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题
初一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月肯月(山)淮射(bing)杂缪儿(ban)青面簟牙(|访。)
B.通宵(xiao)脱修(jiang)赤裸馔(lud)申然泪下(shan)
C.娴熟(xian)张阜(huang)练习厚(bu)翻箱倒柜(戊o)
D.钢铸(zhu)吞噬(shi)手榴弹(liu)精兵减政(jiE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里,一批怀抱救国理想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B.大门开启的一刹那,门外等候的考生:姻顾小,一时间校园人声鼎沸。
C.我们应该坦诚相见,不要玩弄申面与〃奸诈计谋。
D.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如得年折。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淄博烧烤频上热搜,淄博烧烤的“灵魂”到底是什么,自助式烧烤模式掀起了怎样的新兴美食热潮?
B.“不要放走一个!”窗外想起粗暴的吼声。
C.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红毛还轻。
D.我校开展的主题为《传承革命先烈意志,发扬爱国精神》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了爱国的热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B.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约
3000余年的历史。
D.视力下降往往是因为我们很多不经意的坏习惯导致眼睛受损的原因而造成的。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五言古诗,《寒食》《十五夜望月》都是七言绝句,两种体裁相比,后者有较严格的
格律规则。
B.《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我的遥远
的清平湾》,散文集《湘行散记》。
C.《匆匆》是一篇散文,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踪迹》《背
影》《欧游杂记》等。
D.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6.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1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P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
7.诗人在写诗时,往往赋予某些事物以人的品格。借咏叹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人生选择.下列诗句中的
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荷尽己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8.默写填空(9分)
(1)纤纤擢素手,0
(2),相去复几许。
(3)日暮汉宫传蜡烛,。
(4),快走踏清秋。
(5),事非经过不知难。
(6)《石灰吟》中,表达诗人不怕牺牲精神及永留高洁人格在人间的诗句是:,。
(7)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J
9.阅读并赏析下列古诗,完成相关习题。(每题3分,共6分)
(1)对《竹石》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咬”字将竹子人格化,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了竹子那种顽强生存的精神。
B.“立”字写出了翠竹深深扎根在岩石之中方能傲立青山,蕴含着敢于突破自己方能从容斗争的道理。
C.这首题画诗,前两句交代了画面内容,有整体有局部,展现了画之“形”;后两句揭示的是画之“神”,这
个“神”也是诗的主旨所在。
D.这首诗中的竹子其实就是作者高尚人格的写照。作者借竹子坚韧坚贞的傲气,表现了自己的刚正不阿、铁
骨铮铮,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2)对《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朴实、简洁、凝练,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衬托了月夜的寂
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的月中桂树,这句诗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题
之笔。
2
c.”今夜月明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月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D.诗中展现了一幅寂客、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2分)
【甲】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日:非然也。
——《学弈》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③,剂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⑤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⑥之。临终诚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任末苦学》)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⑥易:交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思攫弓缴而射之②"笈从师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通国之善弈也或依林木之下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题其衣装,以记其事
C.为是其智弗若与?编茅沟庵,削荆为笔
D.某一人专心致志门徒悦若勤学
(3)翻译句子,在文中将句子画出来。(2分)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4)请写出【乙】文中包含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它的意思(3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4分)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
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
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千林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
孩子,跑到干林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
吉利。这项活动名日“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
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
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
3
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
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
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
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
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晴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
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
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妻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
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
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
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11.文章叙述了那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4分)
1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
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
13.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1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18分)
先父闻一多二三事
闻立雕
①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然而他的音容笑貌却像钢铁一般浇铸在我的脑海之中。
②1912年夏,父亲考入清华后,课余还下了很大功夫自修古籍。清华每年放两个月的暑假,父亲暑假回
家也不休息,而是终日在书房中埋头阅读古籍。
③父亲不仅爱祖国的山川、草木、花鸟、屋宇,爱祖国勤劳智慧的人民,而且酷爱祖国悠久的文化。他曾
说:“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他对祖国的文化已经不仅是爱
不爱的问题,而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要充当文化卫士,要捍卫和弘扬我们祖国的伟大而悠久的文化
了。
④父亲不仅自己对诗情深意浓,而且常用诗来感染和熏陶自己的家庭成员。他把这项工程称为“诗化家庭
那真是一些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我们至今想起父亲眉飞色舞逐字讲解诗句的神情或倚靠在床头、闭着眼睛、
慢慢持着胡须聆听我们背诵唐诗的情景,倍感温馨幸福!
⑤父亲讲诗常常讲得A,诗的主人公就是他,他就是诗中的主人公。他的感情和音调随着诗情的喜
怒哀乐而B,时而激昂兴奋,时而C,常把我们的感情也调动得时喜时怒,时哀时呆。当我们听到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辛辛苦苦烧出来的木炭,竟被两个蛮横的小衙役以极少的代价
强行换走时,一个个都气愤得咬牙切齿。白居易的绝代佳句,再加上父亲充满激情的朗诵讲解,我们一个个听
得如痴如醉,呆若木鸣。父亲成年伏案阅读、写作,双腿不免时感僵硬酸胀,常需有人帮助捶腿。他靠在床头
4
上给我们讲诗时,我们兄妹几个就轮流给他捶腿。有时父亲讲到精彩处,我们听得出神,竟然听着听着把捶腿
也忘记了。待到父亲讲完“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几句时,
我们几个也都感动得鼻子发酸了。
⑥父亲曾经应我小妹的要求,给她写了一页题词。题词的内容一共两句话,21个字,即:“对功课太认真
了是不好的,因为知识不全在课本里。”这两句话同他自己几十年来嗜书如命、读书如痴、埋头书案、潜心治
学的态度及历来对我们的要求相比,变化太大太大了!
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45年8月14日,日本刚刚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立刻就密谋策划,准备
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父亲毫不犹疑地全力投入了反内战斗争。美国加州大学邀请他去讲学,除付给高薪之
外还可带家属,父亲认为在此关键时刻,不能离开斗争第一线,婉言谢绝了。有一次,他甚至一跨进教室就怒
气冲冲地发起火来,痛斥蒋介石专制独裁,猛烈抨击国民党官员贪污腐败,导致物价暴涨、民不聊生等等,以
至于下课的钟声响了,他还没讲一句课文。
⑧在父亲的头脑里,同反动派进行斗争,或者说革命,是压倒一切的最重要的事,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次要
的,都要服从于这件最重要的事,为它让路。
⑨小妹当时只有10岁,父亲题词的用意她是不会理解的。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题词虽是给小妹写的,但其意义则远在其上啊!
⑩父亲精神的火花,始终照耀着这片土地。
(选自《读书文摘》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5.本文主要叙述了父亲闻一多的哪些事?(4分)
16.请结合语境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到文章中相应的位置(3分)
ABC
①低沉婉转②出神入化③跌宕起伏
1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有一次,他甚至一跨进教室就怒气冲冲地发起火来,痛斥蒋介石专制独裁,猛烈抨击国民党官员贪污腐败,
导致物价暴涨、民不聊生等等,以至于下课的钟声响了,他还,没讲一句课文。
18.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1段的作用。(4分)
19.文中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四、专题性学习(10分)
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虽然这些英雄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
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了我们的心中,班级要开展“话说千古英雄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0.请根据相关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每空2分,共6分)
(1)宁死不降元朝,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以死明志。
(2)面对敌人的锄刀,十五岁的身体毫不退缩,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3)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1)(2)(3)
2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
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讲话。
5
“话说英雄人物”读书分享会上,请从以下英雄人物中任选其一,将他们的英雄事迹介绍给你的同学听,
要求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性格(4分)
岳飞林则徐杨靖宇方志敏赵一曼黄继光
英雄人物:
敬佩的理由:
五、作文(60分)
22.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
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断,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
的亮色。
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22-2023学年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21分)
1.C2.D3.B4.B5.B6.C7.B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8.默写填空(每题1分,共9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2)河汉清且浅(3)轻烟散入五侯家(4)何当金络脑(5)书到用时方恨少(6)粉
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9.(1)B(3分)(2)C(3分)
10.(1)①拉,引②背着(2分。每小题1分。)
(2)A(3分)
(3)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2分)
(4)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庸碌无能,没有理想,无所作
为的人。(3分)
(5)学习贵在勤奋。围绕勤学展开即可。(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14分)
11.大年夜燃烧鞭炮前的“踩岁”声,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因为这两种声音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盐酸毛果芸香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服务器托管合同书模板
- 绿色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合同
- 2025关于医药采购合同
- 品牌服务协议书合同范本
- 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房屋租赁权转让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居间合同
- 药品购销标准合同
- 企业间借款担保合同
- 2025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 8.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100人(第二批)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
- 2025年潞安化工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课件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三门峡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伦理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