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一、本文概述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流派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它起源于汉水流域,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风格。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汉剧面临着观众减少、传统技艺流失等多重挑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汉剧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本文首先对汉剧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进行概述,分析其在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详细探讨汉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现状,包括表演团体、教育机构以及政府在汉剧传承中的作用与挑战。本文还将探讨汉剧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策略,如创新表演形式、拓展观众群体、加强国际交流等,以期促进汉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汉剧传承与发展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为汉剧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为其他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汉剧的保护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文化传承责任的体现。二、汉剧的传承发展现状汉剧作为我国古老的声腔剧种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其传承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挑战。自2006年以来,汉剧传承人制度得以建立。一批著名的汉剧艺术大师,如陈伯华、胡和颜、程良美、贾振南等,被任命为部级和省级汉剧传承人。这一制度将历史使命分解落实为个人责任,从而在制度层面保证了汉剧艺术传承的有效性。随着传承人制度的建立,大量传统剧目得以复演,如《龙凤呈祥》、《二度梅》、《二进宫》等。同时,新编历史剧如《王昭君》等也得以创作和演出,为汉剧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武汉汉剧院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项目的保护单位,其国有文艺院团建制被撤销,转为公益性保护传承机构,实行全额财政拨款。这一转变对汉剧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汉剧在传承与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愿意投入汉剧学习和传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汉剧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戏曲的表演场所和观众群体不断减少。汉剧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导致保护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和机构正在探索各种保护措施。例如,加强汉剧人才的培养,利用新媒体推广汉剧,增加对汉剧的保护投入,以及促进汉剧与旅游业的结合等。这些措施旨在扩大汉剧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三、汉剧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群众基础薄弱:汉剧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对汉剧的了解和关注度较低。这种单一的受众结构使得汉剧的群众基础薄弱,影响着演出质量和创新发展。文化与人才断层:由于汉剧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导致汉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同时,随着老一辈汉剧艺术家的退休或离世,汉剧的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市场竞争力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汉剧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流行音乐等新兴娱乐形式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导致汉剧的演出市场萎缩。创新能力不足:汉剧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由于人才缺失和资金投入不足,汉剧在剧目创新和表演形式创新方面存在困难。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对传统戏曲产生了冲击。汉剧作为地方戏曲剧种,面临着如何在多元文化中保持自身特色的挑战。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汉剧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发展措施来解决。四、汉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汉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汉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汉剧的保护工作,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多元保护机制。教育和人才培养: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汉剧知识,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对汉剧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建立专业的汉剧培训机构,选拔和培养新一代汉剧演员和传承人,确保汉剧艺术后继有人。创新与发展:在保持汉剧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鼓励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可以通过改编经典剧目、创新舞台表现手法、利用现代科技等方式,使汉剧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市场推广与国际化:加强汉剧的市场推广,通过举办汉剧节、演出、展览等活动,提高汉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推动汉剧的国际化,组织汉剧团体赴国外演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汉剧的国际影响力。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汉剧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护,建立汉剧数据库,保存珍贵的汉剧资料。同时,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在线视频平台等,推广汉剧,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汉剧。社区参与与公众参与:鼓励社区组织和公众参与汉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工作坊等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汉剧的学习和表演中,增强公众对汉剧的认识和喜爱。五、结论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流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汉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汉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全面的策略和建议。汉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形式受到了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汉剧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尤其是年轻观众。同时,传统剧目的流失、老一辈艺术家的逐渐退休以及新一代传承人的不足,都对汉剧的传承构成了威胁。汉剧的保护与发展同样充满机遇。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汉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汉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式,使其能够触及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汉剧,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加强汉剧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新一代的汉剧艺术家和观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记录和互联网传播,扩大汉剧的影响力。鼓励创新,将传统汉剧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年轻观众。加强汉剧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交流合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汉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不仅是文化责任,也是时代使命。通过政府、社会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汉剧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参考资料: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汉剧,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角色共分为十行,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0。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年)。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年)就曾以演《战长沙》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1802-1866年),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汪天中、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由傅心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在重庆、成都一带演出了《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傅心一还在重庆北碚开办汉剧训练班,学生毕业后组成"五一汉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回鄂后改名为黄石市汉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再一次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全省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汉剧团。1962年武汉市成立了武汉汉剧院,由陈伯华任院长,吴天保、胡桂林、李罗克任副院长,承担起研究和革新汉剧的重任。1958年湖北省戏曲研究所举办了汉剧演员进修班,湖北省和武汉市戏曲学校分别开办了汉剧科,集中各行的优秀师资,培养出一批汉剧人才。一批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水擒庞德》、《斩窦娥》、《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宇宙锋》于1954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二度梅》于1959年由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新编历史剧《闯王旗》于197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移植剧目《借牛》于1966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审陶大》、《磐河桥》、《扫雪打碗》等剧被拍成资料片。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罗罗腔也用得较多,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末角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西皮也称“下腔”,定la-mi弦,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畅;节奏灵活多变,可塑性强,使用范围较广。西皮板式比较完整,有【慢板】(习称慢西皮)、【正板】(习称中西皮)、【快板】(习称快西皮)、【西皮垛子】、【西皮一字】,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西皮垛子】是运用较多又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节奏紧凑,适于叙事,是西皮中常用的一种板式。二簧也称“上把”,定sol-re弦,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板式有【二簧慢板】、【二簧垛板】、【二流】、【二流垛子】、【夹板】,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滚板】、【导板】等。【二流】是主要板式,有快、慢之分。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曲调和特定唱腔。如襄阳调、九腔十八板、灯笼竿、西反腔、黄反腔、马蹄调、琵琶词等。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包括【昆腔】、【罗罗腔】(七句半),【渭腔】、【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曲牌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七类。这些曲牌或衔接唱腔,或配合身段、渲染气氛,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有些戏如《天官赐福》、《草场会》、《大封相》、《五才子》等,则是专唱曲牌的剧目。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为主,唢呐二簧、罗罗腔、昆腔曲牌等,则以唢呐或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近几十年来,文武场乐器有较大改进,如胡琴改为京胡;汉锣、汉钹改为音调高昂的奉锣、苏拨。汉剧锣鼓经十分丰富,打法多样,基本锣鼓点约有一百六十多个。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组合方式。由马锣、边鼓、大锣、钹组合而成的,具有节奏鲜明、气氛强烈的特点,对于刻画粗犷、剽悍的人物形象和烘托场上火爆热烈的气氛,能起到独特的表现作用,主要用于西皮唱腔及舞蹈、武打的伴奏。如在《马武闹馆》、《扎高围滩》、《双卖武》等花脸、武生戏中,均用来衬托草莽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效果不错。汉剧与湖北清戏、湖北越调在民间素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其分行均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末、丑、夫用本嗓(俗称“堂音”);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净、杂用边嗓;旦、小生用小嗓。一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末角中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对唱腔、表演做了突破性尝试,创造了深沉苍劲、醇厚优美的“余派”唱腔,将末角艺术推向高峰。他在《兴汉图》、《白帝城》中饰演的刘备,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在《两狼山》中扮演的杨继业,以慷慨悲壮的〔二簧慢板〕,把汉剧〔反二簧〕唱腔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颇负盛名。二净为唱工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如《大保国》中徐延昭、《白良关》中的尉迟恭、《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门关》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杨广等。二净以唱边音为主,行“背弓”腔,难度大。知名净角有罗敢生、郑万年、余洪奎、朱洪寿等。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知名生角有冷少鸣(作品有《探母见娘》、《樊城路会》、《辕门斩子》),陈丁已、钱文奎、吴天保、尹春保、何鸣凤、徐继声等。其中以吴天保成就最大。他勇于革新,创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吴派”唱腔。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虽有武的,但也以文唱为主,唱、念、做兼重的戏很多。由于重唱,又被称为“铁扁担行”。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本角色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知名旦角有李彩云、刘顺娥、陈伯华、邓云凤、钱华等。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陈伯华成就最为突出。她融青衣、花旦、闺门旦于一炉,创造了华丽多彩的“陈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五丑应工剧目很宽,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如老年的贫婆、幼稚的娃娃、昏聩的帝王、狡诈的小吏、耿直的老翁等。其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讲究“裆劲”、“矮子步”等。六外为重做工的生角,戏路较宽,如《群英会》中的鲁肃、《表功》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均以表演见长。如《表功》中的秦琼,念白多达百余句,边念边做,腰、腿、身、手、髯口、眼神各显其能,均有交代。七小包括文、武小生。文戏如《贩马记》中的赵宠、《二度梅》中的梅良玉、《花田错》中的卞生等;武戏的靠把戏有《芦花荡》的周瑜、《黄鹤楼》中的赵云、《白门楼》中的吕布等。赤膊生(短打小生)常演《武松打虎》、《快活林》等。知名小生有喻俊卿、黄双喜、董金林、李四立等。八贴是以做工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如《花田错》中的春兰、《乌龙院》中阎惜姣、《翠屏山》中的潘巧云等。也扮演与四旦同工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反八卦》中的柴夫人等。近世著名花旦有罗金喜、钟华卿、董瑶阶、小翠喜、万盏灯等。其中以董瑶阶最为有名,被尊为花旦中的魁首。九夫多扮演老年妇女,在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钓金龟》中的康氏等。十杂为做工花脸,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如张飞、马武、呼延赞等,以做和打见长。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代表性剧目有《斩李虎》《哭祖庙》《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扣花鼓》《合银牌》等。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专唱曲牌的剧目有《大赐福》《草场会》《五才子》等。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曾一度蓬勃发展,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汉剧的整体状态与前景不容乐观,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陈伯华,女,1919年03月24日出生。2008年2月15日,陈伯华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项目名称:汉剧。胡和颜,女,1947年11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胡和颜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项目名称:汉剧。程彩萍,女,1944年12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程彩萍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项目名称:汉剧。程良美,男,1941年7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程良美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项目名称:汉剧。姚长生,男,1948年2月出生。2017年12月28日,姚长生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武汉市申报。项目名称:汉剧。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区委、区政府从2002年起实施了汉剧剧种保护工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重点解决了影响汉剧发展的。场子、苗子、票子、路子、班子”等问题。通过剧种保护工程的实施,汉剧在安康失传的危险已不复存在,安康汉剧团发展势头良好,艺术生产和演出实现了正常化,重新占领了城乡文艺演出市场,成为汉滨区乃至全市发展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汉汉剧院获得“汉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汉剧”项目保护单位武汉汉剧院评估合格。2019年3月24日至4月24日,武汉举办纪念陈伯华大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暨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2018年11月21日晚,数百名德国观众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进柏林海军上将剧场,观赏了一场由武汉汉剧院带来的中国传统戏剧汉剧演出。2018年8月21日,大型原创汉剧《优孟衣冠》在安徽大剧院首演,拉开了全国巡演序幕,陆续在安徽、江西、湖南、广州、武汉等地开展十场演出。2018年年初,大型原创汉剧《优孟衣冠》经过层层筛选,从全国申报的上万部剧目中脱颖而出,正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被纳入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8年11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的汉剧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汉剧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传统戏曲形式,被誉为“东方戏剧的瑰宝”。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汉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汉剧的历史背景、传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汉剧源于唐代,历经数代变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集唱、念、做、打、舞于一体,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当今社会,汉剧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导致愿意投入汉剧学习和传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汉剧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戏曲的表演场所和观众群体不断减少。汉剧的传承和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导致保护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加强汉剧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门可以在中、高等院校设立汉剧专业,培养专业的汉剧人才,为汉剧的传承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利用新媒体推广汉剧。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汉剧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扩大汉剧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增加对汉剧的保护投入。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汉剧保护基金,用于资助汉剧的传承、推广和抢救性保护工作。促进汉剧与旅游业的结合。将汉剧表演作为旅游项目之一,让更多游客了解和欣赏汉剧,从而扩大汉剧的影响力。汉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传承发展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合作,落实保护措施,培养专业人才,推广汉剧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只有我们才能确保汉剧这一东方戏剧的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宝贵的建筑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就中国古建筑的传承与保护发展问题展开论述,旨在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护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古建筑在物质破坏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许多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坏。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开发也加剧了古建筑的消失。在文化传承方面,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由于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建筑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困境。许多传统建筑技艺逐渐失传,导致古建筑在修缮和维护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韵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制约了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例如,对于古建筑产权的认定和保护措施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政府应加大立法力度,完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保护责任。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遏制古建筑的破坏行为。重视传统建筑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学术研究、技艺培训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传统建筑技艺,从而保证古建筑在修缮和维护过程中的原汁原味。还应加强古建筑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建筑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将古建筑纳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范畴,通过发展文化旅游,让更多游客了解和欣赏古建筑的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信息,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破坏性开发。同时,通过旅游收入反哺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借鉴国外成功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引进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有助于提升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整体水平。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古建筑的保护。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涉及古建筑的工程项目,应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法律法规建设、传统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护与发展中国古建筑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与实践。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汉剧,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定名汉剧。汉剧主要流传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湘、粤、皖、赣、闽、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角色共分为十行,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0。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年)。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年)就曾以演《战长沙》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1802-1866年),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汪天中、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由傅心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在重庆、成都一带演出了《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傅心一还在重庆北碚开办汉剧训练班,学生毕业后组成"五一汉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回鄂后改名为黄石市汉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再一次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全省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汉剧团。1962年武汉市成立了武汉汉剧院,由陈伯华任院长,吴天保、胡桂林、李罗克任副院长,承担起研究和革新汉剧的重任。1958年湖北省戏曲研究所举办了汉剧演员进修班,湖北省和武汉市戏曲学校分别开办了汉剧科,集中各行的优秀师资,培养出一批汉剧人才。一批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水擒庞德》、《斩窦娥》、《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宇宙锋》于1954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二度梅》于1959年由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新编历史剧《闯王旗》于197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移植剧目《借牛》于1966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审陶大》、《磐河桥》、《扫雪打碗》等剧被拍成资料片。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罗罗腔也用得较多,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末角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西皮也称“下腔”,定la-mi弦,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畅;节奏灵活多变,可塑性强,使用范围较广。西皮板式比较完整,有【慢板】(习称慢西皮)、【正板】(习称中西皮)、【快板】(习称快西皮)、【西皮垛子】、【西皮一字】,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西皮垛子】是运用较多又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节奏紧凑,适于叙事,是西皮中常用的一种板式。二簧也称“上把”,定sol-re弦,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板式有【二簧慢板】、【二簧垛板】、【二流】、【二流垛子】、【夹板】,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滚板】、【导板】等。【二流】是主要板式,有快、慢之分。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曲调和特定唱腔。如襄阳调、九腔十八板、灯笼竿、西反腔、黄反腔、马蹄调、琵琶词等。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包括【昆腔】、【罗罗腔】(七句半),【渭腔】、【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曲牌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七类。这些曲牌或衔接唱腔,或配合身段、渲染气氛,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有些戏如《天官赐福》、《草场会》、《大封相》、《五才子》等,则是专唱曲牌的剧目。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为主,唢呐二簧、罗罗腔、昆腔曲牌等,则以唢呐或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近几十年来,文武场乐器有较大改进,如胡琴改为京胡;汉锣、汉钹改为音调高昂的奉锣、苏拨。汉剧锣鼓经十分丰富,打法多样,基本锣鼓点约有一百六十多个。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组合方式。由马锣、边鼓、大锣、钹组合而成的,具有节奏鲜明、气氛强烈的特点,对于刻画粗犷、剽悍的人物形象和烘托场上火爆热烈的气氛,能起到独特的表现作用,主要用于西皮唱腔及舞蹈、武打的伴奏。如在《马武闹馆》、《扎高围滩》、《双卖武》等花脸、武生戏中,均用来衬托草莽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效果不错。汉剧与湖北清戏、湖北越调在民间素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其分行均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末、丑、夫用本嗓(俗称“堂音”);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净、杂用边嗓;旦、小生用小嗓。一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末角中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对唱腔、表演做了突破性尝试,创造了深沉苍劲、醇厚优美的“余派”唱腔,将末角艺术推向高峰。他在《兴汉图》、《白帝城》中饰演的刘备,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在《两狼山》中扮演的杨继业,以慷慨悲壮的〔二簧慢板〕,把汉剧〔反二簧〕唱腔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颇负盛名。二净为唱工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如《大保国》中徐延昭、《白良关》中的尉迟恭、《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门关》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杨广等。二净以唱边音为主,行“背弓”腔,难度大。知名净角有罗敢生、郑万年、余洪奎、朱洪寿等。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知名生角有冷少鸣(作品有《探母见娘》、《樊城路会》、《辕门斩子》),陈丁已、钱文奎、吴天保、尹春保、何鸣凤、徐继声等。其中以吴天保成就最大。他勇于革新,创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吴派”唱腔。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虽有武的,但也以文唱为主,唱、念、做兼重的戏很多。由于重唱,又被称为“铁扁担行”。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本角色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知名旦角有李彩云、刘顺娥、陈伯华、邓云凤、钱华等。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陈伯华成就最为突出。她融青衣、花旦、闺门旦于一炉,创造了华丽多彩的“陈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课件
- 2024版国际贸易合同履行税务筹划服务协议2篇
- 俄语跨文化交际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书(含设施设备维护责任)2篇
- 大数据分析服务租赁合同文本
- 城市人工打水井施工合同
- 湖景别墅交易合同模板
- 建筑排水劳务分包协议模板
- 医疗技术推广协议
- 2024码头安全防范与应急救援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主题班会《我爱爸爸妈妈》
- 新中小企业促进法宣讲暨十条的措施解读课件
-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讲座PPT课件讲义
- 国际疾病分类ICD11编码库
- WORD版A4横版密封条打印模板(可编辑)
- 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140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必备资料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
- 植树造林项目协调组织措施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说课课件
- 《舆论学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食堂管理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