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沉淀物,S1~S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为差速离心法,获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膜也是使用该方法

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S1、S2、S3和S4中均有多种酶

D.P1、P2、P3和P4中均有膜结构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的是()①用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③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④ D.①②③④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

​​​​​​​A.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C.乙同学在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乙同学在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核糖体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如图是细胞核调控核糖体合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蛋白质可以自由扩散通过核孔复合体

B.核仁是合成核糖体RNA和某些蛋白质的场所

C.大亚基与小亚基的组装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D.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

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的差异只与能量供应有关

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甘油的吸收速率依赖于浓度差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淀粉溶液、酵母菌等进行酒精发酵的研究,其中X溶液用于检测相关的发酵产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淀粉的水解产物在酵母菌的线粒体基质中氧化,产生丙酮酸与NADH

B.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CO2使装置内培养液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C.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始终关闭气阀或频繁打开气阀都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

D.X溶液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检测CO2或酒精产量在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底物M经无催化剂和添加催化剂酶分别处理,生成产物N所需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不能体现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B.据图可分析出该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

C.若升高温度,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D.若仅增加底物M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形状不发生改变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生物体(2n=4)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局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一定存在A、a基因

B.该时期细胞内有6条染色单体和6个核DNA分子

C.若不考虑其他变异,该细胞能得到2种或4种成熟的生殖细胞

D.若含B基因的染色体DNA在复制前被3H完全标记,则产生的子细胞都含3H

果蝇体内某细胞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两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则此时该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若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且有染色单体,财此时该细胞内已发生了基因重组

C.若无纺锤体和染色单体,有核膜出现,则此时该细胞内共含有8条染色体

D.若无纺锤体和染色单体,有核膜出现,则此时该细胞内最多含有16个DNA分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下列关于教材中生物实验的“洗”叙述正确的是A.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洗去浮色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需对水解后的装片用清水冲洗

C.用卡诺氏液浸泡剪取的根尖后,在制片前,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

D.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用龙胆紫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浮色便于观察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结果如图。据图所作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该叶片在20℃、10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mg

B.该叶片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C.该叶片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切取相同的萝卜细条,均分为a~f组,将其分别置于浓度依次变化的①~⑥种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萝卜细条实验前后的长度,并计算实验后长度/实验前长度的比值(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⑤中蔗糖浓度变化情况为依次增高

B.实验后,a组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最高

C.a、b、c三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清水

D.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B.铁是叶绿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P是组成磷脂、核糖及核酸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D.H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多具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长链,如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某种多聚体的基本单位中含有U,则该基本单位的名称为______,由其参与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的名称是______,其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______。

(2)若合成的多聚体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该生物大分子是______,由其基本单位形成的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是______。

(3)若该生物大分子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图1表示),共含571个氨基酸,其中二硫键(一SS)是蛋白质中一种连接肽链的化学键,由两个巯基(一SH)脱氢形成的,那么:

①据图1可知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______氧原子。

②假设该蛋白质分子中的α链的分子式为CxHyNzOvS,并且是由图2中四种氨基酸组成的:上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α链含天冬氨酸______个。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③γ肽链是一条含12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中含有天冬氨酸5个,分别位于26、71、72、99、121位(见下图),天冬氨酸的结构试卷第(2)题。

肽酶E1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E2专门水解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至少有______个羧基。草莓是盐敏感植物,盐胁迫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不同盐胁迫对草莓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处理叶绿素a

(100mmol/L)叶绿素b

(100mmol/L)对照组1.2760.678NaCl1.1100.551CaCl21.0780.536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不同,因而扩散的速率不同。

(2)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胁迫会使______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______减少。

(3)根据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______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其中______溶液的影响更大。

(4)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盐胁迫影响了______,使光合作速率下降,进而影响草莓的产量。图甲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在某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图丙是选用蔗糖作为实验材料,用U型管所做的渗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有半透膜,②a和b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_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常选用图乙所示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_______,易于观察。细胞处于该状态时,A、B处的浓度关系为____________。(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____________和细胞壁的分离。(4)图丙实验结果说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某同学想继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预测实验结果: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_____;蔗糖被水解,其产物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半透膜。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___。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_,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_。(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Ⅰ.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Ⅱ.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_____。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果蝇与其杂交。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

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细胞器。

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2为叶绿体。

S3为除线粒体、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3为线粒体。

S4为除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P4为核糖体。

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

有关离心沉降的题目,题干叙述较复杂,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各部分的包含关系草图,便可使问题简单化。

​​​​​​​【解答】

A.此过程为差速离心法,获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膜利用了渗透作用吸水,A错误;

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DNA存在于S1、S2、P1、P2和P3中,B错误;

C.S1、S2、S3和S4中均有多种酶,C正确;

D.P4中只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①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因此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不可用来鉴定还原糖,①错误;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②正确;

③植物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③错误;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④正确;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⑤错误;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由于实验是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不能验证明乙的细胞核是控制伞帽形成的中心,因为假根内除了细胞核还有其他物质,⑥错误。

故选:C。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4、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NA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细胞核控制着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代谢。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6、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本题考查渗透吸水和失水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同学所做实验结果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乙同学所做实验结果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B正确;

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已经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的作用,原生质体不能增大,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核调控核糖体合成的示意图,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有丝分裂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

1、图中在核仁中转录形成rRNA,然后形成的rRNA与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结合分别形成大亚基和小亚基,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大亚基和小亚基结合再形成核糖体。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A.核孔具有选择性,核糖体蛋白质不能通过自由扩散通过核孔复合体,故A错误;

B.核仁是合成核糖体RNA的场所,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核糖体大亚基和核糖体小亚基合成后进入细胞质,所以大亚基与小亚基的组装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C正确;

D.有丝分裂中期核膜和核仁消失,与图示不符,所以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不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该图体现了线粒体膜、液泡膜对水、氧气、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有关,与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据此答题。【解析】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K+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A错误;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方式是自由扩散,取决于膜内外氧的浓度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氧气含量较低,而液泡不消耗氧气,液泡内氧分压并不低,故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有关,B错误;

C.同一细胞的呼吸作用相同,能量供应相同,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线粒体膜、液泡膜吸收K+、Na+的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C错误;

D.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膜结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甘油的吸收速率依赖于浓度差,D正确。故选D。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根据实验的现象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

A.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氧化,产生丙酮酸与NADH,A错误;

B.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CO2使装置内培养液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B错误;

C.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以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代谢快,增殖快,繁殖大量酵母菌利于后期发酵;实验过程中,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CO2,装置内气压升高,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排出部分CO2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所以始终关闭气阀或频繁打开气阀都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C正确;

D.X溶液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于检测CO2,D错误。

7.【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为酶的作用,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侧重于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解答】

A.该图体现的是活化能的变化,只能得出酶比无催化剂降低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体现其高效性,A正确;

B.据图可分析其底物的能量状态高,而产物的能量状体第,所以该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B正确;

C.若升高温度,酶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错误;

D.若仅增加底物M的量,酶降低的活化能不变,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图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A、a两种基因中的一种,A错误;

B.该时期中,细胞内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为8,B错误;

C.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能得到1种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C错误;

D.若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DNA复制前全被3H标记,每条染色单体上均含有3H,则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3H,D正确。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分析题意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

A.若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故A错误;

B.若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且有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现基因重组,故B正确;

C.若无纺锤体和染色单体,有核膜出现,说明细胞处于有丝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仍未分裂,可能有16条或8条染色体,故C错误;

D.若无纺锤体和染色单体,有核膜出现,说明细胞处于有丝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如果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含有16个核DNA分子,但细胞质中也含DNA,因此DNA数要多于16个,故D错误。

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解答】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其代谢产物为乳酸,在此过程中无CO2生成,A项正确;

B.网织红细胞虽然不具有细胞核,但是幼红细胞时期核基因转录来的mRNA仍然存在,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项正确;

C.据图可知,幼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得到的,分化的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故在这两个细胞内,基因执行情况不同,C项正确;

D.由于成熟红细胞已不具有细胞核与线粒体,故细胞内没有基因,也就没有凋亡基因的表达过程,D项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教材实验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解题关键是对每个实验的过程、步骤、原理等要熟记于心。本题难度较大。

【解答】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水解操作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B错误;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根尖细胞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C正确;

D.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先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用龙胆紫染色。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解: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

B、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8,因而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B正确;

C、图乙中所示生物为蓝藻,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限制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温度、CO2浓度等,而限制a、b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选:B。

分析图解:从图甲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无氧气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为6个单位,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产生总量相等,此时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6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则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而图乙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点之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本题考生要明确甲图中O2为产生总量,即表示总光合作用量,因此要求与乙曲线中区分开;特别是两个b点;考生要识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

13.【答案】A

【解析】解:A、在20℃、10klx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10,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2,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mg,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可知,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6×44÷32=8.25mg,A正确;

B、直接从右图比较,在5klx光照下,10℃时净释放的氧气量比20℃时多,因此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B错误;

C、在10℃、5klx的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6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1mg/h,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4mg,C错误;

D、该实验的稳定设置范围即光照强度的设置小,无法得出叶片的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D错误。

故选:A。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氧气的吸收量反映的是呼吸速度,2小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氧气吸收量分别是1mg和2mg.右图氧气释放量为净光合作用量。

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曲线图,同时理解有机物是否积累取决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

1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答】

实验后长度实验前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萝卜条失水越多,则失水量a>b>c;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大,萝卜条吸水越多,则吸水量d<e<f.

A.实验后长度和实验前长度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小萝卜条失水越多,则失水量a>b>c,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大,萝卜条吸水越多,则吸水量d<e,故①~⑤蔗糖浓度是依次降低的,故A错误;

B.根据实验分析,失水量a>b,故实验后,a组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最高,正确B;

C.a、b、c三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外界溶液,不是清水,故C错误;

D.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不所耗ATP,故D错误。

15.【答案】A【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等知识要点。

【解答】

A.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A正确;

B.镁是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叶绿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B错误;

C.P是组成磷脂、核酸等组成元素,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C错误;

D.O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最多,C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D错误。

故选A。

16.【答案】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酸

细胞质

纤维素

糖原

573

w−z−【解析】解:(1)U是RNA(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U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动物细胞中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是糖原。

(3)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式是C2H4O2NR,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71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其中一条是环肽,环肽形成过程中氨基酸数目与脱去的水分子数目相等,因此脱去的水分子数=5712=569个,蛋白质中的氧原子数目至少是571×2569=573个。

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由题图可知,四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N,因此分子式为CxHyNzOwS含有Z个氨基酸,脱去的水分子数是Z1,天冬氨酸含有2个羧基,其他3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因此天冬氨酸数目是w−z−12.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1×12018×(5713)=58296。

③分析题意可知,肽酶E1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因此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链数是4条,并产生一个天冬氨酸,多肽链中的天冬氨酸数目是4个,每个天冬氨酸是2个羧基,因此,四条短肽中的羧基数目是4+4=8条。

故答案为:

(1)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酸

细胞质

(2)纤维素

糖原

(3)①573

w−z−12

58296

③8

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中的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及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理解并掌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学会通过元素守恒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17.【答案】类囊体膜(基粒)

溶解度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

ATP和[H](NADPH)

CO2的固定

碳反应(暗反应)【解析】解:(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基粒)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扩散的速率不同。

(2)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胁迫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少。

(3)根据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CO2的固定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暗反应)阶段。其中CaCl2液的影响更大。

(4)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盐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和CO2的吸收量,使光合作速率下降,进而影响草莓的产量。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膜(基粒)

溶解度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

ATP和[H](NADPH)

(3)CO2的固定

碳反应(暗反应)

CaCl2

(4)叶绿素含量和CO2的吸收量

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盐胁迫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减少,进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