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这一子目主要讨论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是如何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的。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通过介绍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的过程,以茶及饮茶风俗的传播、服饰的变化、钟表传入中国等为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贸易网形成的情况,以及商品流动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提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能力。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两个子目按照时序和专题排列。“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主要以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等历史事件为节点,梳理全球贸易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子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互动,即第二子目“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内容。3.内容取舍的考虑第一子目“全球贸易网的形成”选取了在全球贸易网形成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时间点和历史事件来论述。选择15世纪为第一个时间节点,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的殖民扩张在客观上为全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时期则是第二个时间节点。工业革命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欧美国家为求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更广阔的商品市场,积极开展海上贸易。到了20世纪,虽然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影响,但全球化持续发展。第二子目“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则主要以茶及饮茶风俗的传播、服饰的变化、钟表传入中国等为具体案例,表现商品流动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影响。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第一子目主要谈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全球贸易网是逐步形成的。在15世纪之前,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关于这些,可参考上一课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在客观上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初步形成。欧洲人进入印度洋,把波斯的毛毯运往印度,把印度的棉花运到东南亚,把东南亚的贵重木材运到中国,把中国的瓷器、丝绸运到印度和日本。欧洲人几乎垄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商业活动。欧洲的手工制品在美洲出售,换回墨西哥和秘鲁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欧洲人也用纺织品、枪支和小手工制品从非洲当地酋长的手里换取黑人,把这些黑人卖到美洲种植园当奴隶,再购买美洲的产品。在大西洋贸易中,“马尼拉大帆船”最具代表性。这种帆船由西班牙人制造,因其在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频繁进入马尼拉港口而得名。当时东南亚的菲律宾和中美洲的墨西哥都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而“马尼拉大帆船”满载货物穿梭于两地之间,主要将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把东方的商品运到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港,供在美洲的欧洲殖民者消费,或是转销欧洲市场。关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可以参考《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的“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一目及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海外贸易需要大量资金,这就推动了股份制公司的诞生。1553年,以伦敦商人为主的莫斯科公司成立。该公司采取商人集资和筹资等形式。两年后,公司获得了英王的特许状,特许状将该公司形容为“意在发现土地、势力范围、关系、统治和未知的君主权的,不久之前在海上进行探险和航海的英国商人冒险公司”。这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它由荷兰的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合并而成,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特大跨国公司。公司最初的资金只有650万荷兰盾,但到17世纪60年代末,该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不仅拥有大量商船、战舰、员工,还有军队,教科书提供的图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可作为这是一家股份制公司的证据。与荷兰类似,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法国、葡萄牙、丹麦、瑞典、奥地利等都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作为这些国家殖民掠夺的工具。荷兰和法国还建立了西印度公司。它们大多获得本国特别授权,除了进行一般的生产和贸易,还拥有宣战、媾和、征服、统治殖民地等权力,可以发行货币和组建军队。所以,它们的发展与相应国家的殖民扩张历程是分不开的。工业革命从多个方面推动了世界贸易增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提供的产品大幅度增加。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在生产效率上超过了手工生产。生产的集中和企业的扩大,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理阶层产生,科学化的管理开始兴起。19世纪末,美国工厂系统的咨询工程师和专家泰罗提倡“劳动科学组织”,发明了被称为“泰罗制”的科学管理方法。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这种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组织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新型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汽车,以及稍晚一些的飞机的发明及应用。这些交通工具能够更迅速地把大量产品运往目的地。以轮船为例,在飞机没有发明和普及之前,船舶是唯一可以把被海洋隔离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联系起来的交通工具。但木帆船的航速慢,装货仓小,风险大,运费也高,不能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要。以蒸汽机、汽油机为动力装置的铁壳轮船或钢壳轮船改变了这一情况,它们速度快得多,也更加安全可靠,载重量一般相当于木帆船的4倍,甚至十几倍。第三,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最终形成。和西方列强初期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初步形成一样,这时的殖民国家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从而通过贸易形式,把全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初,欧美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1913年,欧美工业生产的总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83%。1870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约1.6倍。不仅数量明显增长,其他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外贸易已经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部分。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中心的格局,但中心依然都在欧美。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世界贸易有所影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在整体上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关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改革开放等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有较多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关于跨国公司,可以参考本课《学思之窗》及相关说明。第二子目谈商品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影响,并以茶与饮茶风俗的传播、服饰的变化、钟表传入中国等作为案例。茶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从中国向外传播:向东传往日本;通过陆路西传到中亚,并进一步传到俄罗斯和与其相邻的斯拉夫地区;通过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传到美洲、印度尼西亚、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群岛、摩洛哥、东非等地。各地区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12世纪末,饮茶之风风靡日本列岛。随着茶在日本的推广,喝茶逐渐成为兼有宗教和美学意味的生活方式,融自然、艺术、人情于一体,最终发展成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初成于13世纪。16世纪末,丰臣秀吉的茶道侍从千利休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的茶道以“和静清寂”为宗旨,在实践中,冬天和夏天的茶道表演有很大不同:冬天要用地炉,开在茶室中央;夏天要用风炉,放在茶室一角,减少客人的炎热与不适,风炉下面还要垫一块木板或方砖,以保护草席。日本茶道的规则繁多,具体可参考相关书籍。清初,晋商开辟了“万里茶道”,它起于武夷山,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恰克图,全长约2500千米,此后继续向西延伸,通过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及欧洲其他城市,全长1.3万千米。俄国诗人普希金坦言:“最甜蜜销魂的,莫过于捧在手心的一杯茶,化在嘴里的一块糖。”随着越来越多的俄国人接受茶,俄国人将其深厚的传统习俗与当地的材料条件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茶具,并形成了上茶喝茶的礼仪。这种茶具就是茶炊,这是俄国家庭和壁炉的象征符号。在俄语中,茶炊“萨摩瓦”的基本含义是“自煮”。最简单的茶炊是一种底部带水龙头的盛放热水的金属桶,中间有一根空心管直通上下。木炭、松果等燃料放在空心管中。茶壶放在管顶上,里面是茶汤浓汁。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写道:“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浓酽的茶水在不停地流淌。”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一船茶叶从澳门运往爪哇,这是历史记载中第一艘运送茶叶的欧洲商船。1610年,荷兰人把一批茶叶运往欧洲。17世纪30年代,该公司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一些人开始喜欢喝茶,我们希望每艘船上都能装几箱中国茶、几箱日本茶。”在海牙,喝茶逐步成为一种社交时尚;在德意志地区,一把茶叶的价值高达15个金币;在法国,路易十三的首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是茶的热心拥趸。教科书中法国画家雷诺阿的油画《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表现了欧洲人饮茶的场景,可以作为参考。茶传入英国的历史,可参考《史料阅读》关于凯瑟琳嫁妆的介绍和沃勒的茶诗。19世纪中叶,由于英国上流社会人士的晚餐时间推迟到晚上8点,贝德福德公爵夫人为了缓解低血糖带来的不适,让人在下午5点给她准备一杯茶,外加面包、黄油和蛋糕,“下午茶”因此得名,其别名有“5点钟茶”、“小茶”(喝茶时有少量点心)、“茶几茶”(客人喝茶时多坐在带扶手的靠椅上,茶杯多放在低矮的边桌上)。下午茶是英国上流社会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悠闲的女士展示家中华丽陈设和精美茶具的最佳时机。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富的方式,有钱人家为了炫耀自己用的是正宗中国茶具,往往故意当着客人的面,先将滚烫的开水倒进杯子,然后冲奶。另外,工薪阶层有晚茶,晚茶包括晚餐和一壶滚烫的浓茶。20世纪初,英国人在阿根廷探戈舞的基础上,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茶舞英式探戈舞。服饰的变化也体现了文化的相互影响。日本从绳纹时代开始,饰品就受中国影响,到古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日本人在服装的制作技术、样式、面料和饰品上或向中国学习,或直接从中国输入。飞鸟、奈良时代,日本多次大规模派遣使者,向中国进行全方位学习,出现了“唐风化”的现象,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二次高潮。在经过学习、接受、选择、模仿阶段以后,从平安时代后期开始,日本人逐步摆脱了模仿中国服饰之路,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装和服。虽然这时期也有人通过民间贸易将中国服饰传入日本,也有如朱之瑜这样的文人在朝代更替之际流亡到日本传播中国服饰文化,但这些并未形成主流,没有影响到日本服饰民族化的发展趋势。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大久保利通认为“如果还穿着过时的服装,我们及我们的国家不可能被西方认真对待”,“服装上的改革将有利于促进日本作为兄弟国家平等的一员受到全世界认可”。明治天皇带头剪发,穿西装。逐渐地,身着西装、头戴普鲁士帽、脚穿法兰西皮鞋,被认为是男士最时髦的装扮。有的妇女还穿起了紧身衣和时装。随后,军服、警察服、铁路职工服、学生装、教授装、国民服等服装也陆续西化,如海军服和陆军服就分别参照了英、法军服。但日本也注意保留本民族的服饰传统,服饰上出现“和洋并存”的局面。晚清时期,虽然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张剪发易服,但清政府仍坚持传统服饰,“国家制服,等秩分明,习用已久,从未轻易更张”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新制服,这种服装引进了西方服饰及其文化理念,军警服、学生制服、大礼服、行业制服等都采用西服样式。军服以英式为主,颜色有两种。胸前佩章的纹饰也是文武有别:文官为谷穗,取五谷丰登之意;武官为斑纹虎饰,寓威猛之师。西式服饰的样式,加上有中国传统文化寓意的纹饰,可见当时中西服饰文化交融的情况。中国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连衣裙的某些特点后,形成了新样式;吸收了西装优点的中山装,成了具有特定意义的中华民族服装。中山装是孙中山亲自设计的,其中参照了日本学生装、士官服的改革思路,又融入了中国服饰文化传统,并根据中国人的体型、气质、穿衣习惯改进。中山装将西服的敞领改为关闭式立翻领,5个门襟扣从领口处直下,硬领处又装以风纪扣,将领子严严实实地合上,符合中国人内向、持重的性格特征。它将西服的3个没有实用价值的暗袋改为4个明袋,成双成对、左右对称的均衡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左上袋留有插笔口,下面的两个明袋可以放笔记本等学习和生活用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这些设计不仅美观,更主要的是实用,是中国服饰文化中“利身便事”的服饰审美观的体现。欧洲服饰的变化同样体现了商品交流对欧洲服饰的变化同样体现了商品交流对文化的影响。教科书正文提到1718世纪中国服饰对法国服饰的影响。20世纪初,欧洲的女装改革之父保罗·波烈兼采东西方文化,摈弃了数百年来束缚欧洲妇女的紧身胸衣,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女装,包括教科书提到的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吸收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以及图片所示受希腊古典文化、俄国芭蕾舞影响的女装,还有土耳其式灯笼裤。从他的设计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的艺术,还隐约可见中国旗袍、日本和服、阿拉伯长裙和印度纱丽等的痕迹。中国古代的计时器种类繁多,有圭表、日晷、水钟、沙漏、轮漏、木漏、水运浑仪、太平浑仪、水运仪象台等。中国的机械计时器被认为是欧洲天文钟的直接祖先,但它们在中国没有得到持续改进。明朝开始,西洋钟逐步传人中国。16世纪末,澳门教堂上已装上了西洋的铜钟。澳门传教士还把送给两广总督陈瑞的钟表做了改造,把欧洲的24小时制改为12时辰制,将数字符号换成中国字。17世纪初,利玛窦向万历皇帝献上钟表,并通过“钟表外交”打开了在华传教事业的大门。17世纪中叶,汤若望向顺治帝献了“天球自鸣钟”。各国外交官也把钟表作为重要的贡品。乾隆时,西洋自鸣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清朝在皇宫内设立自鸣钟处或做钟处,既掌保管,也开始制造和维修钟表。利玛窦、安文思、徐日升等20余名传教士曾服务于该机构。宫廷造钟的外表多为用珍贵的紫檀木雕刻出的亭台楼阁。民间的造钟作坊广泛分布于广州、苏州、南京、上海、扬州、杭州等地。民间造钟有时会选择麒麟、猿猴、蝴蝶与花等寓意吉祥的装饰。宫廷造钟和民间造钟都有在中华文化中寓意吉祥的装饰,这是清朝造钟的设计特点。图片《更钟》体现了中国人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造钟的情况。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根据本课设计主旨,以其他商品为例,只要能体现商品和文化的关系即可。比如原产于非洲的咖啡豆,近代以后经土耳其人传到西欧,并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在南美大量种植。咖啡的大量生产降低了咖啡的价格,咖啡成为欧美国家的重要饮品,一些地区形成了咖啡文化。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洋器物,除了钟表,还有火炮、鸟枪、望远镜、眼镜等。这些西洋器物,与《中外历史纲要》所提及的西方科技、政治文化传入中国,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日本的绘画艺术,初受中国影响较大,明治维新开始后受西方色彩学、油画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画”。随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教科书最后提到,除了这些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文化产品,也广泛销往异国他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历史纵横》对“文化产业”的介绍,或者利用《学习拓展》中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深对现代文化交流的认识。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本课导入本课导入介绍了瓷器与文化交流的关系。瓷器同丝绸一样,是古代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在上一课的“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一目中,有专门一段来谈,还配有图片《波斯人模仿明朝青花瓷制造的釉下彩青花陶壶》。但瓷器出口到西欧的时间稍晚一些。随着中国瓷器的畅销,制瓷工艺成为欧洲人亟须获得的秘密。18世纪,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对景德镇瓷器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介绍,在欧洲引起很大反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欧洲瓷器制作技术的改进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本课标题中的“近代以来”,大致指1500年以来,瓷器差不多在这一时期大量传到西欧。所以,用瓷器内容作为导入,一来承接上课内容,二来引出本课主题。历史纵横本课第二子目设置一则《历史纵横》,介绍“文化产业”。把文化寓于产品之中,一来体现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关系,二来补充晚近的内容。教师可以参考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影响。史料阅读本课第二子目设置一则《史料阅读》,通过介绍英国的茶诗,反映英国人对茶的喜爱。学思之窗本课在第一子目设置一则《学思之窗》,让学生根据表格,思考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正文没有明确提“跨国公司”这一概念,所以要解答这题,除了读懂表格中数字的变化趋势,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和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思考点本课在第一子目紧密结合正文,提出一个问题: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本子目的《学习聚焦》有提示。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层原因。6.对本课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跨国公司教科书正文没有提这一概念,《学思之窗》有涉及。跨国公司是指通过直接投资、转让技术、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子公司等形式,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组织。三、问题解答1.学思之窗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解题关键仔细阅读表格中数字的变化趋势。思路引领注意“海外分支机构”这一概念,思考为什么要对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答案提示跨国公司在提供世界贸易产品上起到重要作用。根据2002年的数据,当时全世界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体现跨国公司“跨国性”这一重要特点的,就是其海外分支机构。表格展现了1985201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销售额、出口总额的情况,虽然有些年份数字出现回落,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这说明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活动规模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实际上,当前跨国公司的跨境生产活动对世界经济已经具备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思考点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解题关键掌握课文内容,并能进行概括和总结。思路引领第一子目的《学习聚焦》指出:“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所以“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是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直接原因。答案提示全球贸易网是逐步形成的,教科书所列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20世纪各国之间联系的进一步增强是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前提。在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贸易不断扩大,并最终形成了全球贸易网。因此,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3.问题探究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解题关键仔细阅读材料,注意赵翼对西方文化的评价。思路引领从赵翼认为西洋钟表“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对西洋钟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持较为肯定的态度。答案提示赵翼认为,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样源远流长,这反映了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教师可结合《参考资料》中,李鸿章和森有礼关于服饰的对话,对二人的服饰观念进行对比、分析。4.学习拓展观察身边的商品,看看它们包含了哪些文化元素。解题关键观察商品的名称、商标,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思路引领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种商品,都有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某一方面人手,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考。答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考虑到本课的主旨在于通过世界贸易看文化交流的扩展,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商品的外国文化元素。在一些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教师可以补充材料,或者引导学生多关注商品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四、图片说明1.油醋瓶和茶叶瓶左图是1575年左右,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工匠根据中国瓷器的样品,为托斯卡纳大公法兰西斯一世制造的“软胎”油醋瓶,现藏于波士顿精密艺术博物馆。右图是1690年左右,荷兰代尔夫特·伊尔霍尔恩作坊生产的装饰以中国图案的茶叶瓶,现藏于塞夫勒国家瓷器博物馆。两幅图选自雅克·布罗斯《发现中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2.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它通过发行股票来吸收资金,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的持有者进行分红。由于远东香料贸易利润丰厚,所以众多荷兰人都愿意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公司的650万荷兰盾股金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平民。公司刚成立5年就已经支付了75%的股息;在该公司存在的约200年中,平均每年股息为21%。公司成立50年后,股票指数从100升到380,18世纪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