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09年1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09年1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09年1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09年1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行政史年月真题

0032220091

1、【单选题】明代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

宰相府

都督府

A:

内阁

B:

六部

C:

答D:案:D

解析:六部是明朝重要的职能机构,其地位和权力因中书省的废除而较前代空前提高。六

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其间再无转承机关,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2、【单选题】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

教育为主、惩戒为辅

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A:

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为辅

B: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C:

答D:案:A

解析: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对于违

反行政纪律的于部,首先晓之以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是在说服无效的情况

下,才予以惩罚,惩戒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教育干部。

3、【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确立始于()

隋炀帝

隋文帝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答D:案:A

解析:隋朝废除了门阀政治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4、【单选题】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郎中

御史

A:

B:

柱国

C:

答D:案:C

解析:到西周晚期,官僚机构的权力开始集中于一人,出现了《周礼》中所说的天官冢宰

这种百官之长的职位与人物,这已类似于秦汉时期的丞相。

5、【单选题】1876年清政府收复新疆天山南北的将领是()

张之洞

左宗棠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答D:案:B

解析:1865年,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在英国的支持下,侵占天山南北,建立“哲德沙尔

困”,妄图将新疆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1876年,左宗棠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

北。

6、【单选题】1923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其性质是()

军政合一的政权机关

最高军事参谋机关

A:

纯粹的军事指挥机关

B:

最高司法机关

C:

答D:案:A

解析:大元帅大本营是军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实行大元帅独裁制。大元帅总揽军政大权,

指挥、调动各军,任命文武官员,决定政府机关的设裁,公布条例,发布命令。大元帅不

由国会产生,也不受其他机关制约。

7、【单选题】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一般情况下,县级

以上行政干部的任免机关是()

解放区参议会

中共中央

A:

省政府

B:

大解放区人民政府

C:

答D:案:D

解析:为了加强行政干部的管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在一般情况

下,县级以上的行政干部均由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统一任免。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省政府才

能任免县级干部,但事后必须报大解放区人民政府备案。

8、【单选题】抗战前,国民政府地方人事的统一管理机构是()

行政院

考试院

A:

监察院

B:

地方各省政府

C:

答D:案:B

解析:抗战前,地方人事由考试院统一管理。抗战爆发后,地方人事变动大,受战争影响

上传下达渠道极不畅通。因此,迫切要求建立地方人事管理机构。

9、【单选题】明确规定中央苏维埃政权行政体制结构的是1934年2月公布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A:

《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

B:

《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

C:

答D:案:A

解析: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对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进行了较大

的调整,并于2月17日公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明确规定了中

共苏维埃政权的行政体制结构。

10、【单选题】汉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

汉景帝

汉献帝

A:

汉文帝

B:

汉成帝

C:

答D:案:A

解析: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采取了“抑损诸侯,减黜其官”的措施,其要点有三:

(1)诸侯王不得享有治权,剥夺了诸侯王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仅能享用封地的租税;

(2)减损王国官吏的数量和地位,改变了王国与中央在体制上的对等地位;(3)将王国

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通过以上措施,王国实际上已变成和中央直辖的郡一样的地方行

政单位。

11、【单选题】依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县实行自治,县长的产生方式是()

县党部推荐

省长任命

A:

县民选举

B:

县议会选举

C:

答D:案:C

解析:县行政机关是县政府,置县长一人,由县民选举,办理县自治,并执行中央及省政

府委办事项。

12、【单选题】北洋军阀时期,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曹锟

段祺瑞

A:

黎元洪

B:

张作霖

C:

答D:案:A

解析: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曹锟逼迫黎元洪下台,然后在北京甘石桥设立议员俱

乐部,以五千银圆一票的价格,贿买国会议员五百九十人,被选为大总统,世称"贿选总

统。

13、【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尚书省

门下省

A:

中书省

B:

御史台

C:

答D: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4、【单选题】中晚唐时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

太尉

廷尉

A:

司隶校尉

B:

神策军中尉

C:

答D:案:D

解析:宦官在中晚唐时期之所以能够长期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

官同时通过充任神策左右军中尉而控制了京城的军权。

15、【单选题】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

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

保荐

举荐

A:

甑别

B:

甄用

C:

答D:案:D

解析:甄用是指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

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

16、【单选题】隋唐时,九寺五监中主管司法审判的是()

大理寺

少府监

A:

光禄寺

B:

国子监

C:

答D:案:A

解析:其他寺、监与相应部之间的关系也大致如此,唯有大理寺较为特殊,大理寺作为司

法审判机关,负责复审刑部送交的地方所判死刑案件,而大理寺所判案件中的重案要送刑

部审核。遇到重大疑难案件,则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组成三司审理,三司实际上是处

理重大案件的特别法庭。

17、【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

商代后期确立的王子王位继承制

夏代确立的兄终弟及制

A:

氏族推举制

B:

西周时期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C:

答D:案:D

解析:西周时期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真正解决了王位继承顺序问题。

18、【单选题】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是()

理藩院

礼部

A:

B:

太常寺

鸿胪寺

C:

答D:案:A

解析:理藩院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初名蒙古衙门,

崇德三年(1638年)改称理藩院,这时的理藩院和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合称“三院八衙

门”,是重要的中央机构。

19、【单选题】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俗称“仓司”的是()

经略安抚司

提点刑狱司

A:

提举常平司

B:

转运使司

C:

答D:案:C

解析: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神宗时还负责推行

新法。仓司主官称提举某路常平公事,也有荐举、按察地方官员之权。

20、【单选题】辽代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的入仕门径是()

科举

世选

A:

军功

B:

入幕

C:

答D:案:B

解析:国家与部落虽在性质上有本质不同,但世选的形式却在辽朝得以保存,辽朝皇帝即

位时举行的柴册仪式中仍保留推选大汗的遗迹,契丹贵族也通过世选进入仕途。

21、【单选题】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时间是()

1898年

1912年

A:

1911年

B:

1905年

C:

答D:案:D

解析:1905年9月,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对以前的举贡生员,分别给予出路。

这样,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了。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更是近代人事行政管理方面的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22、【单选题】明代司法制度规定,掌管纠劾的机构是()

司礼监

大理寺

A:

都察院

B:

刑部

C:

答D:案:C

解析: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

23、【单选题】致使战国时期列国势力消长频繁的因素是()

经济发展的因素

中央权威不足的因素

A:

兼并战争的因素

B:

行政决策中的人治因素

C:

答D:案:D

解析:行政决策中的人治因素致使战国时期列国势力消长频繁。

24、【单选题】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

群举制

简任制

A:

委任制

B:

荐任制

C:

答D:案:C

解析: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委任制。文官大致分为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三等。

25、【单选题】抗日民主政府的基层单位是()

坊或巷

县或村

A:

乡或村

B:

县或乡

C:

答D:案:C

解析:乡或村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层单位。

26、【多选题】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藏内一切政务均应通过()

达赖

班禅

A:

驻藏大臣

B:

赞普

C:

土司

D:

答E:案:ABC

解析: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达赖、班禅同为西藏宗教僧侣领袖,中央派驻

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权力和地位,藏内一切政务均应通

过驻藏大臣。

27、【多选题】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的职能有()

司法

监察

A:

考察官吏

B:

征收赋税

C:

军政

D:

答E:案:AB

解析: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按察司主管监察和司法,设提刑按察使(简称按察

使,正三品)为首,下设副使、佥事协助处理政务。按察司下属机构,其名称和职责与布

政司下属机构基本相同。

28、【多选题】属于宋代路一级行政区划中的监司有()

承宣布政司

经略安抚司

A:

转运使司

B:

提点刑狱司

C:

提刑按察司

D:

答E:案:BCD

解析:路仅是一个遣使级的行政层级,分设四司各司其职。(一)经略安抚司。俗称“帅

司”,主持一路之军务,其主官名称在路之四监司中变更最多。北宋初年,一般在内地出

现灾变或边疆用兵时设置安抚使、宣抚使、都巡使、制置使、经略使等,事毕即予裁撤。

到南宋时,将安抚与经略丽职合并称经略安抚使。(二)转运使司。俗称“漕司”,主管

本路财赋,主官为转运使,一般每路设二员,下设副使和判官。转运使职权在宋朝时有变

化,主要限于督察财政和吏治,但有时也过问治安和刑狱。任职者一般官品不高,多由三

省五品以上官充任,且开始时并无常驻之处,神宗以后虽开始有常驻场所,但职权依然有

限。(三)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主管一路司法工作,主官称提点某路。神宗以后

职权扩大,对一路治安、矿冶、兵器筹事务均可过问,并有举荐官员之责。(四)提举常

平司。俗称“仓司”,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神宗时还负责推行新法。仓司主

官称提举某路常平公事,也有荐举、按察地方官员之权。

29、【多选题】中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决策方式主要有()

合议制

首长负责制

A:

议行合一制

B:

内阁制

C:

总统制

D:

答E:案:AB

解析:苏区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主要采取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两种形式。

30、【多选题】在各抗日民主政府颁布的有关干部奖惩的条例和办法中,惩戒的方式有()

警告

降职

A:

撤职

B:

开除留用

C:

撤职查办

D:

答E:案:ABCE

解析:惩戒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撤职留任、撤职查办。其中情节严

重、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治罪。

31、【问答题】辽代行政决策中存在氏族制度残余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1)各部落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朝廷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太祖

八年(914年),辽太祖平定化哥叛乱,就曾“召父老群臣正其罪”。(2)母权制的遗

留。皇(太)后在辽朝具有异乎寻常的尊崇地位,她们常参加军国大事的决策执行。太

祖述律后、景宗后萧燕燕、圣宗钦哀后均在辽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承天后萧绰

裁决国事达四十年之久。

32、【问答题】抗战期间行政监督的新形式有哪些?

答案:(1)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监督(2)国民党对行政活动的控制(3)国民参政会的监

督(4)巡回督导团的监督(5)法律监督和新闻监督。

33、【问答题】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答案:通过提高中政会的地位,使之成为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国

民党为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监督,通过从政党员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制度。宪政时期,

国民党本应“还政于民”,但蒋介石先以总统后以国民党总裁名义,牢牢掌握着政府的人

事任免权、军事指挥权、行政权和财政权,重大行政决策仍由党内圈定。

34、【问答题】简述明代乡村的自治管理形式。

答案:明代对乡村的管理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1)州县地方官吏在

每一乡挑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老人”。“老人”是乡里村落基层组织中的非正式

公职人员,协助地方官吏统治广大乡村,负责教化乡民和处理乡民的诉讼事务,只有重大

案件才诉诸官府。(2)里甲制度指的是以110户为一里,每里设里长十人,轮流为首,

十年一轮,剩下100户分为十甲,各设甲首一人。里长的圭要职责是督促生产、征收钱

粮,摊派徭役。里长和“老人”在乡间处于同等地位。

35、【问答题】简述隋唐时,尚书六部与九寺五监的关系。

答案:隋唐中央政府职能机构以尚书六部为主,以诸寺、监为辅,形成相互平行,既有分

工,又有制衡的行政职能部门体系。从分工上看,六部执掌政令,九寺五监分掌具体事

务,两者之间形成总领和具体分管的关系。从制衡上看,六部与诸寺、监形成双层制约关

系。六部执掌政令而不管具体事务,而具体管理各项事务者又无政令之权,形成一层制约

关系。具体分管各项事务的诸寺、监要接受六部的指导和监督,但诸寺、监长官也可以直

接听从皇帝的指示,并在对六部指令有不同看法时可直接上奏请示皇帝,形成又一层制约

关系。

36、【问答题】试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

答案:宋代为了适应进一步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

台谏趋于合一:宋代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铃明,御史的任务是监察百官,掌弹劾权,谏

官的职责则是批评君主,掌握谏诤言事权。宋代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宋真宗时设言事

御史,神宗改制后,谏官可以行使御史的弹劾百官之权,哲宗时规定台、谏官同时上殿,

台谏官职责开始混杂,到南宋时台谏合为一符。台谏合一使监察的锋芒集中于各级官员,

特别是宰执,这和专制皇权提高的趋势是相适应的。(2)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隋唐时

期,台谏官员多由宰相推荐,致使监察官员对宰执监察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从庆历年间开

始,不再用现任宰相推荐者为台谏官,后又取消了执政者亲属担任台谏官的资格,至北宋

末年形成定制。从此以后,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台谏官由

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成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3)轻重相制

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察,形

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从上述可以看出,宋代监察网络十分严密,这一方面适应

了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台谏官员风闻弹人的权力使

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对相权的威慑更使决策过程出现混乱局面,宰

相方议一事,台谏官已议论纷纷,造成决策上的迟滞。尚书省与御史台之间的互相监督,

虽在一方面促使国家机关之间互相牵掣,有利于强化皇权,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各机构职能

的混淆和抵牾,不利于监察作用的发挥。地方监察中过分的分权,也使各级地方政府的活

力消失殆尽。

37、【问答题】试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1)一场规模并不太大的鸦片战争,就将清政府乃至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腐朽

本质暴露无遗,传统的国家行政机构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发出

了改革的呼声,近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改革终于迈出了踟蹰蹒跚的步伐。(2)自19世纪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原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的改革。甲午

战争后,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旧的行政体制又得到较大范围的改革。但是这次改

革的成果与变法运动一起很快被顽固派扼杀了。在随后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中,传统的

行政体制在保证皇权至上的前提下,又作了尽可能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

装潢门面,却也显示出历史进步的不可抗拒性。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

主化和科学化(1)在行政体制方面,自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国家行政机构从名。称到

职能都发生了变化。(2)在施政过程方面,随着封建专制政体的被推翻,延续了几千年

“乾纲独断”、“朕即国家”的寡头决策体制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

的委员合议制。尽(3)在人事行政方面,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终于结束了已延续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