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整体备课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接着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恒久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生字表(一)是要求相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相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二,教学中须要留意的一些问题(一)识字及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二)阅读教学1接着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2发觉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遗忘这个根本的任务。(1)通过课后的思索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悟表达方法。(2)在课文中发觉语言表达的特点。(三)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要激发爱好,引起学生沟通的欲望。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育良好的语言习惯。(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3视察,思维,表达三种实力结合起来培育。4加强平常练笔的指导。(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探讨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探讨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当)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探讨报告”的方法:第一步:确定话题;第二步:获得资料;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单元备课第一组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酷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实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加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相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留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相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沟通做好准备。老师在教学时要留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奇妙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日。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情深意重。《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宏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沟通,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白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情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骄傲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从前西部繁华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忱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沟通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单元小结
1草原知识及实力:能相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看法价值观:,激发学生酷爱草原,酷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过程及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沟通: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宽阔的境界。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4.老师导言:今日,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会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通读课文,留意把句子读通顺,不相识的字请教同学。思索: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依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1.简介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奇妙风光呈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2.有感情地范读。3.学生自由练读。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特别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开心。”(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宽阔的意境。(2)假如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情愿上来高歌一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1)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画”。(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优美”的感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羡,又叫人舒适,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秀丽的小诗。”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似乎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句子比较: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似乎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事实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沉醉了,所以他感到四周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2)不同的心情对四周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5.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开心,令人惊羡,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细致品尝,专心赏读吧。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恒久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1.出示课题。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初入草原”,感受“潇洒”之美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特别潇洒,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潇洒”:(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特别潇洒”?(3)感受潇洒: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憧憬的呀!(4)表现潇洒:你能否读出这种潇洒的感觉来。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沉醉;行车的潇洒,令人憧憬;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索:假如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忱好客)3.草原人民的热忱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依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忱(2)你能否细致读读课文,读完后,及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5.沟通小结:热忱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热忱迎接:(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忱?(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解并描述:看,热忱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忱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忱?(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忱还不足以体现)。激情相见:(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老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假如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2)感情朗读,读出激烈,兴奋之情。盛情款待:(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宠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及美的展示。深情话别: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师导:夕阳西下,再奇妙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剧烈的蒙古舞蹈依旧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恋恋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6.“热忱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奇妙,是那样和谐,人们总盼望奇妙的瞬间能恒久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五,配乐朗读全文。板书:┌风光美美│└人情美课后小结
2丝绸之路(知识及实力:相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沟通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情感看法价值观:,激发学生憧憬古代文明,酷爱祖国西部的情感。过程及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带着自己感爱好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坎坷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今,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很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探讨安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日,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宏大的路呀!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宏大的路呢”?宏大体现在哪里?5.小组合作探讨。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6.激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情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1.感受“友情之路”。(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情体现在什么地方?(2)沟通,生发。老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恭候之远──边疆线上;恭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概,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恭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及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老师同时留意激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情,这怎能不是一条宏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宏大的路呀!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1)丝绸之路是宏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情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4)沟通,生发。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5)有感情地朗读。3.感受文化之路。(1)丝绸之路的宏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汲取外来文化的特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白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及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宏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宏大的路呀!四,总结升华,领悟现代意义1.老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华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沟通,生发。(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骄傲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3.激情朗读。五,作业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宏大的路”。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课后小结
3白杨知识及实力:相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感看法价值观:歌颂了边疆建设者听从祖国须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过程及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从前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日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二读: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沟通。(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索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索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察,点拨。(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沟通自己的学习收获。三,初步感知,沟通体会(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1)老师示范“疆”字,提示学生留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留意及“滔,焰”区分。(2)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生字,老师巡察,指导。第二课时一,抓住“深思”导入新课今日,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深思”是什么意思?快速阅读课文,请找一找“深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Δ”号标出,想想“深思”是什么意思?二,抓“深思”一词学习课文(一)学习爸爸第一次深思的内容。1.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深思。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速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深思。3.学习文章的5~13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就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留意要把兄妹俩争辩时那份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2)学生分角色朗读。4.学习文章第14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过渡:哥哥最终一个问话: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出示课件: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须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大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毅,不懦弱,也不动摇。(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2)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①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学生品读“哪儿须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大的枝干。”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生命力如此坚韧的特点读出来吗?③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毅,不懦弱,也不动摇。”
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毅不屈的品行吗?
当堂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毅不屈的特点,咱们来做一个小练习。风沙刮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打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干旱,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洪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感情朗读第14小节。5.学习第15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明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画上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出示课件: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1)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验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2)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3)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4)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二)学习爸爸第二次深思的内容。出示课件: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深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激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2.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深思,爸爸会想些什么?(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3.学生沟通探讨。4.理解爸爸的心。(1)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说明: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2)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说明条后用“心”字来扩词,老师相机板书:心情,心思,心愿。(3)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4)老师小结: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盼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指板书回答,并擦掉心中的“?”号。)三,想象拓展,布置课后小练笔1.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深思。老师启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他们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诞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深思。同学们想想,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四十年后可能在深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2.布置小练笔作业:同学们可依据以上的设想大胆绽开想象,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深思》板书设计枝干挺直白杨哪儿须要……就在哪儿生长坚毅课后小结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知识及实力:相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沟通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情感看法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过程及方法: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学习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难及坚韧毅力。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天路》引读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颂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好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日,西藏依旧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二,初读感受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凶恶”读准后鼻韵。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沟通)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说明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①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②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接着坚韧的工作③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英勇的,坚毅的,才智的,不怕苦不怕累……)(4)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英勇坚毅,充溢才智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4.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1)西方的媒体说明白什么?(2)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三,读后采访1.合作要求:(1)自己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志气及才智。(2)依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相互采访。(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务,做三次报道。2.采访提纲(1)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3)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四,现场报道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2)理解“下马威”。①什么是下马威?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④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3)是的,因为这群英勇坚毅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3)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4)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盼,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解决极度缺氧。(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2)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3)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4)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峻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为什么?他们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①是工人们的志气和毅力。②是科技人员的才智。③是党中央的关怀。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5)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毅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四,总结升华1.(屏幕出示最终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终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当,全线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铺轨743公里,今年年底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7月进行列车试运行。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旅游列车。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48小时。).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探望奇妙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天路。(播放西藏美丽的风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终画面定格在一个西藏小女孩站在铁轨边上,远眺拉萨的方向。)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芜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恒久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华富有。.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写下来)附板书:课后小结口语交际一·习作一学习目标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议,探讨活动的方案。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及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准备做具体清晰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课前准备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爱好,组织探讨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的憧憬: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2.假如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3.组织学生探讨:用哪些方式才能及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相识;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可能通过媒体来相识;二,合作探讨,汇合精华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探讨,策划活动方案。2.老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及探讨,合作。3.全班沟通活动方案:(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2)比较熟识后,发出邀请,一同参及活动。(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赐予生活上的资助。(4)……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1.探讨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2.假如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上节课我们已经探讨过活动的方案了,今日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二,探讨内容,激发写作灵感1.小组探讨: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状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具体地进行介绍。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盼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想了解对方的哪些状况。……2.留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依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敏捷地采纳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福,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终,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状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恳求等,最终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2.开始写信。四,典型评价(1)回顾沟通:写好这封信要留意哪些?①学生探讨。②投影出示。(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比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①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②学生再次依据评议标准思索,评议。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典型评价1.回顾沟通:写好这封信要留意哪些?(1)学生探讨。(2)投影出示: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比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2)学生再次依据评议标准思索,评议。(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二,接着写作,在沟通中充溢内容1.沟通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在沟通中知道自己还须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2.沟通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学生各抒己见,过探讨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3.留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三,合作沟通,在修改中完善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及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2.课堂沟通。把自己认为最满足的一部分文章及大家一同共享。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回顾·拓展一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沟通学习及感悟。2.积累古诗。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沟通平台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自由地进行课堂沟通。3.选择重点绽开探讨。(1)说说对西部的相识和感受。老师可以帮忙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相识,比如: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相识。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行来比方,示意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阅历,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二,日积月累1.导入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2.学生自由朗读,假如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际”,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际。“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始终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概;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此诗写九曲黄河的宏伟气概,并绽开奇妙的想象,表现作者的憧憬及追求。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第二课时趣味语文1.谈话导入。师:批改作文时,常发觉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随心所欲。或一“,”究竟,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顺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日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2.学生读文中故事。3.沟通读后感受。4.老师供应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应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唯恐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依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③某家有少女人材特别丑陋全无一双好脚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6.小结。标点确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第二组童年,是充溢纯真和情趣的时间,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间。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稳及恬淡,闲散及满足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颖 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觉》写童年时好玩的发觉。《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幻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奇妙,童年时间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验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沟通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沟通“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沟通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沟通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立志的名句,课外去阅读关于童年的故事等项内容。老师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及表达,语言积累及语言运用,课内及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沟通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单元小结
古诗词三首知识及实力:相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相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过程及方法: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学习重点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配乐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牧童》(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特别熟识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2.沟通《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4.师配乐范读。5.生猜大意,沟通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然,舒适,自由,自得其乐等。(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留意“牧,蓑”的字音,字形。2.借助工具书,注释,及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确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4.师生互动沟通对诗歌大意的理解。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密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然自由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沟通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1.师:想象一下,假如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生互动沟通。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确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二,学习《舟过安仁》(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1.视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2.生自由读诗。“遮”,留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1.指名读诗,正音,留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3.师生互动沟通诗歌大意,可以先沟通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沟通探讨。(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惊奇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尽然撑着伞,细致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宠爱他们吗?为什么?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三)布置作业,延长拓展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村居》第二课时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视察此课题及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分。(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颂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巡察,发觉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及学生个别沟通。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殊提示学生留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5.沟通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订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澄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特别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当赐予确定。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由忙些什么?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订正。再读。提示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谐,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开心。四,改编歌曲,激发爱好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颂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好。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五,总结谈话,回来整体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相识,盼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竞赛。课后小结
6冬阳·童年·骆驼队(知识及实力:.相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宠爱的句子。课余,有爱好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过程及方法: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课前准备1.歌曲《送别》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这是依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奇妙童年的深深依恋。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老师要激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1)看骆驼咀嚼。2)看骆驼脱皮毛。(3)关于铃铛的遐想。4)怀念骆驼队。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好玩,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三,深入阅读,品尝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课堂沟通,随机指导。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宁静的看法……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视察很细致:“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织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的时候很投入:“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很宠爱骆驼:尽管骆驼很丑,但是看法很宁静;而且“我”情愿长时间的看着它。……②想一想,在什么状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同桌相互说一说。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凝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2)我无趣的心灵中却充溢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确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我”很宠爱骆驼,不盼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
“我”很怜悯骆驼,他要走那么多的路,确定很孤寂,铃铛不但可以给孤独的旅客增加情趣,也可以给骆驼增加情趣。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②比较句子
我无趣的心灵中却充溢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我无趣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溢”而不用“有一个”?“充溢”说明什么?
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我”很关切骆驼。
“我”很宠爱骆驼。
“我”很和善。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四,作业1.选择宠爱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视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第二课时一,接着品读,感悟童年1.自由朗读课文,思索: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惦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3.课堂沟通,随机指导。(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2)童年可以做自己宠爱的事。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童年的傻事多么奇妙。
“我”的心中充溢了留恋。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我静默地想,渐渐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童年又重领于我的心头。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悲伤
暖暖的心情
失落和怀念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2.选择宠爱的段落背诵。三,拓展延长,珍惜童年1.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3.举荐阅读《城南旧事》。课后小结
7祖父的园子知识及实力:.相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情感看法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过程及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日,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及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1.用自己宠爱的方式再读文。2.找出自己最宠爱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3.想一想,你什么宠爱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四,汇报沟通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纹丝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簇新美丽。”(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特别可爱;“我”对它们特别宠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奇妙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好玩?说说为什么?(1)预设学生宠爱的事情可能有: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仿照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无趣;“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溢了新颖 心,都特别宠爱的原因,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常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由,快快乐乐,等等。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特别宽容,宠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特别自由快乐;等等。(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玩?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照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似乎就看到“我”一样。等等。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情愿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由,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由,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溢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奇妙,充溢活力。(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奇妙。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奇妙。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课后小结8童年的发觉知识及实力:相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情感看法价值观:.,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育学生发觉,创新的意识和主动关注生活的看法。过程及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学习重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育学生发觉,创新的意识和主动关注生活的看法。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独创及发觉,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除和迫害的风险。”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觉”。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独创发觉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爱好1.老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觉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揣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觉”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留意“澄”字的发音。2.默读课文,思索:“我”童年的发觉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觉的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4.细致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索:“我”那非凡的发觉,是怎样发觉的?2.依据学习安排,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安排:(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觉流程图。3.小组汇报,课堂沟通。(1)“我”是在做梦中发觉自己总在翱翔,并且发觉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新颖 ,想解决这个奇异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原委是怎么来的。(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宏大的“发觉”。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觉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觉和发觉的过程。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感悟“发觉”1.默读课文,思索:从“我”的发觉和发觉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2.课堂沟通,依据学生的理解,或许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我”是一个充溢幻想的孩子。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假如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喜,新颖 ……)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当“我”发觉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特别兴奋,得意……)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我”是一个宠爱刨根问底的孩子。①那天我们几个人确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异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②我渴望弄明白,人原委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觉将来的人应当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探讨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说明……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独创或发觉,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除和迫害的风险。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独创或发觉,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除和迫害的风险。”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哥白尼热忱地宣扬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终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志气去面对……②听完这句话,你或许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处。
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灵。二,联系生活,憧憬“发觉”1.从“我”的童年发觉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探讨,老师要激励支持。比如: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细致视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索,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觉”。(3)童年很奇妙。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觉?说出来和大家沟通。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宠爱的段落。2.写一写自己的“发觉”。课后小结
9儿童诗两首知识及实力:,相识本课生字,背诵宠爱的诗歌。假如有爱好,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情感看法价值观:感受童年华蜜快乐的生活和奇妙的愿望。过程及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学习《我想》(一)导读引入,激发爱好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师导:今日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奇妙心愿。4.说一说自己最宠爱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青翠的情景,谈感受。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三)回来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奇妙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觉。老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幻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二,学习《童年水墨画》(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2.指名读诗,沟通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老师有必要加以说明。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2.欣赏沟通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突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玩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奇丽多彩。三)比较鉴赏,仿照习作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分?2.生探究,发觉。3.沟通感悟。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幻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动。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获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确定的故事情节性。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幻想或者也曾经有过很多好玩的童年往事,仿照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幻想及童年往事。6.生动笔习作,老师巡察。7.沟通作品,师生互动点评。(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记忆,保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很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日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课后小结
口语交际·习作二学习目标1.培育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沟通,互动。2.通过沟通,感受童年的奇妙,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酷爱生活。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好玩的事情,表真情实感。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晰,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好玩,细致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觉》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玩,天真,可爱……)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好玩,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晰。(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晰,说具体。三,课堂沟通,共享童年1.每个学习小组评比最难忘的童年故事。2.各个学习小组轮番在班内沟通最难忘的童年故事。要求:一位同学讲解并描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程技术员兼职聘用协议
- (2024版)国际物流仓储服务长期租赁合同
- 2024关于用户服务合同范文
- 2024公司土地转让合同样本
- 2024定期性赠与契约合同
- 2024年国际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合同
- 2024广告制作合同注意事项
- 2024年工程进度保证协议
- 2024年工业厂房装修施工合同
-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乘车合同
- 中医儿科脾胃病辨证治疗课件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学设计
-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精品课件完美版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文物与博物馆学课件
- 少儿羽毛球培训方案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课件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培训课件
- 新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课件(第二课时)
- 首件验收报验表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共11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