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1页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2页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3页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4页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附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蒸馏水C.牛奶 D.豆浆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纯的井水B.淡化的海水C.净化的河水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蒸馏水4、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D.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水,有KNO3晶体析出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6、20℃时,某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7、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8、向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5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5%B.25%C.20% D.22.5%9、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是某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10、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D.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1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12、欲将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且不改变其溶液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B.降温C.加水D.加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14、一杯20℃的KNO3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B.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KNO3晶体,晶体不减少C.温度降到10℃,有KNO3晶体析出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B.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16、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mL蒸馏水二、填空题。17、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18、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19、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20、实验操作考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用游码),同学们的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①称量时,药品、砝码放反了②称量时,托盘天平右盘没放称量纸③将称量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⑥用刚刚洗净的烧杯配制溶液⑦量好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洒落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刚洗过的试剂瓶⑨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洒落⑩在烧杯中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有氯化钠固体残留2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KNO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NaCl35.83636.336.63737.337.838.439根据上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3)10℃时,将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前者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20℃时,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三、实验题。22、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溶液的形成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溶液的性质①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图1),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的理解________。②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b.D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c.将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d.图中A,B,C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3)溶液的用途生活中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请再举一个生活中溶液应用的实例________。23、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4)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填字母)。A.④②⑤①③B.①②③④⑤C.④⑤②③①四、计算题。24、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放置时间(小时)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水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7.3%的稀盐酸241.850.610.721.35483.70?1.442.80请回答:(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克;(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写出计算过程。提示:通过计算从HCl和水的挥发所占各自百分比解释。25、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200g。加热时间/min0t1t2t3固体质量/g26.023.416.416.4请计算:(1)共制得氧气________g。(2)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九单元溶液跟踪基础题附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蒸馏水C.牛奶 D.豆浆【答案】A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答案】B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纯的井水B.淡化的海水C.净化的河水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蒸馏水【答案】D4、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D.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A5、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水,有KNO3晶体析出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答案】D6、20℃时,某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答案】B7、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答案】C8、向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5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5%B.25%C.20% D.22.5%【答案】C9、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是某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10、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D.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答案】B1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答案】A12、欲将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且不改变其溶液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B.降温C.加水D.加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答案】B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答案】D14、一杯20℃的KNO3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B.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KNO3晶体,晶体不减少C.温度降到10℃,有KNO3晶体析出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答案】B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B.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答案】D16、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mL蒸馏水【答案】C二、填空题。17、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答案】(1)CaCO3;(2)CuSO4;(3)NaOH;(4)NaCl18、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答案】A、BCD19、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答案】(1)1.5g(2)②①⑤③④(3)加速溶解20、实验操作考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用游码),同学们的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①称量时,药品、砝码放反了②称量时,托盘天平右盘没放称量纸③将称量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⑥用刚刚洗净的烧杯配制溶液⑦量好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洒落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刚洗过的试剂瓶⑨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洒落⑩在烧杯中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有氯化钠固体残留【答案】①⑨②③④⑥⑧⑩2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KNO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NaCl35.83636.336.63737.337.838.439根据上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3)10℃时,将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前者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20℃时,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答案】(1)110g(2)KNO3(3)小于(4)54.4g三、实验题。22、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溶液的形成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溶液的性质①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图1),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的理解________。②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b.D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c.将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d.图中A,B,C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3)溶液的用途生活中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请再举一个生活中溶液应用的实例________。【答案】(1)c;CaO+H2O═Ca(OH)2(2)减小;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对于其它物质不一定是饱和的;40;28.6%;常温下,往A状态的溶液中加入20g溶质和20g水,使之充分溶解;C、A、B(3)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水分23、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