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学习内容认知互联网Internet技术基础认知电子商务技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功能及提供的服务内容;了解网络结构类型,熟悉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网络接入技术等互联网基础技术;掌握电子商务的技术。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掌握IP地址的分配;查询网站域名及IP地址;掌握绘制小型拓扑结构图的技能。
任务一、认知互联网
Internet(因特网)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由4个节点连接的网络最初是用来验证计算机联网的不同方式,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50Kbps,仅限于军事用途,是第一个简单的纯文字系统的Internet。案例任务一、认知互联网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任务一、认知互联网(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其中,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网中的信息传递。任务一、认知互联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按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按照覆盖范围划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任务一、认知互联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网络分类分布距离网络中的实际应用传输速率局域网约10米房间4
Mb/s~10
Gb/s约100米建筑物约1
000米校园城域网约10000米城市50
kb/s~2
Gb/s广域网100~1
000千米国家9.6
kb/s~2
Gb/s任务一、认知计算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拓扑结构划分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混合型任务一、认知计算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如下六种: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网状型和混合型拓扑。任务一、认知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优
点缺
点总线型结构简单,易于扩充,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有较高的可靠性,网络响应速度快;设备量小,成本低,安装方便;共享资源能力强,非常便于广播式工作,即一个节点发送,所有节点都可接收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困难;分布式协议不保证信息及时传送,不具实时功能星型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环型结构简单,便于管理;电缆长度短,建网容易节点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故障难检测;当节点过多时,将影响传输效率,不利于扩充树型扩充方便灵活,寻找链路路径比较方便;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故障隔离较容易节点对根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那么全网不能正常工作网状型可靠性高;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的影响结构较复杂,网络协议也复杂,建设成本高混合型故障诊断和隔离方便;易于扩展;安装方便需要用带智能的集中器;集中器到各站点的电缆长度会增加任务一、认知计算机网络7、其他分类方式
除了上述分类方式外,对计算机网络还可以采用以下的分类方式:(1)按传输介质来分类,可划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而且两者还可细分。(2)按网络的带宽和传输能力进行分类,可分为基带(窄带)低速网和宽带高速网等。低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在1.5Mbits/s以下、中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在50Mbit/s以下、高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在50Mbit/s以上。(3)按使用范围的大小分类,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其中专用网络根据网络环境又可细分为部门网络、企业网络、校园网络三种。任务一、认知计算机网络7、其他分类方式
除了上述分类方式外,对计算机网络还可以采用以下的分类方式:(4)按数据交换方式分类,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5)按传输的信号分类,可分为数字网和模拟网。(6)按按通信传输方式分类,可分为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7)按企业管理分类,可分为内部网(Inn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因特网(Internet)。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述(一)Internet的定义与特点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互连的、遍及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遵守TCP/IP协议,把全世界各个地方已有的各种网络,如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网和公用电话交换网等互连起来,组成一个跨国界的庞大的互联网.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述(一)Internet的特点
①因特网的核心是TCP/IP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各种网络的互连。②因特网实现了与公用电话交换网的互连,任何用户只要有一条电话线、一台微机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连入因特网。③因特网是一个用户自己的网络。它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网上的许多服务和功能都是由用户自己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的,如著名的万维网就是由欧洲核子物理实验室开发出来交给公众使用的。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一、Internet概述(二)Internet的主要应用
Internet主要应用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远程登录万维网新闻组聊天系统电子公告牌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二)Internet功能及服务电子邮件服务(E-mail):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系统,每天都有几千万封信件飞往世界各地,它们有家信、朋友问候,以及商务公函等。电子世界的邮递系统与现实生活中的邮递系统十分相似。文件传输(FTP):FTP是Internet中最早的成员之一。Internet的全部目的就是把文件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多少年来,FTP就是干着这种差事。FTP还提供了包含许多十分实用的免费工具程序的软件宝库。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二)Internet功能及服务远程登录(Telnet):只有很少用户使用Telnet,但它使用起来很方便。Telnet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登录到Internet其他计算机中去的途径。一旦登录成功,你或许会用到那台计算机上的陌生命令,或者文本式菜单系统。也可能玩一种叫做MUD的虚拟游戏。大多数人都忙于使用Web,你不妨试试Telnet。万维网(WorldWideWeb):这个蜘蛛网(Web)在Internet越张越大,使Internet变得很美妙!在万维网中,能看到图画,听到声音,甚至看到电影。Web是一个巨大的"超文本系统,其文档一个个互相链接在一起。点击文档中一个词,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当然也可以是中国的北京),则这个美丽城市的导游文档就出现在屏幕上了。真是一个魔幻般的系统。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二)Internet功能及服务新闻组(Newsgroup/Usenet)和电子公告牌(BBS):新闻组就是专题讨论组。你想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想学习某种特别的风筝放飞技术?想学学……真的,无论想了解什么内容,你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电子公告牌与新闻组的功能相仿,它的工作方式与真正的布告栏--带图钉的木板非常类似,它是一种计算机化的供公共或私人所用的留言系统,其他计算机用户可以从中看到你的信息,你也可以看到别人的留言。聊天系统(chat):"聊天"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十分恰当,该系统中没有人在互相交谈,倒是在不停地打字。你键入一句话,马上就能传给对方或传给许多人。他们也能键入回话。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连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节点就必须遵守一整套合理而严谨的结构化管理体系。一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合,对于这种协议集合,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模型。当前重要的和使用广泛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有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在现实网络世界里,TCP/IP协议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TCP/IP协议(一)TCP/IP协议及特点
网络协议是通信计算机双方必须共同遵从的一组约定,如怎样建立连接、怎样互相识别等。只有遵守这些约定,计算机之间才能相互通信交流。这些约定被称为网络协议。TCP/IP协议是因特网最基本的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所有的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与传送方式。TCP/IP协议是一个网络协议簇,其中TCP协议和IP协议是最核心的两个协议。因特网的其他网络协议都要用到这两个协议提供的功能,因而整个因特网协议簇被称为TCP/IP协议簇,简称TCP/IP协议。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TCP/IP协议TCP/I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中。(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常用的TCP/IP协议
TCP/IP协议中,IP负责分组数据的传输;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TCP/IP协议族应用层中的几个常用协议有:
1.远程登录协议Telnet(RemoteLogin):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
2.文件传输协议(FTP):是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将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协议。
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它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4.第三代邮局协议(POP3)是规定个人计算机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进行收发邮件的协议。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常用的TCP/IP协议
5.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6.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是一个主要用于阅读和张贴新闻文章(俗称为“帖子”,比较正式的是“新闻组邮件”)到Usenet上的Internet应用协议,也负责新闻在服务器间的传送。
7.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用来自动给客户机器分配TCP/IP信息的网络协议。每个DHCP客户都连接到中央位置的DHCP服务器,该服务器会返回包括IP地址、网关和DNS服务器信息的客户网络配置。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四、网络系统模型(一)OSI参考模型
OSI是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的缩写,OSI参考模型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连问题,于1981年制定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为了使各层上的协议标准化而发展起来的。这一参考模型共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一)OSI参考模型
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一)
OSI参考模型
1.物理层
物理层是整个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的任务就是提供网络的物理连接。所以,物理层是建立在物理介质上,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物理层主要包括中继器、集线器等设备以及网线、物理端口和附属设备。2.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等。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一)
OSI参考模型
3.网络层
网络层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除此之外,网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能力。主要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4.传输层
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质量问题,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一)
OSI参考模型5.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6.表示层如果通信双方用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他们就不能互相理解。表示层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结构,确保发送的数据能够被对方所识别。因此表示层被称为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表示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表示连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7.应用层
这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对用户的具体应用,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应用层包含用户应用程序执行通信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如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过于庞大、复杂。TCP/IP参考模型仅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到网络层,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如下表所示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OSI七层网络模型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网络协议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层TFTP,FTP,NFS,WAIS表示层(Presentation)Telnet,Rlogin,SNMP,Gopher会话层(Session)SMTP,DNS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UDP网络层(Network)网际层IP,ICMP,ARP,RARP,AKP,UUCP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接口FDDI,Ethernet,Arpanet,PDN,SLIP,PPP物理层(Physical)IEEE802.1A,IEEE802.2到IEEE802.11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由表可看出,TCP/IP的多数应用协议将OSI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功能合在一起,构成其应用层;TCP/UDP协议对应OSI的传输层,提供上层数据传输保障;IP协议对应OSI的网络层,它定义了众所周知的IP地址格式,做为网间网中查找路径的依据;TCP/IP的最底层功能由网络接口层实现,相当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实际上TCP/IP对该层并未作严格定义,而是应用已有的底层网络实现传输,这就是它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从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中可知,OSI的七层结构既复杂又不实用,但概念清楚,体系结构理论较完整。TCP/IP协议现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结构。
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五、IP地址、寻址与域名(一)IP地址的定义和格式
在因特网上,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节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节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唯一的。这便是IP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为了表示方便一般写成由4个十进数构成,每个十进制数取值0到255,每个十进制数之间以句点“.”相隔,如1即表示一个IP地址。通过IP地址,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连接在Internet上的某台计算机。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五、IP地址、寻址与域名
(二)IP寻址
IP寻址就是对某个设备的IP地址进行定位。如果连接的网络类型和网络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单纯的协议转换会相对比较困难。因此,规定所有的设备都遵循网络层IP协议,并且附加上网络层的IP地址。网络层的这种协议与通过该协议赋予的IP地址和网络硬件无关,协议本身不依赖硬件,这就使每台计算机都照网络层IP协议的标准编定一个网络中唯一的地址,这样就实现了在一个网络内对某个设备的IP地址定位。
自动IP寻址技术,在没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或其他IT地址分配机构的参与下,一种由设备自动获取有效IP地址的技术。采用这项技术,设备可以从预留的IP地址集中随即选取一个IP地址,向本地网络发出询问,确定该地址是否正在被其他客户机使用。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三)域名的定义、分类和解析
1.域名的含义和结构
由于IP地址是一串数字,不易记忆和书写,因此有必要用简单易记的字符来代替数字型的IP地址。这个与网络上的数字型IP地址相对应的字符型地址,就被称为域名。从技术上讲,域名只是一个Internet中用于解决地址对应问题的方法;从商业角度看,域名已被誉为企业的网上商标,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武器。
网站的IP地址和域名示例网站IP地址域名淘宝35T网易2163.com
域名由主体和后缀组成,之间用英文的句号“.”来分隔如T,Taobao是主体,com是后缀。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三)域名的定义、分类和解析
2.域名的分类与级别
域名分为国际域名和国内域名。国际域名以.com.net.org等为后缀;国内域名以.cn为后缀。域名分为三级,顶级域名、二级域名、三级域名,顶级域名又进一步分为国际通用顶级域名和国家顶级域名,如表3.3所示。
后缀“.com”、“.gov”、“.org”分别代表商业公司,政府或者非盈利机构;后缀.cn.jp.us分别代表中国、日本、美国。域名的分类与级别域名等级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com.gov.org国家顶级域名.cn.jp.us二级域名;三级域名;.jp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三)域名的定义、分类和解析3.域名解析由于网络中的计算机只能识别IP地址,所以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后才能够被识别。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转换工作被称为域名解析,需要由DNS(域名解析系统)来完成。例如,是一个域名,与IP地址35相对应。DNS就像是一个自动的电话号码簿,我们可以直接拨打taobao的名字来代替电话号码(IP地址)。直接调用网站的名字以后,DNS就会将便于人们使用的名字(如)转换成便于机器识别的IP地址(如35)。
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六、互联网接入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为利用因特网从事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的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者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二是为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普通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六、互联网接入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为利用因特网从事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的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者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二是为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普通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六、互联网接入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为利用因特网从事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的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者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二是为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普通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五、互联网接入技术(一)拨号接入方式1.普通调制解调器拨号接入早期接入因特网需要借助公共电话线路,上网时并不是直接拨号到因特网主机,而是先拨通ISP指定的电话,再由ISP处理这个拨号请求,并发往需要访问的目的地。优点是接入简单、便宜;缺点是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接入稳定性较差。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一)拨号接入方式
2.ISDN拨号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用户利用一条ISDN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ISDN的极限带宽为128kbps,各种测试数据表明,双线上网速度并不能翻番,从发展趋势来看,窄带ISDN也不能满足高质量的VOD等宽带应用。
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一)拨号接入方式
3.ADSL虚拟拨号接入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模式,因为提供的上行(如上传动作)和下行(如下载动作)的速率不相同,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的原理是利用分离器把电话线中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进行分离。对于原先的电话信号而言,仍使用原先的频带,而基于ADSL的业务,使用的是话音以外的频带,所以原先的电话业务不受任何影响。
优点是速度快、不需要交付另外的电话费;缺点是如果电话线路质量不好,则易造成ADSL工作不稳定或断线。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专线接入方式1.有线接入方式有线接入方式是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利用有线电视电缆的一个频道进行数据传送。有线接入方式的优点是无须拨号,开机便在线;缺点是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带宽共享,上网人数增多后网络传输速度会下降。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二)专线接入方式2.光纤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方式是利用数字宽带技术,将光纤直接接入小区,用户再通过小区内的交换机,采用普通的双绞线实现连接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优点是上网速度快;缺点是共享带宽,上网人数增加后速度下降。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三)无线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方式采用无线应用协议(WAP),利用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因特网,用户的计算机需要安装无线网卡。优点是组建容易,设置和维护都比较简单,使用比较灵活;缺点是稳定性、安全性较差。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四)蓝牙接入方式
蓝牙技术是由移动通信公司与移动计算公司联合起来开发的传输范围约为
10
米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用来设计在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其他的移动设备之间建立起一种小型、经济、短距离的无线传输链路。蓝牙协议能使包括蜂窝电话、掌上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和家庭集线器等在内的众多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蓝牙应用于手机与计算机相连,可节省手机费用,实现数据共享、因特网接入、无线免提、同步资料和影像传递等。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五)移动蜂窝接入方式
移动蜂窝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第一代模拟蜂窝系统的CDPD(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技术,基于第2代数字蜂窝系统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EDGE(改进数据率GSM服务)技术和第3代移动蜂窝系统3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
Mb/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
000倍,上传的速度能达到20
Mb/s,并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出现的5G是4G的延伸。任务二、Internet技术基础七、移动互联网(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便于携带的终端设备,以移动网络(3G、4G)或Wi-Fi热点方式连入互联网并获取服务的一种方式。①从技术层面的定义来说,移动互联网是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②从终端定义来说,移动互联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专项理论与实践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河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苏州市职业大学《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科技学院《起重机械结构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师范学院《网络经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环境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诊断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基地社工服务与田野基地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口腔固定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内燃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村委会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
- 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2篇
- 山东职业学院单招《英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练习300题及答案
-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2023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教案
- 右侧腹股沟疝教学查房
- 《趣味经济学》课件
-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
- 医院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常识学习培训
- 法学涉外法治方向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