笞平王墓,久而不去,意欲报楚。楚乃购之千金,众人莫能止之。有野人谓子胥曰:“止!吾是于斧①掩壶浆之子,发箪饭于船中者。”子胥乃知是渔者也,引兵而还。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因是还去。子胥庶几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蠡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子胥闻,叹曰:“吾背楚荆,挟弓以去,义不止穷。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闾,后遭夫差也。胥闻事君犹事父也,爱同也,严等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蠡见其外,不知吾内。今虽屈冤,犹止死焉!”子贡曰:“胥执忠信,死贵于生,蠡审凶吉,去而有名,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范蠡智能同均,于是之谓也。(选自《越绝书卷六·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有删减)材料二: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选自《淮南子·主术训》)【注】①于斧:渡口名。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昔者A吴王阖闾B始C得D子胥之时E甘心F以贤之G以为上H客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图,指谋划、筹划、考虑,与《孔雀东南飞》“不图子自归”中的“图”意思相同。B.壶浆即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多指施舍他人,与成语“箪食壶浆”中的“壶浆”所指不同。C.楚荆,本是同一种树木的两个不同称谓,楚人在此立国,故称荆国或称楚国,或荆楚、楚荆联称。D.不行,指不去做,其中的“行”与《陈情表》“九岁不行”中的“行”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虽然伍子胥认为吴王的问题很难回答,但他还是清清楚楚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后代君主无道,奸佞之人将至,恳请吴王明察。B.伍子胥奉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为报复楚国,久久不肯撤兵,最终是一位曾经救过伍子胥命的渔者出面,才使伍子胥撤兵。C.范蠡认为伍子胥不懂得变通,知道危险却不肯避开,而伍子胥则认为范蠡不理解自己的内心,自己有不能离开的充分理由。D.子贡高度评价了伍子胥和范蠡,伍子胥能坚守忠信之道,范蠡能明察凶吉变化,两人的德行可以并列,但对文种颇有微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1)渔者一言,千金归焉,因是还去。(2)范蠡智能同均,于是之谓也。14.材料二说“非道不言”,联系材料一看,伍子胥说过哪些符合“道”的话?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答案】10.AEG11.A12.D13.(1)渔夫的一句话,千金的悬赏就有了归宿,伍子胥也因此而撤兵返吴,离开了楚国。(2)范蠡的才智能力与伍子胥相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每句4分)14.①言国家安危之道。伍子胥直言国家之安危,体现了他对治理国家的道义。②言国君德行之道。伍子胥说从没有见过国君损伤自己的德行去为臣子报仇的,体现了他维护国君德行的道义。③言知恩图报之道。伍子胥说他功名显著,感念吴王阖闾厚恩,明知会死仍不离开吴国,体现了伍子胥知恩图报之道义。(每点1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从前,吴王阖闾刚得到伍子胥时,真心诚意地敬重他,尊为上客。“昔者”是时间词作句首状语,其后可以停顿,故应在A处断开;“得”“贤”为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应该断开,“甘心”作状语,修饰谓语“以贤之”,故应在E处断开;“之”作“贤”的宾语,宾语后断句,应在G处断开;故选AEG。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图”,指谋划、筹划、考虑;/料想。句意:大王还是充分认识考虑到这一点。/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B.正确。“壶浆”,即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多指施舍他人;/用壶盛汤。句意:我就是于斧渡口那个施舍他人的渔夫。/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C.正确。D.正确。“行”,做;/行走。句意:不符合道义的事不做。/九岁时还不能行走。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但对文种颇有微词”错。原文是“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可见,子贡对文种并没有微词,他遗憾的是文种不懂得保持善终的道理,难以显荣耀于后世。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归”,归宿;“因是”,因此;“去”,离开。(2)“同均”,相等;“于是之谓”,倒装句,正常句式为“谓于是也”。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题目中“非道不言”意为:不符合道义的话不说,即所说的话都符合道义。言国家安危之道。由原文“存无忘倾,安无忘亡”可知,伍子胥直言国家安危之道,体现了他对治理国家的责任感。言国君德行之道。由原文“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可知,伍子胥说言国君德行之道。他说从没有见过国君损伤自己的德行去为臣子报仇的,体现了他维护国君德行的道义。言知恩图报之道。由原文“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可知,伍子胥言知恩图报之道。他感念吴王阖闾让他功名显著,念此厚恩,明知会死仍不离开吴国,体现了伍子胥知恩图报之道义。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前,吴王阖闾刚得到伍子胥时,真心诚意地敬重他,尊为上客,说:“圣人能够前知千年,后测万代。我想深入地请教一下我们吴国的情况,世世代代如此昏暗不振,莫非已经衰微到极点了吗?你见识精深,我正专心听着,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伍子胥不置可否,没有回答。吴王说:“你明说吧。”伍子胥说:“我担心讲得不清楚,因此而获罪。”吴王说:“希望你全部讲出来,我要测试一下你是不是正直之士。仁者以仁爱为乐,智者好出谋划策,真正执礼通学的人能够探索幽深隐约的道理。你要把一切清楚地告诉我。”伍子胥说:“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吴国大概不能长久存在,大王还是充分认识(考虑)到这一点,在国家长存时不要忘记倾覆的危险,在安定的环境里不要忘记将有灭亡的危险。我刚来到吴国,就看出了吴国衰亡的征兆。吴国在危难重重的关头是能够称霸于世的,但是,到了后代君主的手中,这霸业又会全部丧失。”吴王问:“凭什么这样说呢?”伍子胥回答说:“吴国后代的君王将会无道而亡,他只能生吃野禽之肉,最后坐以待毙。谄媚阿谀的小人,不久就会来到吴国。吴国兴亡的征兆,也各有明显的天象反映出来。”吴国派遣伍子胥率领军队,去救助蔡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坟墓,吴国的军队占领了楚国都城后很久还不离开,想要报复楚国。楚国于是悬赏千金,征求使吴国撤兵的办法,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伍子胥的报复行动。有一个乡野之人对伍子胥说:“可以停止报复了。我就是于斧渡口的那个施舍他人的渔夫,曾经在船里替你收拾茶水,打开饭篮请你充饥。”伍子胥才知道这是救过自己性命的渔夫,就撤兵返回吴国了。所以说无往不复,恩德要回报。渔夫的一句话,千金的悬赏就有了归宿,伍子胥也因此而撤兵返吴,离开了楚国。伍子胥希望使吴王走上正道,但反而被疏远。谗佞小人挑拨离间,他将要被杀害。范蠡听到了这件事,认为伍子胥不懂得变通:“知道天命却不能把握,知道危险却不肯避开,这难道称得上聪明吗?”伍子胥听后感叹道:“我背叛楚国,身带武器逃离故国,按理说应该受到的惩罚不只是窘困潦倒。我在吴国先立功勋,后遭杀戮,这并非我的聪明才智衰退了,而是由于先前遇到的是阖闾,而后来侍奉的是夫差。我听说侍奉国君就好像侍奉父母,爱护与严格是相等的。从上古以来,从没有见过国君损伤自己的德行去为臣子报仇的。我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功名显著,我知道自己的职分命运,因此最终没有离开吴国。先君阖闾的恩泽,至今犹且难忘,我情愿发烂齿毁,誓死效忠吴国,有什么理由离开吴国呢?范蠡只看到外表,并不了解我的内心。我现在虽然受屈含冤,至多也只不过是一死而已。”子贡说:“伍子胥坚守忠信之道,死比生还贵重,范蠡明察凶吉的变化,终于离开越国,也获得了好的名声。只有文种留在越国被封为侯,却不懂得保持善终的道理。伍子胥与范蠡两人的德行可以并列,独有文种难显荣耀于后世。”范蠡的才智能力与伍子胥相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节选自《越绝书卷六·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材料二:不符合道义的话不说,不符合道义的事不做;话不随随便便而说,事也不随随便便而做。(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五、(2024届河南郑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唐宋刑法论】材料一: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材料二: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罪大恶A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录囚徒,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讯察复核囚徒的罪状,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B.苟,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中的“苟”意思相同。C.贼,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D.乌,文中作疑问词,何,哪里,与成语“乌合之众”中的“乌”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唐太宗认同魏征的王政理念,宽厚仁慈,使用刑罚格外慎重,因此出现了贞观四年极少人被判处死刑和贞观六年纵囚返家的佳话。B.视死如归是连恪守信义的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但那些被判处死刑的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欧阳修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合人情的。C.材料二认为,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背圣人常法。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1)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14.对“太宗纵囚”一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答案】10.BDF11.C12.C13.(1)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每句4分)14.不同。(1分)材料一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太宗宽仁治天下的典型事例。材料二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不合圣人常法。(2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人说:罪大恶极的人,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来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恶极”与“罪大”结构相同,为并列成分,在此处作主语,为强调主语的特殊地位,在主语后停顿,故在B处断开。“小人”是句子的宾语,故与“诚”之间不能断开;“矣”,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故在D处断开。“以”,表目的,“临之”是“施恩德”的目的,“以”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可使”后省略宾语“他”,与下句语义关联,应断在下句。故在F处断开。故选BDF。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不愿苟且偷生。/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C.“意思相同”错误。贼,文中用作动词,引申为窥测。/伤害。句意: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D.正确。乌,哪里。/像乌鸦一样。句意: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错误。根据材料二“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做到了,作者用“此岂近于人情哉”反问,实际是作者所批驳的荒谬之处,而非“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期”,期限;“诣”,到;“后”,晚到、晚回;“嘉”,赞扬,赞赏。(2)“是以”,因此、所以;“本”,依据;“逆”,违背;“干”,求取、钓取、沽取。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选自《新唐书》,根据“然其天姿仁恕”“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可知,本段内容是对太宗用宽和仁厚治理天下的治国理念的称颂,本段借“纵囚”一事,是为了表现唐太宗的仁爱宽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意为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可知,欧阳修对于“纵囚”一事持批判态度,认为“纵囚”不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不符合圣人治理理念,是太宗用来求取美名的手段。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材料二: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六、(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君臣治道+跨时代】材料一:待漏院记①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怕怕,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材料二: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来,来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节选自《周易·系辞下》)【注】①待漏院:群臣清晨等待宫门开启的地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聚天下之货A交易B而退C各得D其所E盖F取诸《噬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辟,文中指打开,与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辟邪说”的“辟”意思不同。B.总,文中指统领,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总此十思”的“总”意思不同。C.构,文中指联结,与《孟子·梁惠王上》中“构怨于诸侯”的“构”意思相同。D.弄法,文中指玩弄法律,其中的“弄”与成语“舞文弄墨”中的“弄”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作者探究天道的规律和圣王的政治模式。物阜年丰是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使然;民和邦安是三公六卿各司其职、伸张教化的结果。B.作者认为古代善于治理的贤相名臣,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数不胜数的。他们有德行,勤劳不懈,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C.贤相等待朝见时会考虑使尚未安定的百姓平安、使尚未归顺的少数民族归附,平息战事,开垦荒田,举荐人才,罢黜奸邪等公事。D.奸相因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所思之事无外乎报私仇、徇私情,获取金钱美女、车马玩物,蒙惑皇帝等满足私欲之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

(1)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2)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14.你受邀参加一次读书分享活动,请结合《谏太宗十思疏》及上述两则材料,列出你的发言要点,完成下面内容。(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分享主题:君臣执政如何实现儒家“垂拱而天下治”的政治理想①《谏太宗十思疏》:

②《待漏院记》:

③《周易·系辞下》(节选):【答案】10.ACE11.C12.B13.(1)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将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谏诤,我将怎样贬谪他们。(2)还有(宰相),没有恶名,没有好名,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而贪图利禄,保全身家性命。14.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各司其职,勤于政务利天下之民,通其变【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贸易后退去,让人人都能得到其所需的生活用品,这是因为取之于《噬嗑》卦中进食食物的道理。“聚天下之货”为动宾结构,句意完整,应该在A处断开;“交易而退”,“而”表承接关系,连接前后动词,C处断开;“各得其所”主谓宾结构完整,且“盖”,表原因,用于句首,E处断开。故选ACE。1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打开/批驳。句意:宫门未开。/批驳不正确的言论。B.正确。总领/全面地做到。句意:宰相总领百官。/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C.错误。联结/造成,形成。句意:想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和诸侯结怨。D.正确。玩弄。句意:众官枉法。/原指故意玩弄文字和法律条文进行不正当的行为。现在通常用来形容人玩弄文字技巧,进行创作或写作时的不当行为。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是数不胜数的”错误,根据“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可知,应该是“屈指可数”。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陟”,奖赏,提拔;“抗言”,谏诤;“黜”,贬谪。(2)“毁”,恶名;“誉”,美名;“旅”,共同,一起;“全”,保全。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根据“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可知,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因此“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实现儒家“垂拱而天下治”的政治理想的重要方式。②根据“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可知,国家稳定百姓富足是因为三公商讨治国纲要,六卿分守职责,伸张了皇帝的教化。欲想国君在上安逸,臣子必须勤劳,由此可概括为:官吏各司其职,勤于政务。③根据材料二可知,神农氏采取有利于民的政策,社会稳定;根据“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可知,黄帝、尧、舜氏通达其变化,使百姓生活不致于死板,而产生厌倦的心思,因而垂拱而治,无为而成。由此可概括出:采取利民政策,通达变化,顺势而为。参考译文:材料一: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生长,年年有收成,为什么呢?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宣扬风雨。皇帝不说话,而人民相亲,万国安宁,为什么呢?是三公商讨治国纲要,六卿分守职责,伸张了皇帝的教化。因此我们知道,国君在上安逸,臣子在下勤劳,是效法天道。古代的贤相善于治理国家的,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人不只有品德,也都一定勤劳。何况早起晚睡事奉国君,卿大夫都这样,何况宰相呢!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右边设立宰相待漏院,显示勤于政务。当北宫映着曙光,东方还未亮,宰相就启程,仪仗队的灯笼照耀全城。宰相到达,马车铃声,富有节奏。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撩开车帷,下车到待漏院暂息。等候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想,万民未安宁,考虑使他们安泰;四方民族未归顺,考虑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未平,怎样使它平息;田园荒芜,怎样去开垦。贤人尚未任用,我怎样进荐他们;奸人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天时不正,灾害不断,我愿意辞去相位,来祷告消灾;各种刑罚未设置,欺诈每天发生,请让我修养德行以改正它。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亮入宫。宫门开后,善听意见的天子离得很近。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建议。于是世风清平,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这样,宰相总领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不是侥幸,而是应该的。有的想,我私仇未报,想怎样斥逐仇人;旧恩未报,想怎样使他荣耀。想美女金钱,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将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谏诤,我将怎样贬谪他们。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忧虑,想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将怎样进谗献媚让皇上的欢心。为私事思绪纷乱,坐着假睡。宫门开后,龙目四顾,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不是不幸,也是应该的。因此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难道可以不谨慎吗?还有(宰相),没有恶名,没有好名,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而贪图利禄,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棘寺小官王禹偁写此文,希望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来规劝执政的大臣。材料二:

伏羲氏寿终,神农氏兴起,他砍削树木做成犁,揉弯木头做成犁柄,用农具除草快速,用来传授天下,这是因为取之于《益》卦增加百姓好处的道理。他规定每天中午为集市交易时间,招来天下百姓,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贸易后退去,让人人都能得到其所需的生活用品,这是因为取之于《噬嗑》卦中进食食物的道理。神农氏死后(数百年),黄帝、尧、舜氏兴起,通达其变化,使百姓生活不致于死板,而产生厌倦的心思。《易》的道理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所以有如天助一般,当然吉无不利了。黄帝、尧、舜氏垂拱而治,无为而成。是因为取象于乾坤两卦的现象。(2024届黑龙江名校联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君臣治道+跨时代】材料一: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贞观政要·卷六》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人言作天子A则得自B尊崇C无所畏惧D朕则以为E正合F自守G谦恭H常怀I畏惧。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文中“覆”含义,与《促织》中“覆之以掌”中的“覆”含义不一致。B.文中“被”的含义,与成语“被甲枕戈”中的“被”含义不相同。C.文中“矜”的含义,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的“矜”含义相同。D.文中“克”的含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中的“克”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引发了他对谦虚态度的看法。B.往欹器里注水,注入一半时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体现器物的精巧。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谦逊为贵。D.从材料二中可见唐太宗为人处事大度,能参省吾身,并时刻提醒自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1)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2)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14.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唐太宗的观点各是什么?魏征又有怎样的认识呢?(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答案】10.CDH11.C12.C13.(1)聪明睿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遍布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用谦虚来保持它。(2)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向上畏皇天,对下惧群臣。(每句4分)14.孔子的观点:用谦虚来保持盈满。唐太宗的观点:天子更应该谦逊恭谨,经常心怀畏惧。魏征认为:希望皇上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国家则可太平。(每点1分)【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认为自己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天子更应该自己保有谦逊恭谨之德,经常心怀畏惧。“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是“言”的宾语,“自尊崇”,是宾语前置,中间不能断开,可在C后断开。“朕”做下面句子的主语,前面D处要断开。“正合自守谦恭”做“以为”的宾语,“谦恭”做“守”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H处断开。故选CDH。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倾倒/覆盖上。句意:注满水后就会翻倒/用手掌去罩住它。B.正确。遍布/穿着,后作“披”。句意:功劳惠及天下/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C.错误。夸耀/顾惜。句意:你只要不骄傲、自我夸耀/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D.正确。能够。句意: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了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错误,张冠李戴。由原文“太宗谓侍臣……又《易》曰”可知,这些道理是唐太宗自己看《易经》后的收获。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守”,保持;“以”,用,领起的介宾结构做状语,状语后置;“四海”,天下。(2)“每”,常常;“上”,向上;“下”,对下。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由材料一中子路的问题“敢问持满有道乎”以及孔子的回答“守之以谦”可知,孔子认为保持盈满,就要用谦虚的态度。由材料二中太宗对大臣的话“自守谦恭,常怀畏惧”“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可知,唐太宗认为皇帝要谦虚,常怀敬畏之心。由材料二中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可知,魏征认为太宗如果做到坚持谦虚,有敬畏之心,就可以像尧舜一样把天下治理得太平。参考翻译:

材料一

孔子参观鲁桓公的庙,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守庙人说:“这大概是君主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不注水的时候就会倾斜,倒入一半水时就会端正,注满水后就会翻倒。”孔子就回头对弟子说:“注水吧!”弟子取了水注入到里面。注入一半的时候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孔子因深有感慨而叹息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子路说:“我想问一下有保持盈满的方法吗?”孔子说:“聪明圣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惠及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就要用节谦虚来保持它。这就是所谓的谦退并减损自己的方法啊。”《荀子·宥坐》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认为自己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天子更应该自己保有谦逊恭谨之德,经常心怀畏惧。从前舜告诫禹说:‘你只要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能;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功。’而且《易经》上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喜欢谦逊。’凡是做了天子,如果只认为自己尊贵崇高,不保持谦逊恭谨的态度,倘若自己有做的不对的事情,谁还会冒犯尊颜向他提意见呢?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向上畏皇天,对下惧群臣。天帝虽高高在上,却能听到下面人世间的言语,而察知其善恶,怎能不畏惧天呢?公卿百官,都在下面注视着我,这怎能不让人畏惧呢?由此深思,帝王即使常怀谦逊恐惧之心,恐怕还是不能称上天之心和百姓之意啊。”魏征接着说:“古人讲:‘做事情无不有个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希望陛下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一天比一天更谨慎,那么宗庙社稷就会永远巩固,不会倾覆。唐尧、虞舜之世之所以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用的这个方法。”《贞观政要·卷六》八、(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材:先秦史书故事】材料一: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材料二: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节选自刘向《说苑·介子推不受禄》)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题型:断句】使人召之A则亡B遂求其所C在D闻其入绵上山中E于是文公表绵F上山中G而封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唯君在矣”与“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唯”字含义不同。B.“身之文也”的“文”为文饰、修饰之意,与“义过饰非”的“文”含义不同。C.悬书,指把情况和意见要求写在缣帛上悬挂出来,多是对当局者的批评和指责,后发展成为“揭帖”。D.表,指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文中“表”则不同,为立石碑之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晋文公流亡归国后酬劳功臣,唯独把介子推遗漏了,但介子推认为晋文公当上国君,实为天意,功臣不应邀功求赏。B.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刻画了介子推母亲,她的三番设问,并不是催促儿子去追求名利,而是想考验儿子的意志是否坚决。C.两文都谈到介子推对漏赏无怨的至纯、介母对其的支持;关于文公,材料一偏重赞文公,材料二偏重写文公悔愧情。D.材料二较材料一多了“龙蛇之事”,以此借代君臣,既表现众人对介子推的同情,又赞美晋文公爱贤改过的品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题型:句子翻译】(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4.后人评价介子推为“士君子”,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3分)【题型:内容理解和梳理】【答案】10.BDE11.B12.C13.(1)下面的人把他们的罪过当作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奸邪行为给予赏赐,上下相互欺骗,难以和(他们)相处啊。(2)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每句4分)14.参考要点:①淡泊名利,正直清高: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去请求爵禄而选择退隐,淡泊世禄,清高自持。②居功不做,固守节操:介子推把文公的即位归于天命使然,而非己功,介母劝说他告之于众,介子推仍固守节操。③言出必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