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高考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B/26/wKhkFmYUBJWAJ6lAAAHDKeQGPMQ483.jpg)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高考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B/26/wKhkFmYUBJWAJ6lAAAHDKeQGPMQ4832.jpg)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高考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B/26/wKhkFmYUBJWAJ6lAAAHDKeQGPMQ4833.jpg)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高考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B/26/wKhkFmYUBJWAJ6lAAAHDKeQGPMQ4834.jpg)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高考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B/26/wKhkFmYUBJWAJ6lAAAHDKeQGPMQ4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高考历史专题: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核心知识整理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产生①条件a.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②产生a.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b.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③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2)初步发展①背景a.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b.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②表现a.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b.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c.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①新建厂矿、资本增加,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②实业家:张謇(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3.较快发展(1927~1936年)(1)原因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基本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表现:很多工业部门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3)影响: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4.日益萎缩(1937~1945年)(1)原因:日军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①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日军所毁或吞并。②国统区: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5.陷入绝境(1946~1949年)(1)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释疑重难]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1)特点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多重压迫。③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④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⑥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地位和作用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③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重点拓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习题专训1.康有为在其著作《孔子改制考》中,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1916年《新青年》杂志首次登文批评孔子,陈独秀和李大钊指出孔子乃“历代帝王专制的护符”,主张“打倒孔家店”。对孔子评价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缘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传统主流思想地位动摇2.民国初年形成了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就是文明、开化,否则就是保守、顽固的崇洋风气。在其影响下,“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各地西装及其衣料买卖大为兴隆,各种洋货畅销,而国货则大受排挤。材料所述现象(
)A.说明民初社会生活缺少理性 B.可佐证制度变革带来的影响C.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反映了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3.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示意图。这表明沪宁杭地区(
)A.是西方资本输出的主要地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C.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发源地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4.1833年,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只有60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近240万英镑,其中棉纺织品高达173万英镑。这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C.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已经解体 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下图为画家洪荒在1948年创作的漫画《救灾物资源源运到》。该漫画的创作(
)A.揭露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图谋 B.批判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C.凸显了民族资本主义正陷入绝境 D.抨击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6.清道光、咸丰时期,尚无独立的禁烟题材剧作。鸦片战争爆发后,戏曲中出现鸦片与战争的关联书写。甲午中日战争后,禁烟戏在主旨内容上彰显除旧布新的革命倾向,并通过报刊传播逐渐扩大受众群体。这种变化(
)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基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现状C.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表现 D.促使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7.如表是近代中国轻工业产品和重化工业品进出口比重(%)表。据此可推断出,民国时期(
)进口轻工业产品进口重化工业品出口轻工业产品出口重化工业品1912年54.713.710.93.61936年14.34725.26.5A.中国工业布局得到了改善 B.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C.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社会经济结构渐趋失衡8.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了《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该条例规定,在城市郊区没收和征收的农业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由城市人民政府发给国家土地使用证;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等拥有的城市地产则采取保护的做法。这一条例(
)A.有助于彻底完成党的民主革命任务B.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统一C.完善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D.将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9.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唯查自咸丰、同治年以来,各省出入迥非乾隆年间可比。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等为大宗,而岁出之项又以善后、筹防等为巨款。”这是源于当时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片面性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加深10.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本国封建统治的阻碍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11.上海开埠后,外国棉布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下表为五年间(1845-1849年)外国棉布价格变动情况(1845年为100%)。据此可知(
)年份类别灰布白布印花布184680.9%74.6%85.6%184784.1%79.9%88.3%184889%86.4%78.6%184975.4%79.2%83.1%A.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棉纺织业受到冲击C.国人的购买力得到提高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1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商务》篇中指出:“商以贸迁有无,平物价,济急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与士、农、工互相表里。士无商则格致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郑观应的这一主张(
)A.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利于改变重农抑商的传统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阐释了洋务派的求富思想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材料二
张謇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为了扩大纱厂的原料基地,张謇创办了盐垦公司;为了解决棉花纱布的交通运输和仓储,他创办轮船公司,建造码头、仓库;同时,张謇认识到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九日通州师范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该资料来自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A、B、C、D代表的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3)有人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外商每天平均纱绽数51664;华商每天平均纱锭数23686。材料三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材料四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中1921年现象的主要原因。(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四分析其成因。(4)新中国过渡时期,材料中的民族工业是如何获得新生的?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加强与外国侵略者勾结,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带有崇洋媚外的特点,具有官僚资本的性质,本质属于封建官办工业的继续和发展,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以维护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材料三
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请回答:(1)比较图1和图2,从东西方经济交流地位变迁的角度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除自然因素外其变迁的政治、经济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说明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一面,即托古改制,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决定的。而新文化运动直接批判儒学,说明此时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较大,因此敢于直接批判,所以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缘于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B项正确;民族危机一直都存在,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批判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排除A项;此时新文化运动还主要是宣扬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中国传播,排除C项;传统主流思想地位动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是材料中发生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民国初年崇洋的社会风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导致了国货受到排挤,这无不可用来说明共和制度的建立带来的影响,B项正确;崇洋风气确实带有不理性的色彩,但是社会生活缺少理性的结论过于宽泛和绝对,排除A项;由材料中的国货大受排挤,可以得知民族资本主义部分行业是受到一定冲击的,排除C项;材料与救亡图存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据材料地图信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沪宁杭地区的民族工业中,纺织业、面粉也、火柴、卷烟等轻工业占据了较高比例,矿业业、船舶修造、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所占比例较低,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涉及外资企业,不能得知沪宁杭地区是西方资本的输出地,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就已经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仅据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不能得知实业救国思潮的起源地,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沪宁杭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小农经济等其他经济形态的发展情况,不能得知资本主义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45年是鸦片战争以后,通过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输入中国的商品大幅增长,这也说明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项正确;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大幅增长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到1845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出现,排除B项;到1845年,由于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开始解体,“已经解体”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1948年国统区的救灾物资被官员所贪,体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批判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B项正确;当时内战已经爆发,排除A项;材料和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排除C项;美国没有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6.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道咸时期至甲午中日战争后,禁烟戏从无到有,从单一书写到广阔社会面呈现,并与时代主题相关联,这种现象是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而出现的,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A项;这种变化是随着民族危机的一步步加深而出现的,排除B项;D项夸大了这种变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进口轻工业产品的比重下降、出口轻工业产品的比重上升,表明中国轻工业生产能力提高,重化工业品进出口比重的增加和轻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反映了中国工业化规模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C项正确;仅根据表格内容不能得出中国工业布局情况,排除A项;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不完全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济的进出口比重,并未涉及各行业的比重,不能得出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失衡的结论,社会经济结构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政府一方面没收和征收城市郊区的土地,另一方面又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等拥有的城市地产,这进一步完善了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C项正确;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且土地改革的胜利,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彻底完成,A项对材料信息解读不完整,排除A项;材料中的条例完善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但没有体现发展生产力,排除B项;1953年才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故选C项。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厘金、洋税在国家财政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反映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列强经济势力的深入,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加深,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片面性体现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现象源于列强侵略,与天平天国运动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且列强通过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一系列特权,这使得中国民族工业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竞争中占据不利地位,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C项正确;自然经济的抵制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力,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下,民族工业发展仍旧艰难,B项不是最大阻力,排除B项;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之前,民族工业发展也是步履维艰,D项不是最大阻力,排除D项。故选C项。1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上海开埠后,外国棉布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且外国棉布价格逐渐下降,严重的冲击了中国本土的棉纺织业的发展,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外国棉布价格变化,而非国人购买力情况,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由材料“与士、农、工互相表里”可知,郑观应重视发展商业,有利于改变传统重农抑商的观念,B项正确;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政新篇》,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排除C项;郑观应不是洋务派,排除D项。故选B项。13.(1)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三大改造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2)利用状元身份,注重专利;经营得法;垦牧公司保证了原料;轮船公司保证了运输等;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餐厅装修合同范本
- 副总劳务合同范本
- 产品转让合同范本
- 商业使用门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 修脚店入股合同范例
- 二手升降机销售合同范例
- 工程服务类合同范本
- 教学仪器购销合同范本
- 出境社旅游合同范本
- 农业种植项目合同范例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发布版3.4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
- 2023-2024学年度上期七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交通法规课件
-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简介与应用领域
- 各类心理量表大全
- DB12T990-2020建筑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规范
- 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网店运营与管理》第3版 课件全套 白东蕊 第1-11章 网上开店概述- 移动网店运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