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概述: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三大特征”:①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体现了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主题。②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③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3、“四个阶段”: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学“器物”。②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学“制度”。③1915年到1919年,学“思想文化”。④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4、近代前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②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第一章从睁眼看世界(1840)到维新变法思想(1898)一、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①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朝野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②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在他的主持编订《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四洲志》介绍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内容,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则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③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夷制夷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洋务运动:主张学习外国科技。二、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⑴出现背景:①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⑵代表人物:康有为:①著作:《孔子改制考》;②宣传变法的特点: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儒家外衣?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必然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变法通议>>谭嗣同:①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②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联系)严复:①是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②翻译出版《天演论》,宣传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法的理论武器)⑶共同主张:①变法图存;②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制;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⑷实践:戊戌变法⑸维新变法的意义①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②他们将救亡与启蒙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成功,但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戊戌维新也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④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第二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又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⑴背景:①19世纪末,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③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⑵提出:1905.8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1《民报》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民主义⑶内容:(核心:民权主义)(参照《必修三》P70)①“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治革命)③“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社会革命)⑷实践:指导了辛亥革命;指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⑸评价: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③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④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二、新三民主义(中共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⑴背景:①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制度斗争的多次挫折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⑵确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⑶内容:民族主义(新:明确的反帝要求)民权主义(新: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新: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⑷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⑸作用:①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②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第三章新文化运动(1915)1、背景: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阶级基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③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④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3、活动中心:北京大学(1917,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4、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5、历史意义:①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主要功绩)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③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使用是最显著的例子)6、局限性: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传播①20世纪初,梁启超、朱执信等开始介绍②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③主要人物:李大钊。1918年,开始宣传。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④团体:1920年,李大钊,北京,“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二、重大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专题训练】1.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道:“物有贱而必须(需),坐穷负贩。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梯航(翻山越海)万国,能使帝京元气充然。”这一认识(
)A.阐明了士农工商之间的关联 B.旨在批判明朝海禁政策C.强调了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D.根源于西学东渐的影响2.如表为辛亥革命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这表明(
)派别对华侨的期许改良派能履行君宪国民之责,改良政治,应主动承担国民之责,对政府“匡之直之,辅之翼之,改良之,监督之,纠察之”革命派应支持革命,建国民政府,做共和国民。澄清“国”“君”“民”的关系,履行国民责任,当“联合大群,团集大力”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彰显 B.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C.西学东渐的影响日益深入 D.华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3.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A.它是在中共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B.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C.它与中共民主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4.1922年,中共二大后,陈独秀提出以“国民革命”取代“民主革命”的主张。他认为“国民革命”这个口号“实际上适合于半殖民地各阶级联合革命的需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推动了三民主义的发展 B.顺应了民主革命的新需要C.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D.采纳了共产国际的新建议5.如图所示为民国时期小学教科书《三民主义》课本中的内容。图中内容所反映的事件推动了(
)A.辛亥革命的迅猛发展 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 D.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6.19世纪末,一些士人称:“夫天下古今,权操于上则治,权分于下则乱”,“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此风一开,“皇上无权,督抚无权,各地方官又无权,而惟是不得通籍之举子,转因而有权……无所不为,尚复成何事体邪?”这些士人的言论A.表明民族危机引发社会恐慌 B.折射出清廷沦为列强治华工具C.缘于维新变法思潮蓬勃发展 D.抨击的矛头直指民主共和政体7.1895年科举考试,光绪皇帝在策试天下贡士时询问应试者:孙子练兵,吴子治军……明王骥、戚继光所论练兵之法,其目有五有六,能备举之欤?究极精微,谙求韬略,若淮南子兵略训、杜牧战论,苏轼训兵旅策,见诸施行,果能确有成效否?这反映了(
)A.科举制度有重大的变化 B.维新变法已成为社会思潮C.统治者亟待变革以图强 D.军事近代化变革初见成效8.某学者指出,19世纪后期,维新派先后提出“仿洋改制”“托古改制”的主张,同时引进西方“进化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观”并进行加工改造,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民权、平等和变革为核心内容的变法理论,到1898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维新变法思潮。该学者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维新变法措施带有躁进性C.维新派注重变法舆论的创设 D.维新派注重借鉴外国经验9.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的四十余年里,把不少西方书籍译成中文出版。下图是该馆翻译西方书籍的种类数量统计。据此推断,该馆的译书活动(
)A.适应了兴办近代工业的需求 B.反映出科学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C.旨在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 D.推动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军事技术10.如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年份书目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总数占比总数占比1896年《西学书目表》259种73.6%93种26.4%1900—1904年《译书经眼录》164种33.4%327种66.6%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 D.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11.1919年5月7日,北京大学学生创办《五七日刊》,作为运动的喉舌。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出现的小型革命报刊总数有400余种。这些刊物大多以宣传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为己任。这些刊物的创办(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声援了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C.丰富了新文化传播的方式 D.扩大了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12.1945年10月,日本释放以共产主义者为主的约三百名政治犯,其中包括羽仁五郎等史学家。这些史学家出狱后迅速展开活动,提出摆脱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的历史观,宣传唯物史观,从被统治者的视角来描绘历史,并特别强调研究应服务于人民。这些史学家的活动(
)A.影响了亚洲的觉醒 B.践行了“冷战”政策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有利于福利国家的建设13.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引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梁启超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孙中山坚持“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创立并维护中华民国。这反映出(
)A.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要途径 B.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深受优秀传统文化影响C.西学的广泛传播推动并加深中国社会变革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极强的功利主义倾向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所谓的早期维新思想,大体是指1894年以前的维新思想,它的发展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中法战争以前,它虽然与洋务思想存在某些歧异,但附属和依存于洋务思想;中法战争以后,它作为洋务思想的对立面而逐渐分离出来,表现出了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19世纪80年代,中外交往走向频繁,不少人(薛福成等)获得了留学或出使西方国家的机会,增加了对西方社会的切身体验。中法战争已经表明洋务措施不能使中国自强的事实,早期维新思想家转而要求采用西方民主政治形式,君民共主被提上日程,成为当时维新思想家宣传鼓吹的重点。“以商为战”则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对“西学为用”思想的一种补充,这种思想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国商品侵入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摘编自吴剑杰《论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分离》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认为,儒家的思想专制是造成中国思想僵化和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文化的传播进入国民性中,尤其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和被偶像化的孔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五四运动的先驱者在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文化的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如李大钊、鲁迅等,其广泛传颂的文学作品无不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彻底西化”这种抉择推动了中国传统框架的突破,有利于传统文化惰性思想的消散,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摘编自秦晓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法战争后早期维新派有别于洋务派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分离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1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材料三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材料四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当时成为清政府最佳选择的原因。(3)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三加以说明。(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如何“改变中国”的。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应星认为尽管有些物品价格低廉,但是它们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通过商业活动来进行贩卖和流通。他提到,在全国范围内,南方多用船只进行运输,北方则多用车,通过这种运输方式可以实现国内外的商品交流,从而使京城的经济充满活力,其强调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士农工商之间的关联指的是这四个阶层之间的经济联系与阶层流动等,但是材料主要强调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明朝海禁政策主要涉及外交方面,而材料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排除B项;宋应星的观点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可知:不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强调华侨应承担国民责任,改良社会或建立新政府,以挽救国家,说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得到彰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西方思想学习的深入发展,未体现演变过程,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未涉及华侨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原因是它与中共民主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C项正确;“它是在中共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本身是对的,但与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只能说明其革命目标与中共的革命目标存在一致性,不能直接说明其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这个口号更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调动各阶级联合起来进行革命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顺应了民主革命的新需要,B项正确;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顺应了民主革命的新需要,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A项;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排除C项;陈独秀提出以“国民革命”取代“民主革命”的主张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行为,并不是采纳了共产国际的新建议,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图片中的文字“对外,打倒帝国主义”“对内,铲除军阀官僚”反映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提出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并开展了国民大革命,这场运动推动了我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发展,C项正确,D项错误;A、B两项都是在旧三民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排除。故选C项。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根据材料“夫天下古今,权操于上则治,权分于下则乱”,“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此风一开,“皇上无权,督抚无权,各地方官又无权,而惟是不得通籍之举子,转因而有权……无所不为,尚复成何事体邪?”,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维新思潮蓬勃发展,因此材料中的士人在抨击维新变法运动,反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项正确;材料说明维新思想引起士人的抨击,而不是社会恐慌,排除A项;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才沦为列强治华工具,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末的历史,排除B项;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君主,所以材料与“抨击矛头直指民主共和政体”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光绪皇帝决定变法,光绪看到了当时军事的孱弱,所以在这一年策试天下贡士的时候,他希望从士子的回答中寻找救亡的策略,便把策问的问题集中到了军事上来,这反映了统治者亟待变革以图强,C项正确;科举制此时并未出现重大变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维新变法的社会思潮,排除B项;军事变革尚未开始,初见成效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8.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89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维新变法之前,维新派围绕西方民主平等等思想,提出“仿洋改制”“托古改制”的主张,引入改造西方“进化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观”,最终推动了一种全国范围内的变法思潮,这说明维新派注重变法舆论的创设,C项正确;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并不广泛,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维新变法前的社会舆论情况,而非变法过程中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维新变法对于外国经验的借鉴,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书籍主要以自然科学、兵政和兵学、冶炼华工等实用性技术有关的书籍为主,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需要,反映出译书活动适应了兴办近代工业的需求,A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术受到了顽固派的反对,学习西方技术并非社会主流思潮,排除B项;江南制造总局的译书活动适应的是洋务运动,并非维新变法运动,排除C项;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前后就已经开始关注西方的军事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10.D【详解】据材料“如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翻译西方社会科学类的书籍比例和数量上升(由26.4%上升为66.6%),自然科学类的下降(由73.6%下降到33.4%),反映了学习西方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实业救国是通过发展壮大民族工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实质还是侧重技术层面,这与20世纪初关注社会科学类书籍增加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于1898年失败,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时空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这些刊物大多以宣传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为己任”可知,这些刊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授权使用合同样本6篇
- 2025年教师团队建设聘用合同及培训计划3篇
-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建筑安全技术及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模板下载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培训合同4篇
- 2025年度医疗设备质押典当融资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物业买卖合同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3篇
- 云南民族大学《辅项理论与技术格斗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汽车配件购销合同范文
- 贵州省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施工项目平移合同范本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创意美劳培训
- 同济大学第四版线性代数课后习题答案
-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与法规
- 工地春节停工复工计划安排
- 美容面部皮肤知识课件
- 胰岛素注射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