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欣赏多姿多彩的秋天
【打开一扇窗】
夏末初秋,
景色多彩多姿,
看---
天下奇观浙江潮,
想象__
洱海秋夜走月亮的恬静,
看---
繁星点点,
赏——
斜阳归鸟,
听---
花牛牧歌……
任务要求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
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
间词语的运用。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天下奇观浙江潮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认识“鹅、卵、昧、坠、怀”等10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5个生字,
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月亮》第4自然段,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静静的月亮和星星
3.在读中感受美丽的景象,体会文章表达的不同情感。
4.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
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归巢的鸟儿和花牛的歌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
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1.选取自己喜欢的地点分享给大家,列出推荐理由。强调分享的原因,引发听
众共情,激发向往之情。
赏秋,请到这里来2.留意身边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与人有效沟
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
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学习开始了】
任务一天下奇观浙江潮
一、做一做观潮热身赛
1.赏一赏:播放视频《钱塘江大潮》,说说钱塘江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读一读:自由朗读《观潮》,选择一个说说你的理解。
霎时期屹立9人声鼎沸
浩浩荡山崩地漫天卷
若隐若今逋水天相写稿闷雷滚
3.想一想,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想一想,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文幸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中心句
顺序
4.写一写:
那条白线很灰地佝我们移
来_,逐淅拉艮,变粗,横贯江
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浪,1
I形成「堵两丈多高妁小曲1
※小钥匙※: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
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评一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听;互相抽读生字;互相评一评,哪些字
写得很漂亮?
二.聊一聊我感受到的“奇观”
1.词语对对碰: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小组内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读词语想到了什么画面?
积累形容声音的词语如:声如洪钟、振聋发腕、絮絮低语等。
2.我会想象奇观:
(1)小组合作: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画出描写江水的有关词语、句子。说说你看
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展示:我从……看到了……
讨论区
我从________________
想象到了
❶
3.我做小导游介绍奇观
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
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
小组评一评:
A.朗读:①正确②正确、响亮③正确、响亮、有感情
■•
B.生字:①有错误②基本正确③非常标准
C.书写:①正确②正确、匀称③正确、匀称、美观
D.表达:①准确②准确、流利③准确、流利、突出特点;
※小钥匙※:任务要一个一个地完成哦!做完一个在旁边打个钩,这样做事才有条理。分享
交流要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你夸夸他哪些地方做得好,再友情提醒他哪些有待改进。善于
发现他人的优点,也是一种学习!
二、说说古诗文中的浙江潮
L找一找与浙江潮有关的古诗
★王在晋:
“海闺天空浪
若雷.钱涛潮
水白天来。”
2.比一比古今描写钱塘江潮的诗文
(1)读一读《浪淘沙》这首诗,诗中写出了钱塘江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2)试着到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
任务二静静的月亮和星星
一、打开我的秋夜记忆册
1.走近“走月亮”和繁星
(1)聊一聊你记忆中的月亮和星星
(2)赏一赏静谧的夜空
(3)读一读《走月亮》资料袋
走月亮: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
戏,称为“走月亮
洱海:洱海是云南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洱海水质优良,水产
丰富,风光迤通。虽称之为海,其实是一个湖泊,形状像一个耳朵,据说因其深居内陆,白
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故称之为洱海。
2.听听秋夜的故事
(1)自由大声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走月亮》,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自主学习
本课的生字新词。
自学任务单: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会的打上钩,不会的借助拚音读一读:
淘洗鹅卵石运载庄稼坑坑及隹汨汩半明半昧接提欲坠怀抱
©写一写,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难写的,写在田字格时,注意写正确、匀称O
1a«a*ii(«■*
I■1(•*i■4I••
1(i■
1**a*ii((I•*
,d1J♦.J
(2)秋夜场景图
①月夜中,“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呢?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来。理一理走月亮的几个
主要场景。
月亮升起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巴金三次看繁星,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
朗读课文,试着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地点看到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夜空下的遐想
(1)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
(2)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3)“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讨论区
我从________________
想象到了
(4)想象月下场景: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5)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读一读,找
一找。
3.有感情地朗读。
4.仿写排比句:我们的生活是的,是的,的。
二、发现不一样的月亮和星星
1.分享我的月下故事
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
受?
2.写写我的月下故事
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
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
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我仿佛看见,
我仿佛听见,我觉得O
任务三归巢的鸟儿和花牛的歌
一、读读鸟儿和花牛的歌
L制作人物名片
徐志♦:原名章,[蚣1,字植[应可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屋。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
■,■,湖、诗哲、海谷、谷、大乓、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谗港等。浙江海宁玦石
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刘大白:原名金庆松,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中国现代
K1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19年与陈望道'夏再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
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
2.读出诗中画。
(1)我能读准诗歌。
读了这两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最好出示要读的两首诗)
读这两首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读出诗中的情感。(最好出示要读的三首诗)
读读这三首诗,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读出诗的韵味。
根据诗的韵律自主选择音乐,然后进行配乐诵读。
活动二我的秋日诗语
1.读一读: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秋日
(1)我能读好《鹿柴》。
①读准诗的字音,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②读出诗的节奏。朗读这首诗。
(2)人物名片读一读。
王维,字屋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
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6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
(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
思照山居秋暝》等。
(3)我能读出诗中景物,理解古诗。
①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请用笔圈一圈。
②交流圈出的词语,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词语,理解诗意。
③运用所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每首诗的意思。
④看着诗的配图,读出诗的画面。
(4)读出诗的韵味。
读读这首诗,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古诗韵律自主选择音乐,然后进行配
乐诵读。
2.我还知道这些秋日诗歌
说一说:我从哪首诗里还看到秋天是怎样的?
3.写写我的秋日诗语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
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
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
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v/
任务四赏秋,请到这里来
一、写下最美秋景
1.我来推荐好地方
(1)我分享,我快乐
课前收集暑假出游景点的图片,给自己的图片配上几句推荐词。
(2)我会推荐好地方
①确定习作主题。
②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
特点来写。
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星级评价
小组成员我推荐的好地方
ft)•财型片.E
☆☆☆☆☆☆☆☆☆
☆☆☆☆☆☆☆☆☆
☆☆☆☆☆☆
☆☆☆☆☆☆
2.美好环境,你我守护
(1)我身边的环境问题
给我们的环境问题分分类吧!
※小钥匙※:讨论问题时,要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也要认真倾听,判断别人的发言
是否与话题有关。
(2)保护环境,我在行动
(3)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十条小建议
<______________
【语文万花筒】
・书目:
《观潮》周密
《海行杂记》巴金
《我的梦》巴金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
《天净沙•秋思》
《山居秋暝》《观沧海》《秋词》
・视频图片: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潮诗文
王在晋:“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王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
李廊:“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练习与评测】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Idngzhdo()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
来了,雾zhUjiGn()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小时候,妈妈常常qidn()着我的手来到小溪,来到zhuang
jia()地,来到pdtao()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
若()若()人()人()
人声()()()()相接
()崩()裂风()浪()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快乐屋。
1.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
⑵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2.我会补充句子。
卵石间有多少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着一个0
四、课文欢乐谷。
1.《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出
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
2.《走月亮》中“”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表
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O
3.《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了、和等景物,为我们描
绘了一幅
的画面。
五、综合测评
1.拓展阅读。
美丽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
哪里是路。一下车,我立即(jiji)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
好像熊熊的()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罩@怆0)住整个山
林。
我们爬到半山腰,近看黄护(")树,那一片片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家联展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足球心理辅导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自行车比赛场所在线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草原博物馆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履约保证金担保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政策性银行服务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互联网小额贷款风控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艺术家联展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三年级音乐教育创新计划
- 2025年中国案上雕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试题 语文 含解析
- 命案防控讲座课件内容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大数据应用与服务》赛项竞赛样题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9.1日益完善和法律体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授权独家代理商合作协议2025年
- PE特种设备焊工理论复习题库(带解析)
- 精准医疗复合手术室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快板 绕口令 《玲珑塔》
- 台湾民法典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