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学安排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及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三角形,位置及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二,教材简析:小数的意义及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及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及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的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相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空间及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及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相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揣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实践活动“养分午餐”和“小管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实力。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驾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驾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实力。
3.相识三角形的特性,会依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驾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相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验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育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育探究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实力,初步形成视察,分析及推理的实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细致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四,学情分析:从上学期了解的状况来看,由于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存在着差异,这就须要老师在教学中,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留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状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驾驭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看法的问题,有待于今后主动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五,方法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胜利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究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留意培育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敬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留意培育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创新意识。
6,留意引导学生参及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试验教材依据《标准》的理念及目标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标准》P21),实行的是及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殊值得留意的是象“24-8×2”这样乘除在后的类型是第一次出现),并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概括和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块:1.及解决问题相结合,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
有关0的运算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驾驭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在经验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细致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已遇到过本单元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有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其中的运算顺序,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须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喧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沟通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激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思索,归纳,主动解决问题。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觉并总结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借助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教学难点:会用括号列综合算式。五,课时安排:5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驾驭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育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实力。
2.自主探究,沟通探讨
3.通过自主探究,发觉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驾驭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学情分析:有前面的学习基础,估计学生依据主体图提问题和列算式都不是问题,可能个别学生会列分步计算,要引导学生渐渐的适应列综合算式,另外,对于书写也要严格要求。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和练习题纸教学过程: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依据图中供应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沟通,然后在班上沟通。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索,尝试解答,小组内沟通
全班沟通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沟通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沟通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沟通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弄清便宜及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留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实力;
驾驭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尝试自学,总结出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通过尝试自学,获得胜利的欢乐教学重点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实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
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沟通解答。
2,完成“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沟通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育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沟通。
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视察分析积累,驾驭知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培育积累分析实力教学重点难点:驾驭有括号于没有括号的区分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明运算顺序并脱式计算(题目自拟)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有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依据什么?
激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沟通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需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运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老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例5,例6,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教学目标: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驾驭关于0的运算。2.视察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驾驭关于0的运算。3.通过视察,总结,培育细心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新课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沟通探讨结果
老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状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2,完成“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总结有关0的运算
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当留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
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
说明: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详细状况及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第7-17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出示四道混合运算,学生说明运算顺序(题目自拟)
二,练习
1,练习二第7题
可以用三步计算也可以用两步解决,审题后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2,练习二第8题
学生经验填表——说思路——视察比较表中数据变化这一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
3,练习二第9题
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4,练习二第10题
启发学生用生活阅历理解题意,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索的基础上沟通各自想法。
5,练习二第11题
先让学生明白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索,作出正误推断,作后组织全班沟通思索过程及依据。
6,练习二12,1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沟通自己的思索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7,练习二第14题
引导学生明白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数,弄清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启发学生用代换方法进行思索。第二单元
位置及方向一,教学内容: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相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四周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依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相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相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四周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四,教学重,难点: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五,课时安排:4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有关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详细的活动,相识方向及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依据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依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相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相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四周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直尺,量角器。学具打算:直尺,量角器。课前打算:搜集“定向运动”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汇报搜集的资料指名学生汇报搜集的“定向运动”的资料。得出:“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罗盘)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老师:辨别方向和运用地图的实力是参及定向运动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实力。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有关位置及方向的知识。二,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老师:你们会看这幅定向运动图吗?(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今日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1号点的详细位置。问:要想知道1号点的详细位置须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明确:须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明确条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确定1号点详细位置的详细方法。(学生在小组探究的时候,老师巡察,引导学生发觉1号点所在的位置不是正好的东北方向,而是往东偏北的方向上,还要量出偏了多少度,最终两处相距多少米。)2,“做一做”,出示:小明家旁边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依据图示填写并汇报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的第1题,是让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学生小组合作,想方法在地图上用怎样的方法比较精确的确定某城市的方向。2,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看图,尝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同位交换,相互量一量,看谁填写得更精确。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练习三的第3,4题。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实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爱好和意识。教学重,难点;能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学生打算: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教学例21,出示例2题目要求,并出示主体图,以要求(1)为例让学生说说教学楼在什么位置。2,老师:同学们已经能正确的看图例了,那么教学楼距离校门多少米呢?学生回答。问: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左下角的图例所示一厘米代表50米,从校门到教学楼有三段,,也就是距离150米。3,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自己画出图书馆和体育馆的所在位置。学生小组探讨,标出详细位置所在。展示汇报绘制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距离多少米是怎么画的。)4,老师小结画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并明确指出:在一幅图中图例应当是统一的,用同一个图例。(二)巩固练习1,
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展示,沟通。2,
练习三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位交换,相互检查,然后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推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随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推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视察书上插图
小组探讨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探讨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探讨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详细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详细状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二,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嬉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及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三,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刻本22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沟通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难点:依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视察物体的位置。教学打算: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
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小组探讨: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描述行走路线
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探讨: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及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依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
(2)说出详细路线:
从起点动身,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终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三,开放题:公园巡游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验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驾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觉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育归纳,推理的实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实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殊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阅历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驾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验探究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觉并概括出运算律。四,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五,实行的措施: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敏捷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9页,练习五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视察,比较,发觉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实力目标: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概括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教学重,难点:对加法交换率,加法结合率的理解,驾驭和应用。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引入谈话。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步,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出示主体图)2,获得信息。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沟通,然后全班汇报。)3,解决问题。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字几列式并口答。)(二)探究规律1,加法交换律。(1)解决例1的问题。依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
里填什么符号?
40+56
56+40,(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捷的话概括出来。(4)反馈沟通。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揭示定律。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随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③怎样表示随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沟通。)④沟通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⑤依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25+65=
(生:等于65+25)
78+64=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2,加法结合律。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沟通。多媒体展示线段图:依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觉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我们来探讨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么计算:比较88+104+96
88+104+96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
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视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隐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a+b)+c=
+(
+
)(5)问:用语言表达及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连一连。83+315
64+(73+37)87+42+58
315+83(64+73)+37
87+(42+58)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终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四)全课小结1,今日我们发觉了哪些数学规律?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么发觉,归纳的?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五)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第二课时
加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5—7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实力目标: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打算:
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1,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学生回答。2,
计算下面各题425+14+186
41+159+282(二)新授1,老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求出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的安排还剩下几天。你能球处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安排吗?(出示例3挂图)让我们先来看看后四天行程安排的详细内容及已知数。指名学生叙述。找出详细内容和已知数。明确要求的问题。老师:请同学们尝试独立计算。2,沟通各自的算法。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通过学生的汇报,老师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老师可有意识的提问: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依据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依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比较简便。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学生假如出现:115+132+118+85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200+250老师都应当给及确定。(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做题之前,先让学生视察算式,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各自动手计算。2,练习五的第5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假如学生按顺序计算也应当允许。3,
练习五的第6,7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沟通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四)全课小结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加法运算定律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2,实力目标: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概括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加法运算定律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四则运算是哪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学生回答)(二)设疑激趣,探究新知1,老师:加法有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有吗?猜一猜。(生:有)问:你认为用字母怎样表示?生:a×b=b×a
a×b×c=a×(b×c)
老师:大家光猜不行,要有科学依据。小组合作,验证字母公式是否成立。2,汇报:(1)交换律生1:23×11=253
11×23=253
23×11=11×23生2:4×7=28
7×4=28
4×7=7×4生3:0×1=0
1×0=0
1×0=0×1,特殊例子成立,其他的就成立。生4:4×25=25×4,4个25既可以用4×25,也可以用25×4。(2)结合律生1:(9×3)×18=18×(3×9)生2:(4×5)×6=4×(5×6)生3:(0×1)×2=0×(1×2),特例行,其他的也行。老师:不能单单举一个例子就下结论,应当举大量的例子,假如结果一样,才能下结论。生4:(7×4)×3=7×(4×3)生5:(80×2)×3=80×(2×3)生6:(25×4)×20=25×(20×4)疑义,改正:(25×4)×20=25×(4×20)(三)全课小结老师:通过同学们的验证得出了结论,知道乘法也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问: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学生回答)(四)练习1,教科书37页练习六的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再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说各题分别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2,作业:练习六的第3,4题。第四课时乘法安排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5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安排律。2,实力目标: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安排律。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渗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乘法安排律意义的理解。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学前打算1,口算。25×18×4=
50×2×81=2,先口算出结果,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7+4)×5
7×5+4×5(5+2)×3
5×3+2×3(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再来学习乘法安排律。(板书课题)2,学习乘法安排律(1)(投影出示)由25个小组参与植树,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4+2)×25
4×25+2×25=6×25
=100+50=150
=150答:一共有150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使学生明确:虽然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相同。清同学们在视察两组算式,你发觉了什么?(2)投影出示:(18+7)×6
18×6+7×620×(15+9
)20×15+20×9提问: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相等吗?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有相等关系的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号连接?引导学生分析,概括:a,等号左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和及一个数相乘)b,等号右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数分别及这个数相乘,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c,你们所说的“一个数”和“这个数”指的是什么数?(指同一个数)d,请你们举例说明。老师:请同学们结合算式想一想,发觉了什么规律?(学生沟通)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安排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3)学习用字母表示乘法安排律。假如用字母a,b,c分别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出乘法安排律呢?(a+b)×c=a×c+b×c3,反馈:例3下面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3+8)×125=
×
+
×
2,练习六的第5题。其中的第1,3小题运用了乘法安排律;第2小题只是按运算顺序计算,没有运用运算定律;第4小题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四)思维训练1,甲数比乙数的3倍多4,甲数是94,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2,应用乘法安排律计算下面各题。
42×99
99×38(五),课堂小结
第五课时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练习六的第6——9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2,实力目标: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比较数量的进行简便计算。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比较数量的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选择:(1)(10+5)×4及下面的(
)式相等。
①10×4+5
②10×5×4
③10×4+5×
(2)及a×6+b×6相等的式子是()①(a+b)×6②(a-b)×(6×6)③(a-b)×6(二)练习1,练习六的第6题,要启发学生运用乘法安排律使较困难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口算。2,练习六的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视察没一组算式,推断上下两个算式是否的数相等,并说一说理由。再确信每组中自己认为能算得快一些的算时,算出的数,并说一说这样选择的理由。3,练习六的第8题,学生可能45×5或5×45;也可能(4元+5角)×5。学生假如直接口算或列出竖式算出结果,都是可以的。4,练习六的第9题,因为后面例5主要探讨的就是类似的简便计算。这里可以从算式的意义上帮忙学生理解。如:167×2+176×3+167×5可以理解为2个167加上3个167再加上5个167等于10个167,故方框里填10。(三)小结第六课时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驾驭减法中的简便算法。2,实力目标:使学生能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实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和依据简便方法敏捷计算。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学前打算1,口算。(投影出示)112+59=
123-39=
203+99=
128-99=2,口算。第一组:78-16-14=
80-18-12=
95-25-15=第二组:78-(16+14)=
80-(18+12)=
95-(25+15)=老师:通过口算这两组题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第二组的题口算起来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的简便算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投影出示)例1:一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日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老师: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沟通。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
234-66-34
234-66-34
234-66-34=168-34
=234-(66+34)
=234-34-66=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答:还剩134页没看。学生说一说解答的理由。引导视察:这几种解答方法哪个更简便些?为什么?(学生回答)2,练习。出示:528-53-47视察:这道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小组探讨: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汇报沟通:因为53及47的和是整百数,从528里面减去整百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独立解答,投影出示:528-53-47=528-(53+47)=528-100=428小结:刚才我们对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进行了学习,同学们驾驭的很好,在计算一些从被减数以此减去几个减数时,要先细致视察几个减数的和是否是整十,整百或整千数。假如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就可以用从被减数里减去这几个减数和的方法进行简算。(三)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已知的信息及提出的问题。在提出的问题中,重点让学生说说“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明确:只要接近100,比100多,比100少都可以。而且没有要求“最接近”。学生小组绽开探讨,汇报结果: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①
56+31+24=80+31=111(元)②
56+31+19=56+50=106(元)③
56+19+24=80+19=99(元)④
31+19+24=50+24=74(元)方法二:先算四本总价,再减一本价钱56+31+19+24=50+80=130(元)①
130-19=111(元)②
130-24=106(元)③
130-31=99(元)④
130-56=74(元)
2,第二个问题学生在沟通解决第一个问题后探讨第二个问题。汇报:(学生简单想到以下两种算法)100-48-47
100-(48+47)老师也可出示两张50元钞票加以启发:假如付出的100元是两张50元的,买48元,47元的两本书,可以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学生回答)(四)巩固练习1,
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后两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读题后说说他的理解,再列式解答。3,
练习七的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让学生熟识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五)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在解决详细问题时要敏捷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解答。第七课时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练习七的第2——8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驾驭加,减法的简便算法。2,实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能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实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四,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1,练习七的第2题,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列式。沟通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两种算法的第一步,得到的是什么。即:2000-416-284
2000-(416+284)
第(2)峰的高度
第(3)峰比第(1)峰低多少米
2,练习七的第3题,5名队员的身高正好从左往右,后一人都比前一人高2厘米,通过“移多补少”可知中间这位队员的身高就是他们的平均身高。因此,列出算式后,可以通过交换,结合求和再除以5,也可以通过视察,直接写出得数。
3,练习七的第4题,有必要提示学生细致审题,搞清已知“样品2255元”是降了再降后的价钱,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原价是多少钱?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
4,练习七的第5题,强调学生审题,学生简单只看数据能否“凑整”,而忽视算式的整体。常见错误如:672-36+64=672-(36+64)
25+75-25+75=100-100
对此,应强调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连加,连乘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
5,练习七的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教科书上的表格中,订正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
6,练习七的第7题,首先要让学生理解,4390是6月11日上午10时之前已出院的总人数。表中的人数是6月11日上午10时以后各时段新出院的人数。结合本题的内容,可以适时渗透及时,精确的统计对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限制疾病的重要性。1,练习七的第8题,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做完后老师检查。2,思索题,可以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再思索。结果:1963×4=7852;1738×4=69523,小结本课练习状况。第八课时
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例3及该页上“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实力目标: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单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单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打算:
教具打算:多媒体,实物卡片
学具打算:小棒若干教学过程:
(一)口算1,上下两题为一组:560÷8÷7=
720÷9÷8=
1800÷3÷6=
6200÷62÷10=560÷56=
720÷72=
1800÷(3×6)=
6200÷(62×10)=2,你发觉了什么?(二)动手操作1,出示16个苹果的教具。(1)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苹果?(2)把每份中的8个苹果,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怎样列算式?请一位学生说,老师演示:其他同学边看演示遍列算式。(16÷2÷4)2,提问。①从刚才分苹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把16个苹果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几份?(8份)②这个8份是怎么来的?(2×4)③那么现在每份几个?又可以怎样列式?16÷(2×4)④算式16÷2÷4及16÷(2×4),最终结果都表示什么?相等吗?⑤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是连起来?3,学生操作。拿出12根小棒。①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再把每份中的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②用两种方法列式。③比较两个算式,能用等号连起来吗?(三)小结规律1,视察比较,说说你发觉了什么?16÷2÷4=16÷(2×4)12÷3÷2及12÷(3×2)2,沟通并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四)学习例3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1)投影第43页主题图及例3的文字。(2)学生口述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及问题。2,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3,沟通解决问题的算法,说出先算什么。4,比较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便。(一)
练习
1,完成第43页“做一做”第1题左边的两小题。
2,口算。
老师逐一出示以下口算题,全体学生听老师口令用手时表示得数,然后说出口算的方法。(1)
81÷3÷3(2)
120÷12÷2(3)
240÷5÷24(4)
210÷(7×6)(5)
350÷(25×7)3,完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4,自编一个可以用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1)在前后桌四人小组内沟通。(2)老师通过巡察,发觉编得好的,在全班沟通。(二)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九课时
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4,练习八的第4,5和第6题的前四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驾驭乘法的简便算法。2,实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能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实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和驾驭乘法的简便算法,能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12=4×(
)
25=100÷(
)32=4×(
)
125=1000÷(
)(二)教学例41,出示例4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问:“一打装”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老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②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③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④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⑤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⑥
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老师:问题①包含在问题②里面,问题⑤,⑥请同学们自己当练习完成。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问题②,③,④。2,“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小组沟通。假如没有学生想到用100÷4代换25,可以提示学生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或先让学生笔算出12×25的积,在完成书上例题中的填空。比较两种简便算法,探讨“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学生探讨后回答。3,“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思索可能出现:12×25=3×4×25。老师可以酌情给及启发,如:把25和看成100盒,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怎样才能使积不变?解决“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三)巩固练习1,练习八的第4题,让学生看算式,说依据,指出每个算式运用了什么定律。2,练习八的第5题,其中前两题是对的,后面三题都是错的。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后面三道题分别错在哪里。3,练习八的第6题,每意题都可以简便计算,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后,通过讲评加以对比,辨析。(四)全课小结第十课时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5和练习八的第7,8题,思索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驾驭乘法的简便算法。2,实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能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实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和驾驭乘法的简便算法,能依据简便方法正确敏捷的进行计算。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25×200+25×4
4×25+2×25
80×125-8×125(二)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计算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明确:科考队3月1日动身,7月26日返回,要求的问题是科学考察实际用的天数,而不是安排用的天数。学生独立思索,尝试列式计算。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出现:①按月计算的思路,依据已知的动身,返回时间,可以知道整个3,4,5,6月都在外面,7月有26天在外。所以列算式:31+30+31+30+26
或
30×4+2+26②按周计算的思路,一周一周的数,共有21周,每周7天,所以列算式:7×21+13,老师: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沟通解决。(三)巩固练习1,练习八第7题,题中多边形可以划分为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因此又可以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本题事实上是乘法安排律的一种几何模型。列式:21×9+19×9=(21+19)×92,练习八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第十一课时综合应用:养分午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实力目标: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3,思想教化目标: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养分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打算:
教具打算: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老师:同学们,咱们班有吃小饭桌的学生吗?(生:有)
小饭桌的老师为你们打算的午餐丰富吗?有养分吗?(生答)
你们知道一份养分午餐须要符合哪些条件?要从哪几个方面对午餐进行评价吗?(学生:不知道)
出示49页专家的话: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得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2,出示: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表。(学生阅读)
3,出示:民主路小学今日为学生供应的三种午餐菜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热量和脂肪两个角度来探讨,推断“今日学校供应的午餐是否符合养分标准”。(二)搭配新菜谱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10种菜肴,参照养分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搭配出符合养分标准的午餐。2,将全班学生全部的配菜方案列出来。组织学生依据这些方案选出自己宠爱的5种,并将教材49页的表格填完整。(三)解决问题1,依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2,依据统计表中的5种方案逐一计算出“哪一种搭配获得的蛋白质最多”。3,引导学生结合本次实践活动,了解本班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看一看偏胖或偏瘦及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养分角度对这些学生提出看法和建议。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思,相识小数的计数单位,驾驭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实力目标: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依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确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相识”和“小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四,教学重,难点:驾驭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能依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确定的小数数为,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五,实行的措施: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2,留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阅历,促进知识的迁移。六,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九的第1——5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驾驭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2,实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小数正确表示图中阴影部分。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抽象概括实力,动手操作实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小数的意义。教学打算:米尺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操作引入
老师指着手中的米尺问:米尺有什么作用?当学生回答后。老师说现在咱们就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有几米。当老师测量三次后,指着剩下的部分问:剩下的部分还够不够1米?假如用米作单位还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学生回答:不能。老师问:那用什么数来表示?学生回答:可用小数来表示。师接着说:对,可用小数表示,这种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经长遇到。例如:在测量人的身高,物体的长度时常常遇到得不到整米数,这时咱们就用小数来表示。什么数是小数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教学小数的意义。1,相识一,两位小数
出示例1主题图让生视察
(1)师问:从图上看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生答:0.1米)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3分米写成0.3米。
老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如下:
1分米→
1/10
米→0.1米。
3分米→
3/10
米→0.3米。
师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一位小数可表示成几分之几的数?0.1表示几分之几?0.3表示几分之几?(2)师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7厘米,13厘米分别写成0.7米,0.13米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厘米→
1/100
米→0.01米。
7厘米→
7/100米
→0.07米。
13厘米→
13/100米
→0.13米。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7表示几分之几?0.53表示几分之几?
2,相识三位小数师问: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照这样分,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1份是多少?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8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3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13表示几分之几?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毫米→
1/1000
米
→0.001米。
8毫米→
8/1000
米→0.008米。
13毫米→
13/1000米→0.013米。师述:若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母是10000的分数来表示,写成小数就是四位小数。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五位小数等。3,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师问:1/10里面有几个1/100?1/100里面有几个1/1000?在这些分数中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整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师述: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因此这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圆点隔开,用来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这样的数就叫小数。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写作0.1;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写作0.01;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0,写作0.001;(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51页的例1及“做一做”的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后订正。老师可强调做题时要看一看小数的单位和要求的单位是否及一样。
2,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1题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订正时让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3,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2题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后订正。4,练习九的第3题,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相识。5,练习九的第4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十几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6,练习九的第5题,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让学生娴熟驾驭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技术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内容?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1分米→
米→0.1米。3分米→
米→0.3米。1厘米→
米→0.01米。7厘米→
米
→0.07米。13厘米→
米
→0.13米。1毫米→
米
→0.001米8毫米→
米→0.008米。13毫米→
米→0.013米。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4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6——13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小数。2,实力目标: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的读,写数的实力,提高知识迁移实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旧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思想教化目标: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细致读数,写数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1,口答:0.2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08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分米=()米
5厘米=()米6毫米=()米74厘米=(
)米(二)探究新知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1)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的数都是0,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整数,如1.5米,21.8米,这样,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依据问题回答)板书: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2)指名学生回答整数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同时在整数部分下面列出整数的数位顺序。(3)说明: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依据确定的顺序排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4)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5)引导学生看表回答: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和整数1有什么关系?说出小数点两边的各个数位和计数单位是什么(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位。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非常位。是十进制关系。学生口答。)2,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出示例2:怎么样读小数?(学生口答。老师概括)<1>学生读数,老师板书:0.58读作:零点五八3.5读作:三点五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2>强调: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3>练习:教科书第53页“做一做”。(2)出示例3:怎样写小数?老师概括。(学生说说写法。)<1>学生写数。师巡察。指名板演。(独立写数。)<2>强调:写小数部分完全依据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个数字,不能有遗漏;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探讨回答,后归纳。)<3>练习: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独立解答。(三)巩固练习1,第6,7题,由学生读出或写出其中的小数。集体订正。2,第8题,可以先提示学生弄清晰从0到哪里表示1,从哪里到哪里表示0.1,再让学生找标出各数的位置,用箭头标出并写上数就可以了。最终的3.85,只要学生把箭头指向3.8和3.9中间就可以了3,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展示学生是怎样涂色的。4,第10题,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小数,丰富学生对小数的感性相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5,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第13题,可以这样想,45001中有两个0,而小数中有几个0就读几个0,所以小数点只能在两个0之间。(四)全课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作业:教科书第57页练习九的第11题。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59页例1—例3,及相关“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驾驭小数的性质,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2,实力目标: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3,思想教化目标:培育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抽象概括的实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驾驭小数的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教学难点:依据已有知识发觉,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进行应用。教学打算:教具打算:多媒体学具打算:三段导线,正方形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1师:今日早上,老师刚来到学校,就有三名同学吵着来见我,原来他们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大家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王晓溥同学昨天家里安装了电灯,剩下了一段导线,他想把这段导线送给自然老师做串联电路的试验,自然老师看到以后,请三名同学测量了这段导线的长度,看看这段导线适合哪一段电路。三名同学用直尺测量后,分别得出三个答案:王晓溥说是0.1米,金毅说是0.10米,朱福强说是0.100米,为此他们三个争吵不休,都认为自己说的对。现在这段导线就在你们的手中,请你们帮忙一下这三名同学好不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直尺测量这段导线的长度,并在直尺图上标出来,然后探讨一下究竟谁说的对。(学生探讨)(电脑演示)师:(1)王晓溥所测量的这段导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1分米为什么等于0.1米?
(2)金毅所测量的导线的长度,你可以怎样表示?10厘米为什么等于0.10米?
(3)朱福强所测量的导线的长度,你可以怎样表示?100毫米为什么等于0.100米?老师:现在谁情愿拿着你的直尺和导线,看着屏幕上内容说一说究竟谁说的对?(老师用课件协作学生说明)老师:以上几名同学认为三名同学都对,大家同意吗?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通过刚才的探讨和学习,你们发觉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相等)为什么相等?谁情愿再来说一遍。生: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老师板书)2,教学例2老师:现在同学们细致视察这一组数据,假如我们把0.1米,0.10米,0.100米后面的单位名称“米”去掉,它们还相不相等?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好不好?请同学们试着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老师板书)学生1:0.6=0.60=0.600学生2:0.8=0.80=0.800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载视频监控行业并购重组扩张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制氢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柔性OLED行业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纱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关于煎饼的市场调查问卷
- 2024-2030年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 天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企业保安队伍建设合同范本
- 2024年九年级上德育工作总结
- 《组织与胚胎学》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八省联考)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化学试卷(含答案)
-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鲜版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最新格式)
- 最新拉链厂安全操作规程
- 述职报告评分表
- 变压器交接试验报告(1250)
- LOI外贸采购意向(标准样本)
- 水电交接确认单(共2页)
- CTG-MBOSS CRM20 分总册_普训版_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