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_第1页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_第2页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_第3页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_第4页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安全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安全预评价的对策措施是要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和管理中采取的消除、减弱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安全对策措施实质上是保障新建工程项目在整个生产运行、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及全面的、全系统的事故预防措施和人身健康的保障措施。在本项目可能存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依照国内有关法律、规范、标准和规定,同时借鉴其他类似工程在设计、运行、放火、防爆和防中毒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本建设工程项目提出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对本项目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建设项目设计、审查与施工(1)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与施工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设单位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都应具备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2)工程设计阶段,从设计上就能够以《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GB/T20368-2006和相关标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保证安全的相应措施。如各种探测器应被合理地安装在整个LNG站内,用来检测火灾和LNG泄漏事故。其中包括储罐防护堤内和装车柱等位置。这些地力任何一处发生泄漏。在控制室内都会发出声音报警。设计单位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施工单位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3)审查部门对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负责;(4)验收部门(人员)对安全设施验收结果负责。1.2总体布置(1)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根据《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GB/T20368—2006标准的规定,根据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2)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区域排洪沟不宜通过厂区。(3)生产装置与相邻生产设施和周边居民区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的要求。(4)站内高架放散塔火炬的防火距离,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应参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执行。(5)站内道路及装卸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84)。(6)站内绿化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厂内绿化设计规范》(SHJ23-90)。(7)总体布置主要参照《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GB/T20368—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设计规范》(SH3053-93)《石油化工企业厂区竖向布置设计规范》(SHJ13-89)设计。1.3厂址与平面布置对策措施(1)站区总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有利生产,符合防火、防爆、防冻伤、方便工作的基本要求,各建(构)筑物须按功能分区,生产工艺流程短捷便利,整体布局合理、站区道路须呈环形布置,消防通道须畅通、照明完好,人、物分流。应按《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J87–85)进行设计。(2)站房之间布局应按耐火等级确定防火间距;甲类站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与站内外道路间距都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3)LNG装置区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应采取可靠的防火防爆、防冻伤、防腐蚀措施。装置的工作平台四周临空部分应设置1.05米和1.2米的防护栏杆。(4)有爆炸危险的甲类装置应独立设置,且应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站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5)站房的安全出口数量,站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站房的疏散通道及门的宽度等的安全要求应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6)LNG装置与建筑物品防火间距,LNG储罐与道路的防火间距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或规范》第四章第三、四、七、八节的规定。(7)储罐周围的防护堤应能容纳全部或更多的LNG储罐存储量。(8)加热炉、变电所应远离LNG装置区、LNG储灌区和装车柱。(9)LNG生产场所沟、坑、池等使用的防护栏杆应符合《固定式防护栏杆》(GB4.53.3-83)的规定。(10)依据地震、雷击、大风等自然条件资料,采取有针对性、可靠的对策措施,如按地震烈度要求设防,装设防雷装置等。(11)站区内的运输和装卸,应该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避免危险有害因素交叉相互影响,留有运输、操作、安全、检修通道,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标志。(12)凡容易发生事故危及安全的场所,安全出入口,应设置齐全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的涂色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标志》及《安全色》标准的规定。(13)站区工艺管路应按GB7231-87《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规定,基本识别色应涂刷在管路全长上或在管路上涂刷宽150mm的色环或在管路上用基本识别色胶带缠绕宽150mm的色环。基本识别色色环应涂刷在所有管路交叉、阀门和穿孔两侧等的管路上以及其他需要识别的部位。在管路上用识别符号标识管内流体性质、名称和流向。(14)站区道路应设置显示道路名称、方向、车辆限速的交通标志。在易燃易爆的生产区域应根据需要可将部分道路划分出限制或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并设置标志。1.4防火、防爆措施(1)防爆:为防止天然气爆炸及燃烧危害职工及附近居民安全,设计中将防爆作为首要的防范问题。设计压力要高于操作压力,地区等级按三级地区计算,即设计系数为0.4。(2)在可能聚集天然气的位置设可燃气体检测仪,一旦发生天然气泄漏,会发出警告,防患于未然。(3)不间断控制的低温传感器或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应设置在站内,且当站内不是常年有人值守时,应在经常有人的地方发出警报。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应在测到气体和蒸汽不高于爆炸下限的25%时,发出声光警报。(4)火焰探测器应在站内,当站内不是常年有人值守时,应在经常有人的地方发出警报。(5)总体布置时保持各区的安全距离,设置事故情况下的消防通道和疏散口。(6)站内电气设计按防爆范围等级采用防爆电器,避免可能泄漏的天然气遇电火花而发生爆炸。(7)站内设计采用防雷及防静电火花与天然气接触发生爆炸危害的措施。(8)在液化天然气站中,对压力、温度和贮罐液位采用自控仪表监控,一旦超过设定值即会报警,同时紧急切断阀动作关闭LNG储罐液相进出口管道。(7)液化天然气为易燃易爆的火灾危险品,其火灾危险性分类属甲类。生产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1区,其电气、仪表设备及照明,按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及《电气安全规程》选型、施工、验收。(9)液化天然气罐区设置1m高防液堤,堤脚线至罐壁距离不小于3M。在罐区一角设集液口,可将罐区内水排入污水系统。主要设备场地地坪均采用不发火地坪。(10)低温容器和设备的基础,可能受到土地冻结或霜冻的不利影响,应配备温度监测系统。1.5安全技术措施1.5.1生产工艺安全技术措施生产工艺设计具有本质安全化的作用,要尽量合理、完善,并尽可能实施清洁生产,对物料予以回收和利用。对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质设备应加强密闭,并配置防火、防毒设施。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及管道的巡视和维修,防止跑、冒、滴、漏、串等现象发生。要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安全生产的要求切实体现到工艺设计之中去。(1)工程项目必须经过验收,证明符合安全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2)生产装置有关的排放、相应仪表、报警信号、自动联锁保护系统或紧急停车等防火、防爆措施,应根据《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转运》(GB/T20368—2006)和《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GB50160-92)要求进行。(3)对于有潜在危险,可能使大量设备和装置遭受毁坏或有可能泄放出大量低温物料,而造成人员冻伤的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保护系统,以消除与防止这些特殊危险因素。(4)要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设置各种必要的自动及手动检测仪表、报警信号系统及紧急泄压、排放设施。(5)本工程的控制室、配电室和锅炉房应严格按照《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石油化工企业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室设计规范》(SHJ6-88)、《石油化工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J4-88)的要求进行设计。(6)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防“跑、冒、滴、漏”,实现全过程密闭化生产。(7)根据《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转运》(GB/T20368—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l40-90)、《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设置消防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根据可研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场地有强烈腐蚀性,各类地基、基础应给于高度重视并做好防腐处理。(9)生产装置区域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用以检测生产现场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其安装位置、个数应按《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执行。(10)生产装置检修工具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11)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要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度内,防止超温、超压等导致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12)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确保设备、容器、管道、管件的连接处及人孔盖、各种测量仪表、取样口等处密封于良好状态,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13)装置内各机械设备的转动旋转部分均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杆。(14)在封闭的工间内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15)装置内设备、气液输送管道及支架、储罐体均应采取消除静电接地措施。应按《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90)进行设计。(16)站内严格控制火源,严禁用明火取暖。(17)在原料天然气管线进入增压机前装设安全截断阀。(18)增压机在停电、停气或操作不正常情况下,在出口管道上安装止回阀,以防止天然气倒流可能造成的事故。1.5.2工艺管线工艺管线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沿地面或低支架敷设的管道,不应环绕工艺装置或罐组四周布置。(2)管道及其桁架跨越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3)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横穿道路时,应敷设在管涵或套管内。(4)距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设备30m以内的管沟、电缆沟、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窜入和积聚的措施。(5)各种工艺管道或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不应沿道路敷设在路面或路肩上下。(6)工艺管线必须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设计中所选用的管道、管件及阀门的材料,应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使用期限。管线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试压等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7)工艺管线的设计应考虑抗震和管线振动、脆性破裂、温度应力、失稳、腐蚀破裂及密封泄漏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8)工艺管线上安装的安全装置、自动控制检测仪表、报警系统、安全连锁装置及卫生检测设施,应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9)工艺管线的防雷电、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安全措施,应符合有关标准及法规的要求。(10)工艺管线的工艺取样、废气排放等设计,必须安全可靠,且应设置有效的安全设施。(11)在跨越道路的工艺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波纹管或套管补偿器,并不得采用法兰或波纹连接。1.5.3设备安全对策措施设备安全对策措施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过程中接触的物料部分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且生产工艺条件苛刻,设备与机器的质量、材料等要求高,并且许多生产事故都是由于设备的质量问题、故障、隐患等不安全因素所造成。因此,必须对设备的安全性给予高度重视。要选择符合工艺要求、质量好的设备、管道、阀门,对可能发生的泄漏点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和控制,防患于未然。1.5.3.1设备选型、制造和安装(1)所有专用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物料性质,按照《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进行选择。选用的通用机械和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并有合格标记。设备、备件等进厂后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工艺设备的设计必须由具备化工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经有关部门初审合格后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安装、调试,确保安全运行。(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从具备压力容器生产资质的单位购进合格的产品,并按相应的标准进行制造、检验、检测和验收。企业技术负责人应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负责,并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认真做好压力容器的领证运行、定期检测工作,不符合要求的要禁止使用,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3)严格按规范划分防爆区域,在防爆区内电气设备和仪表均须选用防爆型。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设备防爆等级的确定应根据《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规定进行。(4)对于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中定型设备、电气设备、仪表应有规定资质的制造厂家生产且满足国家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5)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当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采用泡沫塑料制品时,应为阻燃材料,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6)设备和管道应根据其内部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和操作条件,设置相应的仪表、报警讯号、自动联锁保护系统或紧急停车措施。(7)设备本体及基础,管道及支、吊架和基础,应采用非燃烧材料。(8)建筑物、构筑物的构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9)对生产装置应采用DCS控制系统且保障该系统技术保护措施,必须设置不间断电源。(10)对关键设备应采用自动连锁保护系统。1.5.3.2电气设备系统的安全对策措施(1)该项目的电气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技术规定》(CD90A6-85)的要求,根据化工作业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电器种类。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爆炸危险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有国家检验部门防爆合格证的产品,生产车间应配置或设计事故状态的应急照明系统。(2)企业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量较多,且工艺反应较为复杂,一旦停电能造成重大事故,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备用电源能在突然停电时自动投用,从而能避免发生各类事故。(3)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导体材质、连接方法等的选择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爆炸危险环境不得明敷电气线路。低压柜应设置在厂区非爆炸场所内,车间总电源应来自于配电间铠装电缆直埋引入,进户线零线做重复接地,实测应小于10Ω,引出地面后穿镀锌钢管引至用电负荷。电气线路应在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危险物品释放源的地方敷设,电气线路应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措施。(4)爆炸性危险场所动力管线的进出线应按危险爆炸场所相关规范做好密封保护工作。爆炸危险场所内的线路必须做好可靠的隔离密封,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电气设备及各开关、照明、视镜灯等均应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5)电气线路应沿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当电气线路沿输送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敷设时,尽量沿危险程度较低的管道一侧敷设;电气线路应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污染、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6)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设施》(GBJ66-84)要求设计可靠接地装置。车间接地要等电位接地,接地干线应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7)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所有插座的前端均应设置漏电断路器作保护。并定期试跳,以确保安全。(8)各装置防静电设计应符合《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90)规定,各装置防静电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作业环境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所有存在静电引起爆炸和静电影响的生产场所,其生产装置(设备和装置外壳、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都必须接地,使已产生的静电电荷尽快对地泄漏、散失。移动设备在工艺操作或运输之前,就将接地工作做好,工艺操作结束后,经过规定的静置时间,才能拆除接地线。防火防爆区域设置危险物质浓度检测报警器;生产车间主要通道均设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9)各装置、设备、设施以及建筑物,应根据规定确定防雷等级,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设计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止雷电(包括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等对人身、设备以及建筑物的危害和破坏。具有易燃易爆气体生产装置和容器以及排放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气管、通风管的避雷设计,应高于正常事故状态下气体排放时所形成的爆炸危险范围,防雷设计应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规定,并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①生产装置的防雷设施应根据生产性质、环境特点以及保护设施的类型,设计相应防雷设施;②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装置、露天设备、电气和建筑物应设计防直击雷装置;③装置的架空管道以及变配电装置和低压供电线路终端,应设计防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1.5.4施工安装安全对策措施(1)工艺设计应由具备化工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初审后按照设计要求由具备施工安全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施工单位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性、可靠性及其施工质量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企业与施工单位要签订安全合同,做好安全交底工作。(2)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同时聘请有资质单位的监理工程师,对装置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防止不符合规程的情况发生,并避免遗留隐患。并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队伍对所有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以保证其质量。(3)对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及附件,应严格进行施工前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4)施工安装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原生产车间的防火防爆工作,要防范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等危险,强化施工安装作业程序管理和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与正确使用等。(5)施工完毕后应由具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根据有关规范和规定,对装置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6)装置投运后,建设单位应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申请安全卫生“三同时”验收。1.5.5防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对策措施(1)凡在设备的传动旋转部位均安装防护罩。(2)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1993)的规定,对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危险的工作场,应设置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工作平台、防护栏杆、护栏、安全盖板等安全设施;(3)梯子、平台和易滑倒操作通道的地面应有防滑措施;(4)设置安全网、安全距离、安全信号和标志、安全屏护和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鞋、安全帽、防护眼镜等)是避免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重要措施。(5)针对特殊高处作业(指强风、高温、低温雨天、雪天、夜间、带电、悬空、抢救高处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1.5.6安全信息的使用安全信息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安全色》(GB2893-2001)、《安全标志》(GB2984-1996)、《安全色卡》(GB6521.1-1986)、《安全色使用导则》(GB/T6251.2-1986)的要求设置。1.5.7职业卫生技术措施1.5.1.1防冻伤对策措施生产和储存中的物料LNG为低温物质,当这些物质泄漏或喷射时易对人员造成冻伤等危害。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等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1)密闭设备,加强维修,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尽量减少人工操作。(2)控制低温物料泄漏,防止冻伤危害。(3)容器、管道要定期检验、阀门等要维护好,膨胀机要选用合适的轴封形式和填料,防止物料的泄漏。(4)加强操作人员个体防护,按规定配备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5)生产、贮存、运输都必须遵守《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的要求,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5.1.2防噪声对策措施(1)装置减噪的设计应符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01-2002)、《石油化工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04-1999)的有关规定和要求。(2)工作场所各种有害因素的限值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有关规定。(3)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吸声、消声、隔声等措施降低消除噪声及影响。能将设备隔离的可以设单独的隔离室;对无法隔离的设备,则可建立操作员工的操作室,采用隔音材料隔音,做到人机隔离。工人在噪音现场时,可佩带消声塞,以减少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1.5.8重大危险源与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管道、生产装置区、储罐区均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当参照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实施管理,根据建设项目情况建立监控网络和应急救援预案,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做到“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制定的基本要求是:具体描述可能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及其后果;确定应急期间负责人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例如:消防员、急救人员、毒物泄漏处置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疏散程序;危险物料的识别和位置及其处置的应急措施;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消防部门、医院等);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机构及相邻企业的交流;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等。针对评价企业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易燃、易爆性物料大量泄漏时的应急救援预案。(2)发生火灾时、爆炸时及火灾、爆炸、中毒等综合性事故时的应急救援预案。(3)生产装置区原料及产品贮存区发生毒物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时的应急救援预案。(4)生产装置工艺条件失常(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配比等)、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救援预案。(5)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发生水灾(洪水)、遭受、地震、雷击等的应急救援预案。(6)其它应急救援预案。发生事故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5.9消防措施(1)要根据新建工程项目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物料性质、建筑结构、设备布置、厂房面积以及火灾危险程度,确定相应的消防设计方案。应由有化工设计资质的单位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规定进行消防设计,充分尊重消防监督部门的意见,并由地方消防部门审核,把好消防设计的建筑审核关。(2)企业对重点防火部位要加强管理,并设置重点防火部位分布图、灭火计划平面图。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演练,做到每个职工都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达到能应急处理初始火灾事故的要求。(3)按防火等级要求,采用合理的厂房结构,生产厂房应有足够的防爆泄压面积,甲、乙类厂房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应满足防火规范要求。(4)在生产装置、危险区域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并在甲类厂房区域内(生产车间及仓储区)按《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规范》(SH3063-1999)的有关规定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本工程按统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根据本工程特点,应设置如下消防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应完善消防体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除现有自来水给水系统外,尚需设立专用消防给水系统。该系统应由消防水池(消防水池要常年满水)、消防水泵(泵房供水系统要采用双电源、双泵)、消防给水管网、室外、室内消火栓(禁火的原料库不得设置室内消火栓)组成。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和本工程的消防种类与特点,在不同地点配置相应类型、数量的手提式、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以达到扑救小型初始火灾的要求。消防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企业应建立消防组织,明确专职或兼职安全消防人员,负责消防安全检查及消防设施管理工作。(6)消防器材要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及较安全的地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消防器材要经常检查,做到“三定”(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管理),不准挪作他用。1.6安全管理对策措施1.6.1加强“三同时”管理措施(1)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须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在初步设计中应严格遵守现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完善并落实在初步设计会审中提出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意见。在审查初步设计方案时,应该有安全、工业卫生、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参加评审工作。(2)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门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施的监督机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竣工验收工作应有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会同工会组织一同参加。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试车,经考核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均不能进行验收。1.6.2生产安全管理措施(1)企业法定代表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任职资格,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卫生教育和安全卫生监察、检测仪器和设备。(2)企业要从本质安全的角度提高装置的安全可靠性,按照《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及《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进行设计,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依法进行安全预评价,并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设立审批,消防建审,选择具备化工设计资质的单位对工艺进行设计,并严格执行“三同时”设计审查,按照设计要求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在试生产运行正常后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组织“三同时”验收,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3)要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负责人是该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要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企业要加强门卫管理,严禁在生产车间及危险品仓库动火、吸烟、使用手机或使用饮水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