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必修上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必修上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必修上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必修上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必修上册单元检测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检测(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A级——合格考专项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进行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此次运动中孕育出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 B.进步C.民主 D.科学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核心是爱国,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2.“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A.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C.废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解析:选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人民大众的“第一次全面觉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3.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大量反映新思潮的报刊在京津地区出现。周恩来在天津创办的《觉悟》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周恩来还亲自深入工人当中,参加宣传活动,并著文抨击帝国主义与军阀政府。这()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条件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的选择解析:选A周恩来的举动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条件,故选A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不是周恩来的宣传活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之前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开始觉醒”一词说法有误,排除C项;周恩来深入工人当中进行宣传,并不意味着工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4.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歌词中有一句是“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其中“揭开新篇”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革命有了新政党领导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D.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解析:选B根据材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合所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表明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政党的领导,故选B项。5.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中共二大“脚踏实地”的主要表现是()A.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解析:选C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低目标,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目标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故选C项;中共一大也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排除A项;领导工人运动是一大制定的中心任务,排除B项;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的任务,排除D项。6.“愿全国民众平日同情于本党之主义及政纲者,更移其平日同情之心,进而同情与本党之出师,赞助本党之出师,参加本党之作战;则军阀势力之推倒,将愈加迅速,统一政府之建设,将愈有保障。”上述内容有可能出自()A.《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C.《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D.《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解析:选D根据材料“出师”“军阀势力之推倒”“统一政府之建设”可知此事件应是国民革命,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故选D项。7.一位美国外交官记述:“1925年5月30日,我在上海市中心的一条人行道上散步的时候,看到我前面的一条大马路上挤满了人”“在挤过了两三段街道之后,到达了人群的前沿A.揭开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序幕B.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C.探索了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道路D.显示了中国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解析:选B根据材料“1925年5月30日”“上海市中心”“年轻的共产党人带头举行了抗议示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故选B项;五卅运动推动北伐即反对北洋军阀统治高潮的到来,并非揭开反对北洋军阀的序幕,排除A8.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其最大革命成果是()A.革命势力从长江流域发展到黄河流域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黑暗统治C.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并消灭陈炯明势力D.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目标解析:选B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故选B项;国民大革命促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排除A项;广州国民政府是在北伐之前就已经成立,排除C项;D项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的目标,不是成果,排除。9.国民党二十二年反革命中心________,已于二十三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灭亡。________代表的地方是()A.广州 B.北平C.重庆 D.南京解析:选D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解放了南京,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10.某文告写道:“(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宣传这份文告的最可能是()A.北伐军 B.红军C.八路军 D.解放军解析:选B根据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可知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逐步开展土地革命,属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红军,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均排除。11.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C.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苏维埃政权”“红军”等信息可知,这份文告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号召,故选C项;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没有出现“红军”一词,排除A项;北伐战争是由国民党领导的,其主要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不可能出现“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的口号,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与“红军”不符,排除D项。12.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A.武装夺取政权 B.城市中心道路C.开展土地革命 D.工农武装割据解析:选D毛主席在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故选D项;南昌起义之后,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夺取政权方针,排除A项;苏联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不符,排除B项;八七会议上制定了土地革命方针,排除C项。13.“大渡河水在陡峭狭窄的缝隙中奔腾。红军赶到时,桥上只剩下几根光溜溜的铁索……22位勇士组织成突击梯队,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突击队员刚冲到东桥头,敌人就放起火来,东桥头顿时被熊熊大火包围。红军勇士奋不顾身冲进大火,穿过滚滚浓烟……敌人最终丢桥溃逃。”材料所描述的战斗发生于()A.北伐战争期间 B.秋收起义过程中C.井冈山会师前夕 D.红军长征期间解析:选D强渡大渡河是在1935年,处于红军长征期间,故选D项;A项是在1926~1927年间,排除;B项是在1927年,排除;C项是在1928年,排除。14.“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毛泽东所说“我们”开始“自己想问题”的重要标志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解析:选B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B。15.毛泽东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B.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大转移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解析:选D根据毛泽东诗句内容可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长征,故选D项;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排除A项;长征时期的军队称“工农红军”,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共3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有为把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看成贫富之争,把共产主义译为“均产之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士孙中山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译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根据毛泽东后来的回忆,1920年他第二次到北京时,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摘编自李百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材料二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摘编自陈建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的特点和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说明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实践依据。(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康有为、孙中山、陈望道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这表明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区别;根据材料一“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可知,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始终与近代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可知这一实践依据主要来源于1938年前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等。答案:(1)特点: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区别;始终与近代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影响: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2)内涵: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17.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材料二1936年2月,董健吾受宋庆龄的派遣,到达陕北瓦窑堡。他聆听了博古、林伯渠、王稼祥等人有关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意义,以及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在国统区报纸上发表。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材料三《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例如,7月初在从卓克基翻越雪山向毛儿盖进军途中,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迷失方向,断粮四日,冻饿而死者达三分之一。后来红军主力得到第6团救援电报,派运输队星夜赴援。这些僵卧在冰雪中的红军,闻救星到,都跳跃起来。他们得到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兴奋,寒冷不怕了,爬山也有劲了。——摘编自刘统《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珍贵文献—〈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1)依据材料一,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与材料一有何不同?(4分)(3)依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结合所学得出,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第(2)问,据材料二“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材料三“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得出,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第(3)问,据材料一“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和材料二“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得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报道不实。因此,就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史料价值更高;据材料一中“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得出,《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国统区人们对于红军长征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史实。答案:(1)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原因: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2)不同: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3)史料价值:《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报道不实。因此,就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史料价值更高。但《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国统区人们对于红军长征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史实。B级——等级考专项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的教育居多。不久后,其讲演的报告中“国家”“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A.北洋政府的腐败 B.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C.甲午战争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解析:选B据“1919年”和“国家”“爱国”“强权”可知,这一变化是受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影响,而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意识,故选B项;北洋政府不是在1919年才开始腐败的,排除A项;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主要宣传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等内容,且与“爱国”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2.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都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国的革命和未来。这反映出五四运动()A.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解放的新武器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C.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D.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解析:选A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为指引,后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成为实现民族解放的新武器,故选A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兴起于1953年的三大改造运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确实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但题干强调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对中国革命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3.1919年7月胡适宣扬实用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8月,李大钊系统地批驳了胡适的观点,强调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作指导,通过革命实现经济结构的改造。这一论战()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反映了思想界的混乱局面C.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基础D.是阶级矛盾激化后的结果解析:选A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与胡适展开论战,进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力,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故选A项;思想界的论战促进了思想交流与传播,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项;根据材料“1919年7月……反对马克思主义”可知,该论战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排除C项;该论战在五四运动之后,而五四运动因民族矛盾激化而产生,因此该论战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排除D项。4.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如图)创办于1921年1月,开办初期,张国焘、李大钊等轮流担任教员,课程以“工人为什么受苦受穷、为什么要组织起来,外国工人怎样与资本家作斗争”为主。材料表明()A.新文化运动一直与工人群众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中国共产党成立已具备了阶级和思想条件D.独立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解析:选C根据材料“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课程以‘工人为什么受苦受穷、为什么要组织起来,外国工人怎样与资本家作斗争’为主”可知,当时出现了工人群众学校,学校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并与工人群众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和思想条件,故选C项;根据所学,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并未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排除A项;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但不能得出“广泛传播”,排除B项;根据所学,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五四运动,排除D项。5.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脱离中国民主革命实际B.已经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C.受共产国际的影响较大D.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解析:选D根据材料“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故选D项;根据材料“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符合中国民主革命实际,排除A项;1924年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与材料所述时间“中共二大”不符,排除B项;当时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结合国情,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不大,排除C项。6.如图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这一现象()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解析:选C据题图数据可知,农民、工人的党员职业构成数量较多,这与1924年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有关,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改组的结果,不是基础,排除A项;当时国民党仍然是资产阶级政党,排除B项;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年之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7.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B.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解析:选D北伐战争“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选D项;国共两党党内合作促成北伐战争,排除A项;北伐战争并没有完全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没有完全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排除B项;北伐战争并没有完全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C项。8.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改订新约运动”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民族经济发展D.北伐战争爆发解析:选A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列强用条约的形式,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一定程度促使关税增长,故选A项。9.观察如图漫画,图中文字为“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土地。”下列口号与此是同一历史时期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将革命进行到底”C.“坚持抗战到底”D.“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解析:选D根据材料“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土地”可知当时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此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故选D项。10.1930年底,国民党四中全会决议,地方施政要以“清查户口,兴办保甲”为中心工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同时蒋介石电令湘鄂赣三省厉行保甲。其目的是()A.适应围剿红军和苏区的需要B.提高行政效能应对日本侵略C.争取农民对国民政府的支持D.与共产党争夺革命的领导权解析:选A由材料“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电令湘鄂赣三省厉行保甲”可知国共对峙时期,随着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民党加强对湘鄂赣地区的清查和控制,以适应“围剿”红军和苏区的需要,故选A项;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于1931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基层的控制而非获得农民的支持,排除C项;“争夺革命领导权”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1.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文章中提到的党内这种关于革命道路分歧基本结束于()A.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B.八七会议召开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解析:选C材料“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表明中国共产党内部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有分歧,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故选C项。12.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明确指出:“一个历史时期已经完结,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新的任务就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这说明()A.红军长征实现了胜利会师B.民族矛盾促使中国共产党拥蒋抗日C.中国共产党仍实施民主革命纲领D.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解析:选C材料“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仍实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C项;A项是1936年10月,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土地革命,国共对峙没有结束,排除B项;材料“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没有反映土地革命的核心地位,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4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一书中对五四运动按下面3个系统来展开阐释与评价: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存在着3种不同的五四话语系统:唯物史观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革命的强势话语系统;自由主义西化派有关五四运动启蒙的渐进的弱势话语系统;文化保守主义派构建的反五四话语系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0分)解析:本题通过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对五四运动的阐释,考查了对五四运动的评价。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某一种或整体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根据“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等信息,可以提出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其次,根据自己提出的见解,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合理引用史实予以说明,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如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根据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可以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以及对思想界的具体作用,提出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之为中国的启蒙运动。根据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可以结合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提出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故而“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说法具有合理性等。最后,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结合上述多角度的说明进行总结。答案: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之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激进反传统运动,自然遭到文化保守主义派、有传统情结的人的批判和反对,认为它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断裂,是中国的一场灾难;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故而“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说法具有合理性。由于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和社会改造运动,是各种力量合力推动的一场运动,这就决定了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五四运动诠释与评价呈现出多元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