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琳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训练九年级历史

(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一、单选题(共23小题,共46分)

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词,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王国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帕特农神庙,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列古迹属于同一文明类型的是

①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③帕特农神庙遗址④长城(局部)

A.①②③

B.(2)(3)@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古文明古巴比古印

古埃及中国

国伦度

象形文楔形文甲骨

古文字梵文

字字文

A.生产生活的需要

B,对外交流的需要

C.祭祀祖先的需要

D.记录战争的需要

1/18

4.《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

最伟大的文明。”强调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海洋条件B.政治条件C.地理条件D.经济条件

5.太原市期末测试题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你觉得最主要的原

因是()

A.希腊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

B.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C.希腊人渴求知识,勇于探究

D.希腊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别

6.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

应包括()

①《雅典政制》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④《中华5000年历史故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都是西方著名的谚语。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

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文化涌入到他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C.当时许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斥着暴力

8.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末一次以法律”是指

A.罗马共和国征服意大利半岛B.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C.罗马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D.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9.罗马在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对外扩张战争。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

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的矛盾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

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D.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10.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兴衰

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2/18

A.古代亚非文明B.雅典民主政治

C.西罗马帝国的发展D.封建时代的欧洲

11.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

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人类文明的开端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D.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

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

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兼收并蓄B.承前启后C.守旧保守D.野蛮落后

13.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

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土;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

令。由此则史事可以了解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

A.投入监狱B.处以罚金C.驱逐出庄园D.处以仗刑

14.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学诞生⑤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5.中世纪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处有

①基督教神学统治

②城市的自治

③大学的兴起

④等级君主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6.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挛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

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

B.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传播

C.在阿拉伯帝国扩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D.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17.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

A大化改新日本进入奴隶社会

3/18

B阿拉伯国家建立伊斯兰教创立

C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文化交流

D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成为共和国

A.AB.BC.CD.D

1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在教义上的共同点是()

A.都反对奴隶主特权等级制度

B,都信仰耶稣

C.都主张忍耐、顺从、修行

D.都有严密的教会组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19.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

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20.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

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A.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B.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21.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

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现象的经济根源是()

A.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天主教教会的专制统治

22.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美,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这说明()

A.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反对宗教

B.宗教题材丰富且能展现人性的美

C.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无法彻底摆脱宗教的影响

D.没有宗教就没有文艺复兴

23.下图是小米同学绘制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图。对它的理解准确的是

4/18

|万年前年。年

部落▲X176A5与民"1787"民主讣五"x甘4-i代iV'民主推广

渔揩文明时代农林文明时代茶汽时代电飞时代气息时代

A.封建专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B.生产力与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C.世界的发展必然引起文明的冲突D.科技创新与进步是人类政治斗争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24分)

24.在本质上,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我成

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

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二中古欧洲的混乱导致庄园必须自给自足,退回到原始的经济。……庄园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

“公社合作”,就是农奴必须共同生产。由于经济的困难,各种农具和牲口都由领主提供。所以农奴可以

说是一无所有,因此必须共同耕作。另一特点是,因为土地的贫瘠和耕作技术的落后,庄园经济普遍采行

三年轮耕制。把耕地分成三个部分,“春耕地”、“秋耕地”以及“休耕地”。

材料三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

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

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四改新诏书是新政权施行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

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以封食……(三)造户籍、计帐(赋税簿账),

施行班田收授法。...

——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五拜占庭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

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

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在哪个国家最流行?其上下级封建主的称谓分别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庄园经济的两个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促使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中坚力量是什么?

(4)材料四是指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事件前后日本的社会性质

发生了什么变化?

(5)材料五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的是公元前27年建立的哪个帝国?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你从日本

和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中得出了怎样的启示?

5/18

25.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想解放往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助力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

材料一我们之所以肯定先秦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大量的历

史事实证明;先秦的“百家争鸣”一方面表现在政治上逐步突破了宗法“礼治”的桎梏,另一方面是表现

在思想上逐步地摆脱宗教天命观的束缚。伴随着这个转变,形成了哲理性的天道观,从而在意识形态的各

个领域内都呈现出缤纷绚烂、丰富多彩的局面。

——《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土阶层的解放》

材料二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们努

力挣脱神的统治,以确立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

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百家争鸣”中后来成为封建社会主导地位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材料二中“人

被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貌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的原因是什么?

(2)从以上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

楚,价值观正确。

6/18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3小题,共46分)

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词,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王国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帕特农神庙,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有狮身人面像、太阳历、象形文字、

金字塔(最大是胡佛金字塔)等。因此,“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的说法符

合事实,A项正确;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文明,排除B项;楔形文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排除C项;帕特

农神庙属于古希腊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2.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列古迹属于同一文明类型的是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③帕特农神庙遗址④长城(局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③帕特农神

庙是雅典文明;④长城是古中国文明。①②④属于大河文明,③属于海洋文明。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

符合题意,故选择C。

3.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7/18

古文明古巴比占卬

古埃及中国

国伦度

象形文楔形文甲骨

古文字梵文

字字文

A.生产生活的需要

B,对外交流的需要

C.祭祀祖先的需要

D.记录战争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人类先祖创造文字主要是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便于记录,帮助表达、交换、记

忆等,所以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古印度人发明了梵文,中国的甲骨文,

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

4.《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

最伟大的文明。”强调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海洋条件B.政治条件C.地理条件D.经济条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可知强调产生伟大文明的共

同因素是地理条件,故C正确;ABD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故选C。

5.太原市期末测试题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你觉得最主要的原

因是()

A.希腊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

B.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C.希腊人渴求知识,勇于探究

D.希腊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说明古希腊有

宽松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意识,根源在于古希腊确立的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它使希腊公

民参政议政意识增强,而且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

除;故选B。

8/18

6.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

应包括()

①《雅典政制》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④《中华5000年历史故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蓝色的地中海文明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政制》和《罗马:从

共和走向帝制》反映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故①②正确,选A项正确;《古埃及探秘(尼

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发现之旅》体现的是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中华5000年历史

故事》体现的是古代中国,属于大河文明,排除B、C、D选项。故选A项。

【点睛】

7.“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都是西方著名的谚语。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

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文化涌入到他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C.当时许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斥着暴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所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的西方谚语。罗马帝国统治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罗马在

其统治地区推行罗马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区接受罗马的文化,“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因此,上述谚语实

际上反映了罗马对其统治地区的文化渗透,B项正确;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表述错误,排除

A项;许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和题意无关,排除C项;题干不能表明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斥着暴力,

排除D项。故选B项。

8.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末一次以法律”是指

A.罗马共和国征服意大利半岛B.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C.罗马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D.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结合所学知

9/18

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

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

料之一。故D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征服意大利半岛,没有体现“征服世界”,排除A;罗马共和国成为地

中海地区的霸主,没有体现“征服世界”,排除B;罗马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第一次以武力”

征服世界,排除C。故选择D。

9.罗马在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对外扩张战争。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

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的矛盾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

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D.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地区,但是古希腊的文明也征服了罗马•古罗马文化

对古希腊文化继承和发展,说明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B项正确;“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

的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古罗马早期兴起于城邦,来发展为共和国,而且古罗马的城邦和古希腊的

城邦产生时间大致相同,古罗马人的民主不是继承古希腊的民主,是自主产生的,排除C项;“古希腊雅典

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兴衰

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A.古代亚非文明B.雅典民主政治

C.西罗马帝国的发展D.封建时代的欧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和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的

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

侣。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大学兴起。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

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一千年。根据材

料“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兴衰、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可知,他研究的可能是封建时代

的欧洲,故D正确;古代亚非文明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

10/18

题干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信息,故B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西罗马帝国的发展,故C错误。故选D项。

11.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

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人类文明的开端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D.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法兰克王国采邑制的实行使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伊斯兰教的传播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封建制国家;西欧中世纪的

城市,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是城市市民展开的与封建主的斗争,因而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亚欧

封建社会,D项正确;人类文明大约是从1万年前开始的,排除A项;只有大化改新是改革,排除B项:只

有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涉及到城市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

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

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兼收并蓄B.承前启后C.守旧保守D.野蛮落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

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材料中“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

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说明拜占庭文化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衰败。这体现出拜占庭文化

守旧保守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排除A;材料也不能说明拜

占庭文化承前启后的特点,排除B;野蛮落后也不符合材料中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排除I)。故选C。

13.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HI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

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土;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

令。由此则史事可以了解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

A.投入监狱B.处以罚金C.驱逐出庄园D.处以仗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庄园法庭也

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

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

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

II/18

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4.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学诞生⑤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9世纪开始,庄园逐渐流行开来。11世纪封建庄园制度盛行于西欧。①说法正

确;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开始恢复起来,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②说法正确;12世纪,

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④说法正确,

中世纪基督教主宰精神世界。⑤说法正确;从而得出①②④⑤说法正确,D项正确: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盛

行,③说法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中世纪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处有

①基督教神学统治

②城市的自治

③大学的兴起

④等级君主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处有②城市的自治,③大

学的兴起,④等级君主制,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基督教神学统治是中世纪的黑暗之处,①不符合题意。所

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李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

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

B.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传播

C.在阿拉伯帝国扩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D.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的“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挛生兄弟”含义是: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

的统一,在阿拉伯帝国扩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C项正确: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传播,后向外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B项理解

不全面,排除B项;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雏形,排除D项。故选C项。

12/18

17.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

A大化改新日本进入奴隶社会

B阿拉伯国家建立伊斯兰教创立

C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文化交流

D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成为共和国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在带来灾

难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的工具。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

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排除A项;根据所学

知识,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民族的传统宗教,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该项因果关系颠倒,

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排除D项。

故选C项。

1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在教义上的共同点是()

A.都反对奴隶主特权等级制度

B.都信仰耶稣

C.都主张忍耐、顺从、修行

D.都有严密的教会组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

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

等主张,C符合题意。伊斯兰教与反对奴隶主特权等级制度无关,A不符合题意。信仰耶稣的是基督教,B

不符合题意。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与佛教不符,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9.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

处是

13/18

A.西欧城市的兴起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随着经济的发展,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

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

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

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

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说明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故选D;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7世纪,与材料信息不符,B错误;9世纪欧洲出现庄园,与材料信息不符,C错误。

20.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

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A.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B.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圣母像神态由安详、神圣到端庄、美丽、生动的变化,体现的是以人为中

心的思想,即人文主义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这是新兴的资

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

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选项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宗教信仰,B排除;艺术家多出身于

平民阶层,不符合史实,C排除;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不符合史实,D排除。故选A。

21.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

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现象的经济根源是()

A.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天主教教会的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

14/18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其根源是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

思想文化基础。C项正确;ABD项并不是经济上的根源,也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美,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这说明()

A.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反对宗教

B.宗教题材丰富且能展现人性的美

C.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无法彻底摆脱宗教的影响

D.没有宗教就没有文艺复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宗教题材

来展现人性的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力量

尚不够壮大,只能借助宗教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3.下图是小米同学绘制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图。对它的理解准确的是

20世纪四、

一I万年H、.17654;,年五十年代

部落▲专制▲专就与民主▲民主充人民主推广

渔精文明时代农济文明时代苏汽时代电气时代代息时代

A.封建专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B.生产力与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C.世界的发展必然引起文明的冲突D.科技创新与进步是人类政治斗争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世界发展进展图可以看到,进展图上面反映的是政治文明的发展变化,下面反映的是生产力

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政治

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24分)

24.在本质上,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我成

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

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二中古欧洲的混乱导致庄园必须自给自足,退回到原始的经济。……庄园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

“公社合作”,就是农奴必须共同生产。由于经济的困难,各种农具和牲口都由领主提供。所以农奴可以

说是一无所有,因此必须共同耕作。另一特点是,因为土地的贫瘠和耕作技术的落后,庄园经济普遍采行

15/18

三年轮耕制。把耕地分成三个部分,“春耕地”、“秋耕地”以及“休耕她”。

材料三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

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

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四改新诏书是新政权施行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

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以封食……(三)造户籍、计帐(赋税簿账),

施行班田收授法。...

——吴于虐、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五拜占庭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

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

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在哪个国家最流行?其上下级封建主的称谓分别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庄园经济的两个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促使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中坚力量是什么?

(4)材料四是指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事件前后日本的社会性质

发生了什么变化?

(5)材料五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的是公元前27年建立的哪个帝国?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你从日本

和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中得出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

(2)特点:公社合作;三年轮耕制。

(3)地位:经济中心;中坚力量:市民阶层。

(4)历史事件: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帝国:罗马帝国;启示: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己有的辉煌,

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根据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

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是国王一贵族(公爵、侯爵、

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农民。西欧封建社会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

的上下级制约关系.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是每个领主只

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因此西欧等级制示意图,表述最准确的是体现了领主

16/18

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法兰克王国;上下级

之间是一种封君和封臣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

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

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是国王一贵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骑士)一农民。西欧封建社会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