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_第1页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_第2页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_第3页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_第4页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集团客户与单一客户一样都是商业银行的客户,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一客户会发展成为集团客户。时下常有集团客户出问题,引发商业银行巨额资金损失案例被披露,使人感觉集团客户风险大,甚至一说到集团客户就会有一种不踏实的心理。其实,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践来看,出问题的集团客户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只要管理到位,信贷风险还是可控的。从数量上看,单一客户出问题的户数更多,只不过人们已习惯了,商业银行对其风险管理也有一整套办法。加之,单一客户出现风险,一般金额不大,损失相对小些,而集团客户出了问题,一般损失金额巨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影响较大。因此,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成为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缺陷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是基于单一法人客户且在当地开展业务的模式构建的。这个管理体系对单一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还是有效的,但从对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来看,在不少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充分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总、分、支机构地域管制显著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是总分行、多层级的管理体制,分支机构属地化倾向十分显著,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制度的制定、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以及人事管理来实现。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政策制度规定的框架内,通过授权,由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来分析判断后作出决策。分支机构集市场营销、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于一身。这种多层级的机构、属地化的经营与管理本身就已弱化了信息的传递速率,同时又由于各分支机构都有各自的经营目标,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机制,使分支机构之间横向传递信息的渠道十分不畅,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快速传递。一旦出现风险迹象,往往因未能迅速地获得全面的信息,未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而贻误最佳化解风险的时机,容易造成对集团客户风险的失控。按现行的商业银行对各分支机构的业绩评价和经营目标考核办法,各分支机构只在总行规定的区域内经营业务,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只对本机构的业务发展指标和信贷风险负责。而且这种考核办法又缺乏分支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和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使得分支机构主要关注自身的绩效,而忽视全行整体利益和其他分支机构的风险。由于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做了工作却不能分享成果,这样就会影响分支机构对集团客户信息的关注和及时处置,弱化对辖区内集团客户关联风险的重视,甚至对跨辖区的集团客户风险会视而不见。即使上级行作了风险提示,各分支机构也认为那是在别的区域或别的分支机构有问题,自己这里的客户没有问题,以至于时常出现同一银行的若干分支机构与同一集团客户的关联成员之间都按各自的判断,建有信贷关系,提供融资;在同一时点上,对同一集团客户在同一银行不同的分支机构间出现不同的政策,有的分支机构已采取了风险防控措施,在清收转化,而有的分支机构则还在积极营销,给其关联企业增加融资。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政策制度、操作流程、风险防控手段等等大都是在以分支机构为主的风险管理架构下,以单一客户的风险防控为基础来确定的。因此,比较适应对单一客户的风险防控,而对集团客户则显得较为乏力,有些信贷政策失效,有些制度、手段和工具失灵。对一些多元化、跨区域经营的集团客户很难采用单一的行业政策、区域政策,出现风险也难以用对单一客户有效的办法来防控。尤其是对一些通过关联交易掩盖关联风险的问题,缺乏有效手段来加以控制。跟踪监测集团客户的资金流向,贷款用途、还贷来源的工具还不够先进。对一些利用集团关联交易恶意骗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行为的防控手段缺乏效率,使商业银行的一些集团客户信贷业务在局部出现了风险。(二)集团客户信息不对称信息搜集手段落后,信息来源渠道较窄,主要依靠客户提供。目前商业银行程度不同地都开发建设了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有了一些初步的风险防控功能,但系统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涉及的面也很窄。即使在同一商业银行内,各种客户信息也未完全整合,实现共享。与银行外部的信息基本上都未实现交互对接。同时,大量的信息搜索、筛选、匹配等仍主要靠人工处理,自动化程度不高,降低了信息利用效率。因而对集团客户的信息掌握处于较为零散和不对称状态,制约了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掌控和化解。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防控措施(一)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防控措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就事论事,而是应当从信贷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方式、手段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全方位结合起来考虑。事实上,这也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客户的经营模式、业务增长方式转变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式也必须转变,使之与客户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相适应。商业银行要针对集团客户的经营特点和信贷风险特点,依靠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来完善现行的信贷管理方式。(二)完善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根据集团客户跨区域的经营特点,商业银行必须要适应市场和客户的变化,进一步完善集中垂直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调整各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实现信贷风险的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是根据集团客户的跨区域、多元化经营特点,健全和强化由上级行集中管理的职能,拉直风险管理的报告路径。对跨辖区的客户由上级行集中管理,对跨省或跨国的客户由总行集中管理。集中管理的内容包括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评定信用等级、统一授信、统一信贷政策、统一风险控制要求。各分支机构按总行或上级行的统一规定,根据不同集团客户的不同政策要求,分别落实,分头把关。(三)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针对集团客户的经营特点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标准,把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使其在信贷政策、制度、操作流程各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使各分支机构在对集团客户办理信贷业务时有明确的政策制度依据和不同于单一客户的信贷业务操作要求,切实提高信贷管理的整体水平。具体还要把好以下几关:1.要把好新客户的准入关首笔贷款不论额度大小,均应上收,由上级行进行审查审批,不仅要审查借款人本身的经营情况和还款来源,还要审查借款人的股权结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以及对外投资、应收应付款项、主要交易对手、定价机制和高管素质等可能对企业信用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以及资本金到位情况,股东出资的款项来源等等。审查中如发现该客户的主要股东是跨省区或跨国的关联企业,应上报总行审批,以防范集团企业利用跨区域经营和关联关系进行多头融资、过度融资,甚至欺诈融资。2.要严格把好信贷操作环节一是关联担保问题,有效担保作为一种补救措施,是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对集团客户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担保必须控制在授信的信用敞口额度内,在现行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形式上的担保也是必要的。但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对此类担保则应按信用贷款标准严格管理。二是借款合同条款约束问题,商业银行在与集团客户办理信贷业务中,还应通过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如信息披露条款、消极保证条款、关联交易限制条款、利润分配条款、交叉违约条款等,对集团客户及其各成员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3.不可忽略的贷后管理环节贷款发放后,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随时可能发生的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股权收购与转让、合作交易、对外投资等变化,及时调整集团客户的构成关系。还要关注集团客户的经营活动,特别是主营业务盈利和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异常,应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调整业务考核和业绩评价方法,建立风险、收益和成本相匹配的业绩考核体系,用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等科学指标来核定分支机构信贷业务的经营业绩。分支机构为全行提供的每一条信息,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在业绩中得到体现,以鼓励分支机构为全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多作贡献。在此基础上,对信贷业务流程的各个节点进行成本和效益分解,为各个环节、各个岗位所作贡献提供考核标准。在调整和改进对分支机构考核的同时,还应对信贷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推行职业化的业务资格认定,通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保证信贷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专家型人才。(五)完善信息管理技术要增加商业银行与外部信息接口,充分共享社会信息资源,并实现信息匹配的自动控制,消除信息“真空地带”。有关部门要加快法人征信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建立的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系统、证监会的上市公司信息、工商部门的工商登记信息、商业银行的信贷客户信息等都应通过一定的形式实现共享。同时商业银行对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也要进一步升级改造,增加信贷风险识别功能,开发的风险识别程序要有对输入的客户资料进行自动匹配功能、交叉违约自动控制功能,实现对集团客户贷款全过程的自动监测和刚性控制,任一成员企业发生违约或者信用降低,系统会立即对该集团客户所有成员企业的融资业务自动进行风险提示、预警和控制,以避免风险的扩大和蔓延。(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的措施1.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建议与集团客户有信贷关系的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的协调下,成立专门的行业协会性的银团组织,负责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该银团组织在银监局的监管下,可根据各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和贷款指标,通过充分协商,在统一授信额度内合理分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额度,各行在分配信用额度内自主向集团客户进行贷款。2.强化贷后管理建议增加银监会对企业贷款用途的检查监督职能,防止银企联手逃避监管现象的发生;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集团客户及大型项目的贷后管理,及时了解集团客户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对单笔大额信贷资金的划付使用要重点进行事前审核、事后跟踪,确保信贷资金实际用途与借款合同一致,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集团客户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严防借款被违规使用,对不按借款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情节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全部贷款;完善责任追究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贷款调查及审批人员的责任感。3.加强票据业务监管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强化对不规范办理票据业务的查处力度,各商业银行要重点检查企业签发和贴现承兑汇票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合同标的物是否真实交付和发生位移;对无法证实交易真实性的票据,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要严禁商业银行办理贴现和再贴现,加强对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票据真实性情况的现场检查,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的定期通报制度和处罚制度,切实维护商业票据的信誉和流通秩序,防范票据风险。4.减少信用贷款及关联企业互相担保各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和大型项目要审慎授信,减少信用贷款以及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企业的相互保证担保,否则一旦整个集团发生信用危机,商业银行将回收无望。建议增加集团客户贷款的实物抵押及债权或物权质押比重,或者强制集团客户利用外部企业担保,以减少信贷资金的回收风险。5.借助中介结构获取真实信息建议商业银行在授信协议和贷款合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